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历史总复习测试题: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 “民本”与民主 - 练习(1)

发布时间:2019-04-09 19:09:35

民本与民主课后练习(1)

1 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A北魏实行“均田制” B.明朝的“鱼鳞图册”

C.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3 《尚书·虞夏书》中说“皇祖(大禹)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一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并具有民主启蒙色彩。下列主张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A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B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C.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D天下之民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4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 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人一票, 选出领导者。 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 燃放鞭炮, 场面让人仿佛回到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出现是因为实施(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与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与国行政诉讼法》

5 “仲尼虽圣, 效之则颦, 学之则步, 丑妇之贱态。”以下思想家的主张中与此最相符合的是( A 董仲舒 B. 李贽 C. 康有为 D.陈独秀

6 以下历史现象与事件中, 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与儒家思想

7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 敬仰孔子, 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 曾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智,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8 明未清初出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 从本质看反映( A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B.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 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与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9 顾炎武认为: “王(阳明)学末流背离为学宗旨, 不习六艺之文, 不考百王之典, 不综当代之务, 而专心于内, 实乃内释外儒之学, 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10 明清之际, 产生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 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1 答案: D

解析: A项北魏均田制,即把国家掌握的土地按规定分配给人们,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加强对人们的控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B项“鱼鳞图册”是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明朱元璋时期,发现因土地隐匿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的严重问题后,开始编造完整、紧密的鱼鳞图册,在相当程度上摸清了地权、清理了隐匿,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C项太平天国运动中,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这一主张并没有涉及抑制兼并,本题选D项。

2 答案: (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二人思想的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二人思想的相同点也就容易回答了。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3 答案: C

解析: 题干体现的民本思想,与之相符合的是C项;A项强调富民;B项强调的是“君之本”;C项是顾炎武的“众治”主张;D项是儒学忠孝思想。

4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外国记者“仿佛回到古代雅典”描述应该实行是直接选举领导人方式 因此选C项。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与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进一步加强与扩大 基层民主 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5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仲尼”是指孔子, 从材料内涵可知思想家反对传统思想, 由此判断为明代思想家李贽。

6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李贽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神化孔子与儒家思想。所以选D

7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由于这句话强调人民的重要性, 否定君主的权威。所以选D

8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进步思想的理解。本质上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选项中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9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顾炎武思想的理解。D项是错误的; 顾炎武对儒家思想批判继承, 他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所以选D

10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进步思想的理解。明清产生进步思想的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矛盾等几个方面分析。④是错误的;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没有西方民主与自由思想的传入。通过排除法。所以选A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历史总复习测试题: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 “民本”与民主 - 练习(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