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

发布时间:2017-09-22 19:38:03

青年亚文化:从边缘到被主流所接受的时尚风格

从“朋克教母”到大英帝国的女爵士,从“sex”时装店店到巴黎的时尚T台。薇薇安、伊斯特伍德俨然已经是时尚界一位呼风唤雨的人物。她的那种大胆狂放,离经叛道的设计风格引领了时尚界的一股风潮。如果我们剥离她的设计作品的表象发现这些作品所隐含的内核和英国的青年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她所做的是把这种亚文化投射到她自己所理解的时尚当中。

英国历来是亚文化研究的重镇,《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则是亚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赫伯迪格通过对亚文化中个案的研究从亚文化如何抵抗主文化(主流文化、主体文化、主导文化),在抵抗中所体现的风格(亚文化对主文化的抵抗并不是直接由亚文化产生的,它是间接地表现在风格之中。)以及主文化如何收编亚文化这一角度对青年亚文化进行文化解读。

在本书中“风格”是一个中心词,它把亚文化所属群体——无赖青年、摩登族、摇滚派、光头仔、朋克等用来表现自己的形式,所着迷的物品提升为充满意义和价值的象征。描述这些形式和物品被赋予意义的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和物品作为亚文化风格被再次赋予意义的过程也就成为了本书的主旨。本书所遵循的是从个案入手再到文化解读的这样一条路线。在个案的选取上则选择了朋克、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无赖青年、摩登族、摇滚派、光头仔、这几个典型个案然后用音乐这条线索把这几个个案串联起来。

首先提到的是朋克,因为朋克风格包含了所有战后亚文化的扭曲反映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出发点。在音乐上朋克混合了多种音乐风格,但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起源于西印度群岛的“雷鬼乐”。不仅在音乐风格上雷鬼乐和朋克渊源颇深而且在视觉图像上也深受西印度群岛黑人街头风格的影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在深层结构上,朋克和形形色色的与雷鬼乐有着不解之缘的英国黑人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在视觉层面朋克也展现出了彻底的反叛和抵抗的姿态。西装革履,温文尔雅的绅士淑女形象向来是英国时尚的标签但朋克的出现把这一切都进行了颠覆。朋克抛弃了一切稳重感和贵族气,把各个时期的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用他们的符码创造了自己的时尚风格并把它们转化成匕首刺向主流时尚的胸膛。男性头上色彩鲜艳的鸡冠头(来源于古罗马战士头盔上的装饰),女性则剃掉头发露出青色的头皮,哥特色彩的黑色眼影和指甲,造型夸张的耳钉、鼻环、戒指,紧身的皮夹克,瘦腿裤,色彩鲜艳的袜子,笨重的皮靴(来源于工人工作中的工作鞋)。他们把这一切东西全部“拼贴”在自己身上。朋克的这种形象不仅使自己和传统主流时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的出现足以引起当时世人的瞩目和社会支配力量的愤慨、恐慌。

无论是在朋克、还是在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无赖青年这些青年亚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中,音乐都是一个表达风格的重要符号。音乐之于青年亚文化的群体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呐喊还是通过这种符号来建立群体的认同。在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中爵士乐充当了他们的号角。爵士乐这种来源于黑人的音乐形式在它自身的历史中就保留了一分种族融合的传统(不少白人乐手曾和黑人乐手同台即兴演奏,而其他白人则借用了黑人的音乐,将之转化并转换到一个不同的语境中去。)因此在以白人青年为主的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中白人青年亚文化和黑人都市工人阶级之间出现某种契合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围绕不太容易妥协的爵士乐形式,开始即兴创作诠释自己的独特风格:一种“纯粹抽象”的、“化繁为简”的爵士乐。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到了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中开始慢慢的发展出嬉皮士这种亚文化形式,两者都认同黑人文化但事实上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垮掉的一代在政治上较为冷漠他们更为关注个人的感受。他们向往东方的神秘宗教,对体验各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垮掉的一代喜欢昏暗的色调和深色服饰,留山羊胡须。故意衣衫褴褛,女性则穿着黑色的紧身上衣,借此来表达与贫穷的一种神秘关系,而贫穷在他们的想象中却构成了一种神圣的本体、一种魅力、一座圣殿嬉皮士则不同他们更为热衷政治他们参加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在视觉上他们也竭力表现自己,留长发,服装也较为精致,他们的“祖特装”和质地轻盈的“欧陆”服装则把他们打扮成了一种下层阶级中的花花公子的形象。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都是吸取了黑人文化后的产物,从五十年代开始西印度群岛的黑人移民开始涌入英国,到了六十年代早期人们感受到黑人移民对英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摇滚乐也开始出现。摇滚乐混合了爵士黑人福音音乐、布鲁斯音乐、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摇滚乐产生后在英国它逐渐脱离了原初的语境(在原初语境中,摇滚乐在“黑人和”青年“中间画上了等号,有一些潜在的、容易引发争议的含义)(成为无赖青年风格的核心。

无赖青年出身于工人阶级又被工人阶级排除在外。他们主要来自非技术阶层他们不能享受战后英国的繁荣又缺乏教育和获得较好工作的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无赖青年的典型装束是一种被称为爱德华式服装。爱德华(Edward, Teddy 是其昵称)式的服装本是为贵族青年所设计,包括一件狭长的掐腰夹克衫,一条窄腿裤,一件时髦的马甲,圆领的白衬衣和打成温莎结的领带,爱德华式服装被无赖青年挪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紧身直腿裤、厚底鞋、缎子领或斜纹布领的宽夹克、系成“鞋带”式样的领带,服装颜色也进行了大换样,变成了大红大绿的颜色。奇装异服的无赖青年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贵族青年的模样,以弥补战后工人阶级社区文化被破坏后的失落心情。他们的服装风格“实际上掩盖了从事体力劳动的无技术、半游民的真实生活与周末晚上衣冠楚楚却又无处可去的经历之间的差距。

和那些性情粗鲁莽撞在街头惹是生非的无赖青年不同摩登族与之相比则更为“精致”在品味上也较为“高雅”。摩登族一般从事一些较为稳定的工作,他们对外表、服装等生活细节要求严格。他们会穿颜色体面、样式保守的西装,过分讲究匀称和整洁,他们会一丝不苟的吧摩托车擦洗干净,把唱片买齐,把头发剪成时髦而完美的“法式平头”并抹上不太显眼的发胶。摩登族的这些风格使得他们与主流社会达成了某种妥协。

光头仔是由铁杆摩登族演变而来的但其视觉外观和穿着打扮上和摩登族却有着天壤之别。光头仔的装扮体现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最本质的“工人阶级”形象。他们留着圆平头,穿吊带裤、宽松的里维斯牛仔裤、或者实用的免烫裤、平纹或条纹的有纽扣的领尖、班,薛尔曼衬衫,脚下穿“马丁靴”(在影片《这就是英格兰》中光头仔的形象得以完整的体现)。

青年亚文化孕育出了诸多的形式,这些种种的形式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抵抗。他们的抵抗源于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以及与之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他们抵抗的不是整个社会,不是不理解他们的有代沟的父辈文化。他们抵抗的是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集体经历的问题像贫穷、实业、不公等。他们在抵抗中形成了特别的风格(音乐、服装、艺术、特殊的交流方式等),这些风格成为他们手中最有力的抵抗武器。

当这些青年亚文化产生并发出了他们抵抗的宣言后支配文化和利益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管,他们对亚文化开始了由遏制打压到收编的一个转化。在收编亚文化的过程中有两种主要的途径:第一种:商品的方式。把亚文化的诸多表现符号(服饰、音乐)转化成大批量生产的物品。第二种:意识形态的方法。支配集团——媒体、政府——对亚文化的异常行为贴“标签”并进行重新界定。

亚文化群体起初是对这种收编持抗拒的姿态的,一旦被收编就以为着丧失了独立性意味着死亡。但这种收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些亚文化产生之初就埋藏着被收编的宿命。这些亚文化形式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宣传自己,这不可避免的就要利用到大众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亚文化和支配力量在进行了有限度的合谋。那种认为亚文化是纯之又纯,把亚文化和商业截然分开的想法式不切实际和自欺欺人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亚文化是难以逃脱被“收编”的宿命的,正因为如此亚文化往往显得暧昧而复杂,既抵抗又妥协。对于主文化来说亚文化既是威胁又是收编的对象。他们利用“风格”作为资本来换取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同程度的失去了自身的抵抗性,逐渐被主流时尚所接受成为流行风格。

青年亚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