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

发布时间:2016-06-27 09:28:13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扩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表现手法

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它线条粗犷奔放,情节鲜明感人,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极富于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表现手法上,朱仙镇年画吸取了传统绘画技法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但对人物的衬景不作着意描绘,能做到恰到好处。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以简洁明快夸张的手法处理画面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对神祗的形象塑造,特别突出头部形象,身体比例夸张,极具感染力。人物的面貌健美英俊而不带媚色,是朱仙镇年画最突出的特点。

朱仙镇年画源于民间,经历代艺人之手而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反映了农民希冀五谷丰登、富裕兴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六畜兴旺等美好的生活愿望,以及扶正驱邪、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朱仙镇木版年画继承了中国古代优良的传统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点:整个画面饱满、紧凑、严密,基本不留空白,能做到主次分明,主体突出,不繁琐,表现出匀实对称图案的装饰味道。画面上艺人还采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使每件事物都能清楚地表现主体并为主体服务,画面的安排,不会使人感到有不合情理之处。

制作工艺
  第一步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凉干后,再用顶沸的热水冲洗。然后用特制刮刀刮去木板表面浮油,艺人称之为熟版。木板雕刻工具早年多为自行制作,有刻刀、净缝刀、文章锉、巩锉、刮刀、铲刀、敲锤等二十余件。后来,雕版师傅也在使用成套的专用雕刻刀。
  年画的印制工具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野生植物顶端之茸毛和棕,用绳子捆扎而成。
  草制圆锥形色刷,一色一刷不能混用。
  另有敲锤儿、沙袋、沾刷等辅助工具。
  年画用纸,旧时多采用本地廉价土造纸、毛边纸,清代以来,年画开始使用规格大、韧性好的日本油光纸。而后来多用中国传统的生宣纸印制。
  年画200张为一。印时将纸张按不同的张数按夹在自制竹夹上。纸夹牢后,一头插入管钉,一头置于自制灰砖槽中,纸折叠呈S”状。
  印黑线版需双手用力,线条才清晰,瓷实。整套动作和过程,要求眼明手快、手眼密切配合,必须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
  色版较线版含色量大,用力过重纸易烂,用力过轻色块不瓷实。左手操趟子作平扫状,每道工序都需精心操作。
  高档年画与神像画人物之眼眸、胡须、服饰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达九遍。普通年画以黑、黄、红、丹、绿、紫六色, 先淡后重,依次套印而成。
  套画套色顺序为,先印黑,后黄,再红、绿、青、有些画样还需加托水红,或印脸。
  画印好后需停几个小时使颜色入纸内。晚上再,晾要恰到好处。
  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刷用色十分讲究。艺人们运用传统的炒、熬、滤等多道配色工艺,精心炮制。使年画色彩更加鲜艳,绚丽多彩。他们在绿、紫色中加入白矾、石灰。紫、绿两色要充分发酵,调制时要调起泡沫,色彩才沉稳、耐看、有韵味。还将色中加入残剩茶叶水,晾画时,才互不粘连。

色彩运用

朱仙镇木版年画十分讲究用色,以矿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制颜料,磨出的颜料色彩十分纯净,以之印制的年画明快鲜艳,久不褪色,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简练粗犷,造型古朴夸张,艺术风格独特。

朱仙镇年画非常注意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多用青、黄、红三原色,用色总数可达910种。民间常说:黄见紫,难看死。而开封朱仙镇年画黄紫两色的搭配,颜色厚重,对比强烈,不仅没有难看之嫌,反而色彩鲜艳,与民间过年的欢乐气氛协调一致。

朱仙镇年画崇尚使用暖色,如丹红、木红、桃红、槐黄、桔黄等,显得热烈奔放。色版设置有:黑线版(黑胚)、水黑版、红版、脸版(木红)、紫版(葵紫)、绿版(铜绿)、青版、蓝版、黄版(版黄)等,其中除黄版之外,皆木版套印。人物服饰设色以木红、铜绿、葵紫三色为主,将世俗生活中的色彩融于神祗崇拜的宗教色彩模式之中。如镇宅钟馗红冠绿袍;灶马中的灶爷为红袍,灶奶为绿袍;关爷为红脸绿袍。以广丹饰绘人物眼皮也是朱仙镇年画所特有的风格,如火塘寨(铜锤换玉带)中的赵匡胤、杨鲧,带子上朝中的郭子仪,加官晋禄中的陆登,柴王推车中的柴荣,苟家滩中的李嗣源、王彦章,马上鞭中的秦叔宝、尉迟恭等,以此表现人物鲜明的审美个性。

总结

朱仙镇木板年画产地不仅仅在朱仙镇,朱仙镇只是个集中的地方,朱仙镇四周大大小小的村庄都有艺人年画制作的小作坊。朱仙镇年画作坊最多时有三百多家,当时规模是极其宏大。

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虽然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作坊式艺术正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挑战。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的改变,使传统木版年画面临着被机器胶印所取代、市场被挤垮的危险局面,传统木版年画也正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可以说,全国的木版年画都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朱仙镇木版年画也丝毫不例外。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后继人问题堪忧。从事木板年画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曾经繁盛时期300多家店现在仅剩寥寥无几家店,万同老店第五代传人已五十多岁。新人学习一种民间艺术,需要很长的时间,这种东西很难在短时间掌握。还有从开始的绘画、雕刻到最后的印刷、装裱等,再加上色彩调制等,一幅画下来大约需要二十来道工序。而这些繁琐的工序并不是一般的学徒就能接受得了的。

朱仙镇木版年画竞争体制的不良。就目前情况来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作坊依旧采用传统的熬制颜料,而有的作坊则已广泛采用了现代化学颜料,以致制作出的年画颜色深浅不一。也存在制作人技艺高低的不同,有的作坊木版年画人物表情呆滞,而有的却比较鲜活;有的作坊采用五色套印,而有的则采用六色或七色套印。这就导致一个地方的同个层次的木版年画也会出现好多种价格。导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价格整体偏低,在全国木版年画市场上不能占有绝对优势。而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它本身就很难存在严格的的价格定位,这也使年画的价格竞争存在一定混乱。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手艺,它的存在和发展不能仅靠市场的优胜劣汰,政府必须进一步地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力度。同时民间艺人也应该积极承担传承和发展中国古老民间艺术的责任。只有保护好了,才可以进一步谈发展,才可以更好地发展。

朱仙镇木版年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