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登高练习

发布时间:2012-11-17 10:44:13

蜀道难

一、文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噫xū) (fú) (sài) náo

B.扪(shēn) (chán) (háo) (huī)

C(jiē) (bèn) (hè) (shǔn)

D(zī) (pīng) (zhàn) (tuā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雄奇险峻 气魄雄伟 地崩山摧

B.抚膺长叹 攀援高崖 不分雌雄

C.冲波逆折 百步九折 子规啼月

D.峨嵋峰颠 前后钩连 悬崖绝壁

3.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扪参历井仰胁息 B.胡为乎来哉

C所守或匪亲 D.使人听此凋朱颜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枯松倒挂倚绝壁

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使人听此朱颜”中“凋”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地崩山壮士死 B.雄飞雌绕林间

C砯崖石万壑雷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赤城

6.对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畏途巉岩不可攀       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7.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上青天     :介词,比

B.胡为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不得过   尚:还

D.所守匪亲         或:副词,倘若

8.以下诗句节奏的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西当/太白//鸟道,可以/横绝/峨嵋/

C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钩连

D飞湍/瀑流//喧豗,砯崖/转石//壑雷

9.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0.下列句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但见悲鸟号古木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始与秦塞通人烟 D.连峰去天不盈尺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呼高哉! 楼高百尺

B以手抚坐长叹 义愤填

C连峰天不盈尺 虎丘城可七八里

D来四万八千岁 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12《蜀道难》作者 ,字 ,号 我国 代的伟大诗人。其诗歌创作继承并发扬了自屈原以来积极 主义的诗歌传统,把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阅读鉴赏

阅读《蜀道难》,完成13—17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3.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砅岩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人给“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西望”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1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登高

一、基础训练

1.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风急天猿啸哀 高:高远

B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

C.无边落木萧萧 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

D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一百年

2.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3.选出错误的一项(

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二、阅读鉴赏

阅读《登高》,完成4—7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登高所见,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5.第二联中的“无边”、“不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6.诗的后半部分重在抒情。前人曾评论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请说说你对这一联诗句含义的理解。

7.最后一联中的“艰难”“潦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阅读杜甫的《登高》,选出赏析不当的一项(

A.首联对仗工整,句中自对,上下句又自然成对,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中“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使人联想到落木之声、长江汹涌之状。

C.颈联中“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台远眺,“百年”本喻暮年,此指有限的人生。

D.尾联中的“繁”字写出白发增多,“新停”传达出诗人的艰难处境:穷困潦倒,体弱多病。

②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全诗通过登写高所见景色,倾诉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B.诗人在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的同时,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C.诗中的“万里”“百年”与颔联中的“无边”“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与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景交融。

D.此诗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江气氛,颈联表达感情,从纵横两方面着笔,由多病缠身写到异乡飘泊,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多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③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写登台前诗人俯仰之间的所见所闻,一气连缀六个特写镜头描绘秋江景物,渲染深秋气氛,境界高远苍凉。

B.颔联写登台远望所见,绘形绘声地写出了秋江景色,境界开阔,气势恢宏。

C.颈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长年飘泊和老病孤愁,其中“悲”是此诗的诗眼。

D.尾联以“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收束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表现出诗人此时此景百感交集的心态。

④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B.颔联继续描绘秋景,展现出一幅辽阔深远的图景,形、声结合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用语之精当,其状物之工巧,其气势之恢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这种形象的描写还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当时澎湃的心潮,起伏的思绪,情景交融,令人深思。

  C.全诗通篇对仗,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和个人情思于一炉,句句写景,景景寓情,语壮境阔,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壮志未酬的悲怆之情,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D.诗中诗人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有对国运衰微、百姓苦难的忧虑,有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无奈,有华年逝去、壮志未酬的伤感,显而易见,他是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而抱病登台的,但结果却是倍添伤感。

⑤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颔联写的都是登高后所见秋景,气象雄浑苍凉,颈联、尾联抒发感慨,交织着诗人对国运和自身命运艰难的痛苦和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志不得酬的无限凄凉情怀。

B.尾联也以对仗作结,并分承五、六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增多,再加上因病戒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致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繁霜鬓”“新停浊酒杯”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C.全诗八句四联皆对仗,构思精巧,如前四句中一、三句相接皆写所闻;二、四句相接皆写所见,后四句中五、七句相接,六、八句相接;在意义上互相关联:因“风急”而闻“落木萧萧”,因“渚清”而放眼滚滚长江,因“悲秋”而引起“苦恨”,因“多病”而引起“停杯”。此诗被誉为“古今第一律”,真乃当之无愧。

  D.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描绘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毕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抒发感情,先纵(时间)后从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增多,护病戒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一来,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⑥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依次引出“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对仗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共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了杜甫非凡的艺术功力。

  B.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和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C.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悲壮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的悲愁之绪。

D.颈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联中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愁苦孤独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诗至此已给客居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融进离乡万里、人到暮年的感叹,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蜀道难》每课一练答案

1C【奔应为bēn 2D【颠-巅】 3C匪:通“非”

4.B【“然后”,古义:这以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5C【题干中“凋”是“使……凋谢”,这里指憔悴,这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使动用法。C项中的“转”解释为“使……滚动”,是使动用法。】 6 B【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7C【尚:尚且。】 8D【应为:砯崖/转石/万壑/雷。 9D【例句与D项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例句“杀人”多得像遍布大地的麻秆;D句“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10A【省略句,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11DA高;B胸;C距离;D1)那,指开国之初;(2)你。】 12.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代/浪漫。 13 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地亘古闭塞的状况。第二层描述秦蜀间崇山峻岭的地貌,是闭塞的原因。第三层叙述蜀道由来,以神话表现劳动人民开凿蜀道时的悲壮惨烈、可歌可泣。 14.“上有”“下有”等四句是从“面”上即整体上写蜀道之难;“青泥”等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诗人着重描写青泥岭曲折盘桓、随山萦回的险道和峻危的山势,尤其是人们手扪星辰、紧张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惧惶悚,表现了蜀道之难。 15.不重复。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三段写社会环境险恶铺垫过渡。

16.“但见”“又闻”句渲染了凄清恐怖、幽静孤寂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令人心胆俱裂的惊险气氛。 17.不矛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模拟蜀人口气,以诫友人慎入蜀,意味尤为深长。

21.“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登高》每课一练答案

1D【百年:这里指到了晚年】2D【从(空间)后从纵(时间)两方面着笔】

3A【浪漫主义改为现实主义】4.前半部分写登高见闻。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景物: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猴哀啸,飞鸟盘旋。形声色态俱全,描绘了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第二联转向远望,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描绘了巫山落木、峡中江流的雄伟景象。

5.“无边”“不尽”二词,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也抒发了诗人激荡不已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痛苦。 6.这一联诗句用语精当,含义丰富,写出了诗人沦落他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年老多病、久客孤独的处境,“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方面表现出诗人忧思的深广。 7.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和备尝艰难潦倒之苦的无限悲凉心情。

三、C A A C D B

蜀道难、登高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