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特色米汇编

发布时间:2013-07-20 16:44:31

各地特色米汇编

1.京山桥米

桥米是湖北京山县独产的大米。其产地在京山县孙桥镇余家沙坡村六组与蒋家大堰村六组之间,出产的稻谷颗粒圆实,米白质重,或蒸米饭,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喷香馋人,食之似糯不腻口,如粳不稀软。

据说明朝嘉靖降世时,啼哭不止,老兴王一家惊恐万状,出榜招医。恰好武当山真武大帝云游到此,揭榜进府,伏在嘉靖耳边说:“莫愁,莫愁!贫道为你去寻粮食。”嘉靖当即止住了哭声。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天府衙(即今钟祥县城)周围山头田地,皆不如意,最后选定了京山城西的这条山冲,用脚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几十块田。当嘉靖开始吃饭时,果然只吃这山冲产的大米,以后进京当了皇帝,仍一直吃这里的米。这几十块田无论风调雨顺,还是旱涝灾害,总产增不过五石,减不过十石,据说是由于桥米的生长,与它的特定环境和条件有关。

2.蕲春珍米

“蕲春珍米”因医圣李时珍而得名,具有独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湖j匕蕲春县特有的珍稀品种,晶莹剔透,香味淳朴、软而不黏,曾流芳皇宫御食,历史上久负盛名。

2002年,中科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蕲春珍稻进行了成功改良,建立起湖北省第一个国家优质杂交稻新成果展示基地。2006年,“蕲春珍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批准为湖北省首批十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

蕲春珍米已经于 2009-l1通过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评审。

蕲春珍米在蕲春县横车镇、赤东镇、管窑镇、彭思镇、漕河镇、蕲州镇、八里湖办事处、株林镇、刘河镇等 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内均有广泛种植。目前,示范区面积发展到 1万多 hm2

3.响水大米

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镇位于国家级名胜旅游区— —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渤海风情园的旅游金三角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

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据(新唐上书 ·渤海传)记载,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口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其中的“卢城之稻”指的就是响水大米,历史上响水大米名声之盛,由此可见。

响水大米,因其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举世无双,完全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火山岩浆流淌凝固而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约为 1030CI),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 —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水质纯净、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了23℃左右,在昼夜温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极高。响水大米所含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低 1647% ),焖制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鲜美,并且冷却后不回生。

响水大米还有个美丽传说。相传古时候,李氏兄弟逃难到了渤海国,路上一位道长送给他们一木棒。兄弟俩各有一个漂亮女儿,一个叫金水,一个叫银水,一天,姐妹俩人拿着那木棒制成的棒槌来江畔洗衣,不知不觉金水脚下的青石板滑到江心,变成一个美貌少年。原来那石板是被囚禁的龙王三太子,那棒槌是除魔宝杖。于是,金水和三太子结成了恩爱夫妻,年年回来省亲。一次洪水后大石板留下了黑油油的沙土,人们便在上面种起了水稻。水稻越长越好,而金水姑娘却再也没有回来,人们想念亲人,于是这个村叫想水村,后来演绎为响水村了。

4.五常大米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 140天,平均年降水量 608mm,年日照 2629h。溪浪河、拉林河、丰亡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种植的成熟期长的优质晚熟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五常大米成饭食味清淡略甜,棉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剩饭不回生。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五常从 1835年开始种植水稻,距今已有 165年的历史。

5.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稻花香大米是黑龙江五常市种植的~种稻花香水稻生产的大米。属于长粒,香米,水稻秧苗散发一种香气,大米也非常香,做饭时会散发特殊的清香,所以该种大米享誉全国,是目前最高档的大米之一。种植区域:五常市龙风山、民乐乡等区域。每年种植稻花香米 4hm260万亩)。

6.井冈山红米

井冈山红米为水稻品种之一,因米皮呈酱红色而得名。红军在井冈山坚持斗争时期主食的 “红米饭,南瓜汤 ”指的就是这种米。因此,井冈山红米在政治上有深远的意义。井冈山红米主产于井冈山、遂川等地。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饭味香浓,口感好。井冈山市已建立了培育基地,井冈山红米又将为该市的旅游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7.云南贡米

云南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稻谷生长。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云南是人工栽培稻的起源地,是传播“稻米之路”的起点。经过长期的驯化培育,生产出了许多优质大米,其中的佼佼者紫米、八宝米、遮放米在过去还被列为向朝廷进贡的贡米。

7.1紫米

产于墨江一带,因米色深紫而得名,是云南独特的名贵大米。紫米食昧香甜,粘而不腻,赖氨酸的含量比一般大米高4 0,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也超过了一般大米。它不仅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补血益气、健脾理中及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

7.2遮放米

遮放米也叫软米。云南软米其米质介于糯米与粘米之间,营养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均好,但不同品种的品质仍有差别。软米米饭滋润爽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清香味甜、油亮光滑、粒大不易断,具有冷饭不回生,膨化性好,加工品质好的特点,是加工方便调理米饭(如寿司、方便饭等)、膨化食品和各种米类点心的上等原料。软米中较有名的品种有毫庇毫二王汗多、毫底拉号、毫木曲、毫安闷等,标准产地在潞西县遮放乡户闷村允午社。软米通常可分为籼、粳两大类型,一般晚籼型软米占多数。潞西县遮放坝农民以食味和口感的差别将软米分成三等。一等软米最软、最好吃,如:毫庇、毫姐海等品种;二等软米次之,如:毫底拉号、毫二王汗多等。三等软米如:毫木西、毫安弄、毫安信等。

软米是云南特有的一种优质米,也是世界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稻米。云南软米主要分布在德宏、红河、文山、保山、临沧等地州的11个县,分布海拔大多在 8 001000m。德宏州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是软米的集中产区。德宏州瑞丽市是云南地方软米资源的分布中心,其次是盈江、陇川、潞西等。云南软米地方品种植株高大,长势旺、穗长粒大,千粒重较高。谷粒形状视品种而不同,多数粒型细长。胚乳呈蜡质状,品种多样,有红粒、白粒之分,一般以白米为多,还有透明、半透明和粉白色的。

7.3八宝米

八宝米产于云南广南县八宝乡八宝河畔的两个苗族寨子。八宝米以香味浓、甘甜滋润、颗粒大、滑感强、形色美、成熟快、产量高等优点而闻名。

8.京西稻

主产于北京市西部海淀区的功德寺、六郎庄、蛮子营、黑龙潭、西马坊等地。属粳稻亚种,颗粒圆润,晶莹明亮,蒸成米饭,松软可口,尤宜煮粥,汤汁澄滑,香气四溢,但米粒不散碎。产区居玉泉山附近,土质肥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以泉水灌溉,水温平稳,水温与气温差异小,适宜于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致结实率高,垩自率低,米质优良。早在东汉时期已开始种植,清雍正年间稻田面积有所发展。乾隆帝下江南,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称之御田;所产米供宫廷食用,称之贡米。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土治水,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并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做好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先后推广 “银坊”、“水源三百粒 ”、“黄金 ”、“白金”等良种。 1976年开始选用 “越富 ”作为一年一熟的春稻主栽品种,近年又筛选出 “秋光 ”作为麦茬稻主栽品种。并小面积扩大试种 “幸实 ”优质新品种,同时少量种植香稻等特异品种。京密运河建成通水后,种植地区已从原来的海淀乡,逐步扩大发展至四季青乡、永丰乡、温泉乡、北安河乡、苏家索及东北旺农场等地。

9.天津小站稻

天津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态条件,适宜生产优质稻米,历代史料多有记载。据《明史 ·汪应蛟传》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 1 600年),天津巡抚汪应蛟利用驻防兵丁,在葛沽、白塘口两地垦田种稻 33333 h m25000余亩),采用筑堤围田,利用淡水洗碱,种稻每亩收(四五石)。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公元 1 6131 621年),大科学家徐光启曾4次到天津,致力于垦田种稻。从此,葛沽稻大负盛名。而葛沽距小站仅 1 25km,一般把葛沽稻视为小站稻的前身。天津小站稻米粒椭圆形,晶莹透亮,垩白极少,洁白有光泽,蒸煮时有香味,饭粒完整、软而不糊(粘),食味好,冷后不硬,清香适口。

清同治十年(公元 1 859年),防军提督周盛传率兵十八营,进驻马厂(河北省青县境),修建新城(今塘沽区新城镇)至马厂大道,沿途设站,十里一小站,四十里一大站,如今的小站镇及西小站、东大站村即由此而得名。周为补充军饷,先在新城附近垦田种稻,并吸取前人种稻经验教训,先从兴修水利人手,于光绪元年(1875年),令淮军士兵十四营移屯小站一带开挖马厂减河,其首端在今静海县大张屯乡靳官屯村,与南运河(也叫御河)疏通。同时在河边修拦潮大堤,预防海潮侵袭。遂在小站一带垦荒种稻,收成颇丰。南运河水源上游来自黄河,含淤泥和腐殖质较多,水质很好,灌溉稻田省肥高产,稻米外观、蒸煮、食昧品质均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小站稻生产,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更换,栽培技术逐步改进,稻米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

10.马坝油粘米

马坝油粘米原产于4000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源地— —马坝狮子岩两山之间的一小块稻田。文物单位在狮子岩挖掘文物土层时发现呈团状稻谷和米粒,均已炭化。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鉴定,为人工栽培稻。据考证炭化谷粒距今已有 4000多年。从炭化米的粒型来看,专家认为是籼稻,粒型和马坝油粘米极为相似,由此认定马坝油粘与其肯定有必然的渊源联系。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县的名优特产,曾作为“贡米”,它米粒细长,晶莹洁白,香滑软熟,饭后齿颊留香。马坝油粘米质特优,用砂锅煲饭香味四溢,饭面泛起油光,把饭粒放到纸上有油迹留下,故称之为油粘,因其产地在曲江马坝而得名“马坝油粘”。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通过了对马坝油粘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 20040920起对马坝油粘米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04年第 127号)。

11.丝苗米

丝苗米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的籼稻优质稻米,米粒细长苗条、晶莹洁白、米泛丝光;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质地软硬适中。煮饭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饭粒条状而不烂。素有米中碧玉,饭中佳品的美誉。丝苗米以广东增城产的最为有名。 2005年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增城丝苗米》是这样规定的:增城丝苗米的感官指标是,色泽晶莹洁白,气味具有本地域增城丝苗固有的自然清香味。增城丝苗米的理化指标是,米粒型宽长比大于等于28,长度 5466mm,千粒重小于等于1259g,胶稠度大于等于 500mm,直链淀粉 170Y% 250%,垩白粒率小于等于100%,垩白度小于等 30。符合这一标准者则是增城丝苗米,否则就不能称为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已有 200年以上的历史了。清朝庚辰年(1820)版的《增城县志》对增城丝苗已有记载: “案近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由此可见,“丝苗”在当时已是最佳的稻米品种了。传统的丝苗品种是高脚丝苗,属农家品种。

在增城市朱村镇(现改为朱村街)丹邱村白水礤 (土名)约有 0067hm 22亩)梯田,分成十多块,属沙质浅脚田,传说就是“丝苗”的原产地。

关于增城丝苗米有一个传说:有一天,两位仙人(可能是道士)云游至白水礤上空,顿时一股紫气升起,仙人见到这里山清水秀,觉得祥云紫气下面必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驾住云头,落脚白水礤,建立寺院,在这些梯田里播种稻谷。这种水稻谷壳金黄色,米粒细长苗条,晶莹洁白,米泛丝光,煮饭爽滑可口。当地农民引种扩种。

12.万年贡米

万年贡米产于江西省万年县荷桥一带,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该地位于怀玉山北麓的丘陵峡谷地带,山泉涌流,水温在 15℃左右,水质富含氮、磷、钾及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土壤属偏酸性粘土,土层深,当地称“冷浆田”),营养丰富。米色如玉,颗形如梭,口感松软香醇,堪称米中极品。

原产于江西万年县裴梅镇荷桥山区,只生长在山脚下雷公河旁的几亩水田里,属野生稻,一年栽一季,全生育期 175天。因只有特定的几亩地种植出来才能称为万年贡米,因此产量稀少,但米质独特。起源于南北朝。因“代代耕种,岁岁纳贡”而得名,距今已有 1000多年种植历史。

13.原阳大米

原阳县地处豫北平原,有大面积的背河洼地和黄河水灌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原阳大米是种在经过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上,并经过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黄河水的浇灌,再加上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从而造就了原阳大米的一流品质。有趣的是,该县盐碱地又赋予了大米先天的碱性,使原阳大米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所产大米独具特色,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好,经检验,原阳大米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国际有名的泰国大米。“原阳大米”使原阳声名远播,原阳已建成了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米市场,“原阳大米”成了原阳人的自豪。

查看《原阳县志》可以发现,早在东汉时期,原阳一米已是宫廷专用米,被时人形容为 “晶莹剔透、软筋香甜 ”。

“原阳大米 ”令原阳人自豪。但许多人不会想到,原阳广泛种植稻米仅仅只有儿十年的历史。原阳县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顶部,是历史上有名的受灾县。据史料记载,自公元 9 46年至解放前的 1000多年内,黄河在原阳县境内溢洪决口泛滥57次。尝尽了黄河苦头的原阳人做梦都盼着 “三红 (红薯、红高粱、红辣椒)变“白”(白米、白面、白棉花)。在脱贫致富的探索中,原阳人终于发现白已脚下的这片盐碱地很适宜种植水稻,遂决定引黄种稻。 l968年,该县原武镇试种水稻成功,“引来黄河水,碱区稻花香 ”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经过 3O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的原阳,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 3 0hm:(45万卣)。年产稻谷 25亿 kg以上,原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米之乡。

14.紫米

紫米是水稻的一个品种,而且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它与普通大米的区别,是它的种皮有一薄层紫色物质。紫米煮饭,味极香,而且又糯。民间作为补品,有紫糯米或 “药谷 ”之称。《本草纲目》记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紫米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核黄素、硫胺素、叶酸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磷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是煮食、加工副食品、食疗的佳品。香润可口的紫米粑粑、紫米甜白酒、大枣紫米粥、紫米三七炖鸡、紫米八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葫芦鸭等深受群众喜爱,具有滋补作用。用紫米烤制的墨江“紫米封缸酒 ”。曾荣获巴黎同际博览会金奖,名声远播海外,十分畅销。

l41墨江紫米

因呈紫色而得名的墨汀紫米,素有 “米中极品 ”之称,属糯米类,俗称 “紫珍珠 ”,《红楼梦》中称之为 “御田胭脂米 ”。墨江紫米粒大饱满,粘性强,蒸熟后能使断米复续,具有接骨功效。

墨江紫米产地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汀县。墨江是一个北回归线穿越的县城.所以这里有独特的气候和日照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特殊意义。产于北回归城、世界双胞胎之乡的墨汀紫米,生长存无任何污染的哈尼胶泥梯田上,原生态梯田种植,不施肥,不打药,是一种难得的自然、健康、尢公害、无残留绿色米食,已列入云南省农村名特产品行列。

民间传说,墨江双胞胎生率全球最高的原,与当地人长期食用这种生长存北同归线(阴阳线)的紫米有密切关系。

142常熟鸭血糯

常熟特产鸭血糯,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这鸭血糯的古老品种。

在常熟得以保存并形成地方特产,实存并非偶然。常熟西部近虞山水稻区多为优质鳝血黄泥土,多矿物质,十分适宜鸭血糯的生长。鸭血糯的传说:

据说,最早常熟人叫鸭血糯为龙血糯。有一次皇上品尝了鸭血糯八宝饭后,龙颜大悦。正好当时常熟地方官派人来京上贡的人还在京城,便派人叫他前来领赏。在龙殿之上,皇上问:这红米叫什么名字?他一听惊卅一身冷汗,心想皇帝的血也叫龙血,要是说足龙血糯,龙颜一定大怒,我的小命可就没了。于是他在那急得呀呀地叫了几声。皇帝一听,又问:叫鸭什么啊?此人急中生智,说它叫鸭血糯,它的颜色很象鸭血,因此得名。

明朝嘉靖年问,倭寇经常骚扰常熟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个好端端的常熟城搞得六缸水浑,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当时常熟的知县名叫王铁,他上任后,带领百姓修筑城墙,亲自训练士兵,抵御倭寇。当地军民看到这个有胆有识的知县,无不从心底里尊敬他,信赖他。有一年,一伙倭寇直犯常熟东门。王铁得到消息,立即带兵前往迎击。他登上城楼,拉开大弓.嗖的一声,一个倭寇被击中倒地。其他倭寇见势不妙,叽哩呱啦,乱窜奔逃。第二天,军民同心,乘胜追击,把停泊在长江里的二十多艘敌舰烧成一片火海,歼灭倭寇不知其数。第二年,倭寇又纠集了一批亡命之徒,偷袭常熟。王铁接到禀报,怒吼道:倭寇如此猖獗,老夫不同他拼个鱼死网破,决不罢休!于是,他立即率兵,乘着数十只小艇,悄悄地追到长江 U的冶塘。没想到,诡计多端的倭寇已埋伏在冶塘四周,见王铁已进入包围圈,就伏兵四起,把王铁归路切断。王铁眼看中计,仍带领兵勇奋力冲杀。战斗中,王铁身受重伤,他忍着伤痛沉着应战,不料,存和敌人肉搏时,陷入芦苇泥塘中,壮烈牺牲了。兵勇们见王铁阵亡,悲愤交加,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最后终于消灭了倭寇。老百姓得知王铁壮烈牺牲,都赶到江边放声痛哭。天色一晚,江面上灰蒙蒙的,忽然远处飞来一群野鸭嘎嘎叫着落在芦苇丛中。老年人看见野鸭,大声叫道:啊!!!打死它,打死它!原来,常熟方言鸭和倭的发音相似。小伙子们听见老人们喊鸭、鸭的声音,一下冲了过去。大家燃起火把,嗖、嗖地向芦苇丛中乱箭猛射,无数野鸭,应声落地。后来,人们把王铁的遗体安葬在江边,将数千只野鸭宰杀后祭奠。一时问,野鸭殷红的鲜血流淌满地。乡亲们心里痛快,这才挥泪离去。说来也奇,第二年,在宰野鸭的血地里,竟然长出一种红芒矮秆的稻谷,谷粒皮呈紫颜色,脱皮精碾米粒红得好像血珠。大家猜想,这种稻谷一定是冀祭奠王铁的鸭血变的。这件事一传开,乡亲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采集这种红米煮饭。没想到,这种饭吃起来香糯异常,特别好吃。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稻米取名为鸭血糯。

15.黑米

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粒型有籼、粳两种,粒质分糯性和非糯性两类。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 ”和 “世界米中之王 ”的美誉。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生产,具有代表性的有陕西黑米、贵州黑糯米、湖南黑米等。黑米食用价值高,除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和酿酒。

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相传距今 20 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便由博望侯张骞最先发现。

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 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特殊成分,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 “补血米 ”、“长寿米 ”等;我国民间有 “逢黑必补 ”之说。

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 “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 ”,“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 ”等功效;可人药人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

现代医学证实,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由于黑米所含营养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层,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三级米为宜。

151洋县黑米

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 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代,张骞在汉中家乡成固(今陕西城固、洋县一带)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树入梦,梦中游历了斗牛宫,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文曲星告诉他:“前程万里。 ”张骞又问何时发迹,文曲星答日: “汝见黑米之日,即发迹之时也。 ”从此以后,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常去河畔寻找黑米。3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剥开稻壳,果然是黑米。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

152东兰墨米

墨米,壮话叫 “候墨 ”。因其谷壳、米粒内外均为紫黑色而得名。此米成产于广西东兰县,故又称 “东兰墨米 ”。

东兰墨米是东兰县高寒山区野生墨谷经农家长期选育而成的一属珍稀稻种,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史,为粮中之珍品,所含氨基酸达 18种之多,而其中的 8种又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尤以苏氨酸、赖氨酸含量最高,粗蛋白质、粗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及矿物营养元素均高于其它稻种。

东兰墨米属感光、中迟熟糯稻,全生育期 1 35 138天,株高 1 201 25cm,叶宽厚长,分蘖中等。谷粒紫色,米墨色,结实率65%左右,具有耐荫、耐寒、耐瘠等特性,极适宜在高寒山区田问栽培,单种一般每公顷产 52 50kg(亩产3 50kg)。经多年的生产栽培验证,该品种米质性状与产量比较稳定,是理想的优质稻种,目前种植规模为 3 3333hm2。( 5000亩)左右。

16靖西香糯

靖西香糯的独特之处在于颗粒大、米质洁白、浓郁芳香,蒸煮过程中香飘四溢,熟饭质地松软有光泽,米饭放置2天,表皮仍不发硬。主要产于靖西县的新靖、化峒、岳圩、地州等乡镇,尤以新靖镇东利村的香糯为最纯、最软、最香。有人这样形容靖西香糯之香: “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

17.早稻

陆稻,性耐旱,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亦称早稻,泛指能适应生长于无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态环境下的栽培稻类,是水稻的变异型。

陆稻(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 00年前,通常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台地或温带的少雨旱地。陆稻和水稻在形态、生理上有不少差别,但一般在缺水状况下才表现明显。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氧较多,吸水力较强,而需水量较少,在 15℃的温度下发芽较水稻快。芽鞘较短,中茎较长,第一、二完全叶较大。陆稻的粗根比例较大,根系发达,分布较深。主根上产生均匀的细根,根冠比较高,抗旱性强。在水田种植的陆稻和水稻,其根系的差异并不明显。绝大部分陆稻品种的叶色淡绿,叶片长而下垂。全世界陆稻种植面积约19 00hm,占栽培稻总面积 1 27,其中,亚洲 12 16 hm2,占 64,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 475hm2,占25%,主要种植于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非洲209 hm2,占l1%,主要分布于西非。陆稻具有耐早、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全球人口膨胀、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或大面积旱灾的情况下,陆稻的开发和利用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

各地特色米汇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