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0-05-21 02:58:24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


———————————————————————————————— 作者:

———————————————————————————————— 日期: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美术论文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

胡建民

象牙雕刻工艺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工艺美术品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牙雕制品自诞生以来就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体现出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象牙雕刻艺术,如今面临着物种保护,牙料稀缺,人才流失,绝技难继,传承乏人的局面。

一、中国象牙雕刻工艺历史悠久

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牙雕制品,由最初的劳动工具逐渐发展为装饰品、艺术品。牙雕品在商周战国时期发展较快,以实用和装饰为主。秦时因牙料匮乏,牙雕制品贵为斗富之物,民间禁用,而达官贵人独享。至汉代,海上贸易开始有牙料输入,牙雕技艺得以发展,趋于成熟。唐宋时期经济振兴,文化繁荣,对外贸易频繁,牙料进口增加,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了牙雕艺术成熟和题材的开拓,牙雕制作开始复兴。明清时代,牙料供给充足,雕刻工匠大批涌现,牙雕技艺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南北不同艺术风格,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牙雕器物逐渐散向民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象牙雕刻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牙雕行业的兴盛时期。众多牙雕设计和制作各具千秋,享誉中外,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1989年,中国政府严格执行《公约》中的各项规定,禁止了象牙原料的进口。从此,象牙雕刻产品的生产急剧萎缩,艺人们面临无牙可雕的境地,纷纷转业,致使象牙雕刻——这一经过几千年历史传承、巧夺天工的技艺,失去昔日辉煌,遭遇流失和衰落的严重威胁。2003年,联合国解除了“禁牙令”,这给象牙雕刻业又展现了一线生机。我国经过多年多方的不懈努力,于2008年7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四次缔约国大会上争取到合法象牙原料进口的资格,但数量极其有限,规定用于保护包括传统手工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二、牙雕技艺传承现状

中国牙雕工艺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题材丰富,构思巧妙,风格多样,技艺高超,名冠全球。中国文化精髓“儒、释、道”思想观念和民族风俗文化精神是传统牙雕工艺品的魂,经过匠心独具的设计,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牙雕,为我们留下无数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品,这是牙雕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牙雕工艺品表现形式繁多,制作技法丰富,有圆雕、浮雕、镂雕、透雕、毛雕、薄地阳文雕、线刻,丝编、镶嵌,作品风格有的玲珑剔透,有的纯朴端正,有的空灵精巧,有的典雅古朴,它们组成中国象牙雕刻的群芳图。

自牙料进口解禁后,我国牙雕业有所复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需求大增,牙雕艺人重操旧业,备受尊重,然而牙雕作品现状及技艺传承发展却令人担忧。

1、题材狭窄,盛况难现

近几年的牙雕业逐渐升温,国家管理部门对牙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过程实行严格管理,促进牙雕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又可以从各种会展上欣赏到牙雕作品的风采,但总体感觉是作品不多,精品很少,题材狭窄,多为传统题材。客观上我国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禁牙期后,大量人才流失,许多艺人仍处于无牙可雕的境况,真正有条件从事牙雕的人并不多,参展作品自然有限,更难有超越前人的精品。这种状况显然不利牙雕技艺的传承创新。

2、艺术差距明显,实用态度偏重

如今科技发展,借助新工具替代传统的手工技能,功效更高。知识全球化,交流、观摩更为方便,开放的时代和市场机制,各流派风格融合创新,地域特色趋于弱化,有利于牙雕技法拓展和技艺提高。

但在展会上有许多出自大师之手的作品,也不乏粗制滥造之物。牙雕工艺品质两极分化之状,可能与艺人队伍断层有关,一方面老一辈艺人技艺炉火纯青,却后继乏人;一方面重材轻艺,迎合一部分消费者的功利心理。象牙材料的稀有性和消费者浮躁的投资增值需求,不断推高价格,难免出现以逐利为主的产品,这些象牙制品往往忽略艺术价值,而侧重于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艺术价值低下的作品,其收藏价值和经济上的投资增值会高吗?实用态度偏重,功利意识过强,不利于稀缺的象牙资源有效地用于艺术创作,将会影响牙雕技艺的提高和传承。

3、人才稀缺,后继乏人

经过“禁牙期”的停顿,体制变革,市场开放,许多艺人弃艺转行,也有为生计自设作坊,从事牙雕作业。但问题是牙料稀缺,有技无料,有料无技的情况依然存在。为顾客进行来料加工,按需施技,只为赚钱,没有条件(时间、材料)创作符合自己审美态度的作品,也无须担当传承技艺的责任。而当下经济高速发展,浮躁心态甚广的社会氛围,使年轻人很难耐得住寂寞,能静心钻研手艺。这也许是导致牙雕绝技难继,传承乏人窘况的主要原因。

三、对牙雕技艺传承的思考

中国牙雕艺术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兴衰起伏,发展为艺术宫殿里一颗灿烂辉煌的明珠,全靠一代一代艺人们的辛勤付出和中华文明的滋养。如今牙雕技艺的传承又处在历史的困难期,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牙雕工艺品在自然资源保护,野生救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夹缝中求生,需要智慧和责任。

本人从事牙雕工作四十余年,设计制作和参与制作了许多作品,也曾涉及其他材质作品的制作,其中一些作品在全国性牙雕展和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获得过金奖和银奖。几十年牙雕之经历,对牙雕工作深爱难舍。如何做好牙雕技艺传承工作,使之后继有人,发扬光大,造福人类,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我认为事物的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牙雕历史上的衰落和兴盛自有其规律和机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的一笔财富,用好这笔财富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技艺传承、延续发展则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做好牙雕技艺的传承工作,需要责任、信心、坚持、淡定和付出,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解决一些问题:

1、创造条件吸引有志于此道的青年。学艺之人是传授技艺的必要条件。如何让有志青年安心学艺,首先是物色热爱艺术,勤奋好学之青年,其次要帮助他们树立继承传统,掌握技能,谋生立业,有所作为的人生观。为此,应在工作学习上提供优惠条件,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以更多的关心,搭建好积极、严谨、宽松、活泼的就业平台,让他们用心钻研,享受成绩,早日成才。

2、以替代物解决学艺耗材问题。材料是雕刻艺术的载体,也是传授技艺的物质基础。鉴于象牙材料的稀有和贵重,可以选择质地相近的物料,常有的角、骨、木、植果等来替代象牙做基本训练之用,辅以适当的牙料作业,循序渐进,适应过渡。既可控制成本,又能让学员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如果能结合市场需求安排学员的制作,将学员制作的选材选题与市场、销售实行有机的对接,制定可行有效的管理方案,必能使学员增进信心,又能节约资源,产生效益。

3、争取政府或企业的资助,建立机制,保障新人培养,学艺成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是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责任,应当争取政府对企业或个人的资助和支持。企业需要为此建立特殊的管理机制,如:人才激励办法,成才计划实施保障措施,评估考核机制,确保传承工作落实并取得成效。

中国牙雕艺术发展已迈开新步伐,牙雕艺术的历史还将延续,牙雕艺术的辉煌成就需要传承,培养牙雕技艺接班人的工作迫在眉睫。在金钱诱惑,浮躁心态,急功近利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中,要做好牙雕技艺传承,首先要认清形势,放眼未来,调整心态,正确认识野生资源保护与非遗技能保护的矛盾,处理好责任与利益的关系,以创新精神研究探索一条科学合理,既利于企业或个人发展,又利于传承工作取得成效的途径,让牙雕艺术之花常开不衰。

牙雕技艺的历史、现状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