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目整理

发布时间:2019-11-30 13:17:58

一、如何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

1、智力正常,有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大学生智力正常主要表现为:

①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智力要素正常;

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③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率,无学习障碍。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①能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身心状态、认知水平、行为表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②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能做出恰当的评价,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自傲,不自卑,不自暴自弃;

③能悦纳自己、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恰当表现自己。

3、情绪稳定协调,积极情绪占优势

①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②肯定情绪多于否定情绪;

③情绪稳定,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情景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符合;

4、人际关系和谐

①乐于与人交往。

②在交往中,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③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善于扬长补短;

④能融于集体;

⑤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

5、人格完整

①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统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6、意志坚韧,有较强的执行力。

①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②能承受挫折、恐惧和不幸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③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7、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强

①能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

②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

③能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相协调。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等特征。

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以及严重偏离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角色要求均视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如何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3、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难以维持,应该及时调整。

二、自我完善的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获得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做事情的经验中认识了解自己。

反省法——从我与自己的关系认识自我

吾日三省吾身。

2、积极悦纳自我

充满信心和毅力

行为表现一向都自然而诚恳

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目标

对自己的个性及人生引以为豪

我的缺点——可以转化为相应的优点

对自我的扭曲想法 —— 正向思维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3、有效控制自我

心胸宽广

善于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害做决定。

多欣赏,少抱怨,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

对于是非争辩,要认清真理并持之以恒。

设定积极而又可行的生活目标。尽力而为。

留一点弹性的时间。放松身心。

学会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长处与短处。

4、不断超越自我

Acceptance

接纳自我以及现实环境

Action

行动,对自己的决定全力以赴

Affection

工作学习生活中,情感投入,乐在其中。

Achivement

成就,完成上面三项的自然结果。

三、常见学习的心理问题及其调整

(一)学习动机缺乏

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指的是学习没有内在的驱动力量,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欲求,厌倦学习。

1、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

懒惰行为

容易分心

厌倦情绪

缺乏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情景

独立性差

2、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

个人原因(高考挫折引起沮丧和痛苦,对专业 不感兴趣,毅力不够、不想努力,身体状况不好等)

家庭原因(父母的高期望,管教太严等)

学校原因(大学名声、校园环境、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念如当前的“读书无用论”,以及社会的就业形势

3、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自我调试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标准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培养与保持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动机过强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发动、推进、维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学习动机的强度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学习动机作用于学习活动,有一个最佳水平的控制问题。缺乏动机,则大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学习行为不能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能维持;而动机过强,不论是内部的抱负和期望过高,还是外部的奖惩诱因过强,都反而会使大学生专注于自己的抱负和外部的奖惩,而不会专注于学习,从而实际上是阻碍了学习。

1、大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主要表现

容易自责

争强好胜

过于勤奋

情绪紧张

2、大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

成就动机过强

不恰当的认知模式,过分看重荣誉

具有一定的补充心理

不适当的强化,这主要指各种具体的外部环境,如家庭、社会等的强化,如成功得到奖励或失败得到惩罚

3、大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自我调试

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

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

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降低对学习成败的敏感度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树立远大目标,淡化名利得失,克服虚荣心理,学会调整情绪,保持旺盛的学习斗志

(三)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学习者由于学习过度或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极度的疲劳状态下,则可陷入完全不能学习的状态,即所谓的学习疲惫或学习疲劳症。

学习疲劳可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种。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凡是需要紧张注意、积极思维和加强记忆的学习活动,都容易产生疲劳。

1、大学生学习疲劳的心理原因

不能正确对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造成学习基础性动力的缺乏

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

以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学习 ,表现出急躁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持久发挥

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坚强人格,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

封闭式的办学方式,远不适应大学生急剧形成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需要

2、大学生学习疲劳的生理原因

身体疲劳和学生体质的强弱有关

不端正的坐姿

教室通风情况、照明情况、温度情况,甚至坐位的方向等等

长时间挤在封闭的空间

不同的坐位和地磁走向构成不同的夹角

晚上缺乏很好的睡眠

外界刺激的单调

3、大学生学习疲劳的自我调适

善于科学用脑

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应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遵循人体生物节律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四)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连续经受到失败,体验到行为后果与行为无关而产生的的一种无助心理,并从此放弃努力的行为缺陷。

1、大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主要表现

焦虑心理,常常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害怕失败

畏难心理,阻碍正常学习

放弃心理,导致情绪失调

动力不足,降低学习动机

2、大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原因

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

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不正确的归因

3、大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自我调适

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全面分析失败的原因,学会正确归因

加强意志锻炼

(五)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一般说来,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刺激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以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考试焦虑的形成具有应试情景的激发性、认知评价的调控性、个体差异性和反馈信息的强化性四个特点。

1、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

心理层面(忧虑、紧张、恐惧、思维紊乱、注意力稳定性差、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易怒烦躁、缺乏自信心、夸大失败、依赖性强和独立性差等)

行为层面(坐立不安,采用躲避方式进行防卫,或者胡乱作答,过早离场,或东张西望,无心作答等)

生理层面(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昏、多汗、恶心、大小便频率增加、睡眠不良、食欲减退和肠胃不适等)

2、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

知识经验及能力

认知评价能力

应试技能

身体状况

家庭、学校的期待和社会环境的压力

3、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

改变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

调整抱负水平

认真学习和复习

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讲究方法

四、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害怕、担忧等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负性情绪体验,指一种个体对未来某种可能发生的威胁性情境或某种不良后果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情绪。

(二)抑郁

抑郁是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负性情绪状态。表现为闷闷不乐、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精力明显减退、食欲不振、悲观、绝望、思维迟钝及失眠等。

(三)自卑

自卑是自我意识中带有自我否定倾向的情绪体验,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分低估,认为即使努力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伴有一些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特殊的情绪体现。

(四)愤怒

愤怒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它是当个体的需要不能被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阻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激烈情绪。

(五)嫉妒

嫉妒是指他人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由羞耻、焦虑、怨恨、敌意等组成的复杂的不良心理状态。

(六)冷漠

冷漠是指他人冷淡漠然、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对他人怀有戒备心理甚至敌对情绪,也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表现极为冷淡,凡事漠不关心。

五、人际交往的原则技能和方法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交往

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和地位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妄自菲薄,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以世俗的势力眼光“看人下菜”。

2、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绿灯”。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点能诚恳批评。

4、互助互利

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是要破除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

5、讲究信用

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去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地说明原因。

6、宽容大度

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感觉的过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

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1、学会赞赏别人。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都是渴望被人肯定和赞赏。赞赏他人必须事实求实,发自内心,表现出诚心诚意,否则就有可能变成恭维或虚伪。

2、得理也应让人。争论对人际交往常常是一种干扰。很多争论最后都会演变成人身攻击。因此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适时地退让一步,反而体现了高尚的风格,会赢得对方的和旁听者的认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好人缘。

3、对别人要主动热情。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热情”是最能打动别人,对别人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绪传染给别人。因此,要主动热情待人,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愉快起来;其次要从心里对他人感兴趣,真心喜欢他人。实践证明,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最后还要真诚关心他人。

人际交往的艺术

掌握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一定的交往技能,并不表明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效果,要想在交往中游刃有余,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和艺术。所谓交往艺术,关键要注意把握交往的,包括交往的广度、深度、频率以及语言、行为的分寸等等。

1、掌握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

所谓语言艺术主要是指把握说和听的分寸。关于,首先要学会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叫适时。其次要适量。即说话时声音大小适量。其三说要言简意赅,不要含糊其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其四赞扬和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措辞:赞扬别人要恰如其分,批评别人也要尽量用婉转的语气;关于“听”,总的原则是听对方讲话时,要把握好自己的配角位置,处处表现出对对方的耐心与尊重。具体地说就是,首先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抢对方的话题;其次要学会倾听;最后要特别注意配合对方的谈话,作出积极的反应。

2、要注意和讲究交往的频率

所谓交往的频率主要是指交往的次数和在一起的时间长短要适度。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和远方的朋友加强联系,以免友情中断;另外,对于身边的朋友,即使是好朋友,在交往时也不能过从甚密,这样既影响彼此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会减弱彼此之间的新鲜感,增加出现摩擦和发生矛盾的概率,对彼此的友谊反而是不利的。

3、交往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当

交往的广度既不能过广也不能太窄,过广则容易既影响交往质量,又会浪费太多精力,影响学习;太窄又有可能错过了许多可交的朋友,使自己陷于狭小的人际圈子不能自拔;另外在交往的深度方面也要注意适当,有的要深交,有的则只能浅交,甚至要拒交。决定交往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志同道合。相同的理想志趣会使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为莫逆之交。当然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辨证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一定要考虑交往对象的个体差异。

4、体态语言的恰当和行为的规范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与对方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自然状态。关于体态语言主要表现在:站立时不要总是晃动自己的身子,或者让别人感到你的手无处可放,坐着时一般不要翘二郎腿;握手、礼节性点头要注意适当。

5、一定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应该有各自的私密空间,总以打听或背后宣讲别人的隐私为乐为荣,是没有教养也不懂法的表现,这种人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最终只能是令人讨厌的孤独者。

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理解别人的情感——倾听与同感

表达自己的情感——压抑、流露与描述

表达支持——直接表达 、解释、感恩 与建设性批评

六、挫折与积极应对方法

什么是挫折?

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应对挫折的方法——自我疏导

大声叫喊

适当的宣泄

应对挫折的方法——冷静对待

爱迪生:“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应对挫折的方法——心理换位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

应对挫折的方法——精神升华

应对挫折的方法——请求帮助

主动把失败的痛苦向亲人、好友、老师、同学倾诉,积极地向他们寻求帮助。

七、积极应对成长中的危机

1、多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最大可能地保持正常的、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3、主动从事能够转移自己注意力和放松的活动

4、积极使用能够使自己平静和冷静下来的自我对话

5、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机构的帮助

6、培养符合主流文化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7、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提高抗挫折能力

八、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生涯规划

第一步、觉知与承诺:

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和志向

志向是立业的前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目标是行为之源、之终,是人生的动力源泉。

目标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目标确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第二步、自我评估

剖析自己、分析自我;

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知己方能胜彼。

评估内容: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第三步、生涯机会评估

评估影响机会实现的内、外环境;

评估环境与人的成长、发展之间的关系;

了解自己的环境状况——环境特点、环境变化、环境与个人的关系、环境对自己的要求、环境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环境因素:

1)组织环境 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给员工带来的发展机会;

2)社会环境 社会制度、社会改革、社会发展;

3)经济环境 经济水平、经济发展。

第四步、决策 (岗位选择)

岗位选择直接关系生涯的成功或失败。

岗位选择的关键要点

1)兴趣与岗位结合 ——兴趣可以开发潜能、可以提高工效、可以稳定队伍。

2)性格与岗位吻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3)能力与岗位一致。

4)动力与岗位合一。主宰、满足、自强、寄托、开拓、安定、坚守、尝试

第五步、确定职业生涯路径

生涯路线

短期

13年)

中期

45年)

长期

510年)

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管理

技术

技能

生产

经营

管理+技术

管理+技能

技术+生产

……

第六步、设计职业分段目标与行动方案

目标描述

对达成此目标

需要的支持

行动计划

(时间进度)

考核指标

技能提升计划

学历提升计划

职务职称晋升计划

培训发展计划

……

所在部门意见

人力资源

部门意见

公司意见

第七步、评估与调整

时间

本阶段职业生涯目标

奖惩情况

规划落实情况

经验与教训

规划调整情况

下阶段短期目标规划

目标

措施

时间

组织意见

重要的职场观念

做好本职工作

机会到有征兆

不要推卸责任

微笑拥抱错误

能力用对地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目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