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平桥小学: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7-13 06:02:48

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当作重中之重。特别是重庆市提出的“5+1”的行动计划研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广大教师推进新课程的重要障碍。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课程资源方面,农村小学相对城区小学要缺乏得多,但农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民风民俗异彩纷呈,得地利人和之优势的乡土资源往往是城区学校难以具备的。所以,农村小学课程建设必须发挥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优势,如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等,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当地的乡土资源优势,才能较快改变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状况,以切实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和新课程的实施。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乡土课程资源为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1

障。

农村学校的课程与乡土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而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是保证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否则,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就缺少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成了“无米之炊”。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本土资源深深的打上了当地烙印,当地的奇山异、当地的风俗人情、当地的文化传统等,与其它地方定有明显的差别,具有乡土特色。给课程提供了独具乡土特色的资源支撑,就造就了课程的个性。同时,为促进“课程更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重要的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农村小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而这些都蕴含在乡土课程资源之中,不去开发,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农村学校的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那么,乡土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将对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实施的水平产生影响。实际上,每所农村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这是农村初中在实施课程的所占据的地域优势。乡土资源无处不是,无奇不有,只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状况开发,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四季物候、乡村民居、都可以成为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因此,乡土资源为农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是提高课程实施的效度的强力的本土支撑。本土的万事万物又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资源不断在生成,这更为课程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生资源。课程与生活中存在的资源相联系,就等于找到了课程的“活水源头”。

2、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在于有利于促进农村学校的学生的发展。

其一:乡土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具有与其它课程资源的共同的促进作用。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其二:乡土课程资源具有自身不同于其它课程资源的独特的价值。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乡村,乡土资源就更具亲和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乡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他们的“生活世界”里是“乡村生活”,关注了乡村生活,就是关注了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生存与人生价值,对教育中人的在乡村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从而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时还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教育回到了学生的真实的乡村生活世界有了真正的意义。

其三:学生作为乡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学生的生活经验、.

感受、爱好、知识、能力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在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亲自参与为特征的社会和自然课程资源面前,学生将从被动走向主动探究,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成为有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的的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重在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将面临如何获取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归纳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丰富的课程资源表现在不仅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而且更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获取课程资源,包括教师曾经使用过的资源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时,课程资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丰富的桂课程资源不仅是指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中客观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指学生方面可以方便的使用这些资源。学生最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土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3、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本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切切实实地参与资源开发的行动,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索,这必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能力与利用水平。.

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要付出各多的心血和努力。课程资源的扩展使教师筛选余地加大,选择机会增多。这样的优势能够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但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对教师自身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教师在实践中促进了专业成长。

4、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打开校门,走向社会。学生由教室小课堂走向社区大课堂,由学校走向社会大学校。把书本中的知识融合于乡土的生活之中,让教育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根据自己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开展活动课程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5、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学习化乡村的形成。

首先,农村学校作为乡村的教育工作的中心,它将让更多的乡村居民参与教育活动,有助于形成关心教育与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而这是学习化乡村形成的内在动力与基础。其次,学校与校外机构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有助于促进乡村对乡里乡外的人力、文化及物质资源的重要价值的认识,从而也为学习型乡村开拓了教育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新途径。.

二、研究目标

(一)课题界定

1、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2、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特征之一。

3、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将开发的乡土资源通过转化、优化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能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蓝本资料,从而更好地利用好所挖掘的乡土资源。

4、开发与利用,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效生成、是可持续发展的,而不是封闭型、静止式,乃至衰退状。

(二)研究重点

1.研究学校所在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2,将开发的乡土资源通过转化、优化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并与各学科整合,能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蓝本资料,从而更好为学校教育提供生动活泼的课程。

(三)研究目标

通过探索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块、内容、原则,探索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途径、利用的一般模式、教师培训模式、乡土资源基地的形成优质多样的乡土课程资源建设等构筑起乡土课程资源基地群列,

规模效应,从而构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操作体系,为同类学校在课程建设上提供可操作性范例。

三、研究内容

1.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类型的调查与分

2.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1)资源开发的原则;

2)乡土资源开发的策略;

3)乡土资源的分类;

4)乡土资源的开发形式;

3.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研究

1)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

2)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与体育教学整合的研究;

3)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与科学教学整合的研究;

4)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1.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包括开发的原则、开发的内容与模块、开发的途径、开发的一般模式;利用的原则、利用的一般模式、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另外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科教学、德育教育、环境教育的渗透、整合的研究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难点:2

本课题的研究中最难掌握的是家庭、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3、创新之处:

本课题与其他乡土资源(语文、数学、德育教育、艺术、环境教育、音乐等等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研究领域是一致的。都设定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上。

B、研究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

区别:

A、研究的具体范围不同。我们研究的范围是在我们学校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

B、开展研究的条件不同。我们学校地处武隆县东部,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小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开发和利用我们各种独特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为实施新课程奠基,为学生发展服务。

C、开发主体的参与度不同。以往许多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学校单方面的研究,开发主体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开发主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特别要通过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唤起社会上知名人士、学生家长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 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D、研究方式不同。我们的研究是互动的、主动的、长效的。这种发展性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将会使乡土课程资源得到全面的持续的开发和利用。

F、研究的本质不同:我们进行的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发展的,是指通过研究,使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动态生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深化的

五、研究方法:

实践体验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参观访问法

六、实施步骤

时间 阶段 研究内容 形成成果 负责人

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 准备2014.5-2014.6 分析报告 廖小钰 析报告阶段

策略、课程资初步 2014.6-2016.3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冉水平研

廖小钰各位研2014.6-2016.3策略、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研运策略、资源收集2016.3-2016.5教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评价研教案理总结课题的操作措施:

1、深入调查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及问卷调查、专访调查、实地考察等调查法,着重调查研究如下内容: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观点、基本经验及普遍存在的困惑、困难等;本校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分布及状态;本校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本

校本地多元主体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心理趋向、价值定位及思路倾向。

2、构建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管理体系

通过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着力构建起较完善的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管理体系。构建起通畅、快捷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网络;构建起简洁合理有效的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性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制度系列。

3、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性开发和利用实践探索

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探究工作:

⑴选定开发基地,成立开发小组,制定发展性开发预案,在“课题中心组”统筹下,有组织实行特色化开发研究;

⑵以教研组为单位,全体教师全面进入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实验,教研组及老师都要有实验计划,每一教案必须在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上详尽列出其具体研究点,并在教后进行反思;

⑶选择“个案”,进行跟踪分析研究;

定期不定期进行发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案例分析(范围、形式等另定)。

4、切实推进重大研究举措

成立以课题组长为首的研发核心小组,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策划好重大研究活动;二是做好科研情报资料的搜集、积累,特别是提例农村三是抓实抓紧在重大研究目标上的总结报告工作,炼的工作;

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性开发的途径、利用的模式等,不仅要确保有阶段性成果,而且要不断发现问题,明确新形势,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5、着力构建发展性开发和利用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网络平台

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成立网络平台构建小组,做到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制度规范;二是构建起特色化平台。平台要凸现动态性、互动性、发展性三个特点;三是优化平台构建主体。平台必须强化师生、家长、社会相关人士的主体性。

七、研究人员分工:

姓名 负责领域

课题的总体布置、问卷调查、资源开发评价研究廖小钰

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德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及评价 袁晓兵

资源的开发研究与评价、数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冉水平

资源的开发研究与评价、语文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 郎社容

语文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 王道平

综合学科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 袁信贵

体育综合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 颖彭

语文资源的开发研究利夏吉

科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利倪兴

体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利

体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石继数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利

语文资源的开发研究利

语文资源的开发研究利陈先

语文资源及德育开发研彭雪

八、预期成果:

与各学科整合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教案、实物、教学视频、案例分析),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验总结。(经验论文、各种总结 报告).

九、学校现状:

1.学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组织学校德育力量编写《朴实无华,卓立不凡》的榕树文化读本,品德课的地方课程《养成教育读本》和体育课地方课程《毽子飞扬》及语文课程地方课程《经典素读》及平桥的地域文化特色鸭平吹打“唢呐”(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了教案集,为我们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学校的县级重点课题《1234教学范示》的研究,为我们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有校长、教科主任、学科负责人,也有教育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可以说是一支精干的队伍。无论是谁,我们在长期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跟踪教学信息,都在积极主动地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出谋划策,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这是我们完成此课题的研究的根本保证。

4.科研手段

以最新的科研理论为依据,以探索实践中师生双边运行为主线,以校本教材和对社会生活的实践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边研究、边总结、边借鉴、边创新、边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乡土课程与学科整合策略研究

2 课程资源的整合方法

平桥镇历史及地域特色 3

41234教学策略

5.《农村学校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 研究资料:网络和杂志

2. 实验仪器:学校六大功能室

3. 配套经费:学校专项科研经费

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平桥小学: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