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的肥水技巧及实例

发布时间:2020-08-01 22:32:56

养殖中的肥水技巧及实例

张云杰 许洪杰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期】2016(000)012

【总页数】1

养殖水体水色对于养殖水生生物有很重要的影响,一个水体的肥瘦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养殖动物的健康。危险水色会导致有害藻类繁殖速度快、消耗水体营养、影响有益藻类生长;藻类容易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氧、败坏水质;藻类死亡容易产生毒素、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有害藻被摄食后不易消化、危害养殖动物的健康。

经常进行肥水能有效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促进物质循环;为养殖动物提供天然饵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有害藻类及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稳定水体,减少有害指标物质的产生;提供隐蔽的活动场所,使其避免太阳直射造成的危害,增强养殖动物的抗应激能力。

肥水的主要涉及对象有两个:藻类、肥料。抑制藻类生长的因素有:水体中缺少藻种、光照强度差(阴雨天气)、水体理化指标不合格、温度影响、水体中浮游动物过多、水中有有害毒素(重金属、药物残留等)、水中有害藻过多、水体浑浊(透明度差)、水体缺少营养。使用肥料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根据藻类的生长情况选择肥料的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肥水指的是培养有益藻类

肥料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三类。有机肥有绿肥、粪肥、混合堆肥等。有机肥有营养全面、肥效缓和而持久、肥水稳定等优点;缺点是成分复杂,肥出的水变化大、不易控制,分解慢、肥水慢、用量多、操作繁重,还会带入大量有机渣质造成水体污染并易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无机肥有氮肥、钾肥、磷肥等。无机肥有分解快、肥效快、成分单一、用量少、操作强度小、对水体污染小、无致病菌污染等优点;但营养不均衡、肥效不持久、有效成分水溶性差、水质不稳定易倒藻、易改变水体pH等理化性质、极易沉淀造成底泥板结,培养的藻类以蓝绿藻为主,容易刺激养殖动物造成应激反应。生物肥有氨基酸、小肽等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等。生物肥有藻类及水产动物本身易吸收利用、营养全面均衡;用量少、肥水迅速、肥效持久、不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等元素,无致病菌污染、能优化水体环境、使用安全、藻相稳定等优点;但生物肥的成本相对较高。养殖水体施用有机肥,培养出来各种腐生性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纤毛虫类和鞭毛虫类。施用无机肥,对培育浮游植物有直接促进作用。

养殖初期肥水步骤一般顺序为:排换水杀灭(虫、菌、有害藻等)→解除毒素(重金属、杀藻杀虫药物残留)→调节透明度添加藻种施肥补菌。肥水后水色一般周期变化顺序为:茶色黄绿色绿色浓绿老化。养殖期间需要经常观察水的肥瘦度,偏肥或偏瘦需要及时调节。水色观察在向阳、下风口采点观察。藻相调节水质良好时,需要定期补菌,芽孢、乳酸、粪球等菌种可以交替或混合使用。水质恶化时,要先培藻再培菌,肥水产品与混合菌种需同时使用。梅雨季节需特别注意,出梅前23天需要杀菌,有病症出现应立即杀菌。

水库养殖花白鲢肥水案例分析如下:

目标客户养殖基地位于安徽庐江县,水库养殖花白鲢1万多亩(6000亩+5500),主要情况如下: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气温35℃,水库水深2.53米,水色泛绿,下风口漂浮少量死藻,以蓝绿藻、小型绿藻、硅藻为主,藻相明显失调,塘中可见少量死鱼漂浮水面。水质分析仪测水质为pH 9.0、氨氮0.15毫克/升、亚硝酸盐0.009毫克/升。水库水质藻相、菌相不好,蓝绿藻大量繁殖,基本方案以肥水调水为主,调整水体肥力结构,从而调整水体藻相,同时加入大量复合菌,调整菌相,进一步控制蓝绿藻暴发。823日开始用肥,面积6000亩,施磷肥10吨、磷酸一铵3吨,1天后用多饵美生物有机肥5吨,超级复合菌40包。水质状况:水色由浓绿转为淡绿色,下风口肉眼基本看不到漂浮的死藻,没有花白鲢零星死亡,水质分析仪测水质pH 8.6、氨氮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12毫克/升。3天以后补肥,28日用多饵美生物有机肥8吨、超级复合菌种30包。水质状况:水色逐渐清爽,下风口及水面上已看不到任何漂浮蓝藻,透明度35厘米左右,水质分析仪测水质pH 8.3、氨氮0.15毫克/升、亚硝酸盐0.005毫克/升。20日加鸡粪50吨,再待观察水质变化。水质状况:水质活、爽、嫩,水色为褐色中稍带绿色,蓝藻消失后再未暴发,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质分析仪pH 8.8、氨氮0.09毫克/升、亚硝酸盐0.002毫克/升,水质情况基本稳定。大面积水库养殖花白鲢主要通过肥水养殖,但肥水也有风险,肥了,氮、磷比例失衡,蓝绿藻暴发,也易造成鱼大面积死亡。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scientific-fish-farming_thesis/0201261490837.html

养殖中的肥水技巧及实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