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高三生物9月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发布时间:2019-08-04 10:11:13

2019高三生物9月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可以产生分泌蛋白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没有核仁就一定不能形成核糖体

新的细胞一定只能由老细胞分裂而来

A. 0 B. 1 C. 2 D. 3

【答案】B

.......................................

点睛:本题考察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的分类,难度较大。其中学生容易弄错,注意有些原核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它们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和有氧呼吸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但是真核细胞必须要有线粒体,才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新的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这是细胞学说的理论,由一个受精卵发育一个成熟的个体,需要进行细胞分裂,很明显这句话是适应的,但是受精卵是怎么来的,由旧细胞分裂而来?很明显受精卵是精卵细胞结合产生的,这句话是有局限性的。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ADD一定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 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存在于CD细胞中

C. 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C细胞相比,B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复杂的细胞器

【答案】C

【解析】A细胞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线粒体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细胞为蓝藻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它不含液泡,虽然也发生失水和吸水,但是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在遗传物质传递中,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存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但是真核细胞的质基因在传递过程也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C细胞为细菌,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扮演生产者(硝化细菌 硫细菌)、消费者(葡萄球菌 )、分解者(乳酸菌),C正确;与细菌(原核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有中心体、线粒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多样性进行考查,难度适中。本题的难点:学生可能先入惯性思维,不认真看图,看到A图有细胞壁和液泡,就认为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忽视去看看有没有叶绿体。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很多学生搞不清。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小单位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其肽键数目会减少

只能自己合成,不能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组织细胞利用要通过6层膜

A. 3 B. 2 C. 1 D. 0

【答案】C

【解析】: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高温处理蛋白质会变性,但是蛋白质的肽键和二硫键不会被破坏;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食物中获取,自身无法正常产生;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 进出毛细血管壁2 进入红细胞1层)5层膜,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不耗能量;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组织细胞利用要通过(出红细胞1 进出毛细血管壁2 进入组织细胞1 进入线粒体2层)6层膜;只有正确的;所以选C

点睛:本题考察细胞的物质基础和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相关知识,难度较大。本题的难度在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食物怎么从小肠中,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氧气怎么从肺部,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学生也搞不清,变性和肽键水解的之间的区别。

4.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A比正常细胞少

B. 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C. 若是肠腺细胞膜,则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

D. 若是神经细胞膜,则静息电位时葡萄糖以a方式跨膜运输

【答案】C

【解析】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细胞少,便于移动,物质A是糖蛋白,A正确;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通过自由扩散吸收O2和排出CO2。由图知,上侧为膜外(上侧有糖蛋白),下侧为膜内,b表示从膜外向膜内运输的自由扩散;c表示从膜内向膜外运输的自由扩散,B正确;d为膜内向膜外的主动运输,胰蛋白酶是大分子物质,从肠腺细胞以胞吐形式出细胞,C错误;神经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方向从膜外向膜内,a符合要求,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以及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本题难度适中,学生容易错的话,膜内和膜外没分清楚,可能只去重视了细胞膜的abcd分别是什么运输方式,往往忽视量运输方向。

5.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SiO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Ca2Mg2SiO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B. 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差异不大

D. 番茄培养液中的SiO离子浓度增高是由番茄体内的SiO外流所致

【答案】B

【解析】Ca2Mg2SiO44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可以逆着浓度差运输,A错误;分析图形可知水稻培养液中Ca2+Mg2+SiO4+三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稻根细胞膜上这三种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中同一种离子的变化情况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种生物,其细胞膜上运输同一种物质的载体数量也不同,该实验说明了离子的跨膜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特点,、B正确、C错误;图中番茄培养液中的SiO4-离子浓度增高,是因为番茄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吸收SiO4-的速率,所以培养液中SiO4-的数量升高了,D错误。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6. 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酵母菌(e)属于真核细胞,A错误;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B错误;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包括细菌,细菌包括乳酸菌和硝化细菌,真核细胞包括酵母菌,C正确;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 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色,不需要加热,脱色的材料可以避免生物组织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50-650C)加热时,会生成砖红色沉淀,最好选择还原糖含量较高且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色植物组织,绿色叶片或西瓜瓤有颜色,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B错误;豆浆、牛奶、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不需要水浴加热,花生子叶富含脂肪,是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D正确.

【考点定位】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名师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8. 如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倒置的长颈漏斗加入的是蔗糖溶液,而烧杯内为蒸馏水,存在浓度差,发生渗透作用,而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较多,则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将蔗糖水解成单糖,摩尔浓度增大,使得液面继续上升,后随着单糖逐渐进入烧杯,而使得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液面下降。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9.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应该使用高倍物镜寻找物体位置

B.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 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需先低倍镜观察,然后高倍镜观察,A错;高倍镜下的视野变暗,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B正确;高倍物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因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显微镜。

10. 下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 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 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为载体的数量;乙图中胞吞和胞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判断。

11. 将带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a侧的细胞壁比b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在清水中ab侧细胞都吸水膨胀体积增加,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甲中细胞失水,b侧细胞失水较快,向b侧弯曲;而乙细胞吸收膨胀,b侧吸水较快,向a侧弯曲,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2.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且不考虑温度引起的体积膨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段较短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可能为 hC>hB>hA

B. 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TC最低

C. 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种子呼吸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值

D. AB两试管有色液滴左移的速率一样

【答案】A

【解析】NaOH吸收种子呼吸产生的CO2,这样液滴移动距离完全由试管中氧气的消耗量的来决定,氧气消耗越多,液滴左移距离越大;AB实验操作,自变量是有无消毒,没有消毒的话,就意味着有微生物的存在,耗氧量多点;BC实验操作,自变量为种子的种类,花生种子主要成分是脂肪,耗氧量大于淀粉;小麦种子主要成分是淀粉,由此知道:AB装置,A装置消毒,里面的氧气消耗量只有小麦,B装置没有消毒,里面的氧气消耗量除了小麦,还有一些微生物;hB>hA; BC装置,一个是小麦,一个是花生,都没有消毒,很明显hC>hB一段较短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可能为 hC>hB>hAA正确;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由于C装置中呼吸强度最大,温度计读数TC最高,B错误; CO2NaOH吸收,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呼吸消耗氧气的消耗量,C错误;AB两试管呼吸强度不一样,有色液滴左移的速率不一样,D错误。

点睛:本题考察植物组织呼吸速率的测定和探究,以及考察不同底物呼吸速率的不同,难度较大。三种装置共涉及两种方式,很多学生可能对AB装置涉及的实验不清楚,消毒到底为什么,意识不到微生物也会呼吸。BC装置,也有学生会疑惑,因为我们的教材讲授呼吸作用,以葡萄糖为底物讲的,很多人认为产生只有葡萄糖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误解。

13. 人群中中XB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92%8%,则人群中XbXb 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

A. 0.32% 4% B. 0.64%8%

C. 8% 8% D. 46% 4%

【答案】A

【解析】XB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92%8%XbXb 基因型频率为Xb的基因频率的平方= 64%XbY由于只含有一个Xb基因,其基因型频率为Xb的基因频率,为8%

点睛:本题考察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生物进化章节详细讲授怎么用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本题反其道行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依据遗传平衡定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且均为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所以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14.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进行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 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

C. 6可来自叶绿体

D. 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答案】C

【解析】1—>2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2—>3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5—>7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葡萄糖;2:丙酮酸;3C024:水;5[H]6O27:水;8:能量。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能量绝大多数变成热能;氧气可来自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先被叶绿体吸收,多余的才会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点睛:本题以图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有氧呼吸的三阶段的熟悉程度,难度较大。关于这个图很多同学很头疼,这题能做好,看图是关键,本题考的有氧呼吸,首先搞清楚,有氧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氧气、水,分别在哪个阶段,146就出来。其次生成什么,水和C02和能量,分别哪个阶段产生的,378表示的意思就清楚,剩下的就顺藤摸瓜。

15. 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在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叶肉细胞,其中ab表示气体量。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BC段较AB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

B. 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两时刻的光照强度大小为DE

C. E点之后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

D. 假设该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b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曲线可知,只有细胞呼吸或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时玻璃罩内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时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曲线走势的折点则表明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所以BC段较AB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次时间段没有光合作用,A正确;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即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则两时刻的光合作用强度也相等,参与光合作用的CO2浓度D>E,因此光照强度大小为DEB正确;E点之后仍有光合作用,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弱,C错误;假设该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b,多余的氧气释放出细胞用于其它非光合作用细胞的有氧呼吸消耗,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及细胞气体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6.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 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 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 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答案】B

【解析】从乙图可知,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A正确。曲线c表示在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上酶的活性降低;B错误。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C正确。由于酶具有专一性,Z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故与该酶催化的底物结构相似;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作用原理

17.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自噬体的膜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

B. 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图中的水解酶是在自噬溶酶体中合成的

D. 溶酶体所参与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图中自噬体由两层膜构成,所以,自噬体的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A项错误;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项错误;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C项错误;溶酶体所参与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为细胞凋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8.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 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 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 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Pi含量升高,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变化可知,t1t2光照强度增大,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A正确;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不再提高,B错误;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CO2增多导致暗反应增强,进而引起光反应速率增强,C错误;t4后短时间内,由于光反应停止,暗反应还在进行,故叶绿体中ADPPi含量升高,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C5含量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环境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名师点睛】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两者相互影响,光反应速率加快,会引起暗反应速率也加快;暗反应减弱,则必然引起光反应减弱。

19. 如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C. 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 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见物质A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由图可知物质B能降低该种酶的活性,B错误;底物浓度较低时,三条曲线彼此不重叠,说明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C错误;增大底物浓度后,只加酶的曲线与加酶和物质B的曲线彼此重叠,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分析曲线图:图示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其中只加酶的一组可以作为对照组。只加酶的一组与加酶和物质A的一组相比,可知物质A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只加酶的一组与加酶和物质B的一组相比,可知物质B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 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答案】C

【解析】图甲中可以看出,随干旱时间延长,叶片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A正确;比较图甲和乙,图甲中光合速率在第2天就开始下降,而图乙中叶绿素含量在第4天才开始下降,因此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B正确;图乙中,实验2-4天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C错误;实验24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很有可能是由于干旱,气孔关闭,导致叶片中CO2浓度下降而引起的,D正确。

21. 如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

A. 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

B. 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

C. 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有ATP水解酶

D. 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ab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答案】D

【解析】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水稻细胞中有叶绿体,一定有线粒体,如植物可见光部位;但是反过来有线粒体,不一定有也叶绿体,如水稻的不可见光部位,如水稻的根部细胞,A正确;CO2,用18O标记图中的CO2,被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除了产生有机物,还产生被标记的水,被标记的水进行光合反应的光反应,会产生被标记的O2,B正确;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合成ATP;而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ATP水解酶,进行暗反应,消耗ATP;该植物由于含有液泡,无法作为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流程的熟悉程度,难度较大。其中B选项很多学生都想不通,用18O标记CO2,怎么光反应产生的含有18O标记的氧气呢?很多学生忽视量一个问题,他们认为暗反应不产生水,此外就算学生知道暗反应产生水,他们认为这水不去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

22. 在一定时间内,动物体内的CO2产生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Q),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完全氧化的RQ分别是1、约0.9和约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的RQ会先降低后增加

B. 平静状态时动物的RQ一定等于1

C. 剧烈运动时动物的RQ会变小

D. 三种底物呼吸商不同的原因与CHON的比例有关

【答案】A

【解析】长时间饥饿的动物,由于糖代谢供能不足,机体会先利用脂肪供能,再利用蛋白质,所以RQ会先降低后增加;A正确。平静状态下,动物进行有氧呼吸,若细胞呼吸底物不同,其RQ不一定为1B错误。剧烈运动时,动物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不消耗氧气,也不生成二氧化碳,不影响RQC错误。糖和脂肪中不含N,其呼吸商的大小与CHO的比例有关,与N无关,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23.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部分酶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

B.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C.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偏低

D. 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答案】D

【解析】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部分酶为RNA,合成场所是细胞核,A正确。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会使ATP分解为ADPB正确。癌细胞中糖蛋白减少,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产生atp 。却不能合成酶,D错误。

【考点定位】酶与ATP

【名师点睛】学生对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理解不清

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24. 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

B. 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答案】C

【解析】: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维生素D和胆固醇不行,A错误;卵细胞体积大不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有利于储存营养物质,B错误;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如脂质)合成,也参与物质(分泌蛋白)运输,C正确;洋葱的根尖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它含有洋葱的全部基因,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相关知识,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难度中等。其中B选项和C选项很多学生很迷惑,卵细胞和精子的区别,卵细胞体积大,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精子能舍弃的细胞器都舍弃, 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应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营养物质都来自卵细胞,精子为了更快的和卵细胞,该舍弃都舍弃。

C呢?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很多脂质都是内质网合成的。

25.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氢元素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过程有关的RNAmRNA

B. 在无氧的情况下,过程中N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C. 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不会产生ATP

D. 某骨骼肌细胞暂时缺氧时,该细胞内不进行②③过程

【答案】C

【解析】为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与过程有关的RNArRNA(核糖体组成成分)、tRNA(转运氨基酸),A错误;在无氧的情况下,过程(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乳酸中,B错误;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过程不会产生ATPC正确;某骨骼肌细胞暂时缺氧时,该细胞内进行过程(无氧呼吸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进行过程(有氧呼吸二三阶段),D错误

点睛:本题考察了人体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流程,难度不小。尤其是BC选项,大家记住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无氧呼吸由于不彻底,葡萄糖很多能量储存在乳酸或者酒精中。

26. 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 致使bc段、mn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 致使ef段、op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 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答案】B

【解析】早晨日出后光照强度不断增大,使得露地栽培的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迅速上升,A项正确;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油桃在bcPn下降,主要原因是日出后旺盛的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使大棚内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迅速下降,而露地栽培的油桃在mnPn下降,是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吸收CO2减少所致,B项错误;15时以后,两种栽培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持续下降,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所致,C项正确;适时浇水避免植物因缺水导致气孔关闭、增施农家肥从而增加土壤中CO2浓度,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27. 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 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 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乙醇转化为乙酸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由两种不同的酶催化,A错误;一定范围内,随着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B错误;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C正确;人体是恒温动物,体内温度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所以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没有直接的关系,D错误。

【考点定位】乙醇的代谢过程

28. 某学校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影响。下表是研究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激素类似物甲促进插枝生根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

B. 促进月季生根的最适激素甲浓度在10-510-4 mol/L之间

C. 上述浓度激素类似物乙对插枝生根有抑制作用

D. 选择枝条时需带有一定(数量相同)的芽或叶

【答案】B

【解析】A由表知:激素类似物甲的浓度为10-6 -10-3月季的生根数高于不用类似物甲处理月季的生根数,起着促进作用;但是激素类似物甲的浓度为10-2月季生根数5根,低于不用激素类似物甲处理的,起着抑制作用。激素类似物甲促进插枝生根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A正确;由表知,用激素类似物乙月季进行处理,发现月季生根数都低于不用激素类似物乙处理的,说明上述浓度激素类似物乙对插枝生根有抑制作用,C正确;选择枝条时需带有一定(数量相同)的芽或叶,里面含有一些内源激素,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的影响,D正确;由表知:促进月季生根的最适激素甲浓度在:10-410-3

点睛:本题考察植物激素类似的应用和激素的两重性,难度较大。尤其是BD选项,很多学生一看B,不用思考就认为是对的这往往正中命题者的下怀,其实大家想想, 最适浓度在左边是升,右边是降,很明显,10-410-3符合。D选项,很多学生不知道芽和叶子有什么用,这就是牵涉一个问题,为什不用外来激素处理,对照组也能生根啊,因为植物本身也产生激素,数量相同是为排除外源激素的影响。

29.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 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 连接edcd,并从e左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 f中的液面有石蜡油,并形成油膜,连接fd,并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答案】B

【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装置中氧气的消耗量,b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值,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故A正确;

B、若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综合分析可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B错误;

C、连接edcd,并从e左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故C正确;

D、在f中的液面有石蜡油,并形成油膜,可以隔绝空气,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连接fd,并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故D正确.

故选B

30.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酶和激素都必须和相应的物质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作用前后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温度升高,过氧化氢会加速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利用淀粉、蔗糖酶、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但不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B错误;验证酶的高效性,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C正确;酶和激素都必须和相应的物质结合才能发挥作用,酶作用前后保持不变,但是激素作用后要么回收,要么灭活,D错误。

点睛:本题考察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以及酶和动物激素的异同点,难度不小。尤其是B选项,验证酶的专一性,不同底物对同一酶,或者不同酶对同一底物,但是注意要想证明验证特定酶的专一性,只能用不同底物对同一酶实验设计。

31.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

B. 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C. 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D. 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催化作用.

1、蛋白质的鉴定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蛋白液和蛋白块都能被蛋白酶分解,区别在于蛋白液分解了,从溶液中看不出来,而蛋白块分解了,可以看到它消失了.另注意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即使蛋白液分解了,蛋白酶还留在溶液中,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然显紫色.

解:A、丙中蛋白块被蛋白酶分解而消失,丁中缺少蛋白酶,蛋白块不消失,A错误;

B、甲中溶液的蛋白酶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乙中溶液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错误;

C、甲中溶液的蛋白酶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乙中溶液都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丙中蛋白块被蛋白酶分解而消失,丁中缺少蛋白酶,蛋白块不消失,C正确;

D、甲中溶液的蛋白酶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错误.

故选:C

考点:酶的特性;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32.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B. ATP中的A”与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表示不同物质

C. 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TP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ATPA表示腺苷,而彻底水解后A表示腺嘌呤,B正确;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水解后直接功能,不能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3. 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反应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图中物质c[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 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ATP

D. 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A错误;图中物质c[H],它能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B错误;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酒精,C错误;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4. 呼吸熵(RQ=放出的CO2/吸收的O2)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 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

C. 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

D. c点以后,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由于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知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放出的CO2/吸收的O2=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放出的CO2/吸收的O2量大于1时,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点氧气浓度大于A点,所以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正确;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呼吸作用最弱的点,若要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不能将氧分压调至C点,C错误;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有氧呼吸氧气的饱和点,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在用的范围内会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1、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分析题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分压的升高,细胞呼吸熵越小,说明细胞无氧呼吸越强,有氧呼吸越弱;当氧分压超过C以后,细胞呼吸熵保持不变,说明此时及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据此答题。

35. 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了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如下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是(  )

A. 腺嘌呤 B. 胸腺嘧啶

C. 胞嘧啶 D. 鸟嘌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A—BU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G—C碱基对,再根据其他碱基的排列顺序可以推知,替换部位的碱基实际情况应为C,即胞嘧啶,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6.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左侧剌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 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 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14

D. 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答案】D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是的传导

【名师点睛】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的判断

1)若电极两处同时兴奋,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如刺激图1中的c点。

2)若电极两处先后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刺激图1中的a点和图2中的b点。

3)若两电极只有一处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刺激图2中的c点。

二、非选择题

37. .为了提高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绘出下列四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甲图中ab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则植物在光照强度为4000勒克斯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_______倍。当氧浓度为d时,该植物器官进行的细胞呼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图是某兴趣小组将该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由图丁可推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填字母)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

2)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______________

4)装置丁(如图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TP[H] (2). 光照强度 (3). 1.5 (4).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5). fh (6). 合理密植 (7). 经常补充CO2 (8). 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9). 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两大小题,第一大题考察影响光合速率的多因素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计算、密闭容器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变化。第二大题考察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的措施、半叶法计算总光合速率、探究CO2对光照强度的影响的实验。

I1)甲图(植物的光合作用)中ab表示的物质是ATP[H];(2)乙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光照强度、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在光照强度为4000勒克斯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4000勒克斯后,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3)由丙图知:C点时,植物进行呼吸释放6CO2,吸收4个氧气,说明植物进行有氧呼吸释放4CO2,无氧呼吸释放2CO2,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摩尔数:产生的CO2摩尔数为16;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摩尔数:产生的CO2摩尔数为12.因此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1.5倍。当氧浓度为d时,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进行的细胞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4)丁图是某兴趣小组将该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由图丁可推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f.h两个拐点。f点之前,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在f点之后h点之前,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在h点之后,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II1)甲图是种植密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发现不同的种植密度,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一样,启发:合理密植。(2)在密闭大棚(CO2浓度有限),种植作物时要注意补充CO2。(3)左侧叶子12小时内只进行呼吸作用,a=原叶重-呼吸消耗的质量;右侧叶子12小时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原叶重+净光合作用产生的质量,b-a=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4)图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通过单位时间植物叶释放的氧气量来判断光合速率,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

点睛:本题考察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关知识,以及实验设计,难度较大。其中关于植物在密闭容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CO2的变化,搞清楚几个拐点的意思,最后的点是高于起始点,还是低于或者等于,如果终点和起始点的CO2量一样,整个过程,净光合速率为0,如果低于,说明净光合大于0,反之小于0.

38. 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

1

2

(1)1中,甲所示生物膜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乙所示生物膜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充满N2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2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2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58 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将________,番茄植株干重将________

910 h间,甲膜生成O2的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图1中,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是________膜(甲或乙);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若在8 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请推测乙膜消耗O2的速率将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 (2). 线粒体内膜 (3). 减少 (4). 增加 (5). 光照(强度) (6). (7). 细胞质基质 (8). O2消耗速率(明显)下降,因为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

【解析】试题分析:

1)分析题图,图1中甲所示的生物膜能进行水的光解,该生物膜为类囊体薄膜,存在于叶绿体中;乙所示的生物膜上可以发生[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该生物膜为线粒体内膜,存在于线粒体中。

2根据题意甲膜产生氧气的速率为实际光合速率,乙膜消耗氧气的速率为有氧呼吸速率,5~8h间,由于甲膜产生氧气的速率大于乙膜消耗氧气的速率,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则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植物积累有机物,干重增加。

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则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最可能是光照强度;10h时光合速率为0,说明光照彻底停止,光反应也完全停止,甲膜不再生成ATP;当容器中氧气含量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植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气温明显下降,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乙膜有氧呼吸氧气消耗速率明显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39. 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E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将会________,家兔的尿量将________,激素E的分泌量将________(增加降低不变)

(4)激素E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几种激素中,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的受体。

【答案】 (1). CD (2). ()反馈调节 (3). 增加 (4). 降低 (5). 增加 (6). 不变 (7). 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 (8). 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

【解析】:(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2)由图知:虚线所示箭头含有-号,很明显是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所需要的浓度,然后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关激素(3)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甲状腺激素合成速率减半,达不到机体所需的浓度,这时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起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无法从垂体释放,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将会降低,尿量会增加,胰岛素或者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不变(4)激素E由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者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作用全身细胞,肾小管管壁细胞有相应受体,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肾小管管壁有相应的受体。

点睛:本题考察激素调节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最后一问需要注意,关于动物激素知识的考查,要从这几个方面,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作用部位和生理功能的记忆。

40. 共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XY型性别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

(1)仅从性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

若后代_______________,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

若后代_______________,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

(4)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是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

【答案】 (1). 2 (2). 11 (3). 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4). 出现窄叶 (5). 显性 (6). 都为阔叶 (7). 隐性 (8). 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X (9). 雌株都为阔叶,雄株为窄叶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一个实验来考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其次考察关于基因突变的显隐性的判断的实验设计、伴性遗传的实验设计。

1仅从性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2种,比例为11;(2)基因突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染色体数目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为验证阔叶石板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数目加倍,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3)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若该阔叶是显性基因控制,该阔叶植株为杂合子,其雌雄交配后代会出现窄叶植株;若若该阔叶是隐性基因控制,该阔叶植株是纯合子,其雌雄交配后代全部都是阔叶。(4

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隐雌显雄法),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是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体(x)上,若后代雌株都为阔叶,雄株为窄叶

则证明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体x上。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变异的两种方式: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设计,然后终点考察基因突变的几种情况,难度中等偏上,这题学生做不好的问题主要是第2问和最后一问,第二问设计巧妙,考察的知识点(基因突变显微镜观察不到 染色体变异 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学生都知道,但是想不到,和今年全国一卷有异曲同工之秒,最后一问很巧妙的考判断伴性遗传的实验思路:隐雌显雄法。

[精品]2019高三生物9月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