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记》心得

发布时间:2017-08-30 13:58:21

学习《学记》心得体会

1、简介《学记》

《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

二、《学记》在中国现代教育的地位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它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可是,经过两千多年,我们再来读《学记》,用现代教育人的眼光来审视《学记》,我们会被先人们的智慧所折服。《学记》几乎讨论了教育教学的所有问题,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作用、教学方法、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以及教师问题等方面入手,有着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这些都是现代教育著作中予以重点论述的。如此"皇皇巨著",竟然只有一千多个字。其文字之浅易,蕴涵之丰富又是当代的教育著作所无法相比的。因此《学记》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而且备受重视。

三、下面是我对《学记》当中的一些内容的理解。

1.谈因材施教

《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之教者,呻其苫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译文: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体会不到学习的好处。

大概古人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总觉得过去怎么怎么好,现在怎么怎么不好,时常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也许,这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心理吧。每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时代毛病百出、千疮百孔,过去的时代是理想的社会。

当然也有不变的。比如这里说到的教学当中的急于求成,照本宣科,不考虑教育对象情况一律“填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情形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好或者变坏。 客观的分析了教学结果与教学目的相悖的主观原因,论证了善教与乐学的辨证关系,其中所反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特性,这一段内中很明确的指出单纯死记硬背的教育可能是失败的。老师教育学生一定要诚心诚意,并且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反情悖理,就会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厌恶之心。

从这段话当中看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非常重视因材施教,今天进入21世纪了,我们要能够培养出素质良好的出类拔萃的人才,那因材施教就分外重要。

在学习《学记》的过程中,网络也是我的一个老师,把“因材施教”这个词语百度一下,会出现近700万条信息,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找到了祖先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因材施教”这个教育原则的理解,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如何有效的运用所教教材,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二是尊重学生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自身价值。

在运用教材方面,我们学校的“阅读活力课堂”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我们年组的崔老师在她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指导学生在数学书上圈点勾画,带领孩子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不放过教材里的每一个关键词语甚至标点符号;在语文研修团队的教研活动中,丛老师讲了的《丰碑》这一课,这个内容一直是我不敢尝试的类型,她对教材的宏观调控,大胆取舍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样的40分钟,她的这节课让孩子们收获特别多,这节课既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又有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有扎扎实实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的落实。两位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与利用达到了极致。

在尊重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其价值方面,我说说自己的做法,平时我比较善于察言观色,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们不能或者说不敢直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眼神、动作和情绪向我们传递了最真实最宝贵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随时调整课堂教学,不断完善班级管理。

我记得,一次数学课上,小郭同学总是在我播放实物投影时注意力不集中,我就一次次地提醒他,可还是不行,我就提问他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发现他抻长了脖子、觑觑着眼睛使劲看屏幕,原来他是视力下降了。下课了我把他留下来了解情况,果然不出所料。于是,我就临时给他的座位调到了前面,嘱咐他抓紧时间配眼镜。后来他妈妈给我发来短信说,孩子的眼镜度数不够了,孩子没说过,连家长都不知道这个情况。这件事给孩子触动很大,他高兴坏了,说:“老师对我这么关心,不仅不批评我没听课还给我调座位,我可要注意听讲,再不让老师操心了。”这个孩子虽然好动淘气,但是很有责任感,又会操作电脑制作课件,我就选他当班级的信息管理员,每天负责开灯关灯,帮助“阅读微课”展示的同学下载PPT、关闭多媒体等等。从那件事以后小郭的工作就更主动更热情、学习也更主动了。

所以,我想从古到今都强调“因材施教”,就是老师要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让他在学习阶段能够充分的展示他的才能,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谈谈长善救失:《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学生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们的学习,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不专注,有的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纠正他们的过失.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求老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态度、兴趣才能,要能够“知其心”,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以救其失。

我班有个孩子性格内向,课堂上,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平时也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下课总是呆在班级不愿意出去。我经常教育他,要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要出去锻炼身体,当他被我劝出去后,就会和同学打架,别看他长得瘦小,却经常在纠纷中占上风。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也较差。在课堂上,表扬的方法用过,批评的招儿使过,他态度总是不卑不亢、不冷不热,而各方面长进总是不大,有时为了调动他,课上我只好采取点名的方式,让他发言,可他思路不集中,总是答不出问题来

我想了很多办法,但总是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折的一些小玩意都惟妙惟肖的,有一天我拿起他折的小手工说:“真好看,教教我吧。”有一些同学围过来看,说:“老师也让他教教我们呗。”他居然笑了,并且大声说:“我教你,我还借给你彩纸。”为了引导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与他人互动,我请他做活动课上的小老师,安排他教同学们折纸、捏彩泥。从那以后,笑容与自信总是洋溢在他的小脸上,他与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和谐,对学习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我相信这个孩子或者其他的孩子以后还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我再也不会认为自己心意已尽,而任其孤芳自赏,“知其心而救其失”会鞭策我以后的教育生涯,时刻提醒我自己还有没尽到的责任。

3.谈教学相长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精辟地论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首先,从教师方面讲:“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刚参加工作时,这种体会特别深,明明备课很精心,上课很用心,但就是不能像老教师那样让学生学得清楚、明白、轻松。这时才体会到自己在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的调控上,以及学生心理的把握上,还需要虚心学习。直至现在,每次参加教学活动,在前期的研磨过程中都感到能力的欠缺经验的不足,仍旧需要大量地翻阅相关书籍,恶补学习,仍旧需要许多领导和同事们热心帮助、出谋划策,提供大量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许多人的共同智慧中生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教学相长”是一直伴随在教学实践中,一直伴随在我们的教学成长中的。

其次,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我记得,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讲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时,有几个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知道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完全超越了这册书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这些孩子已经“食嘉肴,知其旨也;学至道,知其善也”,必将会“教学相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生命空间却是无穷的。只要在行走,身边永远不缺乏生生不息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今天,我们还幸运地存在,也就幸运地拥有无限次的成长的空间,去追求“教学相长”的境界。

学习《学记》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