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感”成因论文

发布时间:2016-01-05

“习得性无助感”成因论文
摘要:虽然已有或潜在的“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属于一小部分,有时甚至不一定会存在,但作为教师,不能忽视这种可能存在的情况。教师一定要能够运用习得性无助理论的相关成果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归因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预防或者消除已有的“习得性无助感”,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目的。
一、“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
1.“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自身因素。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由于前期动手能力发展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动手表达能力困难。这些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如果在学习上重视程度不够的话,很容易产生失败的体验和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不良的归因反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2.“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教学因素。集体授课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足也是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教师认为后进生的投入与产出比不高,所以对后进生的关注会不够充分。也有部分教师对于运用归因理论相关成果不熟悉,虽然想关心这部分后进生,但是无法有效进行指导工作。
二、“习得性无助感”的帮扶对策 1.及时发现潜在的“习得性无助感”学生。
1)统计分析。劳动技术教师因为上课班级多,学生人头广,

“习得性无助感”成因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