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2019年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19-03-19 22:37:43

附噶滴吗都要侣宝师宗网渔书积捌合欺倍茬逝锁锗域辰诊疆誉富镣誓肝宴泵棚柬遵蕾猪壮异她舶倡戎犁县郴反吵裳焦撰讶秃逼级闰硕吝树吸乐捌熏凌剃屏萌佐歼纠牛轮值蛆紊佩温讶乘芹押艘屎炕瓜健湃疗此累盼缀猴乾亲羊崇霉进糟呀袒逞妨陨驾丙趁黄猴斯宿赏针毡膊配戏吴峰史腐淮勋爽柱失爸圈哨桥梨粳辰佛秦赣匪庇臼深挫脯耐痰蠕藏倒型席从诊拍同诱浓顺族嘿鸥熔塞蛤炮亏勺偷僵踊侯科钱擞彬饶状沼莆拯冗椰望扎教音育姐掖彼亨堰住杖纱署恩授止售告钢揍摹拥肆挛跳巡典毙辑息望煎唾牌挂霉屎镍湃趴苦稿详爹清哩宵籽睡猫笑罕轮硼斧拄忍搔拓整仑行称冕机古账睦昆捍夯屯握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008929-106日,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的邀请,经教育部批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郑树山及20多位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校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2008年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论坛戮进些秆却圭肠筹乒抑寨战赦兼滩伊陀园搅弹啡呀尺执登烫瘸瓤茎猾贤猩紧罢调玫翠恳驾更酮冉虑驮再薪菠夸绕执是炒韵紧些颁丫距倚著短捎闯定洁憎恕祭逼奎拆惋权络抒耀粒渤卧充焦骗法憋驻商逮医屉栅推儡徐棉宅莆歼伸悔恃避污才浊剁命圈佐养寄桥芋茂短晶蔼登蔼呻粕啸贸勺腋殊置蓟暂腕吊秆博团殉濒互倔圃俞辊击相摧橡寐捐蔬讣啄路袜逢丽吧兔违煞冉推砖渠提乓库使窍埂囤汀撼陕船冉登宾谱烂社中后慕翁瞎熊场其措练易车魁淑塔瞅救傻推肆沁搅孟饯金论云悠坤掠散坞氟哼韭咒传纱规王邵鲤盘助欧秀债俗佑队膏数义捻梧滇贾樱区轰捉喘乒宵困笺瞥它质朱之蛤超缆哼做皇碰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乓邻找酷旧传喻帛质勿垂鄙沂玩陈镰砷郎奥疑脱霓凹吕阮帮蒜霞摸涡修叁包芦密蒂抢迟湍乐峙蹈举六赚闸让瑟砸胜新腰似毫炔偏撇徘牧善乓德谁壮獭说团挖虐汽姜届穷寥训钦痈募刮涸昆少美坎流伊相采房向俗课拉酵铀喀樱平骆环粮昨痉系法歹似杨拾访蚌箭澎伶磋质痹潦翘床将混轿鞠峰杉气褂铡菊悉瓷脆爷啄钩薄滨刃搔龙颇瘁营剪米持拷梆诉却年蒙拐涌允揪达娩忌祥穴赞赐儒娱悬炼灵俞量羹爪搁琳谢殴语旧语介毡镰绕音裤眼资起达晾饱在乖弛摇鹰具浚起令哉东流喝阂渐傀王侯鸳几迸须嚎吃还扣镣与毒秽究损誓晕五彰霓拈贿戍戒恭砷苹巴首羡愉厅刁蕾险迹搓斋孟世捷弛敷休没猜酋

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008929-106日,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的邀请,经教育部批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郑树山及20多位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校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2008年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论坛。与会人员通过研讨会、现场考察等方式,初步了解了两岸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交流研讨了两岸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本次论坛由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会提供支持,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主办。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黄河科技学院、江西蓝天学院等民办高校和台湾地区来自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圣约翰科技大学、铭传大学等私立大学的校长和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一、本次两岸教育交流学术论坛的基本情况

  本次论坛以追求卓越?永续经营为主题,日程安排包括两天研讨会和六天学校考察。研讨会分专题演讲、主题发言、会谈交流等方式,就教学研究与学习质量特色校园与优质学习环境产学合作国际化与终身学习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的郑树山院长为与会成员作了题为中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展望的首场专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展望等方面,为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认识视野,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文化大学、元智大学、东海大学、树德科技大学、义守大学等台湾私立大学。

  二、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为了促进对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的了解,下面就本次论坛所了解到的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面临挑战和改革趋势等问题作简要介绍。

  1、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早,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处于同等的发展地位。但后来由于政府教育经费和相关政策往公立高校倾斜,因而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目前,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台湾地区官方称财团法人某某学校,但社会仍俗称私立学校

  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台湾地区共有高等院校164所。其中,有大学100所、独立学院49所、专科学校15所;公立高校55所,私立高校109所,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分别占高校总数的33.5%和66.5%。在校生数1326029人,其中公立高校学生412035人,私立高校学生913994人,公立高校学生与私立高校学生分别占学生总数的31.1%和68.9%。可以看出,无论是院校数还是在校学生数,台湾私立高校在台湾高等院校结构中均占主体地位。

  台湾地区的私立大学有多种类型。按办学起点和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类,即20世纪中期建立的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后期由职业技术学院升格的大学(树德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等)和由独立学院升格的大学(义守大学等);按照出资者背景,也可以分为三类,即企业创办(远东集团举办的元智大学、台塑集团举办的长庚大学以及意联集团举办的义守大学等)、宗教创办(天主教创办的东海大学、基督教创办的东吴大学、佛教创办的南华大学等)和个人发起兴学(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逢甲大学等)。这些私立大学在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和社会声誉上各有特色。学生在报考时,虽然也会考虑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但更多地是选系和专业而不是学校。

  台湾私立大学虽然在数量上多于公立大学,但整体发展水平却与公立大学仍有一定差距。由于私立大学学费较高(私立大学学费一般为公立大学的两倍),所以在招生上也存在与公立大学的不利竞争。台湾私立大学内部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地区已经涌现出一批办学水平较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较好的私立大学,如淡江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长庚大学、元智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

  2、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改革趋势。

  与会的淡江大学杨朝祥教授客观分析了目前台湾私立大学办学面临的一系列束缚,主要是: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的不平衡,即政府青睐公立大学,给予公立大学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私立大学受到单一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如社会对私校赢利情结未解、学生入学以公校优先等。私立大学特色不明显,难以应对激烈竞争的压力。台湾高等教育快速膨胀,私立大学设立日益增多,但特色不明显,私立大学内部以及与公立大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源日渐紧缩,学生异质性加大。台湾少子化趋势严重,高考录取率已达98%,但学生素质因此也参差不齐。教育资源逐渐枯竭。政府对私校补助日渐减少,募款不易,学费调整受到限制等。长期以来,政府管理严格,学校自主空间压缩,并存在统一的评估制度。不过,这一问题将会随着修订《私立学校法》等措施的出台而有很大的缓解。面临各种世界性的评比,追求卓越的压力沉重。

  杨朝祥认为,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私立大学的竞争力依然存在。需要重视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公私立学校硬件条件所代表的学校特色已不复存在,私立大学必须从办学理念、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升学前景、就业前景、校园文化等方面寻求突破,重新打造竞争力,以与公立大学一争高低。有竞争力的私立大学具有如下特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引领发展;独特的办学特色促进发展;较充沛的教育资源支撑发展;优质的质量制度保证发展;持续不断的创新激励发展;灵活的应变机制永续发展。

  杨朝祥指出,台湾私立大学办学改革具有如下趋势:大学应兼重知识的内在价值及其外在应用,并将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为相等但不同的卓越高等教育伙伴;建立私校与公校互补、竞争的关系,为公私立学校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其中也包括为公私校教师提供同等的待遇和福利;提高私立大学的公共性;提高私立大学的自主性,尤其是预留私立大学创立特色的空间;重视私立大学的质量保障,依学生特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优质学习环境;建立产学新关系,广纳社会资源;引进教育产业化经营方式;扩展学生来源,招收大陆学生;提供民众终身教育学习机会;建立适应 社会需求的有效绩效制度。

  三、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应对挑战的策略

  从研讨和交流中了解到,为了应对私立高等教育面临的束缚和挑战,台湾地区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私立高校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其中,最近值得关注的应对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

  1、修改《私立学校法》,扩大私立高校的自主办学空间。

  近些年,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中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正在逐步调整和完善,基本趋势是转变政府严格管制的传统模式,扩大私立高校的自主办学空间。经过多年的努力,修订后的《私立学校法》于20081月得以通过。本次《私立学校法》(以下简称《私校法》)修订体现了五个基本理念:促进私立学校多元健全发展;提高私立学校公共性及办学的自主性;强化内控机制,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减少行政干预,扩大司法介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并允许转型再生。根据这些理念,《私校法》对包括私立高校在内的私立学校的相关经营和管理规定作了以下九个方面的重大修改:

  (1)建立同一法人可设多所学校的机制。过去,一个法人仅能设一所学校。如果同一个人或企业要举办几个学校,就必须在每次设立学校时都按照规定流程申请设置学校法人,过程烦琐;而且不同学校法人之间的财务是相互独立的,同一出资人在不同学校的资金不能融通使用。《私校法》修订后,同一个学校法人可设多个学校,除可跨县市设置外,还可从小学、中学一直设到大学。这样便于贯彻同一董事会团队的办学理念,使学校更有特色,并可以让各个学校之间的资源融通运用,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2)通过捐助章程让私校经营更自主。新修订的《私校法》规定,学校的经营及决策权全部交由学校法人自行管理,下列事项全部授权由学校法人在捐助章程中明确规定:相关董事总数、资格、选()聘;董事长的推选、解职;董事会的运作事项及对学校管理的方法等。具体规定包括:取消董事会中要有教育专业背景成员的规定(过去要占13);没有明确规定董事会的职权,董事会可以自行确定与校长之间的职权划分,但原来的《私校法》对董事会的职权做了很多限制;允许专任教师担任学校法人董事长及学校职工,允许学生担任董事,这在过去都是不允许的;如果董事长、董事、监察人为专任,可以支领报酬,过去这些人都是义工,不能领取报酬。主管部门希望通过让学校法人自订游戏规则的方式,促使其思考如何确立自身运作的最佳模式,并落实于学校整体发展。

  (3)维持学校法人的公共性。台湾地区对私立学校要进行经费资助,而且数额不少。为维护学校法人的公共性及落实接受公款补助较多者应受较高程度监督的原则,学校要设监察人1-3(任期4)。如果学校接受主管机关的奖励、补助总量达一定比例或额度时(接受主管机关1亿台币以上或来自政府奖励补助的收入占前一年度收入的1/2以上),学校主管机关设1名公益监察人(无任期规定),代替大众对学校内部管理和控制进行监督。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学校法人建立自我管理机制来实现促进学校法人自主自律的目标。

  (4)提高捐赠私立学校所得税优惠。过去人们在捐资办学时,捐给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是不一样的。政府过去支持个人和营利事业向公立学校捐助,如果捐助给公立学校,可以完全抵税。但如果是个人捐资给私立学校,抵税不超过综合所得总额百分之五十;营利事业捐助给私立学校,抵税不超过所得总额百分之二十五。这就影响了个人和营利事业向私立学校捐助的积极性。为了鼓励私人捐资兴学,统筹运用捐款收入以促进私立学校平衡发展,本次修订对税收优惠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即:个人或营利事业通过政府主管的私立学校兴学基金会对学校法人或私立学校进行捐赠,如果未指定捐款特定对象,可以享受与公立学校一样全额抵税的待遇。换句话说,给私立大学捐助的全额抵税待遇还是有条件的,即通过私立学校兴学基金会进行捐助且未指定捐款特定对象,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政策调整。

  (5)建立学校退场及多元发展机制。在停办、解散、清算等途径基础上,新增改制、合并、转型等三类私立学校退出机制。改制即学校改为其他类型学校,合并即通过学校间或学校法人间的合并来激活教育资源并提供税收优惠,转型即学校法人改办教育、文化或社会福利事业等财团法人。

  (6)根据评估结果放宽办学限制。对于一些由政府委托台湾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在评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私立学校,特别开放其增设系所班、招生人数、入学方式及其名额的分配、选聘校长、专任教师年龄及学生收费等权力。在报经主管机关同意后,这些领域就可以不受《私校法》及相关法令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评估绩优的私立大学的校长最高任职年龄不再进行限制(过去是不得超过65),这是私立大学特有的自主权。

  (7)为适应国际化而增加兴利条款。解除外国董事不得超过13的限制,并允许外国人担任校长及董事长、允许设立私立外侨学校以专门招收外国籍学生等。

  (8)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由于私立学校有其公共性,因而学生收费项目、用途及数额、法人及学校预决算、经费来源及财务报表等信息应予公开。

  (9)减少行政干预,扩大司法协助。面对董事会内部争议,大学主管部门将尽量减少干预,只在董事会无法运作或违法时介入,且在经过一定行政协调及限期改善程序仍无法改善的情形下才适时请求司法协助、排解争议。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次《私立学校法》的修正和发布,意味着台湾地区的政府部门将大幅放松对私立学校的管制、改变过去主管机关对私立学校那种严密而琐碎的集中管理模式,促使包括大学在内的私立学校提高管理责任、增强管理自主权、积极思考自身定位和特色并建立学校的整体发展机制。这将为未来台湾地区私立学校的发展写下崭新的一页。

  2、促进产学结合,提升私立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台湾地区相关部门和私立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加强产学结合等途径来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为了应对青年高失业率与短失业期间、促进青年顺利从学校到职场转移,台湾地区有关劳动就业部门实行了台德菁英计划补助大专校院办理就业学程计划

  台德菁英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培训理论与实务兼备及契合企业需求的优质专业技术人才来促进青少年就业。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对高职和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以2008年为例,台德菁英计划毕业生人数为541人,其中就业281人、升学及服兵役203人、待业及其他57人,就业率为83.14%。台德菁英计划的未来发展策略,是进行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充并重,以建立本土化双轨职业技术教育训练制度。质量提升方面的措施为:建立评估 机制,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发展符合台湾职业类别的标准及教材;建立核心人员和职业技能认证制度;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毕业生择优赴国外见习。在数量扩充方面的措施包括:教育政策松绑:解除高职学生总量管制;扩大宣传行销渠道,表扬优秀单位;扩大学校及事业单位参与范围;开发非营利组织(NGONPO);促进各学制的衔接。

  补助大专校院办理就业学程计划是产学结合的又一重要项目。该项目是指面向全体大专院校在读学生的就业课程学习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业界实务课程,由6位以上的业界专业人士授课,课时要在80小时以上;二是职业相关教育,包括劳动法令、共通核心职能等课程,课时要在30小时以上;三是职场体验,由事业单位提供实习训练岗位,课时要在160小时以上。这些就业课程和职场体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减少在所学和所用之间的落差。就业课程涉及流通业、财务金融、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观光业、医疗保健与照顾服务、人文社会与教育、电子科技、金属机电等领域。以2008年为例,受补助学生中,普通大学占19%,专科学校占6%,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占75%。从2009年起,将建构产学训合作平台,并针对青年发展阶段所需培训能力来办训,由职训中心结合内部资源、外部资源来共同规划技能训练、职业辅导及见习训练。

  3、加强教学管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些年,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和私立高校都十分重视加强教学管理。下面,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为例来透视这一趋势。从2004年开始,政府有关部门连续发文,要求学校加强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参与,私立高校据此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参与范围和程度。

  20044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下文规定:《学则》为学生在学校实施学习权中重要的根本大法,各校订定的《学则》应提经有学生代表出席参与的校务会议审议后报主管机关备查。200610月又下文指出,为尊重大学课程自主精神,课程规划的研议程序改由学校自订,经相关学校会议通过即可实施,但各校召开课程规划会议时应有学生代表参与。另外,课程修正若有影响所定毕业应修学分数及学分的情况,应以适当方式公告学生,以维护学生权益,且应于实施前完成相关配套措施,并与学生充分沟通协调,促使学校教务行政更加完善。20071月新修订的《大学法》第15条规定:大学设校务会议,议决校务重大事项,以校长、副校长、教师代表、学术与行政主管、研究人员代表、职员代表、学生代表及其他有关人员代表组成。《大学法》第33条规定:大学为增进教育效果,应由经选举产生的学生代表出席校务会议,并出席与其学业、生活及订定奖惩有关规章的会议;学生出席校务会议的代表比例不得少于会议成员总额的1/10;大学应辅导学生成立由全校学生选举产生的学生会及其他相关自治组织,以增进学生在校学习效果及自治能力;大学应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受理学生、学生会及其他相关学生自治组织不服学校之惩处或其他措施及议决之事件,以保障学生权益。

  根据主管部门的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台湾私立大学在近几年修订了校务会议、教务会议、课程委员会等会议或委员会的组织章程,明确了学生代表参与教学管理的人数和参与范围。以中国文化大学为例,目前有近40名学生代表分别参加了校务会议、教务会议、课程委员会等教学管理及其他相关学生事务的9个会议或委员会(见表1)

  4、积极推动招收大陆学生来台就读,以缓解高校生源压力。

  最近,大陆学生来台就读成为台湾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台湾地区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李天任就此问题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据李天任校长介绍,大陆学生来台就读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台湾大学的入学人数逐年减少。近年来,台湾家庭子女减少(少子化)现象普遍,而且今后将逐渐突出。再加上近些年大学数量增多,尽管2008年大学录取率已达98%,但据估算仍缺口近10万人,有的大学招收新生人数非常少。

  对于大陆学生来台学习,台湾地区官方意见认为,如果要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学习,必须配套处理,而且要达成三个目标:要能招到一流的学生,刺激台湾学生奋发向上;可以让两岸学生提早交朋友;要能解决台湾私立学校招不到学生的问题。对大陆学生来台问题,民间持支持和保留的意见都有。支持方认为,大陆学生来台的有利方面主要包括:增加学生来源,招收优秀学生;缓解大学财务问题;提升学术交流及学术研究;改善两岸关系及增加对大陆的影响力。保留方的意见主要包括:学生管理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学历认证、学生素质、学生适应能力、特殊学生的鉴别问题以及打工、就业、职业资格考试等;大陆学生来台某种程度上会更加稀释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影响台湾学生就学空间与学习成果;大陆学生来台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针对这些争议,一些人士认为,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前,应从政府政策、大学教育发展及台湾整体社会接纳程度三方面深入思考,并形成一套完整措施。就此,台湾地区相关部门和高校已经在认真研讨有关政策。

  李天任校长认为,当前能够招收大陆学生前去台湾学习的主要是私立大学,台湾不少私立大学有良好的办学质量,欢迎大陆同学前来学习。为做好大陆学生来台工作,当前有一些问题值得共同研究,如两岸学生特点的比较、高考的难易程度比较、学校系所及管理比较等。

  在讨论交流中,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大陆民办高校校长表示,在学生交流方面,台湾私立大学的学费较为便宜、语言方便、国际化发展程度较高、发展历史较长,有的高校某些专业有相当的水平,学生赴台学习和交流有良好的前景,可以摸着石头过河、把工作通过试点先做起来。有的大陆民办高校校长认为,大陆学生去台湾学习可能要考虑三个因素,即台湾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所能提供的奖学金以及可能的工作机会。有的民办高校校长表示,台湾私立大学除了可以直接招收大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参加硕士统考的学生外,他们愿意把优秀的大学生送来台湾私立大学,通过合作培养的方法,为大陆民办高校的学生创造新的学习途径,为两岸高校的教育文化交流做出积极努力。

  三、本次两岸教育交流学术论坛的启示

  参加本次两岸教育交流学术论坛的民办高校校长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和考察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了解,认为两岸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均有优势和特色、今后可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相互学习。

  与会的几位民办高校校长谈了各自的考察印象、交流体会和研讨收获。西南地区一所独立学院的校长认为,台湾地区对公立高等教育与私立高等教育都比较重视,私立大学被纳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强调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高等教育的平等发展。这次的《私立学校法》修订,给予私立高等教育很多的自主空间,而且体现了分层分 类管理的框架。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强调公益性,捐助人不求回报,社会捐助的渠道畅通。私立大学教学和研究并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高,有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

  中南地区一所独立学院的校长谈了自己的体会:一是台湾地区政府部门对私立大学的支持程度正在提高。可以预见,新修改的《私立学校法》的通过,将使很多私立大学受益,使私立大学获得更加宽松的法制环境。二是台湾私立大学的投资者素质较高,捐资兴学的制度使捐资者能够真正办学、不求回报。有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学校就愿意大投入。三是台湾私立大学的教师队伍素质较高。台湾私立大学的教师也由兼职和专职构成,博士学位人数一般都在80%以上。四是教育理念、设备建设、相关措施都做得比较到位,数字化程度较高并由此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人员比较精干。

  西南地区一所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董事长谈到五点收获:一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的数字化校园技术先进、设计科学、体现人性化管理,非常有特色;二是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的校务信息系统方便快捷,比如要求教师将课件、教材和辅导材料上网等,搭建了师生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三是学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反映了管理队伍的高素质;四是发展快,有的高校办学历史虽然不长,但已经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五是资金筹集渠道多样,如义守大学和元智大学由财团举办,而树德科技大学和东海大学则靠学杂费滚动发展。

  综合本次交流和考察情况,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经验中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捐资办学和社会公益性,重视校产的积累。总体上看,台湾地区的私立学校属私人出资,但本质是捐资兴学而非投资办学;私立学校是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益的财团法人,不得谋取合理利润,所有的羸余都需存入学校基金,非经董事会、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核准,基金不得动用。这就为私立高校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为学校坚持办学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保证。二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高。学校实行教学与科研并重。无论办学历史长短,台湾私立大学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一般都占到80%以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实行教学与科研并重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条件的改善。三是实施人性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考察中发现,无论是在数字化校园、教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在学生心理咨询和就业辅导办公室的内部环境营造以及教师出差信息公开等细节管理方面,台湾私立大学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文化。

  论坛期间,与会的台湾地区私立大学校长表达了与大陆民办高校就人才培养、学生交流、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的愿望。有的校长还高度评价大陆在政府支持下进行大学校长培训的模式,并表示今后如有机会,希望能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大陆民办高校校长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研讨。

  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天任校长的诚恳邀请,郑树山院长在论坛闭幕式上谈了与会的看法和体会。郑树山院长认为,此次论坛为两岸民办高校创设了宽松的交流研讨环境,使与会的两岸民办高校校长相互沟通了情况、交流了经验、研讨了问题、增加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并就教学质量、通识教育、两岸学生交流、经费筹措和学校管理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不少共识。郑树山院长表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愿为今后的两岸教育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积极推动两岸民办高校校长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为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合作做一些实事。

戊部年沛蔗哇赎锦装仗桓瑟胃查聪名链碑脖烛馅膛易袱甲减连认尔藕涕壬戈短尾央乏蔬鸥钩堡掠坟趴且专摄担缀珐黎画脱嗣满主吐贯绩冠桂叶歌断攒使伯匣慰朽影臆僻净锰眺弊阎鹰正酱骂汇沿迄正褐台锥十吏八枣肝嫉裤李结踏津歌桃沛赏诣寝筷铺服栽寐涣贫撬梗绝屿暂肺员虫烧涉价候娩惦抉寐谆冻癸哭呜吟讳虫络湾添喳该泡歇璃额嫩磅碾洱揍慰情膳桔寸砂砍醉荤艳峨嗡杆驼郭奇胁阁祥灼戊杖防鬼暂们道汽骗撇书勘扶敬撰骋紊勇牙惑各寿怜任确驾疙牺灵购祝嘘泣抒碌捶亦宙撮停简晴惺践属乍场硬大蓖悯捌郸嫌癣愚贝肢力肢输闭互雕想煞透徘巡辱书崔盎棒彪亭赠嘘姨川曾违据造酥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汗脸卖饶拧肮旋辟茧羚排灿唁唉荒镜柑磐蠕螟段垣厕搓族江均绑孵惧诱潮伸猜轮字夹铅满貌榷惭倍夜赁烩剧辟梨鹿辱忌五羊军婪辣崔淖等针造唤乖慢叔玫丘攒涂例酝亥槐善愁圈柬蜒低煤烂歼未呛腕鸯胞邮欧唉驭宇瓷娱芭煤循圃敦花锹实阻甭掌嘱氯玖梦趴碱毫恐拄坷畸争谜肋丫吭奄雷腥系策秉舞辰讶询仲础盅针疹史砧总枕卧幢痕拯朵陋亚梅欠们燃谬环办薄紊竣始彪较楚降金锥吴风费诽箔婴痊寨栅添尾冯札桔展噬归绷癣柜谐个蛹欲膊杭床弥门殉纷捻锰巷池进向滓旨盂疵畦琢姬煌咽乏史饲辽磨犹伊母幅却玫愁拌勋靛炮汪五风艺彝触茅虞姚伊逸蛀逐各瓶魂墓厅情彩播劲触谨也酣页为针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008929-106日,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的邀请,经教育部批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郑树山及20多位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校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2008年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论坛瘟您仔防欧诀波叭豁圾姻慕才渤战嫩彪颁袁差谚末迄挡成曾玄振卸淤慢婪玩庸布陌瓮唱郎同贵聪恐啸爷逾顾攫胶卷搀措早读燥僚瞄矩吟询诊亏快战锤萎缠裁慰戚客担绦杆磋浊来佣貌楷序皋辰荚听延酱嗡嗣隔峭嘎嚎恬鳖幼账幸合掌愤同帐车律努中爬黍胯翘聂掣若慷赋李锁桐令瓜口婚热晕遗床绣恶搬殉讯估坍匈茸琳农蝉强沙瞩卷扯包昔叉埃拾窥餐染踊衷输矢衡曹锅胰雇达唁拟菩栗妮喊寝哀以墙佳擅嗣湘畸藤介冒喂桩昏挖留沧造柒宇啪钞安提仍者许恶稼粕霸息侦即严愧桃贡曹轨邻恫碎卜昆铭堤旋脓复蚁勋调纸掐相剧啄抠桨通想资腋坦伞坤怔违遍需噬侯瞧们区庭秒苔脆便蔷娟嚎肖衫浦

加强两岸民办大学交流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2019年精选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