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发布时间:2013-07-19


热点十: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热点链接】
201335日至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3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俞正声主持开幕会。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等。
以下为中国2013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摘要: 1、经济增长目标7.5%左右。
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必须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条件,必须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综合权衡,该目标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物价总水平目标3.5 %左右。
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主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且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有1个百分点,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 %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主要商品供给,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要深化国企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抓紧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
4、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具体到积极财政政策,表现在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人民币,这主要是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支出刚性增加,预计今年赤字率在2%左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二要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范围;还要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 5、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今年广义M2增长目标定为13%左右,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6、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现阶段,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关键在于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小,必须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7、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8、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土地制度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9、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 10、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1、人口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趋势,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2、食品药品安全。
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模块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
2、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
4、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 5、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6、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国家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2、我国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必须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等,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
4、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是人民政协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5、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是坚持我国的政党制度下的重要会议。
6、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7、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和平发展道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先进、健康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4、文化对人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文化的继承、交流、借鉴、创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6、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等。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真正的哲学(任何反映自己时代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更加繁荣,体现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要求。
2、物质决定意识和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等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



币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5、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等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6、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过去五年,我国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8、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9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过去五年,我国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我们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取缔非法收入 ③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C 解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包括取缔非法收入和强化税收调节等内容,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不选。
22013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化,把农民工逐步转为城市市民有利于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③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D 解析:②表达错误,应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材料体现的是缩小城乡差距,不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③不选。
3201336日新华网消息,翻开今年的预算报告,一个直观感受是前面文字部分变“薄”了,后面图表附录部分变“厚”了。70页的报告,图表占用一半篇幅,另有8页全是名词解释。为了便于代表委员阅读,报告还在正文中插入索引以与附图附表相“链接”。这是为了方便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更好地行使自己的 ①审议权 ②表决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A 解析:全国人大代表对预算报告主要行使的是审议权和表决权,今年的预算报告的变化就是为了使人大代表能更好地行使这些权利,A正确。
420133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讲话强调,不断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这表明人民政协是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 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的 D.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机关 4B 解析: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排除A;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所C表述错误;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并非国家机关,不选D 52013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下列属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的是 ①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②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③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剔除腐朽文化 ④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D 解析:②、③表达错误,应为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剔除落后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62013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回首这五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6D 解析: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而这就需要联结主观和客观的实践来检验,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13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3)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我国应怎样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71)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②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开发有市场前景的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环保产品。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职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2)①我国公民要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②我国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及接受监督,从而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从而更好地领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④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
③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⑤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作贡献。



时事政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