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改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3-14 10:57:37

关注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

——我与古代文化课历史课型模式“读讲导练”的故事1

历史价值观就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而当前我们的历史教学仍比较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概念,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教育。许多学生认为学历史就是背诵、记忆历史知识点,只要掌握了历史知识点,考试就能得高分。许多教师也是抱着这种想法去教学,这显然与历史教育的本义相背,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也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喜忧参半。既有比较活跃和开放的一面,又有受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的一面。在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历史价值观的教育,发挥历史课应有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成就与特点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古代科技与文化课中具体的科技发明、杰出人物及成就、文学与艺术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它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

比如,通过学习学生了纸的发明源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这是基本史实,但我们更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知道的是“纸”的发明的价值和重大意义: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比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虽然不能预测地震,但是能加快救灾的速度等等。

只有知道了科技发明、杰出人物及成就、文学与艺术成就的价值,才能真正明白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

教学改革就是教学理念的改革,而历史课型模式就是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的载体。基于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成就与特点教学内容而设计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历史价值观的“读讲导练”模式。

关注核心素养,增强学生人文积淀

——我与古代文化课历史课型模式“读讲导练”的故事2

教学改革就是教学理念的改革,而历史课型模式就是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的载体。基于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成就与特点教学内容而设计了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人文积淀的“读讲导练”模式。

1、早期的一些电视综艺节目展示了一些所谓“明星”的素质:低下,惨不忍睹,一些初中历史、语文、地理等课本的常识知识他们居然不知道,却在公众场合胡言乱语,误导年青一代。设计“读讲导”模式,是想让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常识,进而破灭所谓“明星”的光环,不让自己成为傻“粉”,要追星,也要成为有素质、有选择的“粉”。

2、实际教学中的经历告诉我初中必须注重学生基础常识的识记、积累,增加人文积淀。课堂中常有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探究,比如“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让你回到汉朝,你会见证到哪些重大文化成就?”“那里出现了欧洲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那里指哪里?”等问题,而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们连基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哪个朝代的、传统文化成就(基本诗词)、基本的地理概念等都分不清,张嘴就乱说、妄说,这样的探究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连基础都不具备的怎么可能开展探究、小组讨论?这就迫使我们要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就不得不注重基础。

3、劣质电视剧的胡编乱造,不符合史实的场景出现在不改出现的朝代背景中,会误导年青一代。“读讲导”就是为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4、当代一些年轻人的素质堪忧。曾记得一则笑话,在一所大学里,水稻专家袁隆平的画像张贴在一个橱窗里,而过往的学生却不知道这是谁,嘴里还念叨“怎么一个老农民都贴进学校橱窗了?”,这个笑话有点冷、有点悲。我不希望我们的学生是这样子的!初中,识记基础常识才是最重要。“读讲导”满足这一点。

5、江苏电视台的“一站到底”现在的选手基本都是名校学生了,展示了很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这说明舆论导向在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切实提升素质。“读讲导”就是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实现基本的“人文积淀”。

综上,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出门不开口乱说,开黄腔,我们需要强调基础,在强调基础的之上,贯彻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一些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就是“读讲导”古代文化课课型模式的初衷。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历史价值观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判。
2. 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 引导学生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我与课改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