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9-01-26 23:27:24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并可独立颁发国家承认、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专科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国内知名网络游戏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商和运营商网龙网络有限公司(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福建天晴在线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并与福州大学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学院校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福州软件园内,现设有福州大学铜盘校区和春华科教园两个办学点。学院设有计算机系、数字媒体设计系、财经系、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5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涵盖软件技术、艺术设计、财经专业及虚拟现实(VR)等当今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20多个专业。并依托网龙集团及福州软件园区内的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软件、动漫、艺术设计类专业为特色,经管、商贸、艺术、外语、信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院在校生4000多人。自2005年创办以来,学院秉承着“厚德笃行,励学强技”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面向社会,以能力为本,以质量立校,以特色立名”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思想,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和工学结合,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了近15000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相应高水平、高素质,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近300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5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92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97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近三年来,学院立足成为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标杆院校”的建设目标,着重依托网龙网络公司的技术与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慕课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基于知识点为核心的教考分离改革和电子书包建设,开发了为教学、教辅与管理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教育先生”产品体系,建设了满足“互联网+”需求的录播室、资源工厂、未来实训室和VR实训室,建成了122门共计2177学时的慕课课程。几年来,学院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院招生录取率和报到率始终位居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3%以上,呈现了招生就业“进出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学院先后被授予“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工作单位”、“福州市十佳‘两新’团组织、“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并被腾讯大闽网网络评选为“海西教育十佳民办院校”、“十大最具知名度民办院校”。

高校就业工作的好坏历来是考验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毕业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是践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践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主要群体。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出谋划策,在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

(1)总体情况

学校2016届共有毕业生1316人,现已就业学生1266人,就业率96.20%,各系就业情况如下:经贸系就业率为95.23%,管理系就业率为98.02%,计算机系就业率为94.91%,数字媒体系就业率为94.75%

截止目前,学校共有7人参加“三支一扶”报名,共有3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报名。

截止目前,学校确定参加义务服兵役的学生达26人。

截止目前,学校2016年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13人,其中2016届毕业生7人,在校生6人。学院共举办15期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400多人;开展7期创业指导讲座,为800多名在校生提供创业指导;同时举办企业模拟沙盘、创业营销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以上各项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开展。

(2)各专业具体就业情况统计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2016年毕业生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总体比较旺盛,基本达到和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水平(0.7家企业/天、10个岗位/天),特别是10月份以来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企业、 IT、电子、快消类岗位企业主动联系招聘的多,招人时间早,需求量较大,进校积极性很高。同时往年需求量较大的证券、保险、电话客服等岗位今年需求有所下降。另外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

2016年,学院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2016届毕业生国家地方项目人数为1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75%,其中,3名毕业生参加了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7人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

2、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

(一)组织有保障,领导把方向

1.学校在就业创促工作上,大力加强就业创业工作领导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就业,全校推动就业”的良好氛围。学校党政联席会多次研究部署就业创业工作。学校领导更是经常深入职能部门,进行毕业生就业调研,进行大方向的把握。

2.全面做好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做好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教师与学生几支就业队伍建设。在推进就业工作中,学校一是通过专兼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进行渗透式就业指导,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就业推荐;二是选拔培养一批知流程、懂政策的学生干部,在政策宣传、信息发布、企业推介、事务服务中发挥作用;三是聘请校外就业专家、校友、创业导师等相关人员与毕业生面对面式交流、现身说法式招聘;四是激发学生家长和亲友在就业推荐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觉参与到学校就业工作中,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就业、支持就业、推动就业的全员全程全面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

() 服务更精准,指导更到位

1.组织讲座培训,推进精准就业、精准服务

1)截止目前,在2016届毕业生中共举办各类讲座20余场,涵盖了职业规划、能力素质、岗位认知、行业认知、就业技巧、法律政策和入职教育等多个主题;依靠专业咨询师队伍、企业和学生社团,积极开展职业咨询服务和各类校园活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如面向低年级学生举办职业规划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大赛、主题辩论赛等活动;面向高年级学生组织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求职大赛;面向毕业生组织“讲述求职故事”征文比赛等;举办“就业活动月”系列活动;学校同时还加大对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力度,通过建立帮扶档案、发放求职补贴、强化技能培训、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一对一”精准咨询指导,精准解决毕业生困难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2016年学校共为35名困难毕业生办理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发送求职补贴7万元。

2)完善校园招聘服务模式。校园招聘依然是毕业生获得招聘信息和成功精准就业的主渠道。在校园招聘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的宗旨,坚持充分就业、精准就业和质量就业的导向,完善校园招聘服务模式。一是主动邀请优质用人单位,同时主动联系各类人才市场提供优质专业对口用人单位,联合办好校园大型招聘会。二是根据用人单位安排和毕业生在校时间,以系为主,以专业为主,办好专场招聘会,提供精准就业信息。三是用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让每个毕业生及时获得精准的就业信息。截止目前,学校共组织开展大型招聘会1场,参加招聘企业280多家;召开各类专场招聘会20多场;网络发布各类招聘信息200多条;通过以上途径来校招聘和发布信息为毕业生提供近6000个有效就业岗位。

3)完善网络和移动服务平台。一是改版“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网页,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就业工作时间节点、学校毕业生生源信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等,实现网上人才信息交流;二是完善辅导员毕业生工作QQ群,建立毕业生班级QQ群。使毕业生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随心地了解学校就业信息。网络和移动服务平台的建立和使用,进一步完善了集信息发布、指导培训、就业管理、资料查询、企业展示等为一体的就业网络服务平台。

4)完善就业信息台账。学校在就业日常工作中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建立完整、准确的毕业生就业台账,为毕业生推荐、帮扶和就业核查打下基础,通过就业台账,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时掌握就业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分类管理。对于就业困难学生,明确责任人,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加强就业协议管理,引导毕业生诚信就业和规范就业,维护毕业生权益。

5)稳定和拓展就业市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筑牢与长期合作单位的合作关系;二是加强与实习协议单位的联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三是利用校企合作和校友资源开辟新的就业单位;四是通过校企对接会、人才交流会主动联系优质用人单位;五是通过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开拓新的就业单位

6)开展专项服务,促进基层就业。学校积极开展相关基层服务培训和政策指导,引导学生报考基层项目,如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等。通过就业引导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培养树立学生“志在四方”的就业观念,切实有效地鼓励、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各行业、各地区成长成才。

(三)更加重视征兵工作

学校根据各级征兵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到领导挂帅,全员动员,高度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为保证工作的落实,学校挂牌成立征兵工作站,由党委副书记担任工作站负责人,并配备学生处处长在内的四名老师为成员,共同做好征兵动员以及后续工作。

1.精心策划,全面发动

学校将征兵宣传工作做为完成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全方位宣传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召开征兵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各级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并对宣传工作提出“三个保证”即:保证每名带班的辅导员都熟知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政策;保证每名学生正确认识征兵工作的重大意义;保证每项应征入伍工作政策落到实处。精心组织,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一是校园内长期设立征兵工作宣传专栏,宣传应征入伍相关政策;二是通过大量条幅、海报等宣传形式,做到校园内处处有标语;三是印制政策解答材料,发放到每个适龄大学生手中;四是成立征兵工作站老师周末和假期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学生干部在学院显著位置长期设点,随时等候学生咨询相关征兵政策,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和应征入伍工作程序。

2.严密组织,扎实工作,做到 “三个到位”

一是报名指导到位。学校派专人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兵役机关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掌握网络报名操作流程,同时在校内开展网络报名专题培训,把好应征入伍工作第一关。二是报名工作督办到位。为了保证预征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工作进行定期督办。学校领导亲自带领学生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系,了解征兵工作进展状况,对工作相对滞后单位,进行逐一约谈,效果显著。三是报名对象初审工作到位。联合地方兵役机关进行初审,初审工作学校大力配合地方兵役机关,对学生的身体条件、政治条件、家庭背景和主要社会关系进行逐一审查,在学生自述的基础上,进行面试,本着对国家、军队负责,对学生本人负责、对征兵工作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工作。四是退役学生优惠政策享受到位。退役学生复学时,学校组织学生处、教学、财务等职能部门“一站式”做好学生退役复学时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资助及课程学习等工作,确保退役学生及时享受到国家和学校的优惠政策。

(四)不断深化创新创业工作

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与布局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服务工作,以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学生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型学院为目标,把学院创业,学生创业及孵化作为工作重点。学院与网龙共同开发”教育先生”系列产品,服务全国政府机构、高校和企业,并最终服务学院教学;以创新创业专业融通为抓手,规划试点改革专业;以创新创意引导,加强日常教学改革;以培训和孵化为重要方式,规划学院就业创业方案,促进学生创业。

2.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架构及平台搭建

我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隶属于教务处,依托学生群体而形成,创业办主要负责学创业策划及实践活动的指导,创业讲座及课程的安排,学生创业材料的归档和创业日常业务的处理等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成立了学生创业协会、创业团队、系创业工作室学校双创基地多级联动创业孵化体系;探索了校企合作、师生协同、学生自主等三种创新创业实践模式。不定期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计划专题竞赛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创业灵感;在2016年度,我院开展了3场创新创业讲座及沙龙,开展了2场创新创业竞赛,成立了2个创新创业学生社团;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院还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实行弹性管理。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创业经费,建立学生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重视创新创新与专业融通,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想融合,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发展。构建“通识课程+专业知识+选修+在线学习拓展”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中重视创新创业教学;引入SIYB创业培训;数字媒体设计系加强艺术修养鉴赏教学;开展工作室教学改革,实践课程项目教学,作品交流展示;确定以网络营销专业为试点的创新创业试点改革专业,并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通过MOOC平台开设学分银行,目前有64门课程资源。

4. 引培并举,重视双创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的双创导师队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关键。学校通过积极选派校内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校外企业家、专家学者组成的双创导师团,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宣讲解读创新创业形势、讲述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分享交流创新创业经历等,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因势利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拓展创业就业途径。目前,学校组建了20多名校内外创业导师团。

5.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积极落实高校学生创业培训政策,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建设网络培训平台。鼓励高校自主编制专项培训计划,或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企业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各地区和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要针对区域需求、行业发展,发布创业项目指南,引导高校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

6.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学院将加大创业创业投入,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讲堂”、“指尖上的创业”、“ 创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种活动,探索“规范化培训、主题化活动、专业化辅导、多样化激励”等创业教育有效途径,逐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3、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1)薪酬水平

1.毕业生薪酬总体情况

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势还未退去,大量渴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少量的就业岗位,薪酬水平影响着求职的关键,我校16级毕业生起始薪酬2000-2500人民币/月的占65.23%3000-3500人民币/月的占26.79%,3500-4000人民币/月的占7.98%,总体水平与当年的毕业生薪酬水平大致相当。

2.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各方面的满意情况

对于已经就业的学生,他们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情有独钟呢?从调查情况来看,46.67%的同学对自己的工作持较满意的态度,而不满意的占据了33.25%,仅有8.95%的同学是对自己工作很满意的。看来,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还得靠个人能力和自身的价值了。而这些资本就是在大学三年期间的积累。充分把握学校提供的资源和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迷茫、惆怅或者是怨天尤人。

(2)专业对口程度

1.总体专业对口度

目前,大学生就业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并随着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接受调查者中,近一半的人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部分相关,剩下的一半中,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度一般的占37.85%,不对口及很不对口的分别占6.65%4.84%。可见,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达到八成。

2.从事低专业对口工作的原因

虽有超八成学生能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仍有近两成学生从事不对口工作,从职业发展和延续性来看,对口就业不具有必须性。为了减少人力资源和知识浪费的现象,现对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原因做出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就业机会少的占13.30%,不符合兴趣的占到22.49%,表示要求过高的占19.95%,收入待遇过低的占24.43%,表示环境不好的占15.48%,其他因素占4.35%

(3)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推荐度

1.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了解大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在校学习的态度和倾向,而且可以反映出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和改进方向,促进学校发展,增强学校整体竞争力,同时做到学生受益学校发展的双赢局面。调查中显示,将近八成的的毕业生对母校是持满意态度,9.92%的毕业生对母校不满,对于这部分毕业生,我们会再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了解不满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希望能引起学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关注,最终希望大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

2.对母校的推荐度

就业质量将影响着学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推荐度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78.21%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推荐,而有15.38%的毕业生表示不确定是否推荐。

(4)对母校教师教师的满意度

1.对母校任课教师的满意度

同学们对于教师的辛勤授课都表示了最大感恩与尊重,对教师的满意度近85%,同时也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讨论时间,在既有的评学评教基础上和班级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2.对母校所在院系辅导员的满意度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自己的任课老师,高校辅导员则通过“面谈”的方式了解学生们日常生活、学习状况、担任工作的情况,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邮件、博客、QQ都成为辅导员与学生联系的方式。辅导员、学生之间的密切程度与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有相关性,调查显示:87.67%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满意,总体满意度较高,这与我校的辅导员细致的工作息息相关。

4、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分析

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的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开始关注开始学习有关就业的知识,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的时间;是否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获取有关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的主要途径;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于就业的作用程度;对就业有促进作用的活动;对学生就业帮助最大的环节;学校在就业指导中的主要问题;对学校应该重点给学生提供哪些方面就业指导的建议等内容。

(一)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1、毕业生准备就业的时间

大部分同学在大二开始关注和学习有关就业的知识,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可喜的是在这个时间段的比例还是蛮高的,说明我校学生做好自己就业准备的意识还是不错的。

2、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50.87%的同学没有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认为没有实际意义;38.12%的同学虽然做过规划,但认为对就业的意义不大;只有11.01%做过规划并认为它是求职的重要依据。

3、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看法

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最重要的方面,33.45%的同学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24.75%的同学认为是面试技巧,22.60%的同学认为是就业形势与政策,而只有9.60%的同学认为是就业心理调适,而认为就业流程和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同学占的百分比分别低至5.42%4.18%。说明我校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是很有意识的,但大部分同学却没做过或做过规划但认为对就业意义不大,这个原因值得探讨,也许是缺乏正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我校继续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在今年大一新生入学不久,职涯素质教师就向新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从而为社会提供“自主、敬业、有所长”的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面试技巧和就业形势与政策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依然位于前列,我校在之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将继续重视并优化相关工作。

(二)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

1.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于就业的作用

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于就业的作用非常大的同学占22.65%,比较大的占39.36%,一般的占30.69%,没什么作用的只占7.3%。这是我校就业工作的欣慰之处,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应该重视;同时,也说明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2.学校在就业指导中的主要问题

对于学校在就业指导中的主要问题,31.81%的同学认为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27.25%的同学则认为是就业指导工作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而认为是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的同学则分别是16.45%15.66%。说明我校在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的工作受到学生的肯定,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服务于学生

3、毕业生认为学校对就业有促进作用的各类活动

各个选项的差别不是特别大,说明我校各类活动对学生就业均有促进作用,学生反馈良好,特别是受到学生肯定的前三项活动:职业规划与发展方面的学生社团、各类供需见面会、大学生就业成功素质训拓展训练。这是对我校就业工作的极大鼓励,这也使我们有信心在组织好招聘活动、培训就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围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4、毕业生认为对就业帮助最大的环节

专业课程、专业实习、基础课程对就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毕业生,学校应继续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优化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我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毕业生获取有关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的主要途径

获取有关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的主要途径前三项分别是:老师及亲朋好友介绍;学校举办的讲座以及相关的活动、竞赛;网络就业指导。说明学习传授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的相关活动对学生就业很重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大力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就业。

6.学生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

认为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的同学占了37.25%,说明我校大学生能认识到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对于自己成功就业的重要性,能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从而实现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34.78%的同学认为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对成功就业很重要,有这个意识是很可喜的,我校将继续注重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21.16%的同学认为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就业,这是对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肯定,我校将继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7.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重点提供就业指导

可见,生涯规划指导、政策法规指导、创业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简历和面试指导、实习实践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需求度都蛮高,我校应继续加强就业相关指导工作,特别是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普及就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培训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技巧,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8.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指导服务方式

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指导服务方式中最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所占百分比很高,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较多毕业生的认可,是卓有成效的。我校将继续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综合以上数据,我校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比较满意的,这既是今年工作的欣慰,同时,也是对来年工作的一个好的展望。希望在新的一年,我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展现更新突破。

5、主要措施和经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创业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培养专业素质与创业素养兼修并蓄人才也是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努力构建课程教育、实践实训、竞赛驱动、基地孵化、导师指导、资金扶持的“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工作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素养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校内师生创业氛围浓烈,学校创业特色逐渐凸显。

1.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抓手在课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16学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立足于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识别、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以及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一般规律;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训练,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是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奖励制度。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奖励制度,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学分认定办法。学生注册公司,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工作室以自主创业方式或依托创业实体、创业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四是开展SIYB等各级各类创业培训,采用小班化、互动式、实战型的教学方法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播下创造财富的种子。

2.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

为帮助学生实现网络模拟仿真创业,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优化大学生就业及创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让大学生更直观了解创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学校积极搭建的校内企业运营仿真中心,将“开放”和“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优质资源,结合信息化、“互联网+”等创新理念,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形成竞赛驱动创新创业模式

竞赛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驱动器,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学校每年通过组织开展校内营销技能大赛、大学生企业创业策划大赛等各类竞赛促进教学与赛场相互融通,赛场与市场紧密对接,一改重赛果、轻赛后的弊端。

4.深化创业导师指导机制

学校依托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组成的校内外创业导师团队,作为学生创业团队的指导老师。

7、

2016年,在上级部门和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7年,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各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更好地为我校毕业生服务。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