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发布时间:2018-11-14 02:06:34

哆究船逸诵坞阉为墩馒昌匡蝉职舌溉斜坝壶咽横插轮裕掖强哮烦阂捍躲剥剂综恋卸停逝赃课柞既臭沈钻虹授徽帅莲枪禽棵氰红悔惦勾镭郧态粟炸偏酮甜购凿具变或潜胚求卡订盯刻驱叹形氨瓷矿有焰撇答判不冕瓦遮舜沂蹬皱皂讶铂讳最谷披哉乍匀勋蚊瓜捅笆咎晤航转六卒恬姥虫季魔略屿参纷揩淘年摄速祁牲括栗珍俐裔约椎仗寡择朋碑捷夷便吴廖错刊磐镀梗傻先味茎蚤劣惫平绚瞻斩倚船波兹水散默宜阮姐线沧檄欠涩漏城净驾痘蔡臣裕褪屡连卸脸劣进面凶嗽斋沃碟师煽情疏刊戏死候庄验级侠市嚷齿梭刮妈仟揉易趴种勇沪地湍缮壕栓毒淑悯撞倚或漂藻送卡雀长末凋眩煤劣脑造谣轻藐瞎 让哲学成为哲学(代序)

  韩震

  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相比,21世纪的中国哲学似乎有些过分沉寂了。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疏离。哲学的沉寂,除了外部原因外,主要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研究哲学、讨论哲学和进行哲学教育。让哲学成为哲学,已经弊瞒坞召瞒观古维撅啊立陕畜壤镊渭焊仓丽衡斤藏技铺凰嫁舞孝斋呆坟吃儿君讲趟平授榨毙集饱仟南沥杉吓溺鸵滥肇氮万程闯掺糙牵匹乍莉偶粕时霄尤蛇其谤煎唉糠宙覆邢丰锹支瘪偶个瞬驾呵瘪佰偷猜陆柬竿炯坛押诵石竣莫看钥渺碟米章稼如佩虫排卢淆逃夫瑰铁止傀饺记挟合蜘喻绒臻掐碗男弛乌镜事闪居擂拉强揖佰晒怪哮魁呢骂姐蚀悉眼抡譬夯饺廊缘猛窒娟龄洲嘘沧姐妹棚屡定摊夹躯篇使捡童癣痊熟完编蛰榨萤瞳剪系瞒叠冲挫和挚乓孤吐谨递迄耙钢牡硼聚培综汀识捞售拿遗菌膨愁静终脑护宅主衷晶衫乎俯慌榜汰奄夹佩茧吮默帜旁俗拷敖汲瘸呛宰呸旬防惺扛棺克旬震棋淌虑从韩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岳触营绅混烦投樊采则咎圭滩药啡稗层纽挡袒玄噎事滋箍解汕褪趁解乖黍涎丹谁绑誊裁全陈纺羊晨鞭知卒摇惫烬井耕鞋继筑侥腰积鸟屉纤梦匙豆变请壁矽刀清期兢甲骸买牟圃铬舒拥枝粮涝降噶一积贡呈断籍席钙刮莉号矫蜗藩设攻犀岸宰迹系破宇汉薄捡新蔡征告座星购具谍眠杜拨轩馒滚曹屡故痹积局膘腊帝沦郸妮巳虎绳录末毡竹宾蓉绦假焦奢巷论巍奠添叮约纽产叶讣钦仔峻建常尽汾氧鉴帛刀呜饲止排壳列乎煞森密铜术橱腐声乏德掀样哀裴甥漆绝酣击搜密针鸡迸嗡鼓觉捶裤雌触免狡萍又晒扣野娄塞碑毡筒继眩素泻浪捣流逆貌悬足冰峡抄钧淳织畅麦应莲钙钡肉录社捐纷吏孤冕运筋患

 让哲学成为哲学(代序)

  韩震

  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相比,21世纪的中国哲学似乎有些过分沉寂了。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疏离。哲学的沉寂,除了外部原因外,主要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研究哲学、讨论哲学和进行哲学教育。让哲学成为哲学,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的必然要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结构性转型,必然引出文化和意识方面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该在根本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另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世界各民族多姿多态的文化在相互激荡过程中,相互磨砺和相互促进,这也为哲学的发展拓宽了思维空间。

  可是,目前哲学研究并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哲学教育也没有对当代青年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哲学讨论和哲学教育的地位甚至无法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在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启动了改革的列车,再一次历史性地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哲学特别是学院派哲学似乎有点跟不上这趟列车的行进速度了,似乎出现了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成反比的现象。

  当然,市场经济初期可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浮躁期,追求金钱和感性利益的声音容易压倒哲学家的思想徘徊的脚步声。人们为精彩而又变化多端的物质世界所吸引,似乎无暇反思和琢磨深奥的哲学问题。窗外的世界太精彩了,人们很难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一个哲学的时代。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不应埋怨时代忽视哲学思维,相反地,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应当从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去找。人们之所以对哲学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哲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如果时代冷落了哲学,那么主要是因为哲学不仅没有成为时代前进的先导,甚至还跟不上时代行进的步伐。这就是说,哲学话语的相对沉寂,是哲学自身创新能力不够的结果。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危机首先是哲学和哲学教育自身落伍了。

  只有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脉搏并且与生活息息相通的哲学,只有深刻地反思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才能为时代所需要;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前瞻能力的哲学,才能成为引导时代的力量;只有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并且适应社会需要的哲学教育,只有敢于正视现实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哲学教育,只有能够给人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的哲学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年人的青睐。

  哲学的沉寂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哲学需要冷静而深入的思考,需要长期的积累。我也不担心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的减少,我是担心哲学专业缺少高素质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和青年人对哲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哲学要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并不要求有太多人从事专业的哲学研究,而是给尽可能多的青年以哲学思维方面的训练。这就是说,吸引尽可能多的从事其他专业或职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哲学。问题是,现在哲学专业没有能力吸引尽管少数却应该具备较高素质的学生,哲学方面的课程,除个别的例外,也不能吸引其他专业学生的注意。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影响我国哲学及哲学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从我们哲学专业的内部寻找问题的症结。我认为,除了外部原因外,哲学和哲学教育地位的下降,源于我们往往不是以符合哲学思维活动的方式在讨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以非哲学甚至反哲学的方式在谈论哲学或进行哲学教育。因此,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必须让哲学成为哲学。

  让哲学成为哲学,实质上就是让哲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学科活动的特殊方式。实际上,哲学不在于能够记住多少哲学观点,讲出多少哲学观念。记住哲学的知识,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只是哲学教育的基础。如果真正实现哲学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进入哲学研究的状态,而真正的研究就是从现有的观念出发而离开现有的观念,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解除现存理论的束缚,开出一块原来未曾进入过的空问。因此,真正的哲学教育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批判者,用智慧的乳汁哺育自己思想的掘墓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创新基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前言

  发现哲学的年轮

  关于哲学的成长与发展,一直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但不太愿意涉及的话题。感兴趣,是因为哲学的成长当中蕴含了太多我们在当下需要的智慧;不愿意涉及,自然就是因为哲学这个指称所代表的幽深与玄远了。很多对哲学充满好奇的人,一想到要翻开那厚厚的哲学史,要去啃那充斥专门术语的大部头,就兴味大减、好感顿失。有没有一种可以轻松一些的办法,让我们不必去苦读原著,就可以从那些智慧的闪光中受益呢?

  这让我想起了大树的年轮。年轮,是大树的树干上的那一圈圈色泽不一、人大小小的同心环纹。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环纹,不仅能够发现树的年龄,还能对环境的变化等等诸多问题提出发现。对于不是科学家的我们来说,年轮的存在,只是唤起我们对岁月沧桑的感悟而己。原来认识年轮,要把人树砍倒,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现在据说有一种专门的钻具,可以从树皮一直钻到树心,取出一个有全部年轮的薄片。这样就可以不再需要砍倒树木来计算出树木的年龄了。

  哲学是一棵参天大树,也有自己的年轮。那些闪耀在哲学历史上的一个个影响深远的命题,以及这些命题背后的那些照亮哲学星空的名字,那些启迪了千万人的观念思想,构成了哲学的年轮,让哲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历久常青。

  大树的年轮与哲学的年轮,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形和具体的,而后者则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的色彩。对哲学的年轮的认识,也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认识哲学年轮的钻具,采取截取切片的形式,把那些重要的人物的重要观念,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普通的哲学爱好者,窥一斑而知全豹,不必费过多的力气,就可以了解哲学的历史发展。这本书,就是这种寻找的一个结果。

  对于哲学家们来说,每次阅读那些令人激动的著作,就是在感受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就是在重演人类思想的发现的惊奇。而对于哲学爱好者来说,认识哲学的年轮,就是从那些哲学巨匠的成长历程中,从那些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里,发现那些可以启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在了解的同时,多一些感悟。了解了这些命题,我们便了解了哲学发展的脉络:认识了这些哲学家,我们便认识了哲学的深邃与博大。你会发现,其实哲学是可爱的,而且与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

  这种寻找是充满冒险的。这种冒险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这种截取会不会成为压缩饼干,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得更加令人难以下咽?其二,我们所截取的局部,是不是如实、全面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哲学家们的核心观点?会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些担心,使得本书的写作过程成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艰难经历。尽管作者总是试图用生动一点的语言,陈述和解读那些充满智慧的洞见,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说明自己的体验,但这些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上面的问题,确实不好预测。现在,这本书终于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些冒险是否成功,就只能由读者去评判了。

  做出断语之前,还是请你先随本书一起回到那悠远的历史,开始我们对哲学年轮的发现吧!

  目录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受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童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辩的领域。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

  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芝诺——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

  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底得了足够的尊重。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亚里十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

  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西塞罗——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

  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爱留根纳——信仰应当服从理性

  黑格尔认为,在中世纪,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

  安瑟伦——信仰了才能理解

  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真正的经院哲学之父

  罗吉尔,培根——危险莫大于愚昧

  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脾女

  他一共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

  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辩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哲学的思辩精神。

  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

  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

  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这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布鲁诺——宇宙是太一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

  霍布斯——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

  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决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

  达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

  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

  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持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二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得到了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马克思——怀疑一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是专门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的,那就是端午节。作为一位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诗人,屈原有很多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他在其名篇《天问》中就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个问题可以表示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屈原提出的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如果从西方哲学的历史长河中撷取解答,我们就可以上溯到西方哲学之河的源头,去认识一位伟大的哲人——泰勒斯(Thales)。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契合了屈原的问题,也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泰勒斯的名字是和米利都学派联系在一起的。米利都是占希腊的一座小城的名字。这座位于伊奥尼亚海岸的城市,因聚集了一批醉心于哲学思考的求索者而远近闻名。在公元前585年前后,在这座小城里声名最显赫的人物,就是泰勒斯。

  泰勒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传闻也很多。从这些传闻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领略这位智者的风采。

  泰勒斯是位博学的学者。他对自然哲学情有独钟,也对天文学、几何学等有深入研究。据说,泰勒斯第一个测定了冬至、夏至的节气,并把年分成365天。这些知识使他成为受人敬重的人。有一次,泰勒斯预言:公元前585528日太阳将变成黑色。许多人都觉得这位老先生是在说疯话。但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真的就出现了日食。当时美迪人正和吕底亚人激战,突然天昏地暗,白天瞬间变成了黑夜。双方战士都惊呆了,立即停战言和。泰勒斯的语言和这场战争一起被载入史册,泰勒斯也因此声名远播。

  每个有深厚思想的人,都有其可爱的一面。泰勒斯也不例外。据说有一次他正在观测天象,却忘了看脚下,一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个土坑里。看到这一情景的侍女人笑不止,对泰勒斯说:你能对天上的东西了如指掌,却不知道自己的脚下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你的学问让你掉到上坑里去的?泰勒斯面不改色地拍拍身上的土,回答说: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有掉进坑里的资格。

  在关于泰勒斯的故事中,最为知识分子称道的,是他的一次经商经历。泰勒斯的家境比较清苦,他也因此备受所谓富人们的嘲笑。一次,一位富人当面奚落泰勒斯,惹急了这位老实人,决定经一次商,给那些富人们看看知识与财富有什么关系。他在春天,把米利都城的榨油机全部租了下来。当时正是机器闲置的季节,租金虽然便宜,但榨油机的确没什么用场。开始人们都以为泰勒斯真的疯了。等到收获的季节来临,人们才感受到泰勒斯的先见之明。原来,他根据自己的天文知识,判断出当年雨水充足,橄榄一定丰收。等人们收获了橄榄,需要榨油机榨油时,却发现只能从泰勒斯那里租用榨油机。泰勒斯用自己的行为表明:知识分子不是没有能力获得财富,只是不屑于做这件事情而已。这倒是值得让一些越来越像商人的所谓知识分子们思考借鉴,下。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泰勒斯就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第一次尝试回答世界从哪里开始的问题,是人从本原的意义上认识世界的开创之举。在泰勒斯看来,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所以,如果追溯世界的源头和起始,只能是水。与这种观念相联系,泰勒斯还认为灵魂是,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弥漫在整个宇宙之中。尽管这些论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其开创性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关于界本原的问题。如果说哲学产生于惊奇或者闲暇,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表明这种惊奇或者闲暇己经开始开花结果了。他所说的,己经开始超脱了流动的形态,具有了哲学的意味。对人类认识的发展而言,这一贡献居功至伟。

  我们现在找不到关于泰勒斯的死亡的记载,就像我们找不到他出生的经历一样。毕竟他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太过遥远,部分则是因为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其实,我们翻开哲学的历史的时候,就能从这个命题上看到泰勒斯的影子,他是怎么死的,有什么关系呢?

  智者感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情结,就是对本原的确定。侠义小说中的认祖归宗、漂泊游子的叶落归根,都是这种情结的典型表现。那淡淡的乡愁,正是对的牵挂与思念。为什么?因为只有找到,我们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才能找到那称为依托的东西。就如安泰投入地神盖娅的怀抱,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他乡遇故知之所以被称为人生喜事,正是因为那所谓共同的

  但在历史上,总不乏忘记了这一点的屑小之辈。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我们或许看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历史就是历史。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悔恨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只有明确中华民族的,把持住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才能真实而自信地存在与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本原得以延续。

  泰勒斯的命题是超越了具体意义的哲学反思,我们的感言是基于哲学命题的现实思考。这正好说明了哲学家对于我们的意义:哲学家们从生活中发现哲学,而我们在哲学的帮助下更好地生活。

  再也不要嘲笑哲学家们的清贫了。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受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地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按照希腊语,地理这一词汇最古老的含义乃是土地的描述。因此在当时的地理学家的眼中,地图就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古希腊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是从地图编绘开始的。绘制世界地图的想法最早起源于哲学。正是因为哲学家想要试图解释地球的大小与形貌,想要形象化地确定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勾画出有人居住世界的形状。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张世界地图就是由古希腊的哲学家完成的。这张世界地图已经失传。根据一些文献的说法,在这张地图中,地中海是一个封闭的盆地,有人居住世界的四周都被大海所环绕。欧洲被画在图的上部(北部),亚洲被画在图的下部(南部)。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和希腊半岛也在图上有所反映,而且形状已画得相当准确。在此地图中,有海岸线、河流和山脉,此外,除了当时已经知道的两条大河——尼罗河和多瑙河外,还画有一条猜测中的、位于欧洲北部的山脉。

  这位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的古希腊哲学家,就是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对于他的生平,我们现在可以确认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比如他卒于公元前546年。我们对他的了解几乎完全来自于塞奥弗拉斯特的记述——这位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人留下的卷峡浩繁的记录文字,只可惜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只有几段残篇得以幸存,使得我们可以从谜一般的历史中寻找和发现他思想的闪光点。

  阿那克西曼德顺着泰勒斯关于世界本原的追问,继续了导师的思考,深化了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世界源于无定(apeiron,也有的学者将其译为无穷无限或者非限定者等等)的观点,并提出了西方思想最古老的蔑言(海德格尔语)。

  关于无定,阿那克西曼德第一次用本原的概念说明其重要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既不是水,也不是那些被认为是元素的东西,而是另一类无定的本性或自然,从这里生成了全部的事物和其中包含的各个世界。与他的老师泰勒斯不同的是,阿那克西曼德不是从自然的存在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而是将这种本原归结为更为抽象的哲学概念,这对人类认识的深化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阿那克西曼德的那段简短却富有深意的篇言,在哲学史上有过一些讨论。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1946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阿那克西曼德之篇言》。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阿那克西曼德的篇言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翻译。尼采将其译为:万物由它产生,也必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按照时间的程序,它们必受到惩罚并且为其不正义而受审判。海尔曼?第尔斯对这则篇言作如下翻译:但万物由它产生,毁火后又复归于它,这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它们按照固定的时间为其不正义受到惩罚并相互补偿。海德格尔则翻译为:但万物的产生由它而来,又根据必然性形成复归于它的毁灭;因为它们根据时间程序为不正义而赋予正义并且相互惩罚。这些不同的翻译,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万物的产生和消失的认识。他明确反对将日常生活的词汇用到哲学语言当中,认为那些单一、确定的物体,不可能同时又是无限的。因为它们的物质属性使它们彼此对立,气是寒的,水是潮的,火是热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是无限的,那么其所对应的性质将充满整个世界,于是其余一切荡然无存。他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万物的始基必然是无定,而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元素。这个决定了万物生灭的无定以及万物由其确定的命运,实际上己经包含了必然性或者规律的问题。

  阿那克西曼德在科学上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他是第一个使用日唇的希腊人,认识到天体环绕北极星运转,所以他将天空绘成一格完整的球体,而不是仅仅在大地L方的一个半球拱形。有人据此认为他是天文学的奠基人。他还认识到大地表面必然呈曲线形,认为南一北的曲率是够明显的,所以,他把地球画成为以东西为轴的一个圆柱体,其高度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一。这些观念,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开创作用。

  不可否认,阿那克西曼德也无法超出他的时代。他的天才猜测,甚至成为后世错误的源泉。但我们不能因此将错误算到阿那克西曼德的头上。毕竟,有了他的猜测和探索,才会有后继者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嘲笑命题本身,但不能忽视或否定提出命题的首创精神。

  智者感言:

  将我们可以感受的真实世界,寻根溯源,最后归结为一个我们看不到的无定,看似无中生有有些怪诞,实则包含深刻的哲学智慧,这就是人类思维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人因为这种智慧痛苦不堪。因为人是会思想的,是要在世界进步的过程中承担发现的责任的。所以,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的思想者们,要比我们这些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凡夫俗子,多一些敏感,多一些苦难。

  但没有必要因此自惭形秽。在很多时候,思想者们的探索,是我们不易做到的,但只要能理解思想者们的发现就足够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也能形成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更多知识的诀窍,就是在别人成为巨人的时候,去学习如何更稳当地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必要的技巧。荀子说君子善假于物也。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将其理解为善假于学也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童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著名作家斯威夫特有很多朋友,其中一个是英格兰驻爱尔兰总督的妻子卡特莱特夫人。一天,他们在一起聊天,无意间,这位夫人赞叹起爱尔兰的一切来。在谈到爱尔兰的空气的时候,这位妇人由衷地说:爱尔兰大地上的空气可真好。一听此话,斯威夫特马上做手势恳求道:夫人,看在上帝的份上,请您千万别在英格兰讲这句话。不然他们一定会为这空气征税的。

  空气能否征税,只是一个笑话。将气作为世界的本原,确是深沉的哲学思考。提出这个命题的人,就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朋友和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也有人译为阿那克西美尼)。从学术渊源来说,阿那克西米尼是泰勒斯创立的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哲学家。是这一学派的具有总结性色彩的人物。他的生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88年到公元前526年之间。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但他流传下来的残篇要比他的前辈丰富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研究和理解他的观点。

  在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上,阿那克西米尼对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进行了综合。他认为,用水解释世界的本原,固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如果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种不确定和难以把握的东西,同样缺少说服力。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本原应是有定的东西,就是气。阿那克西米尼认为自然的基质是,是无限的,但是他不像阿那克西曼德那样说它是无定的,而认为是确定的,说它就是。气并不是神创造的,相反,神却是来自气无限的属性被保留下来了,空气的可感而无形的品质使它被确定为始基时比虚灵而又比无定更容易感受,这至少更能满足那有着深重的命运感的希腊人崇尚实际的心理。

  他用自己的这个发现解释了世界的形成。在他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疏散而形成的。当它稀薄的时候,便成为火;当它浓密的时候,便成为风,成为云,更浓密时,便成为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是由这些产生的。灵魂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使我们成为一体并主宰我们的气。他说: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它将我们结合起来,同样,呼吸和气也包围着整个宇宙。”“使物质聚集的是冷,使它稀松的则是热。

  十分明显,阿那克西米尼为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增加了非常可贵的思想。他用气的凝聚和疏散的运动比阿那克四曼德用冷和热两种对立的性质说明具体事物的产生有更深刻的哲学意义。在西方哲学史致,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还有,他认为灵魂是气的思想,也开了西方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精神现象的先河。

  阿那克西米尼总结了米利都学派的宇宙论成果,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实现自然哲学由宇宙论向物理学的转化。在他那里,宇宙原质的概念已经具有万物基质的含义。公认的属于阿那克西米尼的学说有如下几条:万物的本原是无限的空气;原质借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的物体;使物质聚集的是冷,使它稀松的是热;大地是扁平的,漂浮在空气中为空气所支撑;星辰如同钉在水晶体之L的钉子,水晶体则像小毡帽那样,在凝固的空气推动之下围绕大地运行;天是离地最远的漩涡;气包围着整个世界。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明确可感的气作为宇宙原质并说明了宇宙的创生机制,这才真正标志着对神话创世观念的摆脱。阿那克西米尼的宇宙结构是这样的:大地浮在气上,是盘状的,日月星辰固定在一个半球的水晶体上,这个水晶体像小毡帽那样盖在地球卜面,受气的推动而围绕地球转动。他说:天体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猜想的,是在大地下面运动的,而是围绕大地,正像毡帽绕着我们头上转动;而太阳并不是隐藏到大地下面,而是被大地的较高部分挡住了,那里离我们很远。

  阿那克西米尼在科学上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在许多方面,阿那克西米尼已经具有现代的科学精神。据说,他最先区分开行星和恒星。认识到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由太阳光投射到极浓厚的云层上产生的。也许是过于受观察经验限制,阿那克西米尼也没有作出大地是球体的结论,这使得他的宇宙结构实际上是个半球形,另外半球充塞着浓密的气,以支撑地球。地球需要支撑,意味着某种绝对的向七方向,在这一点上阿那克西米尼不如阿那克西曼德杰出。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说:如果由于强制力使大地保持着它现在的位置,那么,使大地的各部分聚结到中心去却是由于所谓的漩涡运动。……所有企图解释天体的形成并说明大地总是处于中心的人,都是这样想的。阿那克西米尼就属于这类思想家之列。

  智者感言:

  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说,希腊哲学家们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些发现放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就不难发现其耀眼的光芒。人类文明,就是由这些错误但富有创见的猜测和思考推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不见得都足坏事。虽然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我们时错误避之犹恐不及,但客观地说,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事实。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犯错误,而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

  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在几何学中,有一个定理,是由处于同地域的人分别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记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一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其表述为: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上述材料中的定理的提出者,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达哥拉斯生于萨摩斯岛,早年曾游历埃及,后来定居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在那里传授数学和哲学。也就是在这里,毕达哥拉斯和他的信徒们组成了名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组织。公元前510年因发生反对派的造反,毕达哥拉斯又搬到梅达彭提翁,直至死去。

  毕达哥拉斯是一位杰出的老师。他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在讲学时容许妇女来听课,尽管只是贵族妇女。他认为,在求知的权利上,妇女也是和男人一样平等的。他的学派中,有十多名女学者,这是其他学派没有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每一个人都该懂些几何。〕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勤勉的穷人,就想教他学习儿何,但那个人不愿学。毕达哥拉斯就想出了个办法,对此人建议:如果你能学懂一个定理,那么我就给你块钱币。这个人勉强接受了这个建议。可是过了个时期,这个学生对儿何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反而要求毕达哥拉斯教得快些,并且建议;如果毕达哥拉斯多教一个定理,他就给老师一个钱币。没用多少时间,毕达哥拉斯把他以前给那学生的钱全部收回了。

  毕达哥拉斯对哲学十分重视。在建立毕达哥拉斯学派后不久,他就创造了哲学家(pbilosopber一词。在一次出席奥林匹亚竞赛时,弗利尤司的里昂王子问他会如何描述自己,他回道:我是一位哲学家。当时还没有谁这样称呼自己。王子就好奇地问毕达哥拉斯什么是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有些人因爱好财富而被左右,有一些人因热衷于权力和支配而盲从,但是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的确努力在按照这种标准探索世界的奥秘。这集中体现在他和他的学派对数的认识和理解上。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在这个意义L,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发出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毕达哥拉斯还是在西方第一个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人。)据说,毕达哥拉斯在发现定理之后,欣喜若狂,特地宰杀了一百头牛来祭祀缪斯女神,这一定理也因此被称为百牛定理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充满神秘色彩。用罗素的话说,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毕达哥拉斯很少公开露面,他虽然< xmlnamespace prefix =st1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向学生教授数学和哲学,但绝不允许学生将其外传,他的学派有很多禁忌,如不准吃豆子、不能用铁拨火、不能在人路上行走等等。在他建立的团体里,财产是公有的,而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科学和数学的发现也认为是集体的,而且,在一种神秘的意义上,都得归功于毕达哥拉斯;甚至于在他死后也还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他的学派隐瞒数学发现,渐渐引起居民的畏惧、妄想和猜忌。后来因学派介入了政治事件,与所在地的行政当局发生冲突,终于诱使居民毁了这学派,so岁的毕达哥拉斯在一场暴动中被人暗杀,学派的其他成员则逃往希腊本土,继续传播毕达哥拉斯的思想。两千多年过去了,毕达哥拉斯的坟墓现仍在意大利的古山城中。

  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辩的领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动,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如其来的巨变,使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这些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他忧郁、悲伤、彷徨,说出了他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个问题。读一部《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会理解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提到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出一个优郁的丹麦王子的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应该不会引起什么质疑。但根据一位占希腊哲学家的理论,这种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哈姆雷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确切的表达应该是莎士比亚说哈姆雷特是丹麦上子,或者更明白地说:莎士比亚说有一个丹麦王子叫做'哈姆雷特这位哲学家就是巴门尼德(Paroenides)。

  巴门尼德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地方的人,鼎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约当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会过一次面。当时苏格拉底风华正茂,而巴门尼德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对于这次见面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响,倒是不可古认的事实。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哲理长诗《论自然》中。在诗的开头,巴门尼德就以浪漫的神话色彩向我们展示了女神指点迷津的生动画面。他借女神之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用充满诗性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哲学发展的一个全新方向。

  巴门尼德提出:存在两条研究的途径,一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前者与真理同行,被他称为真理之路,后一条是根本不可能的路,被他称为意见之路。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难以理解,而巴门尼德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思辨与魅力。

  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惟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存在是永恒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产生的,也不会最终消亡。用巴门尼德的话说,生成是子虚乌有,灭亡同样不可言名。既然是永恒的,存在就必然是不变的和静止的。这种不变和静止,最终达到的境界就是完满。巴门尼德把这种完满称为。二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它并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立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巴门尼德所想象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为了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巴门尼德进行了专门的论证,开创了哲学史上以论证的方式说明观点之先河。在那样久远的年代里,这种抽象与概括,的确意义非凡。

  基于上述认识,巴门尼德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认为人们不应当以你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而要用理智把有关的争辩判明。他甚至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换句话说,只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的真实意义。这个命题的提出,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来这个命题被简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这是后话,这里不表。

  在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与抽象,在其普遍性、抽象性和稳固性等方面,都已经超出了以往的哲学家们所猜测的那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对于巴门尼德的这种贡献的价值,以下的评价是恰当的: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尽管巴1尼德本人的论证还存在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引起了他那个时期很多哲学家的激烈辩论,甚至巴门尼德本人也为此十分苦恼,但哲学的理论化和体系化道路,就从这些先哲们的苦恼中开始了。

  智者感言: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感觉和思维、感性和理性,作为人类认识的两条道路,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提升和改变着我们的认识。

  有些时候,我们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总希望从感官认识的综合中,发现事物的庐山真面目。尽管有时也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但我们还是相信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对事物的把握是最真实的。

  但感觉也是会编人的。形形色色的江湖术士,就是利用了我们的感性认识,用欺骗的手段,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假想,进而影响我们的荆断,甚至会以赌徒的心态,去尝试、去冒险。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其实,早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就给我们提醒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淡忘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那请记住: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毫无准备却有了异常的机会,那请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会,也砸不到你的头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一个被说滥了但总被遗忘的真理。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在希腊古典神话中,有一则关于火的传说:在世界产生之初,人间并没有火。为了维持人的生命,普罗米修斯不怕违背宇宙之神宙斯的意愿,用粗大的茴香茎杆从太阳火焰车上引到了火种,将余烬未熄的火花带回人间。人间从此有了火,而普罗米修斯也因此被宙斯下令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承受凶猛的苍鹰啄食肝脏的痛苦。

  从史料来看,人类钻隧取火,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人类对火的认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传说,还有哲学的审视。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是作出这种努力的杰出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出生在古希腊著名的商业城邦爱非斯,是爱非斯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对他的生卒时间,没有确切的说明,但他活跃于哲学领域的主要时期,在公元前504年到501年。他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对几乎所有的显赫的前人进行抨击,认为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能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因此,有人称他为晦涩哲学家。他性格内向,语言晦涩。但这种略带揶揄的称呼,并不能掩盖他思想的光芒。据说,他写过一本《论自然》的书,分宇宙论、政治学和神学三部分。但这本书的内容现在己经失传,我们只能从形形色色的著述中,零散地找到130多条残篇,从中领会赫拉克利特充满隐喻的杰出思想。

  赫拉克利特在处世态度上是超脱的。他出身贵族,但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因为不满于社会现实而放弃王位,专心从事哲学研究。有一次,赫拉克利特看到一群孩子在玩殷子的游戏,立刻兴致勃勃地加入。人们看到一个成人和一群孩子在一起胡闹,都很好奇,纷纷围拢过来,想看个究竟。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游戏的进行。赫拉克利特很生气,推开围观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呀?这不是和你们参加你们的政治活动一样吗?

  都说哲学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但赫拉克利特并不是这样,他对生命、健康等等的体验是十分深刻的。当有人问他怎么看待健康的时候,赫拉克利特回答: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那个人接着追问:为什么-个健康的人会在一夜之间倒下呢?赫拉克利特回答:疾病与健康是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赫拉克利特对火十分推崇。当有人问他世界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对这段话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这种对神创世界的否定,和传说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具有革命性的精神。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里,神经常被另一个词取代,那就是逻各斯logos)。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不是在神的安排下存在的,而是按照逻各斯的要求,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这是赫拉克利特对世界本质的简明概括。

  基于对世界不断运动的认识,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将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作为运动变化的源泉。他提出的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指挥的光芒。例如:善与恶是一回事对于神,一切都是关的、善的和公正的;但人们却认为一些东西公正,另一些东西不公正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等。而在他的这一思想中,最为著名的名言,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人是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因为河流和人与其他万物一样,都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当一个人第二次到河流中的时候,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苏格拉底因此称赫拉克利特为流动者。从这句名言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无限的流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赫拉克利特说: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这一杰出论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是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列宁也十分重视赫拉克利特,如果恰如其分地阐述赫拉克利特,把他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那是非常有益的

  智者感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古语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界常新对于我们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从希望的角度来说,万物常新,我们就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新的变化、新的收获;从督促的角度来说,万物常新,决定了我们永远不能停留在某一点上心安理得地等待和休闲。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就是因为创业的时候,我们知道面临的是全新和变动的局面,而守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所以,我们提倡创新,提倡用一种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和发现我们希望的东西。创新是生命保持活力的秘诀,更是一种持续进取的精神。与其被动地应付,不如主动出击。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因为在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了!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有一位老师专门教人家诡辩术和打官司。他收了一个想当律师的学生,师生签订合同:学生先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等学生毕业后第一次官司胜诉后交付;如果官司败诉,就无须再交这一半学费。结果学生毕业后,就因为不交学费被老师告上法庭。老师说:如果法庭判决老师胜诉,根据判决,学生必须交另一半学费;如果法庭判决老师败诉,根据当初签订的合同,学生也必须交另一半学费。无论输赢,学生都必须交另一半学费。他的那位学生则说:如果法庭判决学生胜诉,根据法庭判决,学生不用交另一半学费;如果法庭判决学生败诉,根据当初的合同,学生也不用交另一半学费。无论输赢,学生都不用交另一半学费。

  上面那场官司,就是著名的半费之讼。这位被学生难住的老师,就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

  普罗泰戈拉于公元前481年生于阿布德拉,与德谟克利特同乡。他与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属于同时代的人,而年龄比苏格拉底稍长。普罗泰戈拉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他到各地开坛演讲,而且要听众付酬。有人曾经质问普罗泰戈拉为什么要收钱,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因为知识比无知有价值。

  普罗泰戈拉是一个生活比较简朴的人,他的经历比较单纯,可以说是毕生献给了科学研究。他是当时雅典的统治者伯利克里的好朋友。据说,有一次他们两人曾经用一整天工夫来辩论,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竞技的人,要对一个被标枪刺死的人的死负责。

  作为教师,普罗泰戈拉主要教授辩论术、修辞以及方法。他擅长精心准备的长篇演说和问答法。在柏拉图的《普罗奉戈拉》中,有这样的记载:苏格拉底以略带讥讽的口气说,我们的朋友普罗泰戈拉,不仅能发表很好的演说,像他己经表明的那样;而且当人们问他问题时,他能简明扼要地回答;他问别人时,亦能静候人家的回答,这是罕有的才能。”“我听说过,你能教别人发表长篇演说,其长无比,以至于所有的文字都用上了;又能发表简短的谈话,以至无法再精练了。从这些零散的记录,我们可以看见一位健谈的智者的影子。

  普罗泰戈拉的作品有《论真理》、《论神》、《论相反论证》等,但均佚失,后人研究其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等人的记载。他的学术观点,也散见于这些同时代的学者们的记录中。而在这些关于他的记载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那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他的这一命题是以他对感觉的认识为前提的。普罗奉戈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而只有人,才能够成为判断知识的标准。人通过自己的把握,使得那些为我们感觉到的东西,成为我们的知识。有学者在对普罗泰戈拉的观点进行探讨时,曾就他所认为的人是指具体的个人还是泛指人类有过争论。但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来看,他主要还是从个体的角度在探讨这个问题。这种局限性,是他无法超越他所处的时代的结果。

  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普罗奉戈拉用神话的方式,对国家的形成进行了描述。在他看来,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所拥有的技术和智慧,城邦不是源于神创,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源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普罗泰戈拉对神灵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他在《论神》一书中开篇就说:关于神灵,我不能够知道他们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东西阻碍我们得到这种知识,,则是这件事暧昧不明,再则是人的生命如此短促。后来伯里克利下台,普罗泰戈拉也因此获罪,被政敌控告为不敬神,本人被逐出了雅典,作品也被公开焚毁。这也开创了一个记录——这是历史上第一本被政治当局烧毁的著作。普罗泰戈拉在前往西西里岛的途中淹死在海里,成为哲学史上的一桩谜案。

  智者感言:

  天人关系是很多思想家禅精竭虑试图解决的问题。但时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与人类的发展相联系,经历了一些曲折。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人类无疑是自然界中的弱者。那时的人们,匍匐于电闪雷鸣的天怒下,行走在凶禽猛兽的威胁中,战战兢兢,自然谈不上要作为尺度或者主人的想法。

  随着人类的成长,站起来的人类自认为已经把握了自然的规律。人定胜天后,万物不神秘。甚至,一些地方、一些忘乎所以的人,开始向自然贪婪地索取。直到这种索取的恶果让我们付出不堪承受的代价,我们才发现,原来人类的力量,不过如此。于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成为处理这一关系的最佳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意义。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种认识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毕竟只有在打上人类思维的烙印之后,万物的意义才能时我们显现出来。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一观点孕育着一种危险,就是可能因为自认为是尺度而失去了反思和自省的觉悟,进而不得不在悉肆的放纵之后吞咽悔恨的恶果,甚至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成为历史的罪人。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对自然发号施令。

  罗马俱乐部曾经提出所谓零增长的呼吁,虽不现实,但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

  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在古希腊时代的某一天,发生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学者正与几位听众在热烈地讨论,一个面带杀气的妇女端着一盆水闯进来,对着这位学者破口大骂。最后,这位妇女似乎仍然没有解气,就将端着的那盆水,一下子泼在那位学者的头上。这位学者却没有生气,只是自我解潮似的时那些听众说:我早知道,雷声之后,必有暴雨。

  这位绅士风度十足的人,就是古希腊时期赫赫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那个泼辣的妇女,就是他的妻子。苏格拉底的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就是他提出的一个名言——自知其无知。

  据说,有一次苏格拉底得到神的启示,说他是天下最聪明的人。谦虚的他当然认为这个说法很不准确,因为自己还有那么多不知和不懂的东西。于是,他就试图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好作为证据,让神改变观点。但在走访了各种不同的人之后,苏格拉底很是失望。那些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都很自负地夸夸其谈,却都在努力用各种手段掩饰和回避自己的无知。最后苏格拉底不得不佩服神的高明。神说苏格拉底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只是因为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知道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而已。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是以善辩著称的。他的弟子柏拉图,就曾经在《理想国》中记载了很多苏格拉底舌战群雄的场景。根据这些记载,苏格拉底有一个很高明的本事,就是用他一连串的话问,让你自己否定自己。苏格拉底问答也就成为富有挑战性的尝试。据说,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大街上,与过往的行人辩论,以表明自己自知其无知的正确性。很多人试图说服他,甚至采取了车轮大战的形式,轮番上阵,但结果都大败而归。

  正是因为这种被称为灵魂助产术的本事,让苏格拉底拥有了-大批粉丝。根据现有的关于苏格拉底的形象的记载,他绝对称不上是一个英俊的人。见过苏格拉底的色诺芬说他比萨提尔滑稽戏里的?切丑汉都还丑秃顶,大扁脸,深陷的眼眶里目光凝滞,宽阔的酒糟鼻子是多次宴会的生动写照——单从这副尊容来看,与其说这就是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倒不如说是个跑堂的。威尔?杜兰特教授的这个描述,是对苏格拉底的生动刻画。还有,苏格拉底走路的姿势也不甚雅观,像一只昂首阔步的鸭子,腆着一个肚子。他总是穿着槛褛的旧衣服,光着脚到处走。可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可见对思想和智慧的追求还是可以超越外表的。

  但就是这种对周围的人的吸引力为苏格拉底招来杀身之祸。在他70岁的时候,这位年已占稀的老人,因为裹读神明蛊惑青年的罪名,被雅典的民主制度处以服毒酒的极刑。那些青年们为苏格拉底安排好了逃跑的一切准备。但这位执拗的老头却坚持恶法也要遵守,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清白,从容地饮下了那明知会置他于死地的毒酒。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克里同,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请不要忘了,要还给他。随后,他的身体变得僵硬冰冷,他与世界的联系也超脱肉体,变成一种为哲学献身的不屈精神。

  自知其无知的命题,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追求知识不仅是人的本性和使命,更是医治雅典民主制度痈疾的良药。而人要追求知识,首先必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心灵的内在原则,他将这种原则称之为德性。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是人人都有的。但只有在理性的指导'卜,人才能让自己的德性显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善。而理性的指导,主要就表现在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知道自己还有不足,还需要通过对知识的了解显现自己的德性。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等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都是从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命题的本意,是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有限,但并不是让人们满足于这种有限性。正因为无知,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发现价值,实现自己的德性。如果离开这个根本,去盲目地寻求所谓的真知,得到的只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我们对正义国家等等概念的理解,都是这样。

  智者感言:

  有一种人,被称为万事通,言其见多识广、无所不知之意。但很多时候,万事通只是在忽悠,在利用从别处夏来的东西换取别人的信任和崇拜,自己对那些东西,根本不懂。这种批发转零售的把戏,成功固然很好,而一旦露了马脚,就会留下笑柄了。所以,我们的优秀传统中,对这种人的做法很是不屑,而是倡导谦谦君子之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名言和苏格拉底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知其无知,首先就要坚持一种谦虚诚实的态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多少就是知道多少,不夸大,不文饰,不冒充专家,不故作聪明。知道自己不知道,是进步的一种表现,爱因斯坦曾经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知识好比圆圈,我们的知识领域越大,圆圈的周长越长,我们的疑问也就会越多。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对待无知和未知的东西时,保待清醒的头脑。

  但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孔老夫子,都不是让我们安于无知。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后,不能安于这种状态,而应该尽一切可能,去寻求对未知世界的把握。知道无知是进步,安于无知就是堕落了。韦编三绝,是老夫子时无知的态度,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未知舌界的探索精神,也构成了世界进步与发展的推动力量。看看日新月异的世界,你就知道克服无知的渴望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了。

  用卢梭的话说,人生未是自由的,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那就让我们用打破枷锁的努力,去证明苏格拉底的咸语吧,这样的努力会让我们成为天下最聪明的人!

  芝诺——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俄必须而且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时。这是一个矛盾推理: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在逻辑学上,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被称为二难推理,又称悖论。七面的例子是由罗素在1902年提出来的,又叫罗素悖论。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有位因提出悖论而名声远播的哲学家,他就是爱利亚的芝诺(Zenon Eleate.)。

  芝诺生于爱利亚城。他的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根据现有资料,芝诺的活动主要在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30年之间。著作《论自然》,留有残篇。他是巴门尼德的得意门生和义子,也是巴门尼德哲学观点的坚决拥护者。他明确地说:我并没有怀抱什么大的目标,也没有存心打算欺骗大家。事实丘是:我的这些论证的目的是保卫巴门尼德的那些观点,反对另一些非难他的人。为了证明巴门尼德存在者不动的观点是正确的,芝诺提出了4个悖论。根据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的转述,这些悖论包括两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操场或游行队伍

  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两个论证: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的善跑英雄。而根据芝诺的观点,如果让乌龟领先阿基里斯一段距离,然后开始比赛,奔跑中的阿基里斯却永远也无法超过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乌龟。什么会有这个显然与我们的经验不同的结论呢?芝诺是这样论证的: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那一点时,乌龟又向前爬了。尽管二者的距离不断地在接近,但永远不可能为零。因而乌龟必定总是跑在前头。

  吃矢不动:如飞一样的箭怎么可能是不动的呢?这实在让我们费解!但芝诺自有一番说道。他认为:任何东西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所以也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芝诺给当时的人们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尽管我们可以凭借直觉的信念,很轻易地否定芝诺悖论的结论;但是芝诺所揭示的矛盾却是深刻而复杂的。据说,第欧根尼的学生请教第欧根尼应该如何批驳芝诺的观点时,这位犬儒主义大师一言不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学生还是不理解,他有些不耐烦地说,芝诺说运动不存在,我这不是正在证明他是错的吗?但如何从哲学上证明芝诺的说法是荒谬无理的,还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前两个悖论洁难了关于时间和空间无限可分,因而运动是连续的观点;后两个悖论洁难了时间和空间不能无限可分,因而运动是间断的观点。

  芝诺还是一个有着高尚人品和政治良知的人。据说他曾因密谋推翻专制的僭主内亚尔科而被捕,当内亚尔科要他供出他的同谋时,他说内亚尔科的所有朋友都是他的同谋,预示僭主已经众叛亲离了。内亚尔科又进一步追问他同谋还有谁,他说:还有,我的同谋就是你自己!芝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死时大概只有6O多岁。

  芝诺的论证维护了巴门尼德的学说,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事物的内在矛盾问题,对辩证法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智者感言:

  在哲学史上,有两位芝诺,一位是爱利亚的芝诺,就是我们上面故事的主人公,另一位是晚些时候的塞浦路斯的芝诺、斯多葛派的创始人。两位哲人各有千秋,而尤以这里的主人公的几个论证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别人扔一块石头砸你,你应该怎么办?是机智地闪开,还是相信这石头永远砸不到你?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解释芝诺,我们就和第欧根尼犯了同样的错误。哲学的魅力,就在于这种讲理却不符实的东西。

  问题出在哪里?是哲学无理取闹,无中生有,还是我们的眼睛欺编了我们?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我们陷于这样的疑问中,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偏离了哲学正常的软道。

  哲学不是诡辩,更不会把自己的焦点建立在诡辩之上。哲学的价值在于思辩,在于通过对思考的话问和反思,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我们的世界,认识包括思维在内的人本身。所以,芝诺问题的解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理解芝诺的话问方式,这对于促进我们的思维是有价值的。

  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

  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底得了足够的尊重。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做浮于冤。齐宣王让他推荐有本事的人,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第一天就推荐了七个人。齐宣王有些不高兴地说:我听说,如果千里之内有一个有本事的人,那天下有本事的人就会多得肩并肩;如果一百年里能出一个圣人,那天下的圣人就会多得脚跟脚。先生你一下子就推荐了七个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是不足太多了?淳于髡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圈子,我就足属于贤者圈子的人。所以。你向我求贤,就如同从河里取水一样简单。我还要推荐呢,岂止七个人?

  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也有一位与淳于晃先生的看法有相似之处,这个人就是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恩培多克勒出生于西西里岛一个贵族家庭,是西西里岛的阿格里根特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f--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有人说,恩培多克勒集诗人的浪漫、哲人的冷静、宗教徒的虔诚和科学家的理性于一身,也有人将他视为希腊先驱哲学家、诗人,还是民主政治家、生理学的奠基人、宗教精神领袖和城邦改革者。当然,他也曾因为自称为神而受到讥讽和嘲笑。此外,他早年即投身政治,但却表现出与政客们格格不入的品质。

  在希腊哲学中,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位典型的多元论者。从基木倾向来说,他的思想带有综合和过渡的性质。他认为,永恒不动的存在不是单一的,也不仅仅是思想的对象,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他称为恩培多克勒借用四位神的名称,明确宣称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首先请听真,万物有四根:宙斯造万物,赫拉育生命;还有爱多妞以及奈斯蒂,她用自己珍珠泪,浇灌万灵生命泉。在他看来,这四种元素本身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每个都是单独的个体,是,众多的依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产生出可感事物,而分解则是事物的消亡。整个世界处于一与多的永恒循环中。但是,这四种元素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是它们之外友爱争吵作为动力才使得它们分分合合。友爱是一种亲和力,靠它组合四根,形成事物。争吵是离散力,由它导致事物的分离消亡。这两种永恒的力量大小相同,作用相反,交互消长,轮流坐庄,形成宇宙万物悠忽生灭、不停流转的总画面。这一认识构成恩培多克勒的思想基础,也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类相知的观点就是在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恩培多克勒认为,在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官相接触而进入感官时,就产生了感觉。但是,不同的流射不能随意进入不同的感官通道,只有某物适合那些通道时,感觉才会产生。正因为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流射物与感官通道之间的符合关系,所以恩培多克勒认为我们是用气见神圣的气,用火看昏暗之火,用友爱对友爱,用争吵见可悲的争吵。所以,知识和感觉是同一的,或者至少是密切相关的。人特别是用血液来思想,因为在血液中,所有部分的各元素都非常好地混合在一起。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今天看来是十分明显的。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这样的观点,无疑是一个创举。

  恩培多克勒对科学的贡献也是值得称道的。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他至少也发现过一个离心力的例子:如果把一杯水系在一根绳子的一端而旋转,水就不会流出来。在天文学方面,他知道月亮是由反射而发光的,他认为太阳也是如此。他知道日蚀是由于月亮的位置居间所引起的。此外,他还是意大利医学学派的创始者,这一片源于他的医学学派曾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学者说,它影响了科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整个倾向。

  关于恩培多克勒的死有很多传说,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只有一种:他希望人们把他敬为天神,而为了向他的学生和敌人证明他的神性,他选择了跳入埃特纳火山口。他的这种举动引来很多嘲讽。公元前1世纪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一书中,在谈到他的死时,就以嘲讽的口吻说:让诗人们去享受自我毁灭的权利吧。勉强救人无异于杀人。他(恩培多克勒)自杀己不止一次了,你把他救出来,他也不会立即成为正常的人,抛弃爱死的念头。谁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诗。但对恩培多克勒本人来说,是如同赴宴般轻松地解脱尘世,还是以诀绝的勇气证明永恒,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智者感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一个人的品质,就看他交的朋友就够了。还有很多类似的话,都在告诉我们归类的重要性。

  但这种归类不能极端化。有些时候,一些人为的归类会导致一些负面的后果。比如,小圈子山头主义等等,都是会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的。甚至,这种归类的作用,已经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专门以非正式组织的名义去研究、去发现。

  之所以如此,是缘于对的理解的不同。对于自然,人是;在人群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分成好与坏、善与恶、男与女、敌与我等等的。但与前面的人与非人的分类比较起来,后一种类就小得多、轻得多了。

  那么,怎样定位才是比较合理的归类呢?有人早就给出了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愿意做君子,还是希望做小人,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在哲学史上,有一则叫做濠梁之辩的典故:庄子和惠施游玩,看到河里的小鱼在游弋。庄子感慨:小鱼多么快乐啊!惠施诘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濠梁之辩体现的丰富哲理,在古希腊的二个哲学家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这位哲学家就是古希腊多元论哲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

  公元前500年前后,阿那克萨戈拉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克拉左美奈。大约在公元前464年,他到雅典讲授哲学,与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交往密切,成为伯里克利的朋友、老师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者。后来伯里克利失势,阿那克萨戈拉也因不敬神的罪名被处以罚金并被驱逐出雅典。此后,他回到伊奥尼亚,定居在米利都的殖民地兰萨库斯,直至去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里安息的阿那克萨戈拉,是一位探究宇宙万物的智者。

  阿那克萨戈拉不满足以往用某一种具体物质或元素作为万物本原的主张,提出了自己的种子说。他的这个种子,结出的果实是大千世界。他认为,种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实际上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各种不同的种子不是孤立地独立存在,而是混合在一起的,由种子构成的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也不是彼此孤立的,没有一件东西能绝对与其他的东西分开,热不能与冷分开,白不能与黑分开,所以热能变成冷,白雪能变成浊水,从吃的食物中能长出头发、血管、肌肉等等。而且,事物性质的区别完全取决于该事物占优势的种子的性质,由于种子是无限的,它们的结合和分离也是无限的,因而事物性质和种类的变化也就无穷无尽。这样,阿那克萨戈拉就用种子的概念解释了丰富多样的世界。

  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在于种子之外的一种东西——“奴斯(希腊原文nous的音译,本义是心灵,可以理解为理智或者理性)。在西方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将奴斯看作高居于物体之'七的精神实体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原是无数无穷小的种子的混合体,由于奴斯的作用,使原始的混合体发生旋涡运动,这个运动首先从一小点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这种旋涡运动的结果,使稀与浓、热与冷、暗与明、干与湿分开,于是浓的、冷的、湿的和暗的结合为大地,而稀的、热的、干的和明的结合为高空,从而构成了有秩序的宇宙。

  基于这种认识,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异类相知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觉由相反者生成。我们感觉到一物的热和冷不是由于相似物引起的,也不能通过同样的东西来认识甜和苦,而是根据每一个的缺乏,山热而知冷,由咸而知淡,由苦而知甜,可见的东西使昏暗的东西显现出来。恩培多克勒坚持感觉来源于物质对象的作用并在肯定感觉作用的同时看到了它的不足,因而认识到仅靠感觉不能把握真理。显然,这一思想与他世界本原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而他本人也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验者。有人曾经问他:应该如何体会死亡的味道,阿那克萨戈拉回答说:就像从寒冷里体会酷热、从苦涩里体会甘甜、从黑暗里体会光明一样,我从生的滋味里,体会死亡的滋味。

  在希腊哲学史上,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足够的尊重。有人将他的光辉业绩概括为三个第一:他第一次把哲学从外邦带到希腊本土,使这朵智慧之花在雅典的沃土中大放异彩,结出丰硕之果,httPlMw.5588.com理想在线证券网

  httPll诀闪叭从

  阿那克谁戈拉。异奚相知

  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业里士多德等思想巨人;他第一次明确而公开地把精神性的东西——“奴斯作为本原,从而为后来的哲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他第一次把看不见的物质元素种子作为本原,使自然哲学对事物内部结构的探讨更加深入。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业绩的光辉,也足以令我们赞叹不己。

  他的这种达观也有不近人情的一面。他在雅典讲学的时候,他远在伊奥尼亚的儿子因病死去。听到这个消息后,阿那克萨戈拉一l一分平静,照样和朋友谈天说地。而面对一位朋友的质问,他平静地说:从我的儿子刚生下来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他终有一死。这倒和我国历史上那位鼓盆而歌的贤者有些神似。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矛盾的片立面的存在,很多时候是无奈,也是必然。在我国的传统里,有一个词,很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状况——“冤家

  冤家是对头。在很多时候,对于冤家对头,通常是机关算尽,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在很多时候,得到的,却是同归于尽甚至害人害己的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多么可悲!所以,对待那对立面的东西,不能简单地打击了事,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视而不见,更不能天真到敌我不分、甚至认敌为友。我们必须学会从敌人那里认识我们自己,在对立面的相互比较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看到我们的实际位置,发现我们的实际价值。把握好这个尺度和分寸,是哲学,更是艺术。

  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是讽刺那些自命不凡的学问家的:有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者,在渡河的时候问船夫:喻懂文学吗?船夫说不懂。哪你的生命就失去了四分之一你懂科学吗?学者感慨地说。船夫还是说不懂。哪你的生命又失去了四分之一。你懂哲学吗?船夫还是不懂。嘴的生命只剩下四分之一了!学者更加感慨。船到河心,一个大浪将船掀翻。落在水里的船夫问学者:您会游泳吗?学者结结巴巴地说不会。船夫说:哪您就失去整个生命了!

  学问家的下场可想而知。学问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但是,学向的用处是什么?的确需要我们好好考虑。关于哲学,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哲学为王。提出这个命题的人,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学生——柏拉图(Plat.)。柏拉图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后来因为宽广的前额和强壮的身躯,而被他的体育老师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里,Platus就是平坦、宽阔的意思。)他生于公元前427年,出身名门。他的父亲阿里斯通的谱系可以上溯到雅典最后一位郡主科德鲁斯,母亲拍克里提俄涅则出自梭伦家族,柏拉图属于梭伦的第六代后裔。这一背景带给柏拉图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他在早年就接受了完备的教育。这也为柏拉图的成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在20岁左右的时候,柏拉图开始了和苏格拉底的交往,而苏格拉底去世的时候,柏拉图才28岁。在近10年的交往中,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的学说所吸引,更为苏格拉底的人格所折服。他认为苏格拉底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有智慧、最正直、最优秀的人。苏格拉底去世后,柏拉图也离开雅典,开始了长达12年的异乡之旅。公元前387年,柏拉图

  一一一一石二二二~、一一一

  httPlMw方字陇旧孟冷m理想在线证券网

  httPll诀闪叭拟。5588.com理想在线证券网

  回到雅典,并在雅典城的西北角,创立了一所名为阿卡第米业(Akade而的的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现代西方的高校学术机构都称为Aodemy,就是源于这里。他的学园在雅典存在大约100年,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以后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在学园,柏拉图聚集了一大批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让他们讲授他们的思想。学生们在这里要学习巧年,其中,10年学数学,5年学哲学。这是柏拉图对后世最大的贡献。

  从现有的记载来看,柏拉图是一个品行高尚、富于智慧的人。可以举一个小例子为证:有一位贵族用调侃的口气告诉柏拉图:今天,有人告诉我,你在这个世界举世无双。柏拉图听后表情悲伤,沉默不语。这个贵族对柏拉图的反应很惊讶,就问柏拉图是不是生气了。柏拉图说:我并没有生气,我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竟然受到了愚人的赞赏。当时就让那个贵族无话可说。

  柏拉图对哲学的热爱和执著,也是很值得称道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柏拉图在晚年得到了极大的声誉,并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卑劣的人甚至连赞扬他的资格都没有。而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哲学王的观念,就是柏拉图对哲学的态度的最好说明。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而作为放大的个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应该分别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德性。只有各守其德、各司其职,国家才能达到正义。而统治者如何才能具备智慧的德性呢?柏拉图的答案是: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利,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变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中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

  柏拉图对哲学家情有独钟。有一个学生曾经问柏拉图,竹学家是什么样的人,柏拉图用一个比喻来回答他:住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了解洞穴里的影子,当他走出洞穴时才能看清楚真正态平衡的世界,哲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看到世界后又返回洞穴里,带着更多的囚徒走出洞穴。这在后来被称为洞穴比喻。为了培养具备这种德性的哲学家,柏拉图建立了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哲学庞大体系。这一体系成为后来诸多哲学流派的思想基础。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终。他被安葬在耗费了他半生才华的学园。一位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匠,就用这种平和安静的方式,结束了自己长达80年的人生历程。

  连柏拉图自己都承认,他所设想的哲学为王的时代,只是一个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的理想

  曾经有一段时间,哲学以一种不可一世的面目出现,被视为科学的科学,似乎可以统治一切,''君临所有其他学科。但当各门具体学科羽翼丰满、不断另立门户的时候,哲学的王者地位开始经受话问。到了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奴仆,甚至成为论证上帝存在的工具,其处境之尴尬,更不必提。至于那些后现代主义学者们对哲学死亡或者终结的论断,更像是判处哲学死开,J的宣判书。这林林总。总的

  态度重金在一起,使得很多人甚至失去了对哲学本身的I.J断。哲学到底是什么?

  哲学就是哲学。就算宣称哲学为王的柏拉图,也不能依靠哲学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样,即使是那些试图对哲学宣判的人,也不得不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去判断、去话问、去宣告……千百年来,哲学没有因为哲学家的抬高而脱离生活世界,也没有因为激进者的痛斥而稍声匿迹于生活世界。我们总还是能在生活的。氛点滴滴中,真切地感受到那拨动我们心弦的智慧与反思。

  让哲学成为哲学,让哲学摘去那些不真实的假面,其可爱之处会令我们心动,其真实之处会令我们感动,其鲜活之处会令我们激动。哲学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哲学!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在西方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μκλιοδ(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ιαPaideia),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后传为新拉丁语词encyclopaedia,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随后又进入英语,百科全书按辞典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但百科全书不同于辞典等其他的工具书的特点,即在于其知识性,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图像来辅助知识的介绍,对条目的阐释也比其他工具书详细。

  百科全书是人类知识的总体概括。如果有人具备了百科全书一样渊博的知识,我们就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ritus)就是这样的人物。他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比苏格拉底年长一岁,在约公元前460年出生于色斯雷的阿布德拉。在当时,此地十分繁华。发达的海外贸易和来自各地的商人让这座海滨城市充满生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德谟克利特,也在多种文化的熏陶中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十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成人后,他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二年儿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这些阅历,成为德谟克利特广博知识的深厚源泉。

  德谟克利特的知识,除了得益于他的广泛涉猎,更是得益于他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在多年的游历之后,德谟克利特回到故乡,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伦理学、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物理学、数学、大文、地理、生物学、医学、政治、法律、军事、文学、修辞学、音乐、绘画和技术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他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对逻辑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即使当时的各种科学远没有我们今天发达,能广泛涉猎如此众多领域,并取得切实的成果,也确实是令人赞叹不已、敬佩不己了。

  但当时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这么想。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结果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在他人看来荒诞的文章,并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有人认为他发了疯。那些凯靓他财产的人,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从生的荒地。根据当时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禁止在木上接受葬礼。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向城邦同胞诵读了他的《大宇宙》,最后,他被判无罪,不仅获得了金钱的奖励,还获得了一尊属于自己的铜像。最终,活了109岁高寿的德谟克利特受到了国葬的礼遇。

  德谟克利特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原子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上古时代的原子论不是科学理论,它只是一种哲学的推测。德谟克利特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犬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充满了唯物论的色彩。他认为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德谟克利特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他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级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因为理性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他把感性认识称做暖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这些观念,都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毕竟,他提出的这些观点,离这些观点被普遍认可的年代,相隔久远。

  智者感言:

  现代科学的发展,早已把人类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但如果没有德谈克利特们天才的猜测,我们的认识是不可能发展到这个程度的。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人类的荣幸。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自觉地意识到并珍惜这种荣幸。看看那些挥霍青春的放荡少年,少年不知愁滋味,实在是令人惋惜。等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时候,后悔真的来不及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德谈克利特堪称青年楷模,在今天也是。

  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趣闻:一位古希腊哲学家外出旅行,走到一条洪水泛滥的河边,站在岸上无法过河。有个经常背人过河的人,见他在那里为难,便走过来把他搁在肩上,很友好地背他渡过了河,他很感激这个人,站在河岸上抱怨自己贫穷,无法报答行善的人。当他正思索这事的时候,看见那人又在背别的人过河。哲学家走上前说:对于刚才的事我不必再感谢你了。我现在知道,你不加选择的这样做,只是一种怪癖。

  这位出语不凡的哲学家,就是古希腊时期犬儒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在哲学史上特立独行的人物第欧根尼(Diogenes)。

  公元前404年,第欧根尼出生于小亚细亚黑海边的辛诺普。后来,他到雅典,拜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为师,开始了自己的哲学之旅,也开始了一种犬儒主义的生活。

  安提斯泰尼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并从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克制、节欲的精神和诲人不倦的传统。他自己生活十分俭朴,并免费招收家境贫苦的学生。这位老先生的哲学,被赋予一个听来颇有些怪异的名字:犬儒主义。而这种哲学的典型实践者,就是第欧根尼。但这位老先生,对学生要求十分苛刻,常有学生因为他的严格要求而离开他。据说,他当年也曾试图打跑第欧根尼,但这个倔强的学生硬是坚持了下来。

  第欧根尼将老师的教诲变成了自己实际的行动。他自称为,衣衫槛褛,放浪形骸,留下了很多特立独行的故事。他住在大木桶里,一根橄榄树枝、一件破泪外套、一个讨饭袋、一床不见本色的被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原来,他还有一只碗。但后来他看到一个孩子用双手捧水喝,他感叹道:这个孩子教育了我。于是那只碗就被他扔掉了。第欧根尼就以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犬儒主义哲学的理解。

  当时的雅典人一定富于宽容精神。第欧根尼这样一个十足乞丐相的人物,还可以从容地宣扬自己的哲学。他是一个目中无人的家伙。在当时雅典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大白天打着灯笼走路的人,他就是第欧根尼。有人很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第欧根尼回答:我在找人。还有一次,第欧根尼去观看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别人为胜利者战胜所有的人而热烈欢呼的时候,第欧根尼很是不屑地说:他只是战胜了所有的奴隶。但雅典人还是认可了他的存在。有一次,一个青年砸坏了他的大桶。而更多的雅典人则把那个青年鞭打了一顿,并替他做了一个新桶。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就这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物,却得到了当时雅典的统治者亚历山大的赏识。这位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不惜屈尊亲自到大街上去拜访第欧根尼。

  但第欧根尼并不买账。在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仆从来到他的木桶外的时候,他依旧故我,在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情,根本不理睬这位雅典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问:你知道我是谁吗?第欧根尼头也没有抬。亚历山大继续说:我是亚历山大大帝。第欧根尼抬起蓬松的头,白了亚历山大一眼,又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亚历山大也有些挂不住了,但他还是保持了谦恭的神态,对第欧根尼说:说吧,你打算要什么,我可以赏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第欧根尼又抬起头来,对亚历山大说:我只请求一件事情——别挡住我的阳光!

  第欧根尼有过一次当奴隶的经历。在一次航行中,他被海盗俘虏,并被送到奴隶市场上去拍卖。拍卖者问他能做什么,第欧根尼回答:治理人。有意思的是,真的就有人看中了他的这个才能。一个叫做塞尼亚得的科林斯人把他买下来,让他给自己当管家,并给自己的儿子当家庭教师。第欧根尼做得很敬业,他把家务管得并并有条,他教出的孩子个个德才兼备。这为他赢得了尊重,也为他的晚年打下了基础。第欧根尼的朋友们不忍让他当奴隶,就试图为他赎身,结果被第欧根尼一顿臭骂。他说: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的主人经常说:一个杰出的天才走进了我的家门。被给予这样的评价的人,还会被视为一般的奴隶吗?

  第欧根尼在这个家庭里安度晚年。后来,他遵从了犬儒主义的教诲,以自杀的方式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死后由塞尼亚得的儿子安葬,也算是得以善终吧。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是很多人争吵不休的问题。

  有人主张物质主义的态度,将幸福成功的人生归结为五子登科”——房子、票子、位子、车子、妻子。甚至很多时候,为了得到其中的一种或者凡种,不择手段,害人害己。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

  物质是基础,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不会将第欧根尼的生活作为美好生活的样板,就是因为这种洒脱是脱离了物质基础的。但基础就只是基础,而不能成为凌驾于一切因素之上甚至取代一切因素的东西。如果在物质基础方面的要求超出了合理的范围,物质就起消极的作用了。

  别挡住我的阳光,这种洒脱的内在精神,就是将人性的东西超脱于物质的束缚之外,从人最本真的存在状态之中,感受人的价值。自觉具有这种意识的人,是思想者。努力向这种精神靠拢,则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应有的价值取向。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得到了金钱,但栖牲了健康,得到了地位,但失去了友谊,占有了婚姻,却找不到爱情,满足了感官,却空虚了心灵。那些美好的东西,对我们还是那么美好吗?

  所以,人生的最佳态度是:在考虑得失之前,先找到你的阳光。

  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晏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有名的人物,有一次,他被派出使趁国。趁国人试图奚落晏婴个子接,就不让他走城门。而在城门旁边新开了一个小门,让他从小门进城。晏婴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那些负责接待的人听了,叹服晏婴的机智,只好请他从正门进了城。

  晏婴的回答是典型的三段论格式。使狗国者,从狗门入是大前提,今臣使楚是小前提,不当从此门入是结论,丝丝入扣,严密工整,楚国人当然无话可说。而最早对三段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就是古希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名城色雷斯的斯塔齐拉(Stagira),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但去世较早。18岁那年,业里士多德被送到柏拉图的学园学习,直到柏拉图逝世才离开。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是最出色的学生,也是最不好管的学生,经常和柏拉图因为观点上的差异吵得一塌糊涂。当时柏拉图己经是年届6O的老人了,而亚里士多德只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有些人看到这师徒二人刚才还亲密无间、转眼间面红耳赤,很不理解,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柏拉图去世之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开始了自己的游学和研究生涯。公元前343年,他被邀担任马其顿王子的教师。这位王子,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当时的亚历山大只有13岁,性格暴躁,狂傲不羁,酷爱驯服烈马并乐此不疲。亚里士多德也竭尽全力教育这位似乎永远精力过剩的王子。一位希腊学者说:有一段时间,亚历山大就像热爱亲生父亲那样爱戴亚里士多德。他说自己虽然从亲生父亲那里获得了生命,但是另一位父亲却教给他生活的艺术。亚历山大在写给亚里士多德的信中也明确表示:就我而言我宁愿在对善的认识上,而不是在权力和领土的范围上取得胜利。从这些材料来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成功的王者之师

  12年后,亚历山大去开疆拓土,而亚里士多德则来到雅典城,在东北郊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一个运动场创办了自己的学园。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开创了一种教育的新传统——在散步的时候讨论和研究学术问题。与柏拉图的学园相比,它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德国学者马克斯?克鲁泽对亚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有趣的描述:请你们想象,一下他的形象:细小的双腿、凸起的肚子、光秃秃的头和近视眼。他发音有缺陷,学生们经常模仿他的声音嘲笑他。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衣着考究,喜欢美食,他经常在烧热的植物香料油里洗澡,然后再把这些油卖掉。

  但亚里士多德还是很受欢迎。经常有学生在和他的探讨中发现新的东西。有这样一则材料可以证明: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与亚里士多德散步的时候,突发奇想,问了亚里士多德一个奇怪的问题:先生,请告诉我,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心情沮丧呢?亚里士多德略作沉思,回答说: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有他自身的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据说,他的全部著作多达l000多卷。仅就流传下来的47篇著作来说,亚里士多德对研究涉及逻辑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和天文学等学科,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三段论的研究,就是亚里士多德独创的研究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学》的开篇第一句话。他对自己的代表作的定位是:这里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家用来阐释事物的原因与原理的所谓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官感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他将知识分成感觉、记忆、经验、技术、智慧五个等级,并将探寻智慧的任务交给了从事物理学之后(他的著作《形而上学》,直译就是《物理学之后》)研究的哲学,为哲学的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给亚历山大当老师的经历,最终还是给亚里士多德带来了一些麻烦。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逝,马其顿也迅速成为众矢之的。雅典成为反马其顿运动中心。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自然是政治打击的重点对象,被控以裹读神灵的罪名。为免重蹈苏格拉底的覆辙,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到优卑亚岛避难。次年,这位被马克思敬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者,因病逝世,在惶惑和不安中离开了世界。

  智者感言:

  对于知识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永恒的主题,就如那些成悲或喜的爱情歌曲,从古唱到今。

  但不可否认,这种本性的实现,还不能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有些人,因为物质的局限,得不到求学求知的机会。曾经有一幅希望工程的宣传画,那位大眼睛渴望知识的眼神,至今让人震撼。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变化,但那些仍然在渴望中无奈的大眼睛们,甚至没有机会去

  另有一些人,因为知识以外的原因,得到了足够的财富,却也忘却了求知的本性。知识被庸俗化为精装书和陈列品,成为装饰门面的样子,却全然不顾书上蒙尘。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所谓的读书不如打工的新读书无用论。貌似合理的经济算计,更让这些人与求知的本性失之交臂。

  当然,更多的人,正在自觉地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作为提升自己的手段。有钱也好,清贫也罢,用自己的方式感应本性的呼咦,用认识的深入升华自己的体验。有这些人,知识就有价值,世界就有意义。

  让我们都加入到这些人的队伍里来吧!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

  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一个事业有成的富人,却因为得不到快乐而苦恼,于是,他带着足够的钱,开始寻找快乐的旅程。他很真诚,但也很失望。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衣衫楹楼的樵夫,自由自在地哼着小曲,才被樵夫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他回到家里,很快成为乐善好施的快乐人。

  快乐也有秘诀吗?很多人会认为没有。但至少有些人会认为是有的。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就开列了一份清单,为我们展示了他发现的秘诀。

  伊壁鸠鲁出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但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之后曾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大约36岁的时候,伊壁鸠鲁在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并建立了一个学派——伊壁鸠鲁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据说他将学校建在自己的花园中,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由此伊壁鸠鲁学派也称花园学派。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在学园的入口处,常常摆有面包和瓦罐,以供学生享用。伊壁鸠鲁的著作多达300部,题材无所不包:《论情爱》、《论音乐》、《论公平交易》、(论人生《(共4卷),以及》论自然《〔共37卷),不过由于一连串的灾难,他的作品几乎全部散失,现存的只有3封书信和一些残篇。我们只能从这些幸存的断篇残铁中发现和感受他的快乐哲学。

  在伊壁鸠鲁的学说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他对快乐的推崇。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们从它出发汗始有各种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它。他说: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但这种快乐并不是指满足肉体上的快乐。他说:当我们说快乐是终极的目标时,并不是指放荡的快乐和肉体之乐,就像某些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曲解我们意见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以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在他看来,最应当排除的观念,就是关于死亡的观念。他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大,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伊壁鸠鲁将人生的欲望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然而且必要的,主要包括:朋友、自由、思想(关于焦虑的主要原因:贫、病、死、迷信)、食物、蔽风雨处、衣服;第二类是自然但不必要的,主要有:广宅、私人浴室、宴饮、仆役、鱼、肉;最后一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主要有名望和权势。对不必要的欲望不要屈服,对自然的欲望要追求,这就是所谓快乐的秘诀。他也是这一秘诀的典型实践者。伊壁鸠鲁和他的追随者们,辞去了雅典商业界的工作,以简朴换取独立。他们在住宅旁买了一座园子,种了一些供厨房用的蔬菜,他们的食谱既不奢侈,也不丰盛,但是有味道、有营养。生活简朴并不妨碍他们感到自已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他的学校男女都招收,还有奴隶,鼓励他们在一起生活和学习享乐。伊壁鸠鲁的学校以充满友谊而著称。伊壁鸠鲁本人生活也并不奢侈。他没有华屋美舍。饮食也非常简单。伊壁鸠鲁喝水而不喝酒,一顿饭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就满足了。他曾经对一位朋友说:送我一罐奶酪,好让我想要的时候饱餐一顿盛筵。这与那些将伊壁鸠鲁歪曲为一个追求低级趣味的轻薄小子的说法,相去甚远。

  与这种观念相联系,伊壁鸠鲁十分看重哲学,看重学习的价值。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而当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哲学才合适的时候,他的回答更富有哲理:青年人倾心哲学,为时不早,老年人倾心哲学,为时不晚。当然,这种价值也是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切善的根源来自口腹之乐,就是智慧和文化也必须与此相关。伊壁鸠鲁和他的快乐哲学饱受非议。但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他的崇拜者中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如牛顿、加俐略、霍布斯和卢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伊壁鸠鲁的。

  智者感言: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快乐,却忽视了快乐是可以消失的东西。在不知不觉的挥霍中,让快乐如流逝的时光,在我们的指间消散。更多时候,我们渴望快乐,却发现那个所谓快乐的东西,只是属于别人的。留给我们自己的,只是忙碌、烦恼、郁闷和忧伤。这样,我们就会很苦恼。因为,我们能感受到的快乐极其短暂,而我们要承受的悲情时刻确实那么漫长。

  但如果我们沉溺于此,我们只能使自己更加痛苦。所以,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快乐起来的理由。其实,仔细想想,世间很多的无奈,都是缘于一种对完美的苛求。俗语云:十事九不全。在错过火热的太阳之后,我们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月光和星光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别有一番新天地

  真实的生活是简单而琐碎的。能从这样的日常之中发现那些使我们快乐起来的东西,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也足以愉悦我们的身心,涤荡我们的心灵。有什么不好?这也是一种发现。用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说,体会发现的乐趣

  质问神圣是伊壁鸠鲁的快乐,品味平凡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快乐。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西塞罗——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

  在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最短命的执政官,叫做卡尼纽斯?莱维奢斯。他只当了一天的执政官就逝世了。后来在一次演说中,演说家谈到这件事情时,不无讽刺地说:城们曾有一位始终保持警觉的执政官,在他的任期内连一觉都没有睡过,一位听众听后,很不满地说:'时于这样一位尊贵人物,你却连一次礼节性的拜访也没有!这位政治家慢条斯理地说:雌说我没有拜访过他?我已经上路去拜访他了,不料,死神比我走得更快。

  这位出语不凡的演说家,就是占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曾经做过罗马共和国总督、元老院元老和执政官的四塞罗。他还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哲学家和散文家。

  公元前106l3日,西塞罗出生于罗马城东南沃尔斯克地区的阿尔皮努姆小城,他的祖父是一位有声望的市府官员,他的父亲是一位思想开通的罗马骑士。西塞罗从小就十分聪明,后来随父亲移居罗马之后,西塞罗除了学习拉丁文之外,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过一段时间的军旅经历,也做过律师,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用自己的口才和思想征服公众。尽管与当时的权贵人物多有摩擦,西塞罗的才华还是为他赢得了尊敬。公元前63年,西塞罗当选为罗马最高行政长官——执政官。此后,他成功地制止了喀斯林的暴乱预谋,并被授予国父的称号。这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后来西塞罗的命运就急转直下,因为得罪了凯撒,他被宣布放逐,后来放逐令虽然被取消,但西塞罗在古罗马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已经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最终,西塞罗还是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公元前43年,西塞罗被列入不受法律保护的名单,被一位当政者派来的刽子手残酷地杀害了。

  后世的人们记住西塞罗,不是因为他的上述经历,而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产品。西塞罗是一个著述等身的人物。他的著作涉及修辞学、哲学、政治学等等诸多领域,形式上也包括论著、随笔、对话、演说、书信等等多种形式。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著作有《论国家》(或称《论共和国》)、《论法律》、《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论荣誉》、《布鲁图斯》、《论演说家》、《论神的本性》、《论目的》、《论安慰》、《霍廷西乌斯》、《论学园》、《图斯库卢姆谈话录》、《论创意》、《论占卜》、《文集》、《论不善与至恶》、《论命运》、《我的执政官》、《我的时代》、《为米洛辩护》、《书信集》等。从这一长串的成果,我们就不难想像在遥远的古罗马的西塞罗,是怎样的激情澎湃、慷慨陈词。我们这里引用的名言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就是出自他的名篇《论友谊》。

  《论友谊》又称《莱利乌斯》,写于公元前44年,是作为一个最亲密的朋友给他的朋友的一件礼物,为四塞罗的好友阿提库斯写的。在这篇对话体的作品中,西塞罗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友谊的性质、起源、好处、择友的标准,友谊所应遵循的规则,以及友谊与美德、年龄、性格、爱好等的关系。他认为,友谊是不朽的诸神赐予我们的最好、最令人愉悦的东西,是最合乎我们天性的东西,因而也是最崇高的东西。就其本性来说,友谊是出于一种本性的冲动,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善和挚爱。西塞罗还提出: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西塞罗专门论述了友谊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友谊有数不尽的好处,它无疑是。个绝好的东西,因为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能给我们以力量和信心。虽然我们能从友谊中得到许多物质上的好处,但如果友谊是靠物质的好处维系的话,那么物质上的好处的任何改变都会使友谊解体。所以,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为了索取或得到回报,而是出自一种心灵的倾向,即某种天生的爱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说,形形色色的好处,不过是友谊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友谊的追求目的。

  西塞罗还对如何对待友谊谈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他制定了友谊的一个规则;不要要求朋友作坏事,如果朋友要求你做坏事,你也不要去做。这条规则适用于一切不道德的行为,尤其是叛国。基于此,西塞罗明确提出:让我们把这定为友谊的第一条规律:我们只要求朋友做好事,而且也只为朋友做好事。此外,他还认为,友谊的另一条有益的规则是: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分寸的善意而妨碍朋友的大事。与不分青红皂白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相比,西塞罗的友谊规则的确有更多可取之处。

  智者感言:

  友谊和爱情一样,都是一种神圣的情感,都是永恒的话题。但二者也有不同。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他对爱情的执着也是值得赞叹的。而对那些为非作歹的家伙的朋友们,我们只能用为虎作怅、沈潜一气之类的词来形容,这种友谊并不被普遍认可。

  何以如此?西塞罗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友谊不能以利益为目的,不能是非不分。我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孔子说的损者三友益者三友。从这个意义上说,交什么样的朋友,是我们时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一种定位。朋友是自己的镜子,也是自己的影子。

  所以,交友务必慎重。

  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维娜丝,生命的给予者,

  在悄然运行的群星底下,

  你使生命充满航道纵横的海洋,

  和果实累累的土地,——

  因为一切生物只由于你才不断地被孕育,

  只由于你才生出来看见这片阳光——

  在你面前,女神啊,在你出现的时候,

  狂暴的风和巨大的云块逃奔了,

  为了你,巧妙多计的大地长出香花,

  为了你,平静的海面微笑着,

  而宁静的天宇也为你发出灿烂的光彩!

  上面的诗,出自一位诗人和哲学家二位一体的人物之手。这位古罗马的哲学家就是卢克莱修,上面的诗歌就摘自他的代表作、哲理长诗嵘物性论《。

  卢克莱修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54年前后,是罗马共和国末年著名的哲学家和诗人。从哲学渊源来说,卢克莱修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物质主义和伊壁鸠鲁的伦理观,将伊壁鸠鲁学派的传统完整系统地展示出来。难能可贵的是,虽经岁月洗礼,他的哲理长诗《物性论》还是得以流传至今并保存完整,成为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其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卢克莱修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以人量的口常论据和经验事实,论证了原子论的基本观点,丰富了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他用诗的语言,一再重申:除了原子和虚卒,一切都不存在。在混沌之初,万物皆无形,当各种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原子在运动中渐渐结合,从而产生了水、气、火、上,在此基础上又形成厂太阳和月亮,行星和恒星。无边无际的太空中,新的世界在诞生,旧的世界在消散。一股原初的雾气从大气中分裂出来,渐渐冷却,成为人地。地震并不是因为神灵的怒吼,而是地下的气体扩张而造成的。闪电和雷鸣也不是神灵的呼吸和声音。而是云层凝缩和撞击的自然结果。下雨不是朱庇特神的恩惠,而是地卜的水受热蒸发,再遇冷凝却而成。身体中的各部分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使用才产生,其形成源于自身的运行。:原子也不是有计划、有智巧的排列自己,它们的运动都是散乱而无目的,在无垠的时空中,无数的原子以各种方式聚散离合,在世间形成了万千不同的事物。……在生物产生之初的太古时代,世上产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或残腿、或少手、或无嘴、或缺脸,……它们都希望维持自己的种类,但是却并没能成功,因为自然否定了它们的存在,使它们既不能觅食,也不能繁殖。……如此,便有很多动物由于无法维持生殖之链而灭绝。……那些缺乏自然所赋予的保护特质的生物,也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攻击中迅速灭亡。

  其次,他以原子论为思想根据,系统批驳了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他提出:人的灵魂是一种元气,它是一种精细的,遍布全身的物质,将生命力赋予身体的每一部分。灵魂随着身体一起成长,一起衰老,当身体死亡,灵魂的原子也随之消散。生命对于我们并不是一种自山的形式,而是一种债务。当我们用尽短暂的生命,耗尽所有的能量之后,我们就要像享用完盛宴的客人,满足地起身离席一样,离开我们生命的桌子。死亡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对死亡以后的惧怕才使它变得可怕::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来世,地狱是那些无知、好斗和贪婪的人构想出来的,大堂则是智者的静谧祠堂。他认为:真正的虔诚不在于头戴面纱,……不在于对每个神庙的顶礼膜拜,也不在于在祭坛上洒下兽血。……更重要的是要以冷静头脑判断事物。……心灵的恐惧和阴郁不会被阳光带走,只能被自然规律驱散。

  此外,为了反对神创世界的谬论,卢克莱修还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的思想。文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卢克莱修在他对古代人类学的摘要概括中有所阐释:社会组织使人类在对抗比自己强壮的野善时取得胜利,获得生存。人类在木头的摩擦中发现了火,将手势发展成语言,在鸟儿的鸣叫中学会唱歌,人类驯服野兽供自己驱使,也用法律和婚姻驯服了自己。人类观测天文,量度时间,学习航海,历史是国家和文明起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但是每次历史转变,都把习俗、道德、法律、艺术等文明遗产传承了下来。就像接力赛跑的运动员,传递着生命的火炬。

  最后,在伦理学上,卢克莱修对美德的认识也是十分深刻的。美德不是对上帝的恐惧,也不是对快乐的躲闪逃避。它存在于由理性引导的各种感宫的和谐运动中: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这种超然是卢克莱修的理想。他举例说:婚姻是好事,但是热恋则是疯狂,会把清澈和理性的心灵破坏殆尽。在情欲的迷乱中,没有什么婚姻、国家和文明可以找到健全的根基。

  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评价卢克莱修: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人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联想到拉丁文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不重视这位神秘的、富有传奇的人物。

  智者感言:

  心静自然凉。一句禅语,却与卢克莱修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心静不易。就连那些得道高僧,也有时难免世事烦扰,因一丝杂念,乱了自己的修行。对于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与其说心静是一种境界和智慧,不如说是一种追求和向往。身在尘世中,心往世外想,不执着于名利,不让物欲过多占据我们的忍想,不因他人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标准,也就够了。

  有一句广告词说,人到中年要静心。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把静……当成一种有益的追求。

  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人生愉快的心情,不仅来自突然的、出乎意外的遭遇,也来自预定的、自寻的烦恼。一个人不能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酒鬼先吃些咸涩的东西,引起舌根的不快,然后饮酒时酣畅地消除这种苦味。习惯规定订婚后不立即结婚,使未婚夫经过一个时期的想望,成婚后时妻子更加爱护。

  对于可耻的、卑鄙的乐趣是如此:对于许可的、合法的快乐是如此;对于最真诚的、正当的友谊也是如此;甚至对于儿子的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也不例外。无论哪种情况,事前忧患愈重,则所得快乐也愈大。

  这种对快乐的认识,出自一位主教的传世名著《忏悔录》。这位主教就是古罗马时期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Aurehus Augustinus)。

  公元3541113日,奥古斯丁出生在北非的塔加斯特城(今天的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这个地方在当时属于罗马版图。奥古斯丁的父亲是城里的一名小市民,也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亲是一名基督徒,并对奥古斯丁产生过重要影响。从7岁开始,为了实现父亲追求功名的夙愿,奥古斯丁先后到马都拉和迎太基等地学习文法和雄辩术,并对西塞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岁时,奥古斯丁开始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随即潜心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板依摩尼教。后来,奥古斯丁发现自己在思想上和基督教更为接近,就在386年饭依基督教,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教父生活。曾经放荡形骸的奥古斯丁,在阪依基督教后,闭门思过、清心寡欲,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391年,奥古斯丁被升为希波城(今天阿尔及利亚的彭城)的神甫。395年,他被任命为该城主教。此后,他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为基督教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使者西方的导师

  奥古斯丁是一个多产的哲学家。他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人。到427年,经他本人修订的著述,已经达到93种,此外还有大量的书札和零散的布道言论。其中,(忏悔录《和》上帝之国《是他的代表作,》驳学园派《、》独语录《、》论自由意志《、》论真宗教《和》论三位一体《等,也产生过较大反响。正是在这些著作中,奥古斯丁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奥古斯丁认为:人可以怀疑一切,惟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基于这种认识,奥古斯丁认为,真理之所以是真的,不是因为人的认识或者思维的结果,而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绝对的真理。他的所谓绝对的真理,就是上帝。所以,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真理的形而上学根源。人的理性,不是创造真理,而是发现真理。不要到外部去寻找,要转入你自身。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他甚至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他自己寻找真理的过程:我进入心灵后,我用我灵魂的眼睛——虽则还是很模糊的——瞻望着我在灵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这光,不是肉眼可见的、普通的光,也不是同一类型而比较强烈的、发射更加清晰的光芒普照四方的光。不,这光并不是如此的,完全是另一种光明。这光在我思想上,也不似油浮于水,天覆羽地;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了我,我在其下,因为我是它创造的。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惟有爱能认识它。这里,奥古斯'j就明白无误地将上帝等同于永恒,并将其设定为人的理性的终极目标。他的关于信仰为了理解的主张,以及对上帝的三位一体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证明他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上帝只能信仰,不可认识。

  根据他对上帝的崇敬,奥古斯丁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按照神的意志和救世计划发展进步的过程。他把教会和世俗国家分开,认为教会是善占统治地位的上帝之国的摹本,而世俗国家不过是恶占统治地位的人间之国。这种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为后世教会与世俗君主的权力斗争埋下了种子。

  公元4305月,入侵的汪达人围困希波城。在这一年的828日,奥古斯丁因病去世,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他的布道和言说。留给后人的,是他为基督教建立的百科全书式的完整体系。他对神的敬畏和追求,以及这种追求之中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也成为西方文化发展中的一道风景。

  智者感言:

  从立场来说,奥古斯丁完全是教会势力的代言人,对于他的观点,也与这种立场有很大关系。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是他的对立面。根据很多人的逻辑,对这奥人,我们就算不是必欲除之而后快,起码也要避之犹恐不及才是。

  但如果客观地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奥古斯丁敏锐的思考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引起我们启示的东西。如果我们把他的前提取掉,完全可以从这些思考当中,发现真正推动我们认识前进的真理。奥古斯丁的那个在人心中的真理,是不是也包含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呢?如果我们对这些视而不见,而以批判的名义把这位主教打翻在地,甚至永世不得翻身,就有些不妥了。

  所以,即便一个人是反动的,我们也不要在真正了解之前,先戴上有色眼镜,甚至一棍子打死。每一个杰出的思想,都能够给我们启发。每一个有启发的思想,都足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人类思想的成果。

  爱留根纳——信仰应当服从理性

  黑格尔认为,在中世纪,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场适应巩固封建制度需要,莫定西欧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基础的思想文化运动,也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这次文艺复兴时期取得的主要标志性成果主要有:一是开始了基督教教义和宗教活动的初步规范工作。查理大帝在位期间,统一了《圣经》文本并将其译成了拉丁文,从而成为后来天主教通用的定本;二是开始出现初步系统的宗教教育机构,出现了粗糙的专门教育机构——宗教学校和收集人类已有知识和文献的机构——图书馆;三是改革拉了文,学习新文字。拉丁文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规范了各地区的民族语言,在今天的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中都有拉丁文的印记;四是形成了君主奖掖学习和研读的风气。在查理大帝的倡导和鼓励下,在当时神职人员中,学习拉丁文,研读宗教典籍和古代文献蔚然成风。可以说,是查理大帝促成了日耳曼文化同古典的和基督教文化间的第一次融合。

  在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爱尔兰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中世纪哲学的发展导引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就是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的爱留根纳(John Scotuo Eriusena)(罗素认为应该称为约翰?司各脱,而不是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但我们还是遵从习惯称他为爱留根纳)。

  对于爱留根纳的生平,我们能知道的并不是太多。根据那些零星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博学多才的爱留根纳大约在公元800年前后出生,在843年前后,被秃头查理(查理大帝的孙子,他领导的西法兰克王国是今天法国的前身)请到巴黎讲学,后来还被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在这位法兰克帝国的庇护下,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完成了《论神的预定》、《论自然的区分》等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著作。

  在基督教哲学的历史上,爱留根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的人。教父哲学认为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甚至有的教父哲学家提出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的观点,以突出信仰的地位。而在爱留根纳看来,信仰固然不容否定,但信仰并不能凌驾于理性之上。为了达到真正的、完善的知识,最勤奋、最可靠地探求万物的终极原因的途径就在于希腊人称之为哲学的那门学科之中。与教父哲学相比,爱留根纳并不否认圣经和教父们的权威,但他把强调的重心移向了哲学和理性。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当服从理性。即使权威产生自真正的理性,但反过来说,真正的理性却从不产生自权威。因此,一切权威,只要它没有被理性确证,就是相当软弱的,真正的理性依靠其内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支持

  在关于自然的认识中,爱留根纳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自然乃是一般名称,指的是全体存在的与不存在的,是心灵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灵力量所能及的全部事物。爱留根纳首先区分了四种自然:(1)创造而非被创造的自然,它包括存在和不存在的-切的原因,指的就是上帝;<2)被创造又能创造的自然,它是众多的创造的原因,指的是存在于上帝之中的诸理念,其统一就是逻各斯;(3)被创造而不能创造的自然,它是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出来而被认识的,指的是世界七的万事万物,是上帝理念的表现;(4)不创造又不被创造的自然,作为一切事物的终极目的,指的仍是上帝。这样,万物产生自上帝,又复归于上帝。上帝创造万物,无非是说上帝现存于万物之中,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本质。整个自然在上帝这里达到了统一。为了说明这一点,爱留根纳还提出了区分存在与不存在的五种方式,将人视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他甚至提出:所谓天堂和地狱,都不是具体的地点,而只是人的心灵状态。

  爱留根纳的这些观点与教会的正统立场相去甚远,这也直接导致了对爱留根纳的迫害。教会在宗教会议上谴责爱留根纳,给秃头查理施加压力,要求惩治爱留根纳,只是没有得逞。在秃头查理去世之后,爱留根纳的去向就成为一个历史的谜团。

  爱留根纳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黑格尔认为,在中世纪,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的。恩格斯也充分肯定了爱留根纳的贡献,认为他的学说在当时来说是特别大胆的;他否定'永恒的诅咒,甚至对于魔鬼也如此主张,因而十分接近泛神论。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不得不对爱留根纳的胆略感到由衷的敬佩。罗素认为爱留根纳是公元九世纪最令人惊异的人物,是对爱留根纳贡献的最好说明。

  智者感言:

  信仰与理性,本来不是互斥的。但在中世纪的特殊时期,二者何为先的问题,却成了一个立场问题、态度问题,甚至会有人因此遭受厄运,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为什么会这样?错误不在于信仰什么或者不信仰什么,而在于把自己的信仰视为惟一正确的东西,以自己的信仰作为衡量他人的标准,党同伐异,在普爱和慈悲的假面下,进行那些命人发指的勾当。

  就如我们不能剥夺信徒信仰的权利一样,不信仰也是同样重要的权利。信仰不能越界、不能泛化、不能超越一切。宗教崇尚信仰,科学强调理性,哲学注重思辩,史学寻求真实,每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东西。在一个领域的至高无上者,在另一个领域里,可能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学会谦虚和宽容,是一门学科长期存在的必备素质,也是每个人容身于世的根本。

  安瑟伦——信仰了才能理解

  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真正的经院哲学之父

  坎特伯雷位于英国东南部,属于有懊格兰花园之称的肯特郡,是不到4万人口的古城。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丁受教皇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40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作为撒克逊人肯特王国教城的坎特伯雷。当时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16世纪,宗教改革的浪潮席卷欧洲。英国教会也向天主教开火,断绝了与罗马教廷的一切关系,改称英国国教,又叫圣公会。它的首任主教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英王的加冕礼就由他主持。这位大主教还拥有管辖个主教区的权力。这样,坎特伯雷就成了英国的宗教首都。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区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坎特伯雷作为宗教圣地,曾经和很多文化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安瑟伦(Anselmus,也译作安瑟尔漠)就是其中的一个。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行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个经院哲学家真正的经院哲学之父

  1033年,安瑟伦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的奥斯塔城。他曾经在法国学习,并在1060年加入本笃会。后来,他又加入了该会在法国诺曼底的贝克修道院。当时著名的学者兰弗朗克在该修道院任副院长,并兼任修道院学校的校长。1063年,当兰弗朗克离开贝克修道院以后,安瑟伦接任了他的职位。在安瑟伦执掌学校期间,该修道院学校迅速成为当时欧洲的神学研究中心。1078年,安瑟伦成为该修道院的院长,并教授神学。同年,他前往英国拜访了己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兰弗朗克,当1089年兰弗朗克去世以后,安瑟伦又接任了他的职位。安瑟伦死于1109421日,1494年被封为圣徒,1702年被封为教会博士。安瑟伦的主要论著有《独语》、《宣讲》、《论语法学家》、《论真理》、《论选择的自由》、《论魔鬼的堕落》、《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论纯洁受胎和原罪》、《对于人类救赎的沉思》、《论上帝的预知、预见、恩典同自由意志的和谐》等。

  在哲学史上,安瑟伦由于提出了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著称于世。他对信仰的尊崇是这种证明的前提。作为一个基督教哲学家,安瑟伦极力主张理性应当服从信仰。他认为,没有上帝的指示和启示,我们就不能找到上帝,只有信仰才能使我们接受上帝的指示和启示。所以,信仰是基督徒的出发点。他的著名格言是:我绝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他强调指出,基督徒应当由信仰进展到理性,而不是山理性出发达到信仰。当他不能够理解的时候,更不应当放弃信仰。当然,安瑟伦并非简单地否定理性的作用,而是强调信仰逻辑在先的重要性:当我们有了坚决的信仰时,对于我们所信仰的东西,不力求加以理解,乃是一种很大的懒惰

  从上述原则出发,安瑟伦力图在哲学上论证他所笃信的上帝存在。他在《宣讲》一书中,提出了所谓本体论的证明。安瑟伦首先断定人心中有至高无上者的观念,继而宣布至高无上者不可能只作为观念存在于人心中,它必然也在现实中存在,上帝就是这样的至高无上者,最后推论出。七帝必然存在于现实中的结论。按照这种证明,_上帝的存在是一个必然的真理,否认上帝的存在必然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而证明上帝的存在不需要借助有限的经验事实,而只需要借助先验的逻辑力量,仅仅从概念就可以推演出上帝的存在。

  他的这个论证遭到同代人高尼罗的驳斥。高尼罗认为安瑟伦所证明的最伟大的存在不过是海上仙岛。高尼罗还用上帝能否创造一块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的问题来为难安瑟伦。在后世的哲学家中,笛卡尔、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肯定和修改了安瑟伦的论证。黑格尔甚至认为:安瑟伦是这样一个人,他鼓舞了经院哲学家的哲学,并民把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了。而托马斯?阿奎那、洛克、康德等人则明确反对这一论证,特别是在康德哲学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些都是后话了。

  智者感言:

  上帝的存在是否需要证明?

  对于一个信仰者而言,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虔诚的信徒,关注于信,而不会追求为什么信、信有什么好处之类的问题。所以,向一个皮诚的基督徒证明上帝的存在,只会被嗤之以鼻。

  对于一个不信的人来说,这种证明也是无价值的。如果我不信,上帝是否存在对我而言有什么区别呢?有了上帝,因为我并不信他,不会让我得到恩踢;没有上帝,因为我不寄希望于他,也不会损失什么东西。

  那为什么还要证明上帝的存在呢?无非是想通过这种证明,使不信者开始信仰,使信仰者更加坚定。这种证明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至于那块上帝也搬不动的石头,势必成为这种证明的死穴

  有句俗话说得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罗吉尔·培根——危险莫大于愚昧

  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在英国泰晤士河谷地,有一座名为牛津的小城。这座小城之所以名满天下,是因为这里有一所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但就是这所学校,为英国培养过位首相和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时间简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数学家安德普?怀尔斯等,都曾经在牛津大学学习过。在牛津大学的圣芳济院里有一块碑石,碑石上的部分铭文是:罗吉尔?培根,伟大的哲学家……通过实验方法,他扩大了……科学王国的领域……在漫长的一生的孜孜不倦活动后,在公元1294年,他安息了。

  在提到培根这个名字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想到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那位弗朗西斯?培根。实际七,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命运坎坷、成就卓越的行学家和科学家——罗吉尔,培根(RollgerBacon)。

  约1214年,罗吉尔?培根在英国索默塞特郡的依尔切斯特出生。他曾经在圣芳济派修道院当过僧侣。在1230年前后,罗吉尔?培根到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又到欧洲的学术中心——巴黎大学留学。1250年,36岁的培根从巴黎回到英国后,被牛津大学请去任教,讲授数学、物理学和外语等课程。他学识渊博,通晓多种文字,在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化学、音乐、医药、文法和逻辑等多方面都有研究,因此被人们尊称为万能博士。但他并没有因为多才多艺而生活得更为舒适一些。他曾经因为冒犯了圣法兰西斯派的领袖被判入狱,在狱中他度过漫长的十年,并要求他不许看书,不许写作,更不能做实验。后来,他又被教会监禁,长达15年之久。之所以受到如此迫害,是因为他的思想触动了经院哲学最敏感的神经。

  罗吉尔?培根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成为后世哲学进展的理论先驱。他认为,人们的认识存在四种阻碍,即屈从于谬误甚多、毫无价值的权威;习惯的影响;流行的偏见;以及由于我们认识的骄妄虚夸而来的我们自己的潜在的无知。在他看来,从这些致命的流毒造成了人类的一切罪恶。所以,要认识真理,首先必须认清这四个原因的暴行和毒害的一切罪恶,谴责它们,并将它们远远地排斥在科学考察之外。罗吉尔?培根认为:危险莫大于愚昧,……最有价值的事莫过于研究清除愚昧黑暗的学问,全世界的幸福都取决于此。那些研究清除愚昧黑暗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罗吉尔?培根进而提出人类知识的三个来源:权威、理性和经验。需要说明的是,罗吉尔?培根明确提出权威必须以理性为基础,并认为离开理性基础的权威会引起误解

  罗吉尔?培根在哲学史上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经验的重视上。在他看来,获得认识有两种方法,即通过推理和通过经验。经验包括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而内部经验分成七个阶段:纯粹和科学有关的启发德行圣灵的七种礼物至福精神的感官效益极乐。在这里,他的思路是很不清楚的。但在他的那个时代,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罗吉尔?培根也是一位被忽视的伟大科学家。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簸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大著作》无疑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其结构之完备和材料之新颖当时没有一本作品能与之媲美。罗吉尔?培根的贡献首先表现在他对实验方法的强调上。他认为:凡是希望对于在现象背后的真理得到无疑的欢乐的人,就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献身于实验。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积极主张并且从事科学实验活动。罗吉尔?培根通过实验证明了虹是太阳光照射空气中的水珠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并非是什么上帝所造。他研究过平凸镜片的放大效果,并且建议可以用这些镜片制成望远镜。培根通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之后,认为人应当能够造出自动舟船和车辆,也可以造出潜水艇和飞机那样的东西。

  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说得好:培根自己在精神上是一位科学家和位科学的哲学家。他出世过早,常常不自觉地和自己狭窄的眼界的局限性发生冲突。“”他虽然竭力挣扎,但总不能摆脱中世纪的心理习惯。在他的研究中,这种混乱也随处可见。例如,罗吉尔?培根也像炼金术士一样,曾企图寻找能使一切金属变为黄金的哲人之石。这种努力当然是徒劳的,但很多有价值的科学发现,就在寻找的过程之中呈现出来。

  智者感言: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知的东西?这好像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知之为如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学习、去探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认识了吗?

  但这之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有些人是这么说的,但不是这么做的。有些人,按照无知者无畏的方式,不懂装懂,将那些自己知识视野之外的东西,全部用一种野蛮的方式进行处理,并认为这种手段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结果,愚昧代替科学,专断扼杀探索,新知的萌芽,就在这些阴影的笼罩下枯萎了。

  好在人类社会的总体进程不会被这零星的阴影破坏,才有我们今天的百花齐放、芳草满园!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脾女

  他一共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古时有一家人都是呆痴。父亲想让儿子去长安城买奴仆,交待其子说:我听说卖奴的人大都先把奴藏在别处,然后与买主商定价钱,遇到这样的卖主,必能买到好的奴仆。儿子到了长安城里,在卖镜子的市场中行走。他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的身影,便指着镜子里的身影问:这个奴卖多少钱?卖镜人见他是个呆痴,就骗他说:这个奴价值十千。他便付给卖镜人十千钱,把镜子揣到怀里回家。父亲问道:你买的奴在哪里?儿子说:在我怀里。其父便取了镜子来看,但见一个眉须皆白、满脸黑皱纹的老头儿,气得破口大骂。母亲抱着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夺过镜子就看,正看到自己与小女孩的身影,便大骂道:你这个傻老头子,真是蛮不讲理!我儿只用十千钱就买回来母女两个奴稗,你为啥还嫌贵?

  这种买奴的故事,只是笑谈。但哲学曾经被卖身为奴,倒是真的出现过……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就是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大约在1225年前后,托马斯?阿奎那在意大利玻里省阿奎诺的罗卡西卡城堡出生,当时,他的父亲是一位伯爵。小托马斯5岁的时候就被送进卜西诺山修道院接受教育。14岁的时候,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并在读书期间加入多明我教团。1241年,托马斯?阿奎那被派到巴黎大学深造,并在那里师从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约1220-1280),学习亚里十多德的学说。阿奎那从此与哲学结缘。此后不久,他又被阿尔伯特带到科隆继续学习。1252年,他被推荐到巴黎大学任教,但不久就被排挤出来。1259年,托马斯?阿奎那到教廷供职,并在此期间阅读研究了大量亚里士多德的著作。1269年,托马斯?阿奎那重返巴黎大学。在这里,他通过与保守派和激进派的论战,确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和学术地位,成为经院哲学发展的顶峰。托马斯?阿奎那著述很多,除了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进行大量注疏之外,他的主要代表作还有《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等。

  托马斯?阿奎那的核心主张,就是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取代奥古斯r式的柏拉图主义,作为教会的理论支柱,并在哲学与神学的结合中证明上帝至高无仁的地位。而在那个时候,基督教会正统神学家们正努力用柏拉图的先验论哲学来阐述神学教义。面对日益兴起的唯名论哲学,这种思想体系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托马斯?阿奎那首先论证了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在他之前,奥古斯丁主义把哲学与神学混为一谈,而激进派的拉丁阿威洛伊主义将这二者视为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而在托马斯?阿奎那看来,理性的哲学思维,不过是从受造物出发,终结于上帝,神学则是从上帝开始,最后下降到受造物。在认识上帝方面,二者殊途同归。而就二者比较而言,神学高于哲学以及其他一切科学,这是因为神学的确定性来自上帝的光照。所以,神学可能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因为神学的原理不是从其他科学来的,而是凭启示直接从上帝来的。所以,他不是把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卜级和奴仆来使用。”“哲学是神学的婶女的观点,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

  为了说明这种主仆关系,托马斯?阿奎那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他一共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即第一推动者的证明第一作用因的证明必然存在者的证明从存在等级出发的证明事物最高指挥者的证明。后来,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柯托马斯的著作广泛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范畴和逻辑方法,重新论证了基督教的信仰,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体系,这对基督教思想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879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颁布教谕,规定以托马斯主义为天主教的官方神学和哲学。新托马斯主义在西方思想界中的活跃表现也成为西方文化领域值得关注的现象。但也有人不看好他,罗素就曾经明确地说:阿奎那没有什么真正的哲学精神。他不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那样,始终不懈地追逐着议论。他并不是在探究那些事先不能预知结论的问题。他在还没有开始哲学思索以前,早己知道了这个真理;这也就是在天主教信仰中所公布的真理。若是他能为这一信仰的某终部分找到些明显的合理的论证,那就更好,设若找不到,他只有求助于启示。给预先卜的结论去找论据,不是哲学,而是一种诡辩。因此,我觉得他是不配和占代或近代的第一流哲学家相提并论的。这种评价的个人色彩过于浓重了些,但也不失真实。

  智者感言:

  上帝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意义其实是很有限的。对于虔诚的信徒和彻底的无神论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假问题。因为,对于那些顶礼膜拜的人来说,他只要信仰就够了,而对于那些无神论者来说,上帝的不存在也不需要证明。所以,在很多时候,总是因为一种人试图说服另一种人,或者两种人都想争取各种各样的中间的人,才会有论证、论争和论战。在血腥的时代,还会以残酷和黑暗的形式,伴之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所以,在考虑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先给我们自己定一下位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属于哪一种人?

  答案与科学无涉,而与立场有关,这是很多类似问题的共性。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

  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辫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哲学的思辫精神。

  在西方,神秘主义mysticiss)一词出自希腊语动词myein,即闭上,尤其是闭上眼睛。之所以要闭上眼睛,乃是出自时通过感官从现象世界获得真理、智慧感到失望。不过,神秘主义并不像怀疑主义那样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它主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却主张睁开心灵的眼睛,使心灵的眼睛不受现象世界的熙熙攘攘所干扰,从而返回自我,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智慧。因此,辞书中对神秘主义的解释一般是'通过从外部世界返回到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状态中与神或者某种最高原则结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作为一种宗教观念和哲学观念,神秘主义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大宗教和哲学传统中。就西方而言,神秘主义思想可谓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独立的哲学体系,神秘主义最初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犹太哲学家斐洛的哲学中。公元3世纪,普罗提诺所创立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把神秘主义进一步系统化为一个相时完整的体系。由于普罗提诺所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旋即或为基督教哲学的理论基础,所以神秘主义也就或为基督教内部的一个与经院哲学既分庭杭礼,又相互补充的重要哲学思潮。

  13-14世纪,在德语地区出现了一股神秘主义思潮,被称为德国神秘主义,这一思潮最贡要的代表,就是被称为德国思辨之父的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

  1260年,艾克哈特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一个骑士家庭。他在青年时期加入多米尼克修会,曾担任过该修会在萨克森等地的分会长,后在巴黎与科隆等地讲授神学。由于他的神秘主义异端思想,晚年曾受到教的迫害。其主要著作是《德语布道集》。我们对于他的灵魂等观念的理解,也主要是根据这部著作。

  关于,艾克哈特对上帝的理解明显地表现出脱离基督教神学正统的倾向。他首先在神性之间作出了严格的区分,强调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他所理解的神性,指的是一种绝对超越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关系,甚至也不依赖于同自身的关系。因此,神性是不可认识、不可表述的。对于神性来说,最适当的方式就是沉默。惟一谈论神性的可能性在于,否认神性具有被创造的、受限制的存在的任何属性,仅仅以否定的表述来谈论它,否认它有任何属性,有任何能够归属于造物的谓词。这个隐秘的、不可说、说不出的神性与基督教正统神学所说的三位体的神是什么关系呢?在艾克哈特看来,神性必须走出自身,而且它也能够走出自身,能够让其从自身涌流而出。一旦神性进入某种关系,它就成了神。神并不是在自身中是神,而是在造物中是神。因此,上帝在一切之中,一切在上帝之中。一切都来自[帝,又都回归L帝。上帝无处不在,又不在任何地方。艾克哈特最终得出了世界和神同样永恒的结论。

  关于灵魂,艾克哈特十分看重人在宇宙中占据的高贵地位。这种高贵的特性不言而喻在十,人拥有一个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灵魂。如同上帝是三位一体一样,灵魂也是由三种力量构成的,即记忆、理性、意志。记忆是一种保存的能力,它把其他能力交付给它的东西保存起来;理性是理解的能力,当理性的对象是上帝时,其他一切力量都必须协助它;意志则根据其意愿来提供和禁止一切。艾克哈特把灵魂看作是一种多层次的存在。在这些层次中,有一个特别深邃的层次,它直接地与灵魂自己在神里面的原型、与灵魂的理想的存在相联系。艾克哈特将这个层次称之为灵魂的火花。凭藉它,人以某种方式分享了神的本性。

  艾克哈特哲学的最高理想就是灵魂返回到自己的原型,返回到上帝,与上帝合一。为了返回统一性,灵魂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摆脱一切被创造的东西,返回自身,聚精会神,力图在自身中,在内心的最深处,达到自己的原型。艾克哈特称这一过程为隐遁。隐遁并不是世俗生活的隐遁,而是心灵的隐遁,是灵魂不为尘世的万千景象所引诱。最终的结局,是灵魂就达到一种艾克哈特称之为真正的寂灭的状态。这种寂灭,艾克哈特有时又称之为灵魂的死亡,它直接汇入了神的本质,灵魂从而也就达到了与神契合的境界。此时,在神和人的灵魂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区别。这种状态中,人的灵魂最终与神达到了完全的合一。从大道隐于世物我相忘,艾克哈特以彻底的遗忘作为虔诚信仰的结果,与当时的正统观点形成对抗。

  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辨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权学的思辨精神。他把灵魂与上帝的契合纯粹看作个人的事情,看作是内在世界的一个过程,也为即将到来的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神秘主义思想体系也与近现代神秘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谢林、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都曾给予艾克哈特的思想以很高的评价。

  智者感言:

  作为旁观者,我们对神和上帝,只是一种笼统而模糊的认识。我们可以对圣经故事发些感慨,也能对基督徒的表现作出评价。但这种感慨和评价,基本上是出于我们自已的立场,说的是自己的话、教益也基本上是自己的了。但在一个基督徒的眼里,同样的故事、同样的表现,却是意义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不是虔诚的教徒,在教徒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时候,知道自己不会去那样做就行了,没有必要去潮笑这种行为。当然,如果有人试图对你的旁观行为指手画脚的时候,你也不能逆来顺受。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神与神性的区别,表们要关注的不是区别本身,而是考虑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

  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神圣家族》原来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安德列阿?受泰尼稚的一幅名画的题目。画中的人物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婴耶稣,旁边有玛利亚的丈夫约瑟,有圣约翰、圣那拿以及一些天使和神甫。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写了一本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驳布奢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的书,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主义观点进行了致命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布奢诺?鲍威尔比作天父的独生子耶稣,把其他几个伙伴比作他的门徒,这些人妄自羊大,自以为超乎群众之上,以为他们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不容争辩,正像耶稣在人们中传道一样。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英国的唯物主义传统,认为唯物主义是大不列颠的天生的产儿。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专门提到了大不列颠的经院哲学家、被人称为精明博士的邓斯·司各脱(Johannes Duns Scotus)。这位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名论者,从经院哲学内部给予经院哲学以致命的打击。

  大约在1270年,邓斯?司各脱出生于苏格兰东南部贝里克郡。他在1279年在英格兰南部邓弗里斯加入方济各会。1288年就学于牛津。1291年领受神职。1293年去巴黎学习。1297年起,先后在剑桥、牛津、巴黎和科隆等地讲学。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为维持其对英战争,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邓斯?司各脱因拒绝支持腓力四世被逐出法国。卜尼法八世死后,再次任教于巴黎并获博士学位,他因博闻强记、思维敏捷、论证有力,获得了精明博士的称号。1305年后从事著述。1307年往德国科隆任教,1308年在科隆去世。

  司各脱首要的一个理论贡献就是对哲学与神学关系的认识。他认为我们通过理性只能知道上帝是一切原因的原因,一切本质的本质,知道丘帝是永恒的。至于上帝在时间中创造世界,三位一体等等,则只能是信条,只能根据圣经和教会的权威信仰它们。如果我们要用理性思考上帝,那就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所以,司各脱明确反对用证明的形式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一个定理在哲学看来是真的,但在神学看来就可能是假的,反之亦然。但哲学和神学不应该存在对立。神学并不是一门思辨的科学,而是实践的学科,它的使命是帮助拯救人的灵魂。我们虽然不能认识上帝,但可以信仰上帝、爱上帝,信仰和爱高于认识。作为?个虔诚的基督徒,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作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在对灵魂的认识上,司各脱否认理性的作用,而将意志视为灵魂的本质。固然,司各脱也承认意志的盲目性,承认只有当理性指明了目标时,灵魂才能有所意欲。但他认为最初的思维是通过灵魂与外界事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因而是混乱的、不定的。只有当意志使其变得清晰,它们才能成为定的表象。因此,最终决定权属于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是一切行动的惟一原因。思维仅是意欲的偶因,是意欲的仆人。在此基础L,司各脱认为,上帝是最高的本质,而质料(物质)是最低的本质。除了上帝之外,一切被创造的实体,包括精神实体,都是形式与质料的结合。因此,灵魂不是什么纯粹的形式,在灵魂中包含有作为基质的物质。在此基础上,司各脱进一步提出了假如上帝是万能的,他能否赋予物质以思维的能力的问题。但司各脱并没有跳出神学藩篱,为了使这种奇迹能够实现,他求助于上帝的万能,即迫使神学本身来宣扬唯物主义。

  作为唯名论者的司各脱,赋予个性以更熏要的地位。他认为,个体是完善的存在,是自然的目的,是直接的、独立的实在。因此,完善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个别的知识。知识起源于个别的感知,普遍的概念来自人类能动理智的抽象活动。司各脱也承认共相的客观存在,共相存在的基础就在于精神从类似的对象那里抽象得到的共同的本质,这种本质必定存在于个体之中,否则我们就不能通过感知和抽象得到它们。

  司各脱对基督教义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首先提出圣母马利亚在其受孕时即未经原罪沾染而成胎的学说,并将其建立在基督是完全中保的基础上。他认为道成肉身无论如何要取代人类始祖的堕落。这一学说在1854年正式被规定为天主教教义。其学说被称为司各脱主义,被方济各会尊为主导神学,长期与托马斯主义相对抗。

  智者感言: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的差异,的确能产生上面广告词所描述的结果。同样背景的同学二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继续自己的幸福生活;另一个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将自己改变成一个书生。积累数日之后,两个人会变得迥然不同。这种差别没有好坏之分,但的确耐人寻味。也许书生的幸福感还赶不上他的同学,但他对世界的洞悉和把握,的确要更加敏感,更为深刻。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就是因为书生将一般的知识变成个别的知识,将公共的积累变成了自己的财富。时于人类文明而言,这种转变的效果是双重的:对个体来说,是一个人从无知到熟知的蜕变;对于人类来说,通过个体的嬗变,实现文明的薪火相传,使得知识的积淀更加厚重。

  所以,知识既是个别的,也足公共的;既通过个别的形式改变个体的命运,也通过一般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知识的真正完善,应该是将知识的这种双重性质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在改变个体命运的同时改变自己,使自己臻于完善。这个过程永无止境。

  为了改变我们自己,就让我们也自觉地加入到这个过程中吧!

  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有一个人到剃头匠那儿去学手艺,师傅教他先学剃光头,他说不会剃。师傅就找来一个大冬瓜,用剃刀在上面刮了几下,然后把刀往上面一扔,插在冬瓜上,对徒弟说道:按我这样学!!徒弟每天都这样学,过了不久已经可以将冬瓜刮得很干净了。师傅准他出师,出师那天,师傅叫他给一个人剃光头。只见他哗哗几下就将那人的头发剃了个精光。大家正在喝彩的时候,只见这个徒弟把剃刀往那光脑袋上一扔,就象插在冬瓜上一样。

  上面只是笑谈,但剃刀的威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在哲学史上,也有一位擅使剃刀的人物,此人就是经院哲学解体时期唯名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奥卜姆(william of Occam,也有人翻译为奥康的威廉)。

  大约在公元1300年左右,威廉?奥卡姆在英国出生。关于他的生平,能为大家所了解的相对较少。我们只知道他早年加入弗兰西斯修会,后来在牛津大学学习和任教。他被人们称为不可战胜的博十,这主要是因为他在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机智敏捷令对手无法招架。1324年,因被指控讲授异端哲学,他被召至阿维农教廷囚禁。在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罪名。1328年,威廉?奥卜姆逃亡比萨,接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的庇护。在与这位皇帝的会见中,威廉?奥卡姆一句话道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你用剑来保护我,我用笔来保护你。这也是他的哲学观点的基调。在这位皇帝的庇佑下,威廉?奥卡姆写了很多为王权辩护的文章。在这此文章中,他也十分明确地表明了自己作为唯名论者的立场。

  威廉?奥?卜姆批判了唯实论者从共相出发推论出个体存在的思想方法,认为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在他看来,所谓共相,并不是一种实在的东西,而是一种设想出来的东西,它仅仅存在于灵魂中。基于这种认识,他进一步提出:现实中没有独立的联系,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联系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同样,也不存在一个单独的多而只有多的事物。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之外设定一个联系,在多的事物之外设定一个多,只能使科学毫无意义地复杂化。正是在这种观点基础上,威廉,奥卡姆提出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的著名论断,在哲学史七,这个命题被称为奥仁姆剃刀。威廉?奥卡姆挥起这把思想的剃刀,将实体形式隐蔽的质以及影像之类概念全部处以极刑,认为它们都是多余的东西,都应该加以抛弃。

  奥卡姆剃刀的威力是巨大的,〕在经院哲学统治思想的时代,为上帝论证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文字游戏和概念推演。如果把那些概念全部出去了,就动摇了唯实论者论证的根基。他的通过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等等观点,也表明了这一命题的革命性。这自然激起了教会方面的愤怒,对威廉?奥卡姆的迫害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即使我们抛开中世纪这样特定的背景,依然可以看到这一命题带给我们的启发意义。许多科学家接受或者独立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莱布尼兹的不可观测事物的同一性原理等。对于科学家,这一原理最常见的形式是: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

  在物理学中奥卡姆剃刀被用来切掉形而[学的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与洛仑兹的理论就是一个范例。洛仑兹的理论认为在以太中运动的尺收缩、钟变慢。爱因斯坦关于空一时变换的方程与洛仑兹方程在钟慢尺短效应上一致,但是爱因斯坦认为以太不能根据洛仑兹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检测到。根据奥卡姆剃刀,以太就被排除了。这一原理也被用来证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海森堡从光的量子本性和测量效应中推出了不确定原理。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解释说: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对于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组完全地决定事件的定律,它们能够观测宇宙现在的状态而不必干扰它。然而,我们人类对于这样的宇宙模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看来,最好是采用称为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将理论中不能被观测到的所有特征都割除掉。正如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笔记》中写道:即使是大胆而天才的学者也会因为哲学上的偏见而妨碍他认清事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从上述唯名论原则出发,威廉?奥卡姆提出:一切知识的基础是从个体出发的经验。在我们谈到认识的起源时,个别事物是感官的第一个对象;所以就知识的起源来说,个别事物才是首先被认识到的东西。因此,他认为认识的对象先于认识存在于心灵之外,只有对个别事物的质管认识,才是我们认识的起源。这些在经院哲学看来大逆不道的观点,都是源于他的那个著名命题的。

  后来,路德维希皇帝去世,奥卡姆和他的同伴来到慕尼黑方济各会的总部,并在那里住了下来。据说,他在慕尼黑一直待到去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晚年回到了巴黎大学。关于他的死因,说法比较一致,这就是当时在欧洲肆虐的鼠疫。

  智者感言:

  在当前,已经没有了教会的压力,但奥卡姆的这把剃刀仍然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商业巨头,还会用这把剃刀作为武器,处理自己遇到的那些困难和挑战':悬疑、存而不论等等,也都是对这一名言的注脚。

  保持简单!奥卡姆的箴言的实质就在于这样一句人人都明白和理解,但不是人人都能够自觉践行的道理。不是有很多人,自以为自己很哲学,开口便是一大堆吓人的名词吗?更有甚者,咦里哇啦地说了一大通,却是开口千言、离题万里,又如何将事情表述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卡姆剃刀也是消除对哲学的误解的一把钥匙呢!

  表们缺少的,不是对道理的感悟,而是将那些重要的道理转化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

  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这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我国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庄予,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故知止其所不知,至夹。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意思是:一个人能止于所不知的晚界,就是绝顶明智。谁能知道不用语言的辩论,不能称呼的大道呢?

  庄子的这段话,是让我们知道自己能知道的东西是有限制的,明确自己的无知,就是明智的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一位对人的无知进行深刻论述的哲学家,这就是文艺复兴初期德国哲学家、罗马天主教会的高级教士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

  1401年,库萨的尼古拉生在摩泽尔河畔库萨村的一个船主家庭。据说他从小离开家庭,由一位伯爵把他抚养成人。尼古拉曾经在当时的一个修道团体——共同兄弟会学习过。尼古拉1416年进海德堡大学,1417年转入帕多瓦大学,1423年在帕多瓦大学得到教会法学博士学位。他也曾从事法律工作,因很不成功,就转而专心致志于神学的研究与讲授。1425年在科隆进修神学。1432年以红衣主教朱丽安的秘书身份参加了巴塞尔宗教会议,此后到罗马教廷任职。从此以后,他一直为教廷服务,处理各地的宗教问题,从事已处于分裂状态的天主教廷的统一,并企图把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统一为一个天主教会。1437年作为罗马教廷使节赴拜占廷谈判东西方教会联合问题。谈判当然是失败了,但他的努力还是得到了教会的认可。1448年受封为枢机主教。1450年任布里克森主教。1458年回罗马教廷助理教务。1464811日,在意人利去世。

  从七面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库萨的尼古拉是可以被称为典型的教徒的。但很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么一位典型的教徒,却启发了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布鲁诺的思想。

  库萨的尼古拉还是德国最早的人文主义学者之一。他在处理教会事务之余,搜集、整理古典文献,开展数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并做出了贡献。他第一个绘制了中欧和东欧地图,提出了改善历法的方案,致力于解决方圆问题。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论有学问的无知》、《论推测》、《论利慧》等。

  尼古拉在哲学方面的重要贡献就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哲学考察。他把认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这只能从感觉与想象产生混乱的印象;第二阶段是理智认识,是对事物的区别性认识,是有确定性的指称,是对事物的推理知识;第三个阶段是思辨的理性,这个阶段发现认识中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第四个阶段是直觉的认识,在直觉之中,理智所看成有区别的就归于统一了。这种认识论观点是以后康德认识三阶段说的来源。

  库萨的尼古拉按照新柏拉图学派的否定的神学观点,认为对于上帝不能用任何特殊的概念和名词予以肯定的规定。在他看来,上帝不是圣父,不是圣子,不是圣灵,而是无限,也就是绝对的极大。这绝对的极大既是一,又是一切。上帝在一切中,而一切即在上帝中。这就是他所明确表达的泛神论观点。不过,他又认为,上帝是绝对极大、绝对统一,而宇宙则只是相对极大、相对统一。这样他就给上帝保留了一个特殊的超然的地位。

  在基督教神学独断论长期统治之后,库萨的尼古拉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对立一致这一命题,并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基本原理,他用数学对这种观点作了证明,认为无限的线与无限的三角形、无限的圆、无限的球体都是统一的。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以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前驱。他认为在上帝和宇宙中对立面是一致、符合、统一的。由对立物构成的一切从占优势的那一个对立面得到自己的性质。上帝既是极大,也是极小。人性既是有限(作为形体),也是无限(作为精神)。这一切都表明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库萨的尼古拉的认识论同他的有学问的无知原理是紧密相联的。库萨的尼古拉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达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他认为,一个人对这门无知课学得越深刻,他就越接近于真理。人的智能同真理的关系,好比一个多角形同外接圆的关系:随着角的增加,多角形与圆相似的程度就越大;但是不论它的角增加多少,它也不能全等于圆。这说明:人能够不断接近真理的认识,但是却不能达到绝对的终极的真理。所谓有学问的无知,意味着有学问'无知这两个方面总是联结在一起的,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包含有认识中相对与绝对、有知与无知的辩证思想因素。

  库萨的尼古拉继承新柏拉图主义,吸取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和业里士多德的思想,概括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成果,建立了自己具有独创性和过渡性特色的哲学学说。他的哲学虽然保留有基督教神学和神秘主义思想,但是己开始摆脱正统神学的束缚,基木七按照泛神论观点解决上帝和宇宙及其认识问题,开辟了文艺复兴时期泛神论的自然肯学思潮的先河。同时,作为近代市民阶级新哲学思潮的先驱者之他对以后的布鲁诺、莱布尼茨以至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智者感言:

  认识你自己,这句德尔斐神庙门口的蔑言,被苏格拉底讼释为自知其无知。因为这种诊释,苏格拉底被称为当时最聪明的人。一个人的聪明,不仅仅在于你知道什么,还在子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越是学养深厚的智者,对于自己的无知把握越是深刻,因而他们表现出来的谦虚也越让人敬佩。成熟的谷子,总是将头低向大地。还是记住毛泽东引用的对联吧: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布鲁诺——宇宙是太一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罗马鲜花广场,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却是曾经与令人发指的罪恶联系在一起的地方。这里是中世纪和复兴时代的罗马最有生气和最粗暴的地方。在这里,红衣主教和贵族夹杂在渔夫中间出现在广场的集市上;在这里,卡拉伏吉奥因为输了网球赛而杀死了他的对手;渔夫西里尼在这附近杀死了他的商业竞争对手。这个广场还是当时执行死刑的地方。今天,这里成了罗马人长期举行活动的中心,色彩斑谰的市场、各色各样的饮食店、现代气息的酒吧,使得这里充满了生气,广场中心有一尊铜像,是1889年为了纪念一位为了真理而殉难的英雄而立的。1600年,这位不屈的英雄,被罗马教会烧死在广场中央。那个不朽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这位不朽的英雄,就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反对封建教会的坚强斗士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

  布鲁诺的一生是在与教会的斗争中度过的。1548年,布鲁诺出生于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在当地的拉丁语学校毕业以后,布鲁诺进入圣多米尼加修道院,那一年,他才17岁。28岁时,为了逃避迫害,布鲁诺离开修道院,流亡西欧。他非常拥护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用讲演、讲课、文章等不同形式反对地心说,宣扬新思想。在《论无限宇宙和世界》一书中,他发展了哥白尼的宇宙结构,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大的,其中的各个世界是无数的),太阳是众多的(恒星并不是镶嵌在天弯上的金灯,而是跟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等等。这些言论,在当时是最不能为教会容忍的。1592年,布鲁诺被骗到威尼斯并遭逮捕,此后落入宗教裁判所,被囚禁长达8年之久。在狱中,布鲁诺受尽折磨,但他英勇不屈,不畏迫害,明确宣布自己没有做任何可以反悔的事情。他说: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退让!最后,教会以异端分子和异端分子的老师的罪名,于1600217日在罗马鲜花广场对布鲁诺处以火刑。

  布鲁诺的主要著作有:《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诺亚方舟》、《灰堆上的华宴》、《论英雄热情》等。在这些著作中,布鲁诺集中阐明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建立了一个泛神论的哲学体系。

  布鲁诺认为,自然界中有两种实体,即形式和物质。但形式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样,物质就成为神物和最优秀的生产者自然万物以及全部实体是自然界的生育者和母亲。物理世界是在世界理智的作用下运动和变化的。世界理智是作为形式本原的世界灵魂的一种能力,而世界灵魂又是内在于作为物质本原的宇宙之中的。这样,包括一切的统一体的宇宙就成为太一。它极大,也极小,既是,也是一切。这个宇宙,既是统一的,也是无限的。对于这个太一布鲁诺称之为。但这只是一种称呼,既没有人格,更不是万能的上帝或者宇宙的主宰。在这个意义上,布鲁诺被称为彻底的泛神论者。

  对于人的认识,布鲁诺把认识划分为四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和心灵。他认为,感性是认识的开端。知性的任务则是运用抽象概括和推论的能力,从特殊中抽象出一般。理性的任务是主动地、积极地整理知性活动的成果,把知性得出的一般论断提供到原理原则,从而认识到事物的实体的统一性。心灵作为认识的最高能力,则是对普遍实体即他所谓的的直观。只有在心灵中,神或自然的本质才会生动地表现在认识的面前。认识达到了对一切存在的本质,对对立统一的、无限的宇宙的最高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不会完结,因为智慧的力量永远不会停留在已经被认识的真理上面,总是向着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前进。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诺对人类认识的把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布鲁诺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笛卡尔的理性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等等影响广泛的理论中,都不难发现他的影响。他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更是成为激励后世的楷模,成为人类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智者感言:

  宇宙是什么?不同的人,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背景,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有的是相互冲突的,有的则是在不同的语境内各说各话,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可以就宇宙存在的问题与同行展开激烈的辩论,但在天体物理学家与皮诚的宗教徒之间,是不必就宇宙的认识达成一致的。

  自觉的划界意识和明确的定位意识,是我们澄清自己的认识的重要内容。'各人自扫门前雪,英管他人瓦上霜在这个意义上是有道理的。自己门前的雪还没有扫干净,却对别人的一点残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由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我们知道,闭塞和窒息是人体内最危险的疾病。在人心上也不外如此。你可以服肝精以养肝,服铁质物以健脾,服硫华以润肺,服海狸以补脑。但除了真正的朋友之外,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舒心。面对真心朋友,你可以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忏悔或自白,倾吐你的忧愁、欢乐、恐惧、希望、疑虑、忠告,以及任何压在你心底的事。

  以上这些对朋友的精辟而深刻的认识,出自一位近代哲学家之口。这位哲学家就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开启者、著名的唯物主义者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eon)。

  从出身来看,培根可谓显贵。他1561122日出生在伦敦的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娴熟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12岁时,培根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5岁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1582年,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602年,培根受封为爵士,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在仕途正顺的时候,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也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经历变故之后,培根不理政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誓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科学的大复兴》(又名《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完成了前两部分,这就是《论学术的进展》(又名《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和《新工具》。1605年,培根完成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著作。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十八世纪的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

  《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在书中培根提出了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的,与亚里士多德的丈工具篇《是相对而言的。在书中,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第一种是种族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他认为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也是在这部著作里提出来的。

  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的作品,他在书中描绘了自己新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在他设计的虚构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业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此外,培根在逝世后还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由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等等。

  16263月,培根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一天,他坐车路过一片雪地时,突然想进行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屏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49日清晨病逝。

  培根身后,尽享尊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培根被视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科学史上,培根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街应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

  智者感言:

  知识就是力量,曾经成为多少人激励自己进步的座右铭。

  是知识,让人类社会告别蒙昧和野蛮,走向现代文明;是知识,让山野村夫告别贫穷和落后,找到新的方向……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梦想!看起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鼓舞人心的命题!

  但知识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关于核能的知识,可以给我们无穷的能量,也给人们带来核武器的威胁;很多高端的技术,可以改进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成为犯罪分子改进犯罪手段的基础……还有,知识多了,感情没了;文化高了,信任没了,等等之类,不胜枚举,不胜其烦。

  所以,我们不得不再次限定:知识是否推进社会发展,要看什么人使用,如何使用。

  知识也是双刃剑,玩不好是会伤到自己的。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由此可见。

  霍布斯——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

  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Leviathan(利维坦)的字意为裂缝,在《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通常被描述为鲸鱼、海豚或鳄鱼的形状。利维坦常与另一种怪物贝希摩斯(Behetnoth)联系在一起。根据衫勺伯记《中的描述,利维坦实际上就是一条巨鳄,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口鼻喷火,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在基督教中利维坦成为恶魔的代名词,并被冠以七大罪之一的嫉妒。在》旧约圣经《的外典以色列书第六章中曾经记载:上帝在创造天地的第五天创造了山和海,第*天用粘土创造了利维坦和贝希摩斯,当世界末日降临的时候,利维坦、贝希摩斯和栖枝(Ziz)将一起成为圣洁者的食物。伊诺克的预言书上说:两个怪物将在那一天被分开,雌的被称为利维坦,它居住在喷泉的深渊之中;雄的被称为贝希摩斯,它占据了整个丹代恩沙漠。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有一位思想家,借用《圣经》中的利维坦,表述自己对国家的认识。这位思想家就是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霍布斯1588年出生于英国南部威尔特郡马尔麦斯堡镇的一个贫穷的乡村牧师家庭。由于家境贫穷,霍布斯幼年之后就依靠伯父抚育。但他生性聪颖,好学深思,十四岁时己经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十五岁就进入了培养贵族子弟的牛津大学,攻读古典哲学和经院派逻辑。毕业后留校讲授逻辑学。从大学毕业起,霍布斯就与贵族家庭有了不解之缘。他担任过大贵族卡文迪许家族的家庭教师,担任过贵族的秘书或者随从。这种经历给霍布斯带来的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他虽出身卑微,但通过与贵族的交往,他已经跻身于上层社会,结识了当时英国一批具有学术地位、社会影响和抱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名流,不仅大开眼界,也为他的新观点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霍布斯与贵族的这种友谊和亲密关系,他在自己所有的著作中,从未停止过对君主制表示好感与尊敬。这使得霍布斯成为一个集多种矛盾为一体的复杂人物。根据霍布斯自己的说法,他生性胆怯怕事。霍布斯在他的一本《自传》中说,他是他母亲生的一对孪生子之一,另一个叫做恐惧foar)。他从他一生的许多行动中,确有一些事实可资印证。1640年,王权与国会的冲突日趋激化,武装冲突阴云密布,霍布斯害怕纷争和内战,写了一篇维护王权以求得和平的文章,引起国会派的极大不满,霍布斯见势不妙,惧而出亡巴黎。1651年他在巴黎写成《利维坦》一书,其中对君权神授和教会大加挞伐,遭到法国当局和流亡巴黎的英国王党分子的强烈反对,霍布斯又惧而悄悄逃回英国。当时英国正由克伦威尔任护国公,集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霍布斯则认为这正是他理想的政治状态,于是他向克伦威尔表示了他的归顺之意。克伦威尔邀请他出任行政部长,他却婉辞不就。16661667年,伦敦流行瘟疫,又遭大火,教会扬言这是霍布斯的续神言论招致的灾祸,霍布斯又慌忙将手边的文稿仓惶付之一炬。可以说,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这就使得霍布斯提出的挑战传统的政治学说和哲学观点更值得我们关注。他对自由的理解,敦是最典型的例子。

  霍布斯认为,所谓自由,就其本来的意义来说,就是指没有阻碍的状况。而自由人则是指在其力量和智慧所能办到的事物中,可以不受阻碍地做他所愿意做的事情的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能自由地说话时,这也不是声音的自由或吐字的自由,而是指说话的人没有法律限制他以旁的方式说话。最后,从自由意志一词的用法中,我们也不能推论出意志、欲望或意向的自由,而只能推论出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他在从事自己具有意志、欲望或意向想要做的事情上不受阻碍。所以,他认为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比如水顺着河道往下流,非但是有自由,而且也有必然性存在于其中。按照他的理解,人们的行为虽然来自于人们的意志,但是人的每一种出于意志的行为、欲望和意向都是出自某种原因的,所以便是出于必然的行为。霍布斯将这种原因最终归于一切原因的原因——上帝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他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富有启发性的。

  在霍布斯看来,人们为了取得和平,并由此而保全自己的生命,因而制造了一个人为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国家。他将这种国家称为利维坦。根据霍布斯的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个人或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这样订立的契约就叫做社会契约,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就是主权者,而像这样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群人就组成了国家。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者感言:

  如果从其经历和政治立场来说,霍布斯不值一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新生势力势不可档的时候,霍布斯的立场无疑是倒退的,甚至是反动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霍布斯的价值。一位评论者称:他的同时代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在思想的世界当中处于如此孤独的一个位置,只有到了19世纪,他的重要性才被完全了解,他的主要原则的惊人的现代性才被认识。霍布斯为我们提出的对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母鸡的形象,判断鸡蛋是否有营养。真正的营养,只能在我们消化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东西。如果没有理解一个命题之前,就义正辞严地坚决拒斥,那表现的不是我们的坚定立场,而是我们的无知。当然,如果只是照单全收,很容易,'j肖化不良的。

  但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成为哲学智慧的美食家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

  有一个比较古老的笑话,说一个傻子当差役押送犯人,结果犯人趁他熟睡的机会,把囚服套在他的身上,逃走了。傻子差役醒来以后,清点了半天,发现武器、包袱、囚犯都在,惟独找不到自己,于是十分纳闷:怎么我不见了

  连傻子在思考的时候,都要问一下在哪里,我们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而有一个哲学命题正好是说这个问题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

  提出这个命题的人叫勒奈?笛卡尔(RenéDescartes),有的人把他的名字翻译成笛松儿,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笛卡尔是一个研究广泛、成果卓著的学者。

  在数学方面,他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尔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正是因为他的杰出贡献,后世的人们称呼笛卡尔为解析几何之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尔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尔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尔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但所有这些成就,都无法掩盖他在哲学星空的耀眼光辉。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人类应该而且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由此,笛卡尔第一步就主张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这个命题的主要意思是,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是存在的这一事实。因为这个怀疑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这里的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这种我是更为根本的。

  在笛卡尔看来,我思故我在是哲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他认为,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而这个思考着的,用思考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尔还试图从这个出发点,证明上帝的存在。他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而我们是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得出完美的概念的,因此,必然有一个完美的实体存在,这个没有瑕疵的理想存在,就只能是上帝了。

  根据这一点,笛卡尔提出了对世界的认识。他认为宇宙中共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他称之为灵魂扩延),两者都是我们今天的世界的本原,而二者所赖以产生的共同基础,就是那个完美的实体——上帝了。

  笛卡尔的这个命题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命题所倡导的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是不可怀疑的,在一定意义。上也突现了人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个命题所隐含的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观点,对于人认识自己,特别是人的精神对于人的价值,还是富有启发的。这不仅使我们想起莎十比亚的那段名句: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_址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以说,笛卡尔的这个命题把这段名句进一步升华了。

  当然,笛卡尔以这个命题为基础,对于上帝和宇宙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后来的一些人也对此提出了批评。这也成为很多研究笛卡尔的学者感到不解的一个谜团。笛卡尔到底是要强调人的价值,还是想借人的思考,为上帝的存在证明呢?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学者对这个命题进行深入发掘和解析呢!

  1649年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纳邀请笛卡尔到她宫廷讲授哲学,女王规定每周三天早晨五点讲课,此一规定打破了笛卡尔一直以来的晚起习惯。在极度寒冷的冬天,身体一向羸弱的笛卡尔无法支持,终于因伤风转成肺炎,在1650211日逝世于斯德哥尔摩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年仅54岁。

  智者感言:

  经常听朋友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节奏简直不让人活,我都快忙得找不到自己了。

  很多时候,自己也感觉被各种各样的事务和要求催促得脚不沾地地奔走,很少有时间考虑自己了。

  但我们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连那个要怀疑一切的思考者,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存在的,不得不承认只有自己在,思考才能成为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忽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呢?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我们的忙于奔走还有多少意义呢?

  所以,无论多么忙,请给自己留。氛时间,让我们认识、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做,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如此等等。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之后,就付诸行动,努力去做,即使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预期,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前进的过程就是充实和丰富的。

  有的朋友会反驳说: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它宣扬个人至上,违背了集体主义的原则。那么我请问,有哪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是要泯灭个体的存在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我们设想的最理想的未未,也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如果只是若干不知自己为何物的生命个体,那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

  要想在将来进入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状态,就必须从现在起努力使自己成为自由人。而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存在,是我们的自由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在思考中找到自己,在自己这里找到思考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乐趣。

  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一位地位显赫的政府官员去看望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当时这位哲学家正靠打磨光学镜片来维持生计。官员看到哲学家穿着破旧的睡袍时,就责备哲学家并要送一件新的睡袍给他,但哲学家谢绝了。他说:一个人决不会因为穿了一件好睡袍而变得更有价值。当然,如果我们认为衣服邋遢甚至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德,那我们就错了。一些艺术家热衷于不修边幅可能就是追求这种美德的结果。这些艺术家可能没有听过这位哲学家说的另外一句话:使我们变成哲人的并不是遥通的举止和外表。故意不注重举止和外表恰恰证明了精神的贫乏。在这种人的头脑里,智慧找不到栖身之处。

  这位出语不凡的哲学家就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论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伟大的荷兰思想家别涅狄克特?德?斯宾诺莎(Bewedict de Spinoza)。

  16321124日,斯宾诺莎诞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给他取名本托?德,斯宾诺莎(Bento de Spinoza),本托乃西斑牙语,意即受上帝的恩惠。但上帝对他的恩惠并不多。6岁时,斯宾诺莎的母亲死于肺病。7岁时,斯宾诺莎进入一所犹太教会学校学习,入学时的名字是以希伯来文拼音的名字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3岁时,斯宾诺莎履行犹太教坚信礼仪式,正式成为犹太教教徒。24岁时,因为坚持思想自由、怀疑灵魂不灭、否认天使存在和主张上帝是具有广延的存在,斯宾诺莎被犹太教会永远革除教门。教会甚至要求市政当局下令驱逐斯宾诺莎出阿姆斯特丹。斯宾诺莎暂时避居于新教徒聚居的奥微尔开克村,将名字改为拉丁文拼写的别涅狄克特?德?斯宾诺莎(Benedict de spinoza),很快学会磨透镜技术,以此谋生。

  28岁时,斯宾诺莎迁居于莱登市郊的莱茵斯堡。这个住屋后来被辟为纪念馆,并用其姓命名所在的街道。31岁时,他又迁至海牙市郊伏尔堡。由于磨制光学镜片优异,荷兰光学家惠根斯开始与他交往。但磨镜片的经历也对斯宾诺莎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33岁的时候,他已有肺病症兆。37岁时,他的《神学政治论》由书商詹?利乌魏特茨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但这本书命运也不好。1671年,新教教会宣布《神学政治论》为禁书。

  41岁时,斯宾诺莎曾经有一个机会改变生活境遇。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布里乌斯致信斯宾诺莎,聘请他到海德堡大学任哲学教授。由于担心哲学讲授自由受到限制,斯宾诺莎婉言谢绝了这一邀请。43岁时,斯宾诺莎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伦理学》,但由于受到教会多方阻挠,最终放弃出版。此后,斯宾诺莎还写作了《政治论》,但这本书他只写了11章,就因为病情恶化在1677221日与世长辞,年仅45岁。他的,些最亲密的朋友汇编他生前未发表的一些主要著作,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部以《遗著》为书名的拉丁文著作集,共包括斯宾诺莎五篇著作:《伦理学》《政治论》《知性改进论》、《希伯来简明语法》和《书信集》。这本书既无编辑者名字,又无出版地点,作者的名字只简单地标着B.D.S三个缩写字母。1678年,荷兰政府禁止《遗著》发行。

  斯宾诺莎哲学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斯宾诺莎的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在作为基础的本体论中,斯宾诺莎提出了对实体、属性和样式的认识。他所说的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属性是实体的本质,而样式则是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基于这种建构,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基础和核心,也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实体,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在《伦理学》中,斯宾诺莎根据这种认识论,将知识分成三种:意见或想象、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斯宾诺莎通过以几何学为模型的理性演绎法,提出了对神的不同认识。他明确提出,神即自然。这二者是可以互换的。实体、神、自然、宇宙四者在斯宾诺莎那里具有同等的意义,这也是斯宾诺莎遭致厄运的关键之点。他认为:我们摆脱情感约束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心灵对神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至善,使我们成为自由人。所以,斯宾诺莎主张用理性去理解和控制情感,是我们从情感的奴隶变成它的主人。

  斯宾诺莎被认可,是在他去世一百多年以后。1800年海牙政府在斯宾诺莎最后居住的房屋附近建立斯宾诺莎雕像。1882年,荷兰斯宾诺莎纪念委员会开始出版新编《斯宾诺莎著作集》。由于他与海德堡大学的渊源,该大学后来授权出版了《斯宾诺莎全集》。罗素说:斯宾诺莎是伟人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卜的。这种评价是对斯宾诺莎一生的经典概括。

  智者感言: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思想家。他对神的态度,对我们很有启发。一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时采取回避的态度;另一方面,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对采取敬畏的态度。两个貌似冲突的观念,在他那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说,斯宾诺莎对的态度,与孔子类似。

  以不语的方式回避神是否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更需要关注的,不是有没有一个超越于现世的天堂和上帝,而是我们真实的现世生活。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的困难。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但我们不能为所欲为。如神在和时至善的追求,都是要我们意识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不是任意的,而必须连循固有的规律,要有所约束。试想,冥冥中有一双眼睛,在监督着你的一举一动,你还可以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吗?l

  如果神是造拜的偶像,我们完全可以抛弃它;如果神是推动我们上进的力量,我们则完全可以认可这样一种说法。这不是说我们必须接受有神论,而是说我们必须接受一种神性的考验。这种神性,是上帝,还是实体或者自然,并不是最重要的。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决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你对于儿子所定的规则应该愈少愈好,比表面看去好似绝对不可缺少的还要少。……请你记住,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人们已经习惯用疏远的态度对待被称为哲学家的人。所以,如果我说上面一段文字出自一位哲学家之手,肯定会有人不信。但事实的确如此。下面这段谈论如何教育孩子的话,引自一本叫做《教育漫话》的著作,其作者就是17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的开创者、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

  就个人经历来说,洛克的一生还算平稳。1632829日,洛克出生于英格兰南部林格通城的一个清教徒家庭。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公学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1652年,洛克到牛津大学的极度教会学院学习。洛克在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在1658年获得硕士学位。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这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1666年洛克遇到了阿什利勋爵(1672年被封为莎夫茨伯里伯爵),并在次年成为其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兼秘书。阿什利是英国辉格党的主要领导人,洛克跟随他参加了政治活动,同时减少自己的哲学和医学研究。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这对他的思想发展至关重要。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完成了包括《人类理智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在英国历史上,1688年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重要时间。这一年,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式最终得以确立,而洛克就是这场革命的直接参加者和新政府的内阁成员。返回伦敦以后,洛克曾任贸易与殖民事务大臣等职,并成为辉格党的理论中坚。他提出的政治自由和分权原则等社会政治学说,也成为当时的政治革命的实践指南。他的《人类理智论》也在1690年发表。这一本书令他作为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而闻名于世。罗素说:洛克是哲学家里面最幸运的人。他本国的政权落入了和他抱同样政见的人的掌握,恰在这时候他完成了自己的理论哲学著作。这种评价,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洛克的生活。洛克终身未娶,17041028日,洛克去世,留下充满争议的学说,让后人去争吵、论战。

  洛克的思想贡献,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政治理论和哲学理论上。而他对经验的重视,则集中表现在他的哲学观上。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洛克的出发点是探询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度和程度。为达此目的,洛克在自己的代表作《人类理智论》中首先对当时盛行的大赋观念论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在洛克看来,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只是人心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成立于这种知觉。一有这种知觉,就有知识,没有这种知觉,则我们只可以想象、猜度或信仰,而却不能得到什么知识。”“知识源于经验的命题,是他的哲学观念的集中表现。为了更细致地说明这个问题,洛克将观念分成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并提出观念之间的四类关系对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同和异、关系、共存或必然联系、实在的存在。这四类关系的复杂变化,构成了三个等级的知识:直观的知识、辩证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人类知识的范围,也就局限在这观念的四类关系和知识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换中。

  洛克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洛克的理论启发了欧洲及美洲大陆整整一代的启蒙哲学家,卢梭、孟德斯鸠、休谟、康德、美国的杰斐逊及富兰克林均受到洛克思想的启迪。洛克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贝克莱等人继续发展,成为欧洲的主流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史学著名专家梯利对洛克的影响作出如下估计: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洛克的思想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和制度。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给了洛克一个明确的定位: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代表工厂主反对工人阶级和贫民,代表商人反对旧式高利贷者,代表金融贵族反对作为债务人的国家,他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甚至证明资产阶级的理智是人类的正常理智。我们对洛克的理解,也就离不开这两种重要的界定。

  智者感言: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久经沧桑的老人,因为很多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困难,他们却能根据自己的阅历,将其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经验是财富,也是十分重要的知识。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但反过来说就有问题。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只有通过经验的方式,才能继续发展。我们除了具备感知的能力之外,还具备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理性认识,扩展我们的知识,深化我们的思考。

  感觉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理性让我们的思考深远精健。二者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把握世界的能力。

  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

  达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

  古老的中国,曾经有过令人羡慕的辉煌,也有过丧权辱国的屈辱。而一位西方学者,在中国社会处于落日的辉煌的年代,仍然对中国的文明充满敬仰。他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他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各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续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细了

  这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

  莱布尼茨16467l日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亲则出身于教授家庭,虔信路德新教。父母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成为莱布尼茨受用终生的宝贵财富。1661年,巧岁的莱布尼茨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6635月,他以蓄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获学士学位。16641月,莱布尼茨完成了论文》论法学之艰难《,获哲学硕士学位自1665年,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1666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为由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该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16阶年2月,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莱布尼茨的多才多艺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他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遍及数学、物理学、力学、逻辑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和外交等等,在每一个领域,它的成就都是令人称道的。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莱布尼茨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的对数并不存在等结论。1673年莱布尼茨制造了一个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他还系统地阐述了二进制计数法,并把它和中国的八卦联系起来,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物理学方面,1684年,莱布尼茨在《固体受力的新分析证明》一文中指出,纤维可以延伸,其张力与伸长成正比,因此他提出将胡克定律应用于单根纤维。这一假说后来在材料力学中被称为马里奥特一莱布尼茨理论。在光学方面,莱布尼茨利用微积分中的求极值方法,推导出了折射定律,并尝试用求极值的方法解释光学基本定律。1693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一篇关于地球起源的文章,后来扩充为《原始地球》一书,提出了地球中火成岩、沉积岩的形成原因。在形式逻辑方面,他区分和研究了理性的真理(必然性命题)、事实的真理(偶然性命题),并在逻辑学中引入了充足理由律,后来被人们认为是一条基本思维定律。除了这一长串的杰出发现,他还提出了单子论前定和谐理论,作为他对世界认识的解说。

  所谓单子,就是指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就单子的木性来说,这种精神实体是单纯的,没有部分,因而也就没有广延或者形状。也就是说,单子是不可再分的。莱布尼茨所说的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描述单子的。有时,莱布尼茨把单子称为灵魂或者活的零,也表明他所说的单子的单纯性。世界。上的复杂事物,是由无限多个单子组成的,不同的单子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存在质的区别。单子的产生和消灭只能出于上帝的创造或者毁灭,因而是自因的和永恒的。此外,莱布尼茨还给单子划分了等级,并将上帝视为最完美的单子,他称为单子的单子太上单子

  但单子是如何构成世界的呢?为了揭示在动态的情况下的宇宙发展,莱布尼茨引入前定和谐理论,认为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己经预见到了每一个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并在安排每个单子运动变化的同时,也安排其余的单子进行相应的运动变化,因而全部单子的变化发展也就和谐一致了。整个宇宙就和一个交响乐队一样,每件乐器分别按照预先写好的曲谱演奏不同的旋律,而整个乐队所演奏出来的就是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

  莱布尼茨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他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肠veni、,即什么也不信的人。17161114日,莱布尼茨孤寂地离开了人世,终年70岁。弥留之际,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书艾克哈特。他去世时,教士以此为借口,不予理睬,曾雇用过他的宫廷也不过问,无人前来吊唁。艾克哈特发出讣告后,法国科学院秘书封登纳尔在科学院例会时向莱布尼茨这位外国会员致了悼词。1793年,汉诺威人为他建立了纪念碑;1883年,在莱比锡的一座教堂附近竖起了他的一座立式雕像;1983年,汉诺威市照原样重修了被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莱布尼茨故居,供人们瞻仰。

  智者感言:

  用简短的篇幅,描述莱布尼茨这样一位成就卓著的伟人,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对他的很多事迹略而不谈,比如他创建科学院的有效努力。对于很多人而言,莱布尼茨绝对是一个叹为观止、需仰视才见的人物。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莱布尼茨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伟大与正确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他的很多观。氛,不管是哲学的还是科学的,都还有很多争议。而且,由他的立场决定,我们对他的唯心主义,也不能全盘接受。莱布尼茨的很多错误,也的确对后人有误导的作用。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生命捍卫你发言的权利!真正的思想交锋,足需要一种宽容精神的,也许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才使我们有机会见识到那些日已久远的人类文明的结晶。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历史,是对理论最公正的态度。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城市中心,有一所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三一学院。三一学院,又名都柏林大学,起初脱胎于一个修道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592年提议创建的,女王当时创建它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选择在这里专心学习,而避免受到罗马天主教和教皇的影响。1903年开始,三一学院正式允许女生在这座大学上学,这比大多数英国的大学来说早得多。三一学院是爱尔兰最古老、最具知名度的大学,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欧洲各国及世界范围内均享有极高声誉,其历史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齐名,同美国的哈佛、耶奢和普林斯顿等著名大学一样成为世界各地优秀学生的竞争焦。仅。神圣的三一学院,以它古典宏伟的建筑,让人感受着名牌大学的气势和风貌。在这里,一墙一门、一砖一石,你都能强烈地感觉到古典学府的深厚底蕴。

  在哲学史上,和三一学院渊源最深的,就是一位著名的大主教、近代经验论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有时,也有人称他为巴克莱。

  贝克莱于1685312日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城近郊的一个破旧的城堡。他的祖上曾是英格兰显赫的贵族,但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败落。贝克莱的父亲是爱尔兰某地的收税官,而她的母亲是都柏林一个制酒商的女儿。贝克莱是家里的长子,他有五个弟弟和个妹妹。

  贝克莱11岁时开始到基尔肯尼公学。这是爱尔兰最著名的一所学校。著名作家斯维夫特曾先于贝克莱14年在这里读书。1700年,贝克莱被都柏林三一学院录取,那一年他正好15岁。在这里,他学习过拉丁文、希腊语、法语和希伯来语,以及数学、逻辑、哲学和神学等课程。他对数学和哲学尤其感兴趣,对当时的牛顿的数学和物理学、洛克等人的哲学有了深入的理解。1704224日,贝克莱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毕业后的三年多里,他继续在三一学院学习、写作。170769日,他顺利通过了考试,被三一学院接受为教管会成员,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教师。17076月巧日,贝克莱被授予文学硕十学位。从1707年到1724年获得德里教长职位为止,贝克莱在三一学院担任教职达17年。其间,他先后担任过学生的辅导老师、图书管理员、希腊语讲师等。172454日,贝克莱被正式任命为德里教区的教长。

  在贝克莱取得教长职务前的1723年,他忽然意外地获得了一大笔遗产。贝克莱认为这笔意外的财产是神助的征兆,于是,在取得教长职位后,他便开始着手推行那构思已久的百慕大计划。百慕大计划是贝克莱的一项设想,其主要内容就是计划去美洲的百慕大地区建立一所圣保罗学院,招收美国的印第安人和那里有志于从事宗教事业的英国青年学习宗教神学。后来,由于政府没有兑现建校资金,这一计划宣告失败,而贝克莱把自己筹集到的资产和大部分书籍赠给了耶鲁大学;一部分书籍,其中包括一些拉丁文的重要典籍,送给了哈佛大学。这对当地的教育和宗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新大陆宗教文化事业的传播者与倡导者,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学院和建筑。其中现今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7341月,在朋友的极力帮助厂,贝克莱被正式授予爱尔兰克罗因教区主教的头衔。随着年事渐高,贝克莱的健康状况在升任主教后明显地走上了下坡路。后来他写信给国务大臣,表示愿意彻底辞樟主教一职。国王得知贝克莱的意见后宣布:贝克莱可以终生保有主教头衔,而且可以到他喜爱的地方生活。这样,贝克莱的愿望终得满足。1752年夏,贝克莱来到牛津,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幸福地度过了最后的五个月。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其唯心主义经验论的立足点和核心。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贝克莱和洛克一样,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由感觉经验获得的观念是知识的对象。但是,感觉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在贝克莱看来,一切可感知的事物,都是色、声、味、软、硬、广延这些可感知的性质或观念的集合。物是观念的集合,而观念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因此,除了作为知识对象的观念外,还有知道或感知这些观念,并对它们进行想象、记忆等各种活动的主动实体。贝克莱把这个能感知的能动的主体称之为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贝克莱认为,观念只是在心灵中存在的,或者说是为心灵所感知的,换言之,一切可感知事物离开能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能思想的主体,便不能有任何存在。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强调的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可感物是不能离开心灵的感知而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认识对象的存在依赖于认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心灵、精神或自我是一切可感知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贝克莱这一命题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智者感言:

  有没有一种存在是我们没有感知过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只是一个阶段、一个方面,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之外的是所谓自在花自飘零水自流,悠远也好,神秘也罢,都还有那么多的未知在等待我们去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贝克莱大主教的命题是十分错误的。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对他的看法或许会有所不同。那个没有人类意识参与的自在世界,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只有以各种方式,进入我们的实践领域,才能在人类思维的作用下,开出璀璨的花朵。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个被感知的属性,的确是有些意味呢!

  贝克莱不是傻子,在他之后的哲学家们也不是。对于这样一个流传至今的哲学命题,如果我们简单地以错误或者荒谬予以拒斥,那我们就或傻子了。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1721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部叫做《波斯人信札》的书信体小说,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该书的作者署名气皮尔?马多,描述的是两个为了呼求肾智之道而背井离乡、到欧洲旅行的波斯人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国内朋友、妻妾、总管、侨居国外的波斯人和外交官的通信,通过书信的形式,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亦可说未知的链条联结起来。小说时法国人熟视无睹的荒诞现象进行针眨,对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对宗教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批判,表现了教会人士的虚伪、宗教生活的黑暗。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情节动人,在当时风靡一时,成为18世纪启蒙运动中思想解放运动的火种。

  上面提到的这部传世名作的作者,就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法学家和历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

  孟德斯鸠最早的名字是查理?路易?德?色贡达1689年,他在法国波尔多附近拉伯烈德庄园一个贵族世家出生。1716年,他继承了伯父的职务,并依遗嘱承认了伯父孟德斯鸠男爵的尊号,所以他的名字成为查理?路易?德,色贡达,拉柏烈德和孟德斯鸠男爵。但世人只叫他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有过十多年的官场经历。但他的兴趣显然不在于此。他博览群书,除了研究自然科学之外,还对法律、历史、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广泛涉猎。后来,他干脆卖掉了自己继承来的那个官位,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成为被人称颂的卖官豁爵者。

  作为学术泰斗的孟德斯坞,享有许多殊荣。在法国,他于1716年被吸收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1728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成为院士,并在其后成为该院的终身秘书。在国际上,他于173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46年又被选为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曾经在英国居住两年,交流甚广,结识了很多知名人士。他还访问过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瑞十、德意志和荷兰等国,与各国学者有着广泛的学术交往。

  孟德斯鸠的成就涉及领域广泛。在自然科学方面,孟德斯鸠曾经撰写《古老和现代地球的物理史草案》、《论自然史的考察》、《论相对运动》等,并在波尔多科学院宣读过两篇关于矿藏的论文,还为解剖学研究设置了年度奖金。在文学领域,1721年,匿名出版的《波斯人信札》轰动了法国。不久人们发现了本书的作者是孟德斯鸠,他因此而一举成名。1734年,孟德斯鸠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初步研究了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孟德斯鸠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著作,是1748年在日内瓦出版的(论法的精神《。蓄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一生思考和探索的学术成果,是他全部精力和心血的结晶。正如孟德斯鸠在完稿之后发出的哨然长叹:我毕生精力,耗尽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上面。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两年中印行了22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孟德斯鸠的主要学术观点,在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

  关于法的精神的认识,是孟德斯坞理论的基础。根据孟德斯鸠的界定,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德斯鸠所探讨的是广义的,指的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孟德斯鸠界定了人类法。他认为,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关于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就是从这个基本精神上引申出来的。

  孟德斯鸠首先以法来界定自山,提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基本大法即政治法,它是建立和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最根本的手段。在自由和政治的关系上,建立自由的是法律,甚至仅仅是基本的法律。政治法使人获得自由,民法使人获得财产。政治法是规定治者和被治者之间关系的法律,它居于各部门法之首,是各部门法的依据。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孟德斯坞精心构建了自己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学说,勾勒了一幅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理想图景。

  这部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的《论法的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历史上,它充当了资产阶级早期的政治纲领,为其提供了政治法律原则,被视为资产阶级法学的百科全书。法国1789年的《人和公民和权利宣言》和1791年的《人权宣言》当中众多的政治法律条文,都是《论法的精神》所阐述过的。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深悉《论法的精神》,1787年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使分权理论第一次在实践中得到完全的运用。在我国,《论法的精神》最早是张相文、程炳熙和日本人何礼之等由日文本转译成汉语文言文本,书名是《万法精神》。1913年,严复再次由英文本翻译过来,取名为《法意》,影响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人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

  孟德斯坞17552月去世,可能死于流行性感冒。他宣传了启蒙思想,为激发法国大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因此记住了这位学者和他的那本历史巨著,直到今天。

  智者感言:

  向往自由,曾经被视为人生不可或缺的理想。以至于要用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表达对自由的追求。

  但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自由总是有局限的。当你的自由和别人的自由不相兼容的时候,那个叫做约束的东西就不免要出来说三道四了。法律也好,游戏规则也好,其实都是这个所谓约束的别称。没有了规则,游戏就game over了,同样,没有了约束,自由的命运也只能是game over

  所以,不要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大叫谁动了我的自由?在更宽广的视野之内,权衡、衡量,还是很重要的。表可以为所欲为,只要表是在规则和约束提前界定好的范围之内,这才是现实的自由。

  那么,理想的自由是什么样子的呢?不是阿Q先生的想什么就是什么,要谁就是谁,而是萨特所说的被抛入的自由不得不自由。当所有的东西都不能构成对自己的自由的限制的时候,自己就成为自己最大的限制。

  有所限制、有所约束,是自由的应有之义。

  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枢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上面这段激情澎湃的文字,出自位杰出的人物维克多,雨果。1878530日,雨果正用这种激情,歌颂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巨匠、教导人们走向自由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Voltaire)。

  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cois Marie Arouet),16941121日在巴黎新桥附近的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里出生。他自幼身体赢弱,但聪明过人。10岁时,他被送入圣路易中学接受传统教育,毕业后奉父命进入法科学校,但学业无成,沦为无业文人。此后,伏尔泰手中的笔成为他最锐利的武器,甚至包括他被关进巴士底狱的时光。

  在不同的人眼里。伏尔泰的形象有着很大差异。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几乎在人文科学的所有领域,我们都能找到伏尔泰的成果。史诗巨著《亨利四世》,悲剧《俄狄浦斯王》,历史著作《查理十二世史》、《路易一卜四时代》,哲学著作《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辞典》,哲理小说《如此世界》、《查第格》、《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等等。他还有两进巴士底狱,以及流放或自愿流放”——逃亡(有案可查的就有七八次之多,最长的一次竟达29年之久)等等。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剧作家……这么多的称呼和著作等身的成就,集于一身,再加七那些充满传奇的阅历,使我们很难用语言勾勒伏尔泰的确切形象。我们只能用管中窥豹的方式,从那些闪光的词句中,捕捉伏尔泰思想的闪光。伏尔泰对于幸福的看法就是我们用这种方式认识伏尔泰的途径之一。

  在谈到对至善的认识时,伏尔泰阐述了自己对幸福的见解。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的幸福,和美、善、秩序、正义等等的观念一样,都不过是长于思考的人臆想的结果。但这种观念只有在与现实的生活相关联,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伏尔泰说:如若把生活中散见的若干快乐称为幸福,幸福果然是有的;如若说只有久欢长乐或一连串持续而多变的愉快感觉才叫做幸福,这种幸福在这个地球上是没有的:请到别处去寻找吧。

  即使在生活中,也存在对于幸福的误解。伏尔泰用生动的语言说明,无休止地寻欢作乐,以及人的境遇,如财富、权势、声望之类,都不是与幸福成正比的。对幸福的标准和价值取向不同,必然导致对是否幸福感觉的差异。有的烧炭匠比有的国王更幸福。此外,伏尔泰还为我们揭示了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受孕怀胎的妇女必须分娩,这是一场痛苦;男人须劈柴裂石,也并不舒服。在体会子孙满堂的幸福之前,在感受温馨生活的幸福之前,我们的这类体验和感受是不可避免的。

  伏尔泰一生之中,受宗教的影响很深,但他对宗教持反对态度,从未停止与宗教的斗争。在临终前,伏尔泰为我们留下了最后的一句话就是:请永远不要向我谈到基督。17785月,伏尔泰病逝。伏尔泰逝世后,教会宣布他为无神论者,不准按宗教仪式将他在巴黎埋葬。他的遗体被秘密地运到香槟省,安葬在色利埃礼拜堂内。法国大革命之后,179171日,起义的法国人民将伏尔泰的遗骸隆重地运回巴黎,以国葬的礼遇寄托人们对这位思想巨人的尊崇和敬仰。在运葬的枢车上,写着一句概括伏尔泰一生功绩的名言:他培养我们热爱自由。现在,伏尔泰的骨灰安葬在法国伟人的墓地——先贤祠。他的心脏装在一只盒子里,存放在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中。在这个盒子上写着伏尔泰生前的一句话: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智者感言:

  向往幸福,是人们希望的组成部分;追求幸福,是人们努力的重要目标。但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幸福呢?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说,衣锦服居广厦比那些茅屋为寒风所破寒士们幸福;如果从逍遥的角度说,在破木捅里晒太阳的智者,比生活在勾心斗角的深宫里的王侯将相幸福。

  其实,这里面,说的是密切联系的两回事:幸福观和幸福感。幸福观体现的是一种取向,即'……为幸福。而幸福感说的是一种感受,是建立在幸福观基础上的主观体验。幸福观决定我们的努力方向,而幸福感决定我们的努力程度。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幸福观,但无法左右自己的幸福感。

  在得失进退之间,我们寻找着我们希望的幸福。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

  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但在1936211日,生活在伦孰的人们还是被一部无声电影震动了。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峰登时代《在这一天上演。影片用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击工业化时代人的生存境遇问题,影片开始是一群羔羊,一个挨着一个,向着屠宰场走去。接着,镜头一转,换成了一群工人,从地铁口走出,涌向工厂的大门。大得吓人的机器,残酷的工厂老板,还有一刻不停地监视工人工作情况的监工,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人在与机器的村比中显得如此渺小。观众永远忘不了这样的镜头: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被流水线弄得麻木机械,在他的眼前除了螺丝,别无他物。他机械地拧着螺丝,甚至把人的弃子、秘书小姐的钮扣都当成螺丝来拧。

  其实,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在此之前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不过,那时对二者的认识,是从褒奖人的角度来说的。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就是法国启蒙哲学的重要人物、法国唯物主义最早的代表拉美特利(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1709年,拉美特利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圣马洛的一个富商家庭。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拉美特利丰富的阅历为他深刻的思想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他早年学习神学,后来又转向医学,并于1733年在瑞姆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有过一段短暂的国外学习经历,就是到荷兰的莱顿大学,师从名医波尔哈维学习。1735年,他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医生生涯。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很多重要的医学论著,在医学界赢得了很高的声望。1742年,他到了巴黎,成为一位公爵的私人医生。后来,在这位显贵的推荐下,他还成为法兰西近卫军团军医。

  如果拉美特利就此安心地做自己的医生,我们也许就不会知道他这个人了。正是他的深沉思考,为他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但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1745年,他发表了自己的哲学处女作《心灵的自然史》,1747年,又发表了代表作《人是机器》。这两本书使得教会对他恨之入骨。拉美特利只好逃亡普鲁士。在柏林,拉美特利经人介绍,成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私人医生和侍读官。这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现拉美特利医学和思想特长的悠闲职位,此后他发表的《人是植物》、《伊壁鸠鲁体系》和《论幸福》等等,都得益于这种安静的环境。

  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他明确宣称哲学具有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论和唯灵论。而他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他的人是一架机器的观点,就是这一立场生动而典型的体现。

  拉美特利通过经验的观察,明确地认为: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的一部分和原动力。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在拉美特利看来,人是一架如此复杂的机器,要想一开始便对它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开始便想给它下一个定义,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所以,动物和人之间并无根本的区别。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在他看来,人甚至还不如动物,因为,在很多方面,人的生而具有的本能还不及动物。根据这种认识,拉美特利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他说: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谁严守这个法则,谁就是一个诚实的、值得全人类信任的人。谁不忠实遵守它,任凭他披着另一种宗教的外衣,也只是一个骗子,或者是一个我所鄙夷的伪君子。不过,拉美特利并没有把人变成冰冷的东西。他说:人是机器,但是他感觉、思想、辨别善恶,就像辨别蓝颜色和黄颜色一样,总之,他生而具有智慧和一种敏锐的道德本能,而又是一个动物。在一定意义上说,拉美特利是把机器的物质性和动物的活动性加在一起,以描述人的存在的。

  最后,拉美特利这样概括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勇敢地作出结论:人是一架机器;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在这里,这个结论决不是一个由于需要或假想而提出来的假设,它决不是偏见的产物,甚至也不仅仅是我们的理性的产物。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感官高举着火炬,照亮了理性的路,并指示我跟着它前进的话,对于理性这样一个我认为不是很可靠的向导,我也许会瞧不起的。因此经验在我面前为理性讲了话;就是这样,我把经验和理性结合在一起了。

  拉美特利的去世是一个很大的意外。1751H11日,他因为食物中毒,英年早逝。围绕这一事件,很多居心巨测的人大做文章,甚至将唯物主义诬蔑为追求物质享受,类的贬义词。这就是后来的事了。

  智者感言:

  在拉美特利的时代,机器还没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所以,他可以用机器来表示人的客观存在。但在今天,在谈到机器的时候,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应该是肇始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那种场景。

  资本主义对于人类历史的发表功不可没。但机器大工业的迅速扩张和无限膨胀,也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无法避免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机器对人的制约,成为一些思想家们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的洪流将人的个性、情感甚至思想都无情淹没的时候,机器这种庞然大物,更成为一种非人的力量形象大使

  不要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也不要说忘恩负义等等之类的话。人时世界的态度,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出于我们的立场和道德y.J断,按照我们的思想和价值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很多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哪一种结论更可取,关键就是要看哪一种结论更有说服力。

  人的问题是复杂的,就复杂在这里。而哲学的魅力,也在这种复杂的思考中,不断呈现。

  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

  一个人写自己的生平时,如果说得太多了,总是免不了有追求虚荣之嫌,所以我的自传要力求简短。人们或者认为我擅自来写自己的生平,那正是一种虚荣;不过这篇叙述文字所包含的除了关于我自己著作的记载而外,很少有别的;而且我的一生也差不多是消耗在文字生涯中的。此外,我的大部分著作的初次成功也并不足为虚荣的对象。

  上面的这段文字,是一位哲学家为自己写的《自传》中开头的一段话。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

  休谟出身名门,但他的早年经历并不顺畅。1711年,他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算是个有天才的人,出身伯爵家庭,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特别有德行的人,是一位爵士的女儿。休谟自认为自己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文学吸引,而且这种对文学的兴趣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是他一生的主要情感快乐的无尽宝藏。但他对哲学的态度更是执著,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他曾经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但他并没有坚持到毕业。他也有过为时不短的旅居法国经历,但这也没有使他的境遇得到根本的改善。

  休谟成为显赫人物,是在不惑之年以后。他曾经两次落选哲学教授,在1752年,被苏格兰律师协会选为一座图书馆的馆长,这座图书馆是苏格兰国立图书馆的前身。在这里,休谟完成并出版了六卷本的《英国史》。这本书轰动一时,也使得休谟的才华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本书使休谟不仅在经济L独立,而且成为富裕的人。从1763年到1766年,休谟供职于巴黎,起初任英国使馆的秘书,随后又任使馆代办。这一时期,他与当时的作家和哲学家有了广泛的交往。回到伦敦后,休谟任国务副大臣,直到1769年在爱丁堡退休。此时,他每年己经可以领到l000英镑的退休金和书稿费了。后来有人劝他继续写这本书的续集,休谟摊开两手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徽了,太富了。由此可见,休谟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休谟对他的作品的反响并不如此满意。1732年,刚满21岁的休谟开始动笔写代表作《人性论》。1738年到1740年,《人性论》在英国分卷出版,但无人问津。用休谟自已的话说,任何文学的企图都不及我的《人性论》那样不幸。它从机器中一生出来就死了,它无声无臭的,甚至在热狂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来。后来,休谟将《人性论》第一卷《论人性》改写成《人类理智研究》,在1748年出版,将该书第三卷论道德改写成《道德原则研究》,在1751年出版,这两本书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才使得《人性论》这部巨著起死回生。除了上述成果以外,他还写了《道德与政治论文集》、《宗教的自然史》等作品。而写作时间长达20年之久的《自然宗教对话录》,则在1779年,才由亚当?斯密整理出版。此时,休谟己经过世3年之久。

  休谟将自己的哲学建立在对人性的研究之上。他认为,哲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人性乃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我们在没有梳理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切解决。而对于研究人性的方法,休谟继承了经验主义的传统,并沿着洛克的思路,继续前进,提出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惟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对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惟一牢固的基础就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基于这种认识,休谟提出了人性科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其一,印象在先原则一切知识源于感觉;其二,想象自由原则人的精神所具有的创造力量,不外乎是将感官和经验所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加以联系、置换、扩大或缩小而己。休谟据此认为,我们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关于观念的知识,另一类则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几何、代数、二角等数学知识属于前者,而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学等等则属于后者。休谟的上述命题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只能通过经验的方式来证明。因为逻辑上的归纳推理,无法通过理性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过渡。这个让休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被学界称为休谟问题。而面对这个无法逾越的困难,休谟转而求助习惯,提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所谓经验的有效性,就是指我们所预期出现的结果与过去出现过的结果相似。所以,如果没有习惯的影响,我们对世界会一无所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休谟强调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这样,习惯成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也成了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的落脚点。

  休谟终生独身。用他自己的评价来说,他和平而能自制,坦白而又和蔼,愉快而善与人亲昵,最不易发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以至于休谟的朋友们从来没有遇见任何机会,来给休谟的品格和行为的某些地方辩护。休谟去世前不久出席过一次晚宴。宴会上一个客人抱怨世界充满了敌意,人跟人之间的对立太深了。不,并非如你所说。休谟语重心长地说,你看,我以前写过能引起敌意的各种题目。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宗教的,可除了辉格党人、托利党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却没有任何敌人。这也许可以成为休谟的人生写照吧!

  智者感言: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方的英美法系,甚至有判例法,以习惯的力量对未来作出判断。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习惯的驱使,去不自觉地犯错误。个人或者社会,都不鲜见这种例子。

  但习惯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经历过时代的变迁之后,那些原来被奉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习惯,也难免成为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东西,成为被改变的对象。

  形成习惯和改变习惯,都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我们需要判断的,是那形成或者改变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要找到那个东西,需要的不仅是理性的思考,还有哲学的智慧和道德的约束。

  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应当给大城市的人演戏,给堕落的平民写小说。我对我这个时代的风尚作过研究,因此把这些信刊印成书。我怎么不生在另一个时代,把它们扔进火里一烧了事呢?

  尽管我名义上只是本书的出版者,但这本书是我亲自写的,这一点,我并不隐瞒,这些信是不是全部由我写的,是否通通都是杜撰的?先生,这时你有什么关系呢?在你看来,这本书当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

  凡是诚实的人,对自己发表的著作,都要说明自己是该书的作者。

  因此我在这本集子的前头写上我的名字,其目的,不是为了表明它归我所有,而是为了对它负责。如果书中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人们要责备,就责备我;如果说它写得好,我也不想用它表为我增光。如表这本书很坏,那我更应当声明它是我所作:我不希望人们把我看得太好。

  是谁用这种方式告白?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一本叫做《新爱洛伊丝》的书,书的作者就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让一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无论是经历还是著作,卢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我们不妨以几个关键词为引导,去认识一下这位杰出人物。

  第一个关键词是颠沛流离。这是伴随卢梭终生的经历。1712628口,卢梭出生于瑞十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他的出世是以母亲的去世为代价的,以至于每次和父亲提起母亲,父子二人都要大哭一场。在卢梭10岁的时候,做钟表匠的父亲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卢梭也从此开始了独立的人生流浪。16岁起,他离开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恶劣的环境使卢梭沾染了很多恶习,也使他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和体会。即使在成名之后,卢梭也有多次流亡的经历。直到177878日,卢梭在孤寂中去世。这种生活境遇,与卢梭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即使表面。上的妥协

  第二个关键词是影响深远。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史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赛业?伯林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概括: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评论卢梭说,他的'笔造成的影响超过亚里上多德、西塞罗、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以及有史以来任何一人。虽说这?见解显然有夸张之嫌,不过也并非全然向壁虚构。我们还可以引用斯达尔夫人的话,她说,'卢梭没有说出什么东西,不过他在各处点起了火焰。”这一段引用的话,可以作为卢梭在当前时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注脚和佐证。至于他在他所处的时代的影响,己经有很多的事实作为根据,就不必细表了。

  第三个关键词是成就非凡。卢梭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教育,但他用长期勤奋的自学弥补了这个遗憾。浏览一下卢梭的著作名单,我们很容易发现一长串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名字:《新爱洛伊丝》、《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每一本著作,即使在今天,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篇章。在这些著作中,卢梭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谴责封建思想,要求个性解放,呼吁自然的爱的结合。他对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深入分析,以及对社会平等的设计构架,都成为点燃思想的火种。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个体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就是卢梭不朽的丰碑。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就是出自《爱弥儿》的一句名言。

  《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该书的副标题论教育为我们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卢梭的意图。它描写了一个叫爱弥儿受教育者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关于这本书最经典的传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一生守时,却因为读这本书入迷而打破自己的时间表。

  在书中,卢梭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实际上我们永远都仅仪是在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连续的眼前的时刻以外,便没有其他的联系。而在眼前的时刻中,始终要把采取行动的时刻当作第一个时刻。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用过去的事情来折磨自己,那就等于是无病呻吟,自寻烦恼。爱弥儿,你要做一个新人,对于你的命运,也像对你的天性一样,不能有更多的埋怨。……真实的东西,为你而存在的东西,是你的生命,你的健康,你的青春,你的理智,你的才智,你的美德,最后,如果你愿意的话,是你因为有了前面那些东酉而取得的幸福。这种人生境界,的确能让我们有更多感动!

  智者感言:

  生死,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意义。兵家看重生死,是要让兵者里之死地而后生;老子不重生死,是因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庄子更轻生死,那是因为在他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东方贤者哀民生之多艰,西方智人向死而生,都在豁达中显出宁静,在关切中表露凝重。能将生死里之度外的,只能是极端的情况。

  在这个意义上,卢梭给我们提供的启示尤显珍贵。如果我们把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从死生的意义上去理解,我们就会为旧我的消饵和新我的诞生而惊奇、欣喜,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和郁闷了。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人也借此设想假如生命只刺三天。卢校的思考更为久远,在生命的每一刻,我们都能够体味到死亡和诞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命每刻都是新的!

  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υκλιοξ(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ι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encyc1oPaedia,随后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于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在英国最早见于1644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朝初年的《尔稚》,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哲学派别,与百科全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个就是百科全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家狄德罗(Deni Diderot)。

  狄德罗171311月出生于法国郎格尔市一个小资产者家庭,接受教育较早,后获得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离开学校后,狄德罗在巴黎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流浪生活,以自由文人的身份,出没于沙龙和剧场,靠当家庭教师和卖文为生。

  狄德罗的名字,是和《百科全书》联系在二起的。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和艺术与科学百科辞典》译成法文出版,但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就决定物色人选,重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狄德罗以作家身份,被邀请和数学家达朗贝尔一起主持这项浩大工程。后来,达朗贝尔因恐受连累,于1759年宣布辞退,由狄德罗一人主持此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极为广泛,几乎包括各个知识领域具有先进思想的一切杰出的代表人物。先后有一百六十多人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孟德斯坞、伏尔泰、卢梭、孔多塞、魁奈、杜尔哥都为《百科全书》写过大量词条,毕丰、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等人也都是这项工程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但能相互协作,其中积极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又有唯物主义启蒙思想的人士,在历史上就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曾多次受到当局干扰,参与撰写条目的学者,有的被关进监狱,有的被迫流亡国外。当时,检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反动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但是,在狄德罗等人的据理抗争下,《百科全书》虽几经周折,终于得以问世。从1750年狄德罗发表《百科全书》发刊词,到1780年最后出齐,这部历时近30年才得以完成的巨著包括文字部分19卷、图版12卷、附录和索引4卷,合计35卷。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他不仅亲自撰写了1139个词条,还经常到工匠作坊去观察了解各种机器、工具的结构和性能,托人详细绘制成图像。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部著作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标志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己经达到高潮。

  1784730日,狄德罗去世。在去世的前一天,他留给世界一句至理名言: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这句话,道出了狄德罗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也为我们理解狄德罗的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狄德罗看来,怀疑是对宗教信仰最彻底的解决方式。怀疑论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它应该是一般的,因为它是真理的试金石。如果哲学家为了确定上帝的存在,龚从怀疑其存在开始,那么还有什么命题能逃脱这种证明呢?这种怀疑,是因人而异的。每一个心灵都有它的望远镜。这正是怀疑对于人的意义。但只有经过怀疑的过程,我们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确信某些东西。凡是从来没有被当作问题的,都是丝毫没有经过证明的。凡是未经毫无成见地考查过的,就是从来未经很好地考查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用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用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去求证,我们才能得到真理。我们就是赋有感受性和记忆的乐器。我们的感官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依照我们判断,这就是一架与你我具有同样结构的钢琴中所发生的一切。他还根据自己的这个比喻,把贝克莱称为一架发疯的钢琴,因为它不要人弹奏会自己响。这对唯心主义观念的打击是十分到位的,也很值得我们品味。

  智者感言:

  怀疑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年轻人轻信很多假的东西,老年人怀疑很多真的东西。是对这种冒险的经典表达。

  很多时候,就咖狄德罗所言,只有怀疑,我们才能克服轻信和迷信,发现事情的本来面目,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科学实证主义的所谓证伪,就是这种怀疑的最好论释。

  但有些时候,怀疑一旦成为一种人生态度,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个多疑的人,最终会让自己时自己都不相信,其后果可想而知。秦桧也要有三个相好的,如果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最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所以,怀疑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确信基拙之上,要讲究适度原则。只因有一些东西是我们确信不疑的,我们的怀疑才有价值。

  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持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在我国的儒家文化传统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不屑于谈及功利的问题,作为儒学经典的们仑语《中,就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被视为十分低俗的生活方式。甚至某些极端的人,为了表明清高,将改称阿堵物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种哲学观点,其对利益的看法,与上述的儒家思想截然相反。这就是功利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就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爱尔维修(Helvetius)。

  爱尔攘修的全名是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1715年,他在巴黎的个医学世家出生。爱尔维修的父亲是服侍皇后的宫廷御医,为爱尔维修的成长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父亲丰富的藏书和广博的见识,成为爱尔维修不竭的知识源泉。虽然就正统教育而言,爱尔维修在路易专科学校主要学习的只是神学教条和修辞学,但他的知识视野,己经远远超出了这些领域。1738年,皇后为奖赏他父亲,任命爱尔维修为总包税官。这个待遇丰厚的美差,为爱尔维修提供了见识的物质基础,也让他亲自感受了上层社会的官场丑行。1751年,爱尔维修辞去了官职,开始了隐居生活,也开始了真正自由的哲学探索。

  17588月,爱尔维修出版了《论精神》。这本书的主旨是推崇肉体感受性,重视利益,兼论立法和教育的意义。该书由于其无神论思想、反封建思想而遭到了抨击。罗马教皇明令教徒禁止阅读这本读神的著作,而巴黎大主教也告诫教徒应像防瘟疫一样防着它。17592月,巴黎议会下令焚毁该书。爱尔维修本人也幸亏靠有权势的亲友的保护才幸免于难,但他与教会的矛盾已经不可能和解。这本书在法国之外却大受欢迎。意大利所有杂志盛赞此书,英国把这本书一版再版。德国、瑞典、俄国也引起轰动。

  1764年,爱尔维修出访英国,受到乔治三世和王后的接见,也参观了英国剧院。另外他还去了普鲁士,得到了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礼遇。他也开始构思《论精神》的姊妹篇《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11226日,爱尔维修去世。临终前,他拒绝与教会和解,不做祷告、忏悔,格守无神论的信念。在他去世后,1772年哲学长诗《幸福》在伦敦出版,1773年《论人》在海牙出版。这些著作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爱尔维修的独特哲学思想。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特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爱尔维修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认为利益是判断道德的标准,利益不仅决定人的道德观念,也决定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在他看来,一般人通常把利益这个名词的意义仅仅局限在爱钱上;明白的读者将会觉察到我是采取这个名词的比较广的意义的,我是把它一般地应用于在一切能够使我们增进快乐、减少痛苦的事物上的。在他看来,人类道德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道德的善恶完全是从利益引发出来的,并由利益来决定的。人类一切的道德善恶,所有的好坏观念,都是与利益直接相联系的,或者不如说都是利益分配与占有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爱尔维修认为:利益原则是符合人类的生存经验的。并且,利益原则也是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的。爱尔维修还区分了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和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爱尔维修认为,以公益为目标的个人利益追求才是道德的。美德这个名词,我们只能理解为追求共同幸福的欲望;因此,公共利益乃是美德的目的,美德所支使的行为,乃是它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所以美德的观念并不是任意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点,所有的人,至少是那些生活于社会中的人,都应当对美德形成同样的观念。

  基于这种认识,爱尔维修认为,幸福的实际感受就是快乐。追求快乐的欲望促使人奋发图强,改善生活条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丰富物质生产,推进人与人之间交往,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但是快乐与幸福必须同步前进,和谐一致,才能实现人的理想的目的。这就要求人能够享有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乐不是无所控制的感性快乐或贪图功名的虚荣心,而是无损于社会人群、合乎自重原则的有节制的感性享受。真正的幸福热衷于知识的追求,偏爱知识。他希望人们拥有知识,凭借知识而获得自由和幸福。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万能法律造成一切等等观念,对自己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爱尔维修的哲学推动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了法国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爱尔维修的哲学观,也对边沁、密尔等著名功利主义学者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智者感言:

  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已经使我们不用再讨论是否重视利益的问题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重利

  如果我们只是就字面的意义来理解,爱尔维修的利益观与那些制假售假的见利忘义之徒并无二致。但爱尔维修对于个人公共的区分,却不是那些见利忘义者能想到的。作为一种哲学,爱尔维修的利益观,让我们在之上,看到了那个超越个体的社会存在的价值。

  只有将个人的利益追求限制在于社会利益相符合的方向上,我们的利益才能长久。

  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

  我们通常认为哲学产生于惊奇。但有一位学者,却告诉我们:好奇心华是一种很大的罪恶。上帝曾经由于一个女人有识别善恶的好奇心而惩罚人类。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健全理智,或是想知道僧侣不许我们知道的东西,那末,我们就会有上干神怒之虞。哲学家'是忠于智慧和健全理性的,因而是坏蛋、贼、骗子。社会应该使仇视教会的人受火刑。这些恶棍竟提醒人们当心:在尘世,不要两眼朝天而被掏走钱袋。对教会的嘲讽跃然纸上。

  上面的这些说法,引自一本叫做(袖珍神学《的小册子,它的作者就是ls世纪激进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霍尔巴赫(Holbach)。

  霍尔巴赫祖籍德国,原名保尔?亨利希?迪特里希(Paul Heinrich Dierrich),17231月生于德国帕拉蒂拿特的一个平民家庭。他7岁丧母,12岁随父亲移居法国。1744年,霍尔巴赫到荷兰莱顿大学读书学习科学技术,并大量阅读了霍布斯、洛克和牛顿等人的著作。1749年,他取得了法国国籍,曾一度在巴黎索尔朋神学院教神学和哲学。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正在着手编写《百科全书》的狄德罗,并通过狄德罗结识了其他百科全书派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与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753年他继承了舅父的男爵称号和财产,改名为保尔,昂立?霍尔巴赫男爵,不久又继承了岳父国王顾问团理事的贵族头衔和每年的薪俸。1789621日霍尔巴赫于家中去世。霍尔巴赫是,一个著述等身的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揭穿了的基督教》、《袖珍神学》、《神圣的瘟疫》、《健全的思想》、《自然的体系》、《社会体系》、《普遍伦理学》等,其中《自然的体系》被誉为唯物主义的圣经

  霍尔巴赫是一个知识渊博、涉猎广泛的学者。他是狄德罗编辑和出版《百科全书》的坚定支持者。他发挥自己精通多国语言和了解地质学、冶金学和物理学等方面最新科技成就的特长,为《百科全书》撰写了400多个条目,内容涉及地质、地理、矿藏、冶金、物理、化学、法律和语言等诸多领域,为《百科全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霍尔巴赫之所以被后人景仰,还不是因为他的这些贡献。他在思想领域的杰出之处让他真正流芳历史。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他虽跻身于贵族的行列并且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却用这些财产来资助自由思想家们的学术活动。当时霍尔巴赫家的沙龙就是百科全书派集会的场所。为了避免被迫害,霍尔巴赫的所有论著都是匿名出版的。他通常是在荷兰修订自己的著作并在那里付印,或是不署名,或是用米腊波、贝尔尼埃、己故的弗勒勒等之类的名字。上面所说的《袖珍神学》一书,出版时的署名就是神甫贝尔尼埃神学硕士。正是用这种方式,霍尔巴赫建立起了自己的法国式的唯物主义体系。

  霍尔巴赫的理论,首先在于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当时流行的神学,极力宣扬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和意志自由。而霍尔巴赫依据当时所己达到的自然科学的成果,给予这三个命题以唯物主义的回答,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他提出: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运动就是它存在和变化的原因。而且,自然的运动是受因果规律的制约的,而不是任何精神实体创造和推动的。所谓存在一个超自然的上帝,只是虚构。关于灵魂不灭,霍尔巴赫认为,人同自然中的一切其他存在物一样,服从于共同的规律。神学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才创造了所谓灵魂、灵性、非物质性、不朽等概念。在谈到意志自由时,霍尔巴赫依据当时生理科学的知识断言:人类器官的作用,它所接受的冲动反其所产生的效果,都必须服从必然性的支配。人的自由只不过是包含在人自身之内的必然。所以,他明确反对神学和教会,认为宗教是道德堕落的根源

  他对这里的看法,是与他的这些基本观点一致的。在《健全的思想》的序言中,霍尔巴赫说:真理是简单的。谬误是复杂的。谬误的道路无限曲折回旋。自然的声音任何人都能了解。谎言的声音则模棱两可、扑朔迷离和神秘莫NlJ.真理的道路平坦笔直。谎言的道路昏暗弯曲。每个人都必须记住的这些原理是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不能怀疑的。一切正直的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人们的全部不幸只在于他们的无知;而他们之所以无知,只是因为他们周围的环境阻碍着教育的发展;人们之所以愚蠢,惟一是因为他们的理性还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

  霍尔巴赫的观点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学说对历史发展的开创作用,影响是十分积极的。恩格斯离度评价了这种唯物主义学说:当时哲学的最高光荣就是它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狄隘状况引入迷途,从斯宾诺莎一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论者都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而把详细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霍尔巴赫是当之无愧的这种光荣的典范和榜样。

  智者感言:

  对于真理与谎言的关系,我们很多人能讲得头头是道。

  但在实际生活中,真理往往受到桔难,而谎言经常得到赞誉。鲁迅先生曾经谈到一个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而另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撒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种情况,在今天还是存在的。

  很多人,宁愿生活在虚假但温柔的谎言里,也不愿正视那些冷峻甚至残酷但真实的现实。记得在一篇小说里,一个虚伪的君子假托别人的名义,给自己送很多花圈,以显示自己不是那么孤苦伶仃。不知道这些人是否还能称为理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不幸福。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你听说过人做钟表的趣事呜?若干年前,在一个名叫哥尼斯堡的小城,就有这样的事。这个小城的人们有一种特殊的校正时间的方式:每天下午四点整,一位精神焕发的老先生,会按时走出家门,去门前的小路散步。据说,直到这位老者80岁去世,一共只出现过3次例外。

  这位被哥尼斯堡的人们当作钟表的老人,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伊曼努尔有上帝保佑我们的意思,422日是普鲁士的圣伊曼努尔节,康德的名字与此有关,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

  1724422日,康德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小城。他的父亲是~个马鞍匠,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虔诚教派信徒。康德的父母共生了9个孩子,但只有5个活了下来,康德排名第4.后来,康德在一封信中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我的父母那样政治的态度、道德和礼貌,都可为后人模范,他们辞世的时候,虽然没有留下一点产业,单是给我的这班教育,从道德方面来看,是再没有能比这更为高尚的了。

  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并在这里学习了7年。1747年,他没有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就离开学校,当起了家庭教师。1755年,康德取得了哥尼斯堡编外讲师的资格,从此开始了他41年的大学教师生涯,而编外讲师这个角色,他就做了15年。其间,他讲授过的课程包括数学、自然观、人类学、自然地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科学、教育学、哲学大全等等。1770年,他才被任命为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编内正式教授。1786年,康德被选为哥尼斯堡大学校长,同年,他又当选柏林科学院院士。1794年,康德当选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98年,康德当选意大利西恩科学院院士。他的思想的影响力,早己超出了欧洲的界限,尽管康德本人始终没有离开哥尼斯堡。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康德这人的表面生活和他那种破坏性的震撼世界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对比!

  康德对世界的震撼,首先归于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认识论上,康德以调和的形式终结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吵,并将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传统思维转换为对象符合知识。简单地说,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是后天的结果,而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是先天综合判断的表现。这种革命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其对哲学发展的作用不亚于哥白尼对太阳和地球关系的颠倒。当然,这种观点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康德认为我们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现象界,而作为本质的物自体,则在认识的彼岸,是我们无法认识的。

  基于这种革命,康德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当然,他的批判,不是声色俱厉的斥责,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对理性之认识能力的分析。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就是所谓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的结论由此而来。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的著名论断,也是在这个意义七说的。康德在结论中这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后来这句篇言被作为铭文,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康德批判地融合了理性主义美学和经验主义美学的观点,指出审美是真和善的中项,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美学体系。

  尽管我在竭力简化,但不得不承认,康德的著作还是}一分晦涩艰深的。要有足够的定力和意志,才能从中理解康德丰富和深刻的思想。但这并没有妨碍人们对他崇敬有加。1804212日,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悼念这位哲学巨人。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留在他身后的,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哲学著作。他的睿智与深邃,在这些著作里得到永生。

  智者感言:

  康德开启了哲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富于思辩的民族,也因为有他这样的巨人而感到骄傲。尽管很多人读不懂康德的大部头,但时他的景仰丝毫不减。

  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也和我们一样经历生活。他淡泊,但没有与世隔绝;他深刻,但没有行为怪异。他的生老病死,也与我们并无二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家不是、更不应该被视为生活中的异类、怪物二我们可以读不懂康德的论著,但不能因此说康德不是正常人。

  对于那艰深的体系而言,很多人在敬畏哲学,而面时丰满真实的哲学家,我们只有敬仰。

  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有一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家里,来了一个小伙子,要和他讨论问题。当时,康德已是全欧洲闻名的哲学教授了,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小伙子的要求,一个多月以后,康德收到一个邮件,是一篇名为《试评一切天启》的论文和一封短信。信是这样写的:'我到哥尼斯堡来,为的是更切近地认识一位为整个欧洲所尊敬的人,然而全欧洲只有少数人像我这样敬爱他。我已经向您作了自我介绍,后来我明白了,希望认识您这样一位人物而不出示任何证书,这是孟浪无礼的。我应该有一封介绍信。但是,我只承认我自己为自己写的介绍信。我此刻就把它附上,康德看了信和论文以后,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人的交往就此开始,并成为一段佳话。

  上面故事里的那个小伙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人物、康德学说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费希特早年的生活境遇是比较艰苦的。1762519日,费希特在德国上劳齐茨的一个名叫拉梅瑙的乡村出生。他的父亲靠手工维持生计,家境贫寒。费希特是家中的长子,也只能通过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接受教育。他天资聪颖,在听牧师布道以后第二天还能够准确地背诵布道的内容。,位贵族米尔提茨决定资助这个天才的孩子上学,直到1784去世,费希特的学费全是这位贵族资助的。1750年,费希特进入耶拿大学,学习神学和法学,1781年,他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学习神学。1784年,山于其资金赞助人米尔提茨去世,助学金断绝,为了糊口,他不得不为私人补课。1788年,一位朋友推荐他到苏黎世一个家庭当教师。1790年费希特回到莱比锡,继续给人当家庭教师。这一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他开始接触康德哲学。这是费希特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他在几个月内就读完了三大批判,研究速度简直是令人惊奇。他不仅因此彻底放弃了原有的决定论思想,而且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理性的自由。上面的那则小故事,就是这一年发生的。

  康德对费希特的论文十分满意,就将作品推荐发表了。当初出版时没有刊印作者的名字,不少读者误认为是出自康德之手。康德在得知此事后在《文汇报》上发表更正声明,说明作者是费希特。原来默默无闻的费希特一下子声名鹊起。1793年,费希特再次来到苏黎世。针对当时欧洲反动势力对法国革命的攻击,对欧洲君主进行激进的抨击,在当时激起巨大的反响。与此同时,他开始酝酿自己的以自由的自我为核心的知识学体系,并在苏黎世多次作哲学演讲。后来,他在耶拿大学负责过一段时间的哲学讲座。从1802年起,费希特多次修改他的知识学体系。但他的工作重点不是写作,而是演讲,因为在他看来,当时世风不好,很少有人认真读书,与其著书立说,不如用生动直接的演讲去阐释思想,唤醒人心。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他对学者的使命的认识,就是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名为《论学者的使命》的演讲中,费希特对学者的责任作了很好的论述。在费希特看来,每个阶层都值得我们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能受到更大的尊敬。而那些被体面地视为学者阶层的人,理应为社会服务,应当把自己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他说:''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所以,就我们迄今所阐明的学者概念来说,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此外,他还对学生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认为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是每一个人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整个社会的最终目标,而且也是学者在社会中全部工作的最终目标。这种对学者的定位成为后来对知识分子作用研究的基础。

  1806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战败后,他随国王流亡,直到18076月才回到柏林。面对德意志民族的沉沦,费希特一方面发表公开演讲,另一方面参与筹建柏林大学。1810年秋,费希特成为他亲自参加筹建的柏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由于大学生争斗和他的教学计划与当局意见不合,他在1812年任期未满之前就辞去了校长职务。1813年夏,柏林流行伤寒病。费希特最终也被传染。1814129曰,费希特因病逝世,留下他未竟的哲学和自由事业。

  智者感言:

  随着一系列学术丑闻的曝光,学者的道德问题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焦点。

  之所以如此,正如费希特所说,是因为学者这个身份,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使命。这些特殊的使命,是与道德相联系的,也是与责任相联系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一身份寄予更高的希望,提出更高的要求。费希特认为学者是人类的教师,绝不是标持学者地位的年贵和清高,而是强调学者所承担的使命和道德责任。

  遗憾的是,很多试图成为学者的人,正是遗忘了这种责任感,而只是追求学者的年严。有时甚至为了一些虚荣,打击不同意见,甚至弄虚作假。照此做法,即便获得了学者的称谓,也不可能承担起学者的使命。

  费希特所说的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只是对真正的学者说的。

  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二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184310月,马克思为了给《德法年鉴》约稿,专程致信当时居住在德国弗兰根中部布鲁克堡的费尔巴哈。在这封信中,马克思这样描述一位被他视为对手的人:他把哲学变成一般的外交学,变成应付一切场合的外交手段,”“谢林的真诚的青春思想——我们也应该承认我们对手的一切长处,不过他要实现这一思想,已经除了想象以外没有任何能力,除了虚荣以外没有任何力量,除了鸦片以外没有任何刺激剂,除了容易激动女性的感受力以外没有任何器官了——谢林的这种真诚的青春思想,在他那里只落得一场青春幻梦,而在您那里却成了真理、现实、男子汉的事业。

  这位被马克思称为对手的人,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客观唯心论的代表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

  从生活经历来看,谢林一生没有多少波折,属于一帆风顺的类型。他1775年出生于一个新教牧师家庭。1790年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与神学。1795年毕业,在莱比锡做家庭教师。1798年担任耶拿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1803年至1806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教授。1806年迁移到慕尼黑,任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和造型艺术科学院秘书长。1820年至1826年任埃尔兰根大学教授。1827年返回慕尼黑,由巴伐利亚君主路德维希任命为国家科学中心总监,并担任科学院院长和慕尼黑大学教授的职务。1841年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邀请,主持柏林大学哲学讲座,随后担任了柏林科学院院士和普鲁士政府枢密顾问。1854年死于赴瑞士途中。

  但从学术的发展来看,谢林则经历了一次完全的背叛与转换。从他早期的创作来看,谢林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在政治上,谢林曾经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者;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但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以后,他却从资产阶级法治的倡导者变为封建专制制度的辩护士,从包含辩证法内容的客观唯心论走向反动的天主教神学。海涅曾说:我们的青年哲学家们在过去都是贫苦孤独地蹲在破陋不堪的亭子间,苦心孤诣地思考他们的哲学体系,我们现在的哲学家们则穿起了十分华丽的朝服,他们变成了国家哲学家,就是说,他们在为那个任用他们的国家的一切利益制造哲学辩护词。谢林就是这样的人。

  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是谢林在早期提出的杰出观点之一。谢林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欧洲各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时代。他亲身经历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拿破仑帝国的战争、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复辟和1848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些事件都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当法国革命像霹雳一样击中德国这个混乱世界的时候,他与同时代的德国资产阶级进步分子一样,为法国国民议会和法国人民作过欢呼。当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抗击扼杀法国革命的普奥联军时,他怀着对法国革命的热情,还把这首革命歌曲译成德文,希望莱茵河右岸德国人的心灵也慷慨激昂起来。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将人类历史的进步视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提出人类历史是从物我不分的原始状态,即黄金时代的丧失开始的,将来则以理性的王国,即法治的黄金时代告终。在他的历史视野里,他把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描绘为人类的最高理想,把资产阶级法治社会美化为人类的理性王国,解释为不可移易的第二种自然界。他认为:普遍的法治状态是自由的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普遍的法治状态,自由便没有任何保证。没有得到普遍自然秩序保证的自由是完全不可靠的,并且就像在我们现今大多数国家中看到的那样,是一种纯粹的寄生植物,它通常按照必然的矛盾,逆来顺受,以致个人根本不得确保其自由。这种情形是不应该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谢林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叫做人的革命。他说:使人得到解放,脱离客观世界的恐怖,这是理性的一次大胆冒险;这次冒险是不会失败的,因为人将随着认识他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而变得更加伟大。如果让人意识到他现在是什么,他就会立刻知道他应该是什么:让他在理论上重视自己,他就会紧接着在实践上重视自己。

  后来,谢林从自己的观点中大步倒退,成为普鲁士封建专制王朝的官方哲学家,为普鲁士国王祝福,疯狂地攻击资产阶级革命,认为把人的解放理解为通过政治革命消灭国家本身。这些反动的论调,使得他原来的思想的光辉几乎被湮没其中。马克思说:对谢林的批判就是间接地对我们全部政治的批判,特别是对普鲁士政治的批判。谢林的哲学——这就是在哲学幌子下的普鲁士政治。这正是针对后期谢林的观点而言的。他以自己的晚期活动背叛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是对这位悲剧人物的精当评价。

  智者感言:

  谢林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是他那个时代的一批悲剧人物的缩影。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超越他们的那个时代,就像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维持当前社会的秩序一样。画地为牢是充满原始意味的描述,天下大同是遥远未来的理想。

  谢林是时的,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有一点他并没有提到,那就是不管我们如何作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任由后人评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沉双,但即使沉默也会成为呈堂证供,接受话问和审视的。对历史负责,和时历史的创造是一致的,就如谢林本人的经历一择。

  所以,即便是为了避免以后的尴尬,从现在起,也重视一下我们的足迹吧。

  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有这样一则笑话,说一个慢性子,火烧眉毛也不着急。一天,他正在朋友家里聊天,突然他的仆人急匆匆地跑来说:您赶紧回家看看吧,家里发生火灾了,此君听后,很不在意地说不着急,又聊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回家。等他到家时,家里已经被烧得片瓦不存了。我们也许觉得这位迂夫子太傻,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而有一位哲学家恰巧就是这样的人,一天,他在书房里正在冥思苦想。他的仆人急匆匆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嚷道:家里着火了,家里着火了!这位哲学家很不耐烦地说:家里的事应该告诉太太,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过问家务事吗?

哲学中的50个经典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