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祖师与聚仙观前身飞凤观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08-26 20:46:16

王重阳祖师与聚仙观前身飞凤观的故事

  这是我在《中华道藏·重阳全真集》(第276页)找到的,原文如下:

  问曰:若有人收定三宝,搬运归寄何处?

  诀曰:先用芦芽穿膝之法,烹气冲宝炉,骨运气直至涌泉,补于二足。然后七返还丹之法,如气滞定腰脚时,便行铁车黑牛功,然后开宰门。如得元炁实肚者,先行肘后飞金晶之法。如不用行此功者,不行穿膝之法,不行七返三岛之法,便行肘后搬精补脑之法,望长生不老。今人行功,顾上不顾下,如小儿建塔,下不坚牢也。如何是中炁实要坚牢也,又于坎宫便用羊、鹿、大牛三车搬,从荆山运宝。

  诀曰:荆山却近有一人,姓卞名和。有一日刻山打柴,却见一凤凰落于一块石上,卞和便知石中有宝,将来献帝,帝大怒,刖了卞和双足。

  诀白:卞和者,识也,意顽石也。凤凰者,是真气,成是身。玉者,是骨中精髓。刖者,是两足不行穿膝之法。

  诀曰:善清静,名曰下元宝成,如日月相似,便用三车搬运,上昆仑顶。

上诉文字至少表明,在宋朝(金)时期,王重阳祖师所处的时代,荆山山脉东麓南漳县和氏璧的传说基本上家喻户晓,而女娲补天的故事更是传遍神州大地,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推测南漳县飞凤观的传说,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也应该很广。而王重阳祖师借卞和献玉的故事,推陈出新,在凡人知道的故事上画龙点睛,赋予这个故事新的生命,也对于我们今天的修行,具有莫大的启示和帮助。

相传,在元朝有邱祖全真龙门派最得意的传人来到飞凤观,飞凤观的掌门人“海纳百川”,虚心接受邱祖的教诲,多方面学习各种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道术运用自如,名声越传越响,很多人慕名而来,成了修行人心目中的“仙”山。

而今天聚仙观主持李信琳道长对王重阳祖师的“羊、鹿、大牛三车”却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可以说对“羊、鹿、大牛”车赋予了新的涵义。

师父认为“羊、鹿、大牛”都吃素,吃草,类似修行中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道德经》中的“无欲而民自朴”,虽然都是行善,但境界却各自不同。羊,吃草不多,行走不快,还生有一对抵角,这表明类似“羊”之类的修行者虽然行善,但能力不够,且心胸不广,好与人抬杠,不肯处于低位,最终错失“际遇真师”的良机,无法通达大道,好比修行者“下士”;鹿,比羊吃草吃的多,行走跑得快,还生有一对漂亮的梅花鹿角,且鹿皮、麝香、鹿血、鹿角都是宝,这这表明类似“鹿”之类的修行者虽然行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但毛病仍然不少,如鹿角既防身,又伤人,虽然跑得快,但负重不多,无法载“道”,好比修行者“中士”;牛,比鹿吃草吃的多,这说明它“大肚包容天下,心胸更广”。行走跑得慢,但脾气温和,任劳任怨,无私无悔,对人最忠诚,只要主人牵着它鼻子走,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生有一对圆弧的牛角,虽然也防人,牛角的弧度往内拐,所以一般不伤人,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好比修行者“上士”。所以有太上老君老子坐牛西去,牛变成了道祖的坐骑,负“道”而行。师父对王重阳祖师的“羊、鹿、大牛三车”阐发前人从未发之语,实质上是师父结合今天修行者现状,活学活用,道出了修行中最核心的奥妙,那就是“功德成仙,而不是今天的修行者不修外功,只知枯坐,与“道”无缘。

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道的教义,总体上来看仍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但又具有独到之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合一三教。这个特点,可说是全真教义最为鲜明突出之处,从王重阳祖师创教之日起,一直都很重视。王重阳《金关玉锁诀》称其教“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重阳全真集·永学道人》谓:“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收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异,妙玄通后更无加。” 《孙公问三教》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答战公问先释后道》云:“释道从来是一家,兩般形貌理无差。”主张儒释道三教的核心都是“道”,无有差别。这里要指出的是,金代全真道教义中的三教归一论虽然有宣教的成分在内,但王重阳祖师以道教《道德经》、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儒教《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有远见的创新。

全真教三教合一理论,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力倡三教平等。王重阳《金关玉锁诀》谓:“三教者如鼎三足。” 马钰之徒王丹桂《草堂集.咏三教》说:三教“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牛,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第二,以“全精、全气、全神”。为成仙证真的最高境界。全真

道追求长生成仙,但鄙弃肉体。说:“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着,大愚不达道理也。”又说:“离凡世者,非身离凡也,言心地也。” 丘处机说:“吾宗所以不离长生者,非不长生,超之也。此无上大道 ,非区区延年小术而。”此肉总归要腐烂,血液总要干竭。全真道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长期以来道教呈现说的一种总结,反映了王重阳祖师对旧道派的“轻举飞升”思想有者清醒的认识,这是道教在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各个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

肉体既然不可能永恒不灭,那么,什么才是永恒的呢?那就是身中不生不灭、超出生死的“性”。他们称之为“心之性”,或“元神”、“本真”、“本来真性”等等。王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说:“是这本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时长生不死也”“惟一灵是真,肉身四大为假。”从这种真性超出生死的观点出发,全真道在修炼上确定了唯重修心见性以期成仙证真的修炼路线,通过对心性的修炼以达到“全精、全气、全神”,谓之“全真”的超出生死之外的最高境界,即通过先性后命的修炼顺序以达到生命的永恒。总之,全真道的修炼之道,以降伏心意、明心见性为道要,是內炼成丹之前提,而又主张炼化精、气、神以结丹成仙,可说是明心见性与传统内丹的结合、融合。

第三,“苦己利人”的宗教实践原则。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说:王重阳“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要求全真道士应把物质生活需求降低至最小的程度,摒绝一切物质欲望。《晋真人语录》说:“若要真行,须要修行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利人”不仅是宗教道德要求,而且是成仙得道的重要条件,金代全真道上至创教祖师及其“七真”,下至一般道徒,都以此作为宗教实践的原则严格奉行,史料中关于他们“苦己利人”的记载,俯拾皆是。如《北游语录》说马钰“以去奢从俭,与世相反为大常,凡世所欲者,举皆不为”。

全真道与紫阳派的南宗一样均主性命双修,但南宗是以修命为首,而全真道则是以修性为首,不尚符箓,也反对黄白之术,鄙视肉身成仙,强调道士反对追求 “轻举飞升”必须出家住庵,不准有妻室;倡导三教合一之说,以《道德经》、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儒教《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形成了与过去那些主张符箓、烧炼、章醮和“轻举飞升”等旧道派均不尽相同的特色,这是道教在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各个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

从道教的发展历程来分析,王重阳创立全真道革故鼎新,以卓然不俗而又至真至纯的“全真家风”,完成了对道教教理教义及外在体制形式等方方面面的革新,从而形成了类似中国佛教教团全真道教的新生。

从中国文化的统摄与融合性发展特色去思考,王重阳所力倡的“三教合一”,提升了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摄与融合功用,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圆融性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而今天,聚仙观李信琳道长继承了历代祖师“三教合一”的思想,以道教《道德经》、《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佛教《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佛说阿弥陀经》,儒教《三字经》、《弟子规》,为聚仙观所有道徒必修的经典,让弟子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悟“玄之又玄”之无为法,为振兴道教,重建聚仙观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王重阳祖师与聚仙观前身飞凤观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