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11-17 09:16:05

相信的力量

刘慧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年(卷),期】2019(000)003

【总页数】1页(P66)

【作 者】刘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个学生都是唯一的、 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着各自 的天赋、 兴趣和方向, 我们尊重和鼓励个性化、 差异化的生长, 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机会和路径。 所以,在校园设计和课程提供上,我们力求丰 富、缤纷, 用种种可能性和自由度来承接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分岔” 的校园, “分岔” 的教育, 无论在空间 上还是精神上, 都会让人舒适和愉悦。此即 “小 径分岔的花园” 说法之由来。未经设计的校园是不值得穿行的。我们追 求户外的“万物生长” “情景生长” “故事生长” ; 我们追求校园的感官化设计和心灵化运营; 我 们营造梯级式、成长型的“童话空间” “童话人 生”“童话逻辑” ; 我们鼓励校园里的 “探秘” “偶遇”和种种 “美学散步” , 我们诱使 “心” 与 “物” 随时随地的 “化学反应” ……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加斯东 · 巴什 拉认为: 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 而是人类意 识的居所, 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2012 年至 今,围绕着中国元素、 江南文化、 园林美学, 我们 完成了 “百草园” 系统、 “三味书屋” 系统、 “会呼 吸的路”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除了用 “雕刻家的 眼力和工匠技术” 完成这些精雕细琢的作品, 我 们还特意留出了一片堪称 “荒野” 的空间。 荒野, 是生命最初的基础, 是生命最原初的动力。 翻开 学生的 “自然笔记” , 随处滚落着散发草木气息 的诗句:“小鱼的尾巴动了, 百草园的春天到了”“几天前的雨后, 我在这里遇见一只水牛” …… 作为校园生活的设计者、 谋划者, 我们每天 都要问自己: 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些准备有的是 显性的, 有的是隐性的, 它必须有足够的长度、 宽度和深度, 来承接形形色色的学生, 我们称之 为“心灵化运营” 。“心灵化运营” ,是学校师生共同阅读校园、深度消费校园、 过高质量童年生活的一种 努力。 即: 充分利用校园空间的自然风景、 美学 元素和文化信息, 及时观察、 捕捉学生的个体 “遇见” 和现场反应, 通过教育者的介入、 助推 和引领, 刺激故事的发生, 拓展事件的长度和 空间, 将个体事件放大为校园事件, 将生活事 件提升为心灵事件, 将游戏事件演绎为教育事 件,从而在审美、 伦理、 心性和价值观等方面对 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以此完成生活和教育、 休 憩和学习的立体功能。在我们的校园里, 一棵长刺的树跟一棵香 樟树、 山白蜡没什么两样, 都是百草园的居民, 它和其它柔性花树一起, 构成了生态的丰富性 和完整性。 如果我们总试图把植物身上的刺都 拔掉, 把大自然里所有的锋芒都磨光, 那我们 推荐给学生的世界不仅是残缺的, 而且是虚伪 的。一棵美貌且极具母性的柿子树, 仅仅是供 学生庆祝丰收吗?答案是开放式的, 比如超越 “果农”利益的秋日审美;比如“有限消费原 则”; 比如 “舍得” 和 “出让” ,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触摸到一种新的美学和伦理。金色的秋季, 风 中游走着桂花的香味,一个学生亲近桂花, 想 把它折下来, 是去温柔地制止他, 还是让这个 偶发事件延展成一个甜蜜的校园事件?校园, 就像是植物王国, 每一年, 校园里一定会生长 出一个新的小书房或者小角落, 学生在诚信购 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契约精神, 完成道 德的自我确认。“心灵化运营” 的关键不是 “物” , 而在于 “人” , 在于教育者的发现力、 思考力和引导力, 在于教育者的知识结构、 心灵敏感性、 精神美学 和价值观系统, 有怎样的人, 就会诞生怎样的校 园故事和心灵事件,就会把事件引向不同的层 次、方向和终端, 就会塑造怎样的童年生活。65个学生都是唯一的、 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着各自的天赋、 兴趣和方向, 我们尊重和鼓励个性化、差异化的生长, 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机会和路径。所以,在校园设计和课程提供上,我们力求丰富、“分岔” 的校园, “分岔” 的教育, 无论在空间上还是精神上, 都会让人舒适和愉悦。此即 “小径分岔的花园” 说法之由来。未经设计的校园是不值得穿行的。我们追求户外的“万物生长” “情景生长” “故事生长” ;我们追求校园的感官化设计和心灵化运营; 我们营造梯级式、成长型的“童话空间” “童话人生”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加斯东 · 巴什拉认为: 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 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 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2012 年至今,围绕着中国元素、 江南文化、 园林美学, 我们完成了 “百草园” 系统、 “三味书屋” 系统、 “会呼吸的路”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除了用 “雕刻家的眼力和工匠技术” 完成这些精雕细琢的作品, 我们还特意留出了一片堪称 “荒野” 的空间。 荒野,是生命最初的基础, 是生命最原初的动力。 翻开学生的 “自然笔记” , 随处滚落着散发草木气息的诗句:“几天前的雨后, 我在这里遇见一只水牛” ……作为校园生活的设计者、 谋划者, 我们每天都要问自己: 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些准备有的是显性的, 有的是隐性的, 它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来承接形形色色的学生, 我们称之为深度消费校园、 过高质量童年生活的一种努力。 即: 充分利用校园空间的自然风景、 美学元素和文化信息, 及时观察、 捕捉学生的个体“遇见” 和现场反应, 通过教育者的介入、 助推和引领, 刺激故事的发生, 拓展事件的长度和空间, 将个体事件放大为校园事件, 将生活事件提升为心灵事件, 将游戏事件演绎为教育事件,从而在审美、 伦理、 心性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以此完成生活和教育、 休憩和学习的立体功能。在我们的校园里, 一棵长刺的树跟一棵香樟树、 山白蜡没什么两样, 都是百草园的居民,它和其它柔性花树一起, 构成了生态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如果我们总试图把植物身上的刺都拔掉, 把大自然里所有的锋芒都磨光, 那我们推荐给学生的世界不仅是残缺的, 而且是虚伪的。一棵美貌且极具母性的柿子树, 仅仅是供学生庆祝丰收吗?答案是开放式的, 比如超越“果农”利益的秋日审美;比如“有限消费原则”;比如“舍得” 和 “出让” ,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触摸到一种新的美学和伦理。金色的秋季, 风中游走着桂花的香味,一个学生亲近桂花, 想把它折下来, 是去温柔地制止他, 还是让这个偶发事件延展成一个甜蜜的校园事件?校园,就像是植物王国, 每一年, 校园里一定会生长出一个新的小书房或者小角落, 学生在诚信购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契约精神, 完成道德的自我确认。“心灵化运营” 的关键不是 “物” , 而在于“人” , 在于教育者的发现力、 思考力和引导力,在于教育者的知识结构、 心灵敏感性、 精神美学和价值观系统, 有怎样的人, 就会诞生怎样的校园故事和心灵事件,就会把事件引向不同的层次、相信的力量刘 慧百草园的西北角, 两三株腊梅立在那儿, 暗 香浮动。转过去, 再走几步青石板路, 就是三味 书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处看得见的 景致, 也是一根隐秘的文化线索, 潜伏在我的内 心。 70 年代, 书的资源极其匮乏, 我在童年时期, 可读的书, 读过的书并不多。 《 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 是那个年代的孩子大都读过的。窗外, 草 长虫吟; 窗内, 经卷咿呀。这样的一个关于读书 的文化意象, 蛰居于心, 延续到今天, 就长成了 一座书屋的模样,长成了一所想读书就读书的 校园。有人说, 这是 “中国最美的小学图书馆” 。 其 美,是芳香的书韵,更是三味书屋的购书方 式———诚信购书。拱形的门角一侧, 几丛修长的细竹边, 有一 方古朴质地的鼎, 极方正。 鼎内, 常散落着一些大 小不一的硬币。这方鼎,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被称为诚信鼎。书屋开放的每一天, 都会有学生来这里自 主选书、 购书。新华书店与学校合作, 定期选送 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供爱书者挑选。上 千册书籍静默地搁置在简约的书架上, 这些汇 聚着人类思想光芒的精神产物, 就像是一个个 有质地的贝壳在岁月里涵养出的珍珠。每一个 年幼的生命, 也许都像这些珍珠一样, 唯有历经自我与世界的砥砺, 成长, 才见其珍贵。 一个学生, 只要愿意, 随时都可以在上千册 的书卷之间游走, 挑挑拣拣, 直到遇见最想要的 一本。 遇见了, 就拿下。 学生先把购书金投入诚 信鼎, 自主结算, 自行找零。 然后, 在登记本上写 下书名与款额, 购买日期、 购买者姓名, 最后, 郑 重地盖上 “三味书屋” 的印章。 这样, 就算在形式 上,完成了一次诚信购书的经历, 简单得仿佛是 伸手择一朵喜欢的花。不过, 又不是那么简单。 一张诚信榜, 记录着诚信值的变化。 在三味 书屋东面墙正下方居中的位置,有一张诚信榜 记录着诚信购书运营以来诚信值的变化。线条 折转着, 起伏着。曲折里, 透着诚信的品质在一 间书屋养植的状态,从缺失到渐渐唤醒与找回 的过程。 所有的购书基金, 都需要学生通过参与 社区、 家庭服务, 红领巾暖冬义卖等活动获取。 这种链接, 直接养育着一种与自我, 与社会发生 联通并增值能力的态度。白色封面的登记册很素淡,安放在书桌一角,边沿上附着一支笔。 翻开, 一行一行的笔迹, 安静地记录着来过的人, 买过的书。 诚信鼎内的 硬币数量和书架上随时被取走,随时又添新的 书一样, 每天都在变化。记录诚信值的线条, 也 慢慢地, 回归到诚信的原点, 回归到平稳安定的 状态。数值的变化, 是契约精神的传承, 是道德 品性的攀跃, 更是生命内在的生长。【 管理案例】· 案例 1 ·名 校 长 研 究 二 〇 一 九 年 第 十 八 期66刘慧百草园的西北角, 两三株腊梅立在那儿, 暗香浮动。转过去, 再走几步青石板路, 就是三味书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处看得见的景致, 也是一根隐秘的文化线索, 潜伏在我的内心。 70 年代, 书的资源极其匮乏, 我在童年时期,可读的书, 读过的书并不多。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那个年代的孩子大都读过的。窗外, 草长虫吟; 窗内, 经卷咿呀。这样的一个关于读书的文化意象, 蛰居于心, 延续到今天, 就长成了一座书屋的模样,长成了一所想读书就读书的校园。有人说, 这是 “中国最美的小学图书馆” 。 其美,是芳香的书韵,更是三味书屋的购书方式——拱形的门角一侧, 几丛修长的细竹边, 有一方古朴质地的鼎, 极方正。 鼎内, 常散落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硬币。这方鼎,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被称为诚信鼎。书屋开放的每一天, 都会有学生来这里自主选书、 购书。新华书店与学校合作, 定期选送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供爱书者挑选。上千册书籍静默地搁置在简约的书架上, 这些汇聚着人类思想光芒的精神产物, 就像是一个个有质地的贝壳在岁月里涵养出的珍珠。每一个年幼的生命, 也许都像这些珍珠一样, 唯有历经自我与世界的砥砺, 成长, 才见其珍贵。一个学生, 只要愿意, 随时都可以在上千册的书卷之间游走, 挑挑拣拣, 直到遇见最想要的一本。 遇见了, 就拿下。 学生先把购书金投入诚信鼎, 自主结算, 自行找零。 然后, 在登记本上写下书名与款额, 购买日期、 购买者姓名, 最后, 郑重地盖上 “三味书屋” 的印章。 这样, 就算在形式上,完成了一次诚信购书的经历, 简单得仿佛是伸手择一朵喜欢的花。不过, 又不是那么简单。一张诚信榜, 记录着诚信值的变化。 在三味书屋东面墙正下方居中的位置,有一张诚信榜记录着诚信购书运营以来诚信值的变化。线条折转着, 起伏着。曲折里, 透着诚信的品质在一间书屋养植的状态,从缺失到渐渐唤醒与找回的过程。 所有的购书基金, 都需要学生通过参与社区、 家庭服务, 红领巾暖冬义卖等活动获取。这种链接, 直接养育着一种与自我, 与社会发生联通并增值能力的态度。边沿上附着一支笔。 翻开, 一行一行的笔迹,安静地记录着来过的人, 买过的书。 诚信鼎内的硬币数量和书架上随时被取走,随时又添新的书一样, 每天都在变化。记录诚信值的线条, 也慢慢地, 回归到诚信的原点, 回归到平稳安定的状态。数值的变化, 是契约精神的传承, 是道德品性的攀跃, 更是生命内在的生长。·案例 1 ·名校长研究二〇一九年第十八期

相信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