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本”到“童本”:小学语文教学的求“本”之道

发布时间:

。蟹 
JIAOXUEYANJIU  E-mail:wangyu609@gmai cor 
从“生本”到“童本”: 
小学语文教学的 求“本"之道 
一周一贯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本”课堂,更在于它必须是“童本”的,以儿童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 
宸为本。在这个事关根本方向,而不只是技巧层面的问题上,没有可然性,只有必然性。 

关键词:生本童本 
学生是一个包容很宽的概念,它可能是儿童,也可 但笔者在这里只想就四个基本认识问题作一番讨论。 
能是成人。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其对象就是儿童。所以,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儿童语文课 
人类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 堂。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儿童与成人有着很 
成长和发展的能力。这是自然界的恩赐,也是生命降世 
大的区别。儿童在成人眼里往往被视为微不足道,是啥也 所必须拥有的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力。就如种 不懂、有待大人教化的小不点儿。这在有些教师心里也会 
子一定要顽强地发芽,草木一定要拼命地扎根一样。所 
这样想。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认识。儿童尽管幼稚,却更 以。学习应该是生命自身的一种行动历程,我们所有的 
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的赐予;儿童尽管不如我们 教学目标和希望,都可以依托学生的自我生命来实现, 
成熟、巧于应变,可他们单纯、简朴,更安于当下,能从所 
而且真正有效的教学。也只能凭借学生内在的学习智慧 拥有的不太丰富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儿童尽管没有成人 来达到。必须认识儿童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成果,他们 那么多喧嚣的“节目”、宽阔的人际关系,可他们能在自己 
承传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教学必须坚信儿童是天生 
简单的游戏中安顿心灵的全部快慰;JL童尽管阅历肤浅, 的学习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最大 不如成人那样游踪四海,可他们拥有一个比天地更开阔 可能地运用他们吸收内化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成为儿 的七彩缤纷的幻想世界:儿童尽管还不能适应效率社会 
童快乐起飞的平台。尤其是语文学习,语言学家都十分 
中工作的快节奏.可他们能比成人更深地体会到亲情。 肯定人的语言本能的存在。从而认为语文原则上不是靠 
更简捷地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也就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真 
别人的教,而要依靠自己的学。语文可以“无师自通”几 实的声音,从而比成人更靠近真理……所有这一切,儿 乎已成共识。据科学研究,儿童基本上是在三周岁以前 
童可以拥有的。也许正是我们成年人已基本丢失,且十 学会Il头语言的。在婴幼期学13语,父母并没有把他们 分珍贵的东西。这就难怪英国大诗人弥尔顿会说:“儿童 送到专门的学校去,也没有学习口语的教材,更不上任 引导成人,如同晨光引导白昼。” 
何口语课,布置许多作业,当然也谈不上去补习班或请 
小学语文教学坚守“童本”取向.不是一件简单的 家教。可为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事。这不仅是因为成人世界在忙于经营自己的“精彩”生 
口头语言?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儿童作为天生学习者 活时很容易遗忘了儿童,忽视了孩子:还因为传统教育 
的潜力。儿童有三大特点体现了好学的天赋:一是“好 总是比较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往往以“知识垄 
问”。孩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这甚至令一些成年人不 断者”的身份出现,在比较注重知识灌输的社会里就无 
胜其烦。为什么“好问”?“好问”的实质是求知,儿童希望 形地拥有了主宰教学、主宰课堂的特权。于是,教师便一 
了解许多不太清楚的事。二是“好玩”。游戏几乎是孩子 
直处于教学中心.享有绝对的话语霸权。儿童自然只能习 的全部生活,儿童的文化精神便是自由的游戏精神。孩 
惯于被动和服从,从而使课堂自然地蜕变成为一种学生 子正是通过“玩”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所以,“玩”就 遭遇淡出的单向教授场面。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童 成了孩子最好的学习。三是“好奇”。儿童很容易发现新 本”课堂,我们自然可以作多向度、多层面的探索和阐述, 
奇,也很喜欢新奇。“好奇”正是儿童天性的“求知欲”的 
32/江苏敷育 2鲎0  

1 

强烈表现。 
也许有人会质疑:既然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为什 么又会有不少的孩子学不好?这并不奇怪,除极少数儿 
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指导、引导和诱导。一位教师教学 《爬天都峰》一课(人教版第5册),深读课文伊始,就有 

位小朋友说:“课文的题目是‘爬天都峰’,这‘爬’字有 
童有生理因素(智能发育不良)外,基本上是由不正确的 教育造成的。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过高的要求, 过多的作业.过分严厉的训斥,过于费解的交流……都有 可能伤害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好学 的天性遭到压抑。这就正如大教育家卢梭所认为:“受错 
点儿土。我们说‘登山队员’,就没有说‘爬山队员’的。用 ‘登天都峰’作题目不是更好吗?”老师正想解答这个并 不复杂的问题.但又想何不把“教”转化为让学生自己 “学”的过程。于是,教师现场改变了教学预设,便说:“你 的话有道理。用‘登天都峰’作题目也可以,可作者为什 误教育的儿童。比不受教育的儿童,距离智慧更远!” 
“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曾多次提到:教就 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确实,一个人在学校接受语文教 学最多不过是十几年.然而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能独立 
运用语文于工作、学习、生活,却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最 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教”自然应当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 
之后的“不需要教”这一落脚点上,但似乎很少有人考虑 它的逆命题。即“为了不需要教”,今天我们又应当怎样 
教?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逐段讲 
解”那“授予”式的基本套路,为什么总是超越不了“牵着 学生走”的基本态势.为什么总是突破不了教师淋漓尽 致地展示才情而只是让学生一旁“配合”的基本格局。 
如果我们能严峻地反思“为了不需要教。应当怎样 教”。答案恐怕只能是一个,即这样的教不应当是教师的 全盘授予.更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台作秀,而应当是 “导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学会”学习。我 们过去过度地在研究怎样教,其实我们应当更多地研究 
如何“少教”、“不教”,实行“无痕之教”。 
“教学论”发展至今,“教学”已不是视学生为容器, 
由教师单向灌输的行为。甚至也不是“教师教,学生学” 的双边授、受关系,而是“教师,教学生学”,一种应当以 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理念。其实,教乃学之导的朴素 意识,在古贤的教学思想中时有闪现,如子思在《中庸》 的开篇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就是说:大自然孕育了人的本性,自然的人性就是 
“道”.对道的修炼就是“教”。所以,“教”也就是修道者的 学,即学习者。而学习活动也就是率性的、自由作为的, 就像婴幼儿的牙牙学语,都不需要刻意地去教。宋朝朱 
熹对此说得更为透彻:“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 
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探索。某只 
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 
而已。”(《朱子语类》卷十三) 
教学发展到今天。最有效的“教”.更应当是教师对 
么要用‘爬’,在这里到底用‘登’好还是‘爬’好,让我们 来深读课文研究一下好吗?”于是有的学生找到了写天 都峰特别高的第二小节作依据,说明“爬”比“登”好,因 为“爬要手脚并用,正表现出这山的高,只能爬”。教师便 乘机抓第二小节研读感受。有的学生说因为登山的“我” 是个孩子。还有一个是老爷爷,这一老一小要登山多不 容易,就只好“爬”了。教师便因势点拨学生深读课文的 
第三至第七小节。有的学生还从课文的第八至第十小 节,说明这一老一小是依靠了互相鼓励,“从别人身上汲 
取力量”才上了天都峰,不是轻易上去的,用“爬”更能说 
明这一点……就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生 
命潜能得到了充分调动,用自己的学习解决了自己的问 题,而老师的“教”只是渗透在“导学”的过程之中。实践 
证明。教师很多“教”的行为都是可以转化为“学”的活动 的。应当说,“以学代讲”是实现“为了不需要教”的一条 可行渠道。 
儿童是“脚”.教学是“鞋” 
比喻总是跛足的,将“儿童”与“教学”的关系喻为 
“脚”与“鞋”的关系.似乎有些俗,但它的可比性却颇为 形象。“鞋”应当为“脚”服务,“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 “脚”最清楚。别人是不会明白的。我们都知道要为自己 的脚寻找最舒适的鞋子,这很重要。由此我们就不难懂 得,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说起“脚”和“鞋”的关系,我们就可能会联想到两个 
成语:“郑人买履”和“削足适履”。前者出自《韩非子.夕 储说左上》,那位买鞋的郑人,因为忘了自己量下的脚的 
尺码.而竟然不相信自己的脚,要回家去拿那个尺码。只 
信尺码不信脚,就如教学中我们只信“本本”而不信儿 
童.只在课文中“深挖洞”,而根本不顾及儿童的接受和 
需要。应当说,心中唯“书”,目中无“人”(儿童),正在成 
为当下小学语文课堂难以承受之痛。另一个成语“削足 
适履”,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 
冠”,鞋子不适合,太小,竟不是换鞋子,而是要给脚“动 手术”。更可怕的是如果帽子不合适,还要“削”头使其合 
20 0 
1 0
江苏教育/一% B’ V 

适(古义此处的“杀”即“削”)。可是在教学中如“削足适 堂的基本“路线图”,可以是“从儿童中来——在儿童中 履”一类的事却并不少见。我们不难发现对儿童的抱怨。 
做——到儿童中去”。所谓“从儿童中来”就是教师的课 
觉得他或他们不适合教学,却很少去考虑如何为他或他 
前预设,要从儿童的学习实际出发,学儿童最需要学的 们提供合适的教学。 
东西,不可因过度的“文本细读”、广开资源,而导致“目 听一位教师在导读《五彩池》(人教版第七册)这篇 中无人”。在课堂上,更应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和矛盾, 课文时,有一位学生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 
做到“因学设教”。“在儿童中做”.也就是凡儿童能做的 
愣.觉得这似乎与学习这篇课文无关,继而一想,既然 
尽量让儿童自己来做,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把最充分的 学生有这样的好奇心,何不来个因势利导,顺学设教,改 时间留作儿童学习实践。“到儿童中去”当然指“童本”课 变一下自己的教案。在略加思索后,教师便说:“这个问 堂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当归宿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和成 
题提得很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 长发展.课堂教学的终端在儿童身上,教师应有实事求 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 
是之意而不可存哗众取宠之心。 
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 《人民教育}2008年第18期刊载的刘发建老师《将 
研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学 相和》的课堂实录,就较好地体现了“从儿童中来,在儿 生从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找到了答案:“大的面积不足一 
童中做,l ̄JJb童中去”的“童本”教学思想,《人民教育》同 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 年的第24期还专门组织了这个教学实录的讨论。刘老 
就能触到池底”(太小、太浅)。又从课文的第三小节中读 师执教《将相和》,始终把课文当作故事让学生读,使整 
到了“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水质应当是干净的)。还从 个教学过程置于“在儿童中做”的那种自然状态。宏大主 
课文的第四小节读懂了“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 
题的话语构架被摆脱了,绵密细巧的教学过程被隐身了, 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 就让学生来读故事、讲故事,却悄悄地让孩子走进了故 
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于是学生 事深处。当一位学生认为“既然是故事,就要读出讲的味 就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五彩 道”时。刘老师不失时机地说:“对!你说得太妙了,故事 池不能游泳。何况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 是用来讲的,讲故事就是要娓娓道来,让听故事的人能 保护,即使能游,又怎么能让许多人去游泳。于是,学生 够人情人境。”并就此提出了三条小建议:一是叙述的 针对自己的质疑读懂了课文。 
语言适当慢一点,二是注意故事里的人物语言,三是要 
我十分钦佩这位老师能当堂为孩子“换合适的鞋 
心里装着听众。就这样,教师把引领与点拨,无痕地融 子”,使“脚”感受到了舒适和快乐。学生的问题总会显示 人学生读、讲故事的过程之中。让学生从读懂故事中的 着某一学习需求.现已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大家又在 
主要人物到读懂其他人物.从读懂故事末尾之“和”到 
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深读课文的探究任务。这正从另一方 
明白隐含于整个故事中的“和”。于是,在近乎读、讲故 
面显示了“童本”课堂的魅力所在。看来,好的教学是用 事的游戏活动中,实现了“从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和 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而不好的教学。是用一种方法教 
“ ̄iJb童中去”,体现了“童本”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 
50个孩子。 
自主发展。 
从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到儿童中去 
英国诗人布莱克早在两百年前就在《小学生》一诗 教学是农业生产,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 中,为在枯燥、压抑的课堂里的儿童写下了愤愤不平的 要顺应自然之境和自生之律,而不是工业生产上的“流 诗句:“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让小学 水线”。语文课堂更要有田野性格,寄希望于让儿童自己 语文真正成为儿童语文吧。把快乐的语文重新还给儿 
去学会,多为大家找“无师自通”的机会.让每一个儿童 童。在“童本”的语文课堂上应该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 
在这里自由地扎根发芽、长叶拔节,调动他们“内化”的 让每一只鸟儿都歌唱!画 
生命动力,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儿童在学语文课程之 
(作者档案:周一贯,语文特级教师,曾任浙江省绍 
前,已较好地掌握了口头语言;加上语文教材的编排是 
兴市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 螺旋式的,一篇课文,绝大部分的字词句都已经熟识;课 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发表语文教 文内容又不是对某一知识的抽象叙述。而是来自生活中 育研究文章1000余篇,出版《语文教学方法论》等著作 
可以感悟的动人故事……这就不难确定实现“童本”课 
多部。) 
34/ 苏教育 2堂
0 1 C/ ̄1 

从“生本”到“童本”:小学语文教学的求“本”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