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目、品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精髓——以章回体小说《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

发布时间:

读回目、品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精髓——以章回体小说《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
作者:李姝婧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9年第7

[摘要]我国古典小说多以章回体的形式呈现。在《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推进课中,教师通过聚焦回目、聚焦精彩、链接整本书等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猜读、对比、预测等阅读策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章回体小说;民族文化;猜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9-0006-03
【内容解读】

章回体小说的前身是说书人的底本。为了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作者常常留白设悬,让故事跌宕起伏;为塑造人物性格,作者着重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意义的细节。同时,章回体小说的语言简洁、富于个性化。因此,在章回体小说的整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理解小说的内容,更要努力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尽可能地理解语言形式中共性的、规律的东西,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真正实现与作品的深度交流。

【设计理念】

在前期导读课上,学生对《西游记》这本名著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前阅读了青少年版的《西游记》,对故事内容已经熟悉。本节课属于中期阅读推进课,教师指导学生从回目入手,尝试阅读原著。期望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并且举一反三,进一步了解在章回体小说中回目、人物、情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课堂上,教师渗透阅读章回体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学生阅读其他章回体小说构架桥梁,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借助小说回目,初步感知内容,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2. 阅读“师徒大战红孩儿”的章回,利用学习单,品味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会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3. 感受《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启动先备,探知学情

1. 说明前期阅读情况,揭示学生的阅读起点。


视频展示学生前期阅读的照片资料(学生网上打卡的阅读照片、微课图片、作业图片、阅读进度表等

2.展示导读课的成果。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板书: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章回来写,一回讲一个故事,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回目,分回标,段落整齐,结构完整。

(板书:回目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回顾前期的阅读成果,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板块二:聚焦回目,以“目”导读

1.展示学生根据青少版回目画的思维导图,并交流自己读到的内容。(出示导图


2.教师小结:“回目能高度概括故事的内容。借助青少版《西游记》的回目,我们梳理了情节。现在我们来试着读一读原著的回目。”

3. 学习借助回目概括整本书主要内容的方法。

(1范例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两个范例,并交流自己学到的内容。

(2教师小结:“借助回目,提炼要素,适当省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整本书的内容。遇到读不懂的回目,还可以猜读。”(板书:猜读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展示学生前期自由阅读的收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和分享交流,学生进一步理解回目在阅读中的作用。】

板块三:聚焦精彩,扣“难”精读

1. 在青少版《西游记》中,收服红孩儿是一个章回。但在原著中,作者是用三个章回来写这个故事的。学生自由读这三回的回目,大胆质疑。

2. 教师答疑,学生根据回目概括主要内容。

3. 学生再读回目,圈画回目里出现的主要人物:婴儿、魔、红孩、猿、心猿、大圣。

4. 称呼虽不同,其实都指一人。请大家默读选段,完成学习单,感受人物形象。

语段一:关于红孩儿身世的片段。

语段二:红孩儿两次使计骗取唐僧信任的片段。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红孩儿两次变成孩童,两次把自己赤条条挂在树上,两次高喊救人,扰乱了唐僧的心智,可真是诡计多端!这就叫——(学生齐读‘婴儿戏化禅心乱’。”


语段三(出示: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作者将孙悟空与红孩儿对比来写(板书:对比,更加显示出红孩儿施法奇特,法力高强。难怪在回目里,称它是‘魔’。”

语段四:红孩儿与孙悟空大战,孙悟空差点被烧死的片段。

语段五:孙悟空命八戒请观音前来相救的片段。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这些人物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文章与回目,两两呼应,妙不可言。而人物形象的凸显也离不开作者对情节的巧妙设计。”(板书:情节

5. 浏览原著的这三个章回,提取有用的信息,小组合作完成对战图,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根据学生反馈,教师小结:“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一波三折。一系列情节的设置围绕着人物展,凸显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在这复杂多变、曲折起伏的情节中跃然纸上。”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西游记》里奇幻的故事情节,并能体会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板块四:链接整本,借“测”延读

1. 再读原著中“三借芭蕉扇”的回目,预测故事情节。(板书:预测

2. 回目叙事性很强,表现了曲折起伏的情节。很多章回体小说都是如此。读读这些来自其他三大名著里的回目,说说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章回体小说的回目通常是以人名+事件的形式写成的。我们可以根据回目预测本回的情节。同时,回目的语言对仗工整、合辙押韵。这种节奏美、音韵美只有中国古典小说才有,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章回体小说的整本书阅读,是有方法的(出示

巧借回目明内容,对仗工整示关系,字斟句酌品人物,反复推敲悟情节。经典阅读有方法,华文化永传承。

4.一路西行,唐僧师徒跋涉千山万水,历尽了千难万险,取得了真经。作者塑造了这么多的人,编织了这么曲折的情节,他想表达什么?
(学生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

教师总结:“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从不退缩,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十万八千里路,九九八十一番磨难,唐僧师徒信念坚定,终于修成正果。(播放《敢问路在何方》MV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经典值得一辈子去读,希望大家课后多读经典,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从《西游记》的回目迁移到其他三大名著的回目,巩固阅读章回体小说的方法,即通过回目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揭示《西游记》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浓厚的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把握课堂类型,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阅读阶段确定不同的阅读目标。本节课属于中期的阅读推进课,目标更为多元:指向文学、策略、写作……

在这堂课上,我带领学生完成了四个板块的学习。在这四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读回目、具体章回,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我还渗透猜读、对比、预测的阅读策略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刻品味人物和情节,了解人物与情节的关系。这样的教学目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

二、把握文本特点,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

(借助回目,概括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回目就是小说的预叙,概括了本章回基本的故事情节。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学会读回目,借助回目了解主要内容。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而且为了让学生了解到章回体小说的回目有概括整本书的功能,并掌握了阅读章回小说的方法。

(巧读回目,了解主要人物

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常用其他称呼取代具体人名,有时作者会将褒贬寓于字词之中来刻画人物形象。在第三个教学板块时,我大胆让学生质疑回目里出现的生僻字、奇怪的词语,并简单地给予提示,告诉学生“猿马刀归木母”是唐僧的四个徒弟。这时,学生使用猜读的策略很快便能理解回目所指的内容。

品读描绘孙悟空的语段时,学生先从回目里的“大圣”一词看出这个人物的不同凡响;再通过语段的品味,学生发现书中孙悟空经常使用“俺老孙”“俺”这样的称呼,表现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符合孙悟空这样一个不屈服、敢于反抗的英雄形象。回目里精准的炼字用词,能让学生感悟到汉语言的魅力,为他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打下基础。

(链接回目与文本,感受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章回体小说中,回目不仅点明了人物关系,而且体现了情节的起伏曲折。品读孙悟空的形象,我抓回目中的“殷勤”一词,引导理解孙悟空对师父的爱,对师父报恩之情。

从回目到文本,又从文本到回目,学生进一步感受了人物形象,体会到了情节的巧妙,从而理解小说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比对相似情节,融通阅读过程


在第三个教学板块中,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我将唐僧师徒与红孩儿大战的情节整合在一起,对战图的形式展现。通过对对战图的梳理,学生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关系,体会到作者详细周密的设计。在理解了情节与人物的关系后,我还引导学生把相关联的故事进行比对。比如,孙悟空后来三调芭蕉扇与大战红孩儿的章回有什么联系?这样的问题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支点,更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匠心独运。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尤其是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教学,我们希望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文化的传承,才有可能产生出文化自信。

(责编韦雄


读回目、品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精髓——以章回体小说《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