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家

发布时间:2022-12-29 23:44:32

中科院地学部院士统计

1919191919191919202055578091939597990103
24364351010101091018572现有113



姓名
1
安芷生2
常印佛
3
巢纪平
4
中国地理学家(院士)(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简介
第四纪地质学家。原籍安徽六安,生于湖南芷江。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
海沉积序列的对比,以及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首先引入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最早指出我国240万年前发生的重大地质气候事
件,测定了蓝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
风变迁的代用序列:对控制我国中东部环境的古季风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合著《黄土与环境》一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矿床地质学家。江苏泰兴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地质矿产局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和科研,对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矿环境中的几个主要铜矿类型有着相当深入的
了解和研究。发现了铜陵近东西向隐蔽基底断裂带,提出了一个有关陆内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丰富了陆
内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预测。所提出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的分类建议,及相应的成矿模式,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实践。提出了安
徽沿江地区第二轮普查和立体填图的建议,并获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导找矿方面,为铜陵有色冶炼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气象学家。江苏无锡人。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长期预值天气预报、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积云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等领域中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1957年发表了我国第一张48小时数值天气
预报图。60年代建立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方程组。70年代首次建立我国海气耦合的滤波矩平长期天气数字预报模式,成功地进行了月季天气预报试验。近十多年来,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后可激发出一类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的不稳定波,以及在非线形作用下可激发出23ENSO型振荡等,提出了热带大气和海洋运动的半地转适应和发展理论,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环境数字预报业务系统。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古生物与地层学家。1936年生于江苏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即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从1987年开始曾先后担任国际笔石工作组主席、副主席,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副主席。60年代师从穆恩之院士,参与《中国的笔石》的编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国奥陶纪、志留纪及包括早泥盆世笔石带的划分和对比研究,80年代以来,主持多个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了较多的论著。1997年以他为主的国际工作组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建

5

6
陈国达
7
陈俊勇8
陈梦熊9
陈庆宣
立达瑞威尔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研究被国际地科联批准,是第一个在中国确立的金钉子剖面,为我国的地层学争得了荣誉。近年来研究笔石大灭绝及幸存的过程和机制,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与美国布科(A.J.Boucot)和斯科梯斯(C.R.Scotese)两位教授合作,编制了寒武纪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气候纬向分带重建图,系统阐述显生宙气候带的演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球物理学家。江苏宿迁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国际地震预测和灾害委员会主席。70年代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
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90年代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首次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该图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广东新会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南工业大学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地洼学会理事
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总中心主席。最大贡献是于1956年创立地洼学说,突破1959年以来美澳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为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及
找矿开辟了新思路。从60年代起这一学说被陆续介绍到十几个国家,推动了有
关学科的深入发展。1991年又提出了壳体(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即把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统一研究的学术思想。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大地测量学家。原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获科学技术博士学位。国家测绘局特邀顾问、科技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计算公式;首次结合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中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了详尽研究。推导的世界
“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通过采用至今。主持
推算和提供了中国首次民用的地心坐标转移参数。主持了1975年和1992年珠穆朗玛峰高程的计算工作。对建立和完善我国测绘基准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比
较重要的有:三维地心坐标基准、重力测量基准、经度基准、消除精密水准测量系统误差、航测检定场、长度野外检定基线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水文地质学家。原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南京。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国土资源部科技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担任副总工程师职务,主管水文地质科技业务,领导完成全国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80年代以来,开始致力于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水文地质
问题的研究。完成国际水文计划IHP两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除对水文地质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外,对环境地质,以及地貌、第四纪地质等方面,也造诣较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地质力学家。湖北黄陂人。194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国土资源部地质力
学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首次在实验构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条件和过程以及长期应力作用下岩石非弹性变形。提出了在分析岩石变形与应力场的关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东西向构造带形成机制。为中国西南地区地震地质、重

中国地理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