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视角看《简爱》

发布时间:2016-09-09 14:10:45

内容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讲述了主人公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生活中,经济上,爱情上不断挑战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的故事,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她既自卑,又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追求自由平等。本文从简爱人生经历入手,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其不断抗争的过程。

关键词:《简爱》 女权主义 抗争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以男权主义为主导地位,在女性面前男性有绝对的权威,甚至主宰着女性的生命,把女性看成是男性的附属品,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在当时的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里,女性多被塑造成“天使”或者“魔鬼”。而夏洛蒂·勃朗特以《简爱》超越人们的固有传统观念,塑造了有着强烈女权主义意识的女教师简爱这个人物,她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向很多传统礼俗提出了挑战,对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想法,有追求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心。《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由于她代表了处于社会边缘、地位低下的英国妇女,她坚强、具有反抗精神、追求平等的品格深深打动了每个读者。这完全颠覆了当时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在整个小说中,简爱强烈的女性抗争意识贯穿始末,正是由于她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为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为女性的思想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自卑的简爱

简爱在自己小的时候总是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认为自己不够美丽。甚至在舅母家受尽别人歧视和凌辱的时候,简爱认为如果自己再美丽点、乖巧点就不会不讨别人的喜欢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可以看出简爱在心底里就有着强烈的自卑感。简爱不仅对自己的形象感到不满意,甚至对自己的出身也耿耿于怀。她虽然在心底里认为自己与别人不同,但是由于地位卑微,简爱时刻觉得也让自己无法与上层社会的贵族平起平坐。

这些自卑使简爱开始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对知识的渴望上,简爱经常会独自一人在角落里读书,就这样简爱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但就是这样简爱仍然在见到英格拉姆小姐时,还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由于英格拉姆小姐是那样的美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其中还包括她深爱的罗彻斯特。这更加重了简爱心底里的自卑心理,甚至独自伤心。简爱为了不让别人看见自己伤心落泪,甚至自己躲在帘子下面。这种本能的自我掩饰,从另一侧面反应了简爱自卑的心理。

.自尊自爱的简爱

童年时的简爱由于父母双亡而被寄养在盖茨赫德庄园的舅舅家里,舅舅对简爱视如己出,可不就舅舅去世了,简爱也过上了被虐待的生活。舅母和表兄经常残酷地对待简爱,甚至连佣人都歧视她,简爱过着没有尊严的日子。可是这并没有打倒简爱,甚至激发了她要奋起反抗,为自己的尊严战斗的强烈意识。面对表格约翰·里德的虐待,简爱痛斥到“你真是个恶毒的人,甚至像个刽子手—像虐待奴隶的监工头—你简直是个罗马皇帝!”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一点一滴铸就了简爱反抗的性格,为获得尊严而战斗着。

简爱在舅母家的反抗最后换来的是被送到寄宿学校罗伍德,在这里她过上了更加残酷的生活,老师经常毒打学生,容克赫斯特先生对学生就像奴隶一样,他命令女孩子必须剪掉头发,当简爱由于摔坏了凳子而被罚站时,他竟然当众骂简爱是骗子,对简爱来说,这是何等羞辱的事情,由天普小姐澄清罪名后,简爱的心情才有所好转,得到了同学的尊重和好评。简爱的好朋友海伦是个顺从懦弱的女孩,有一次她遭受老师鞭挞的惩罚,面对好朋友受到别人的凌辱,简爱对她说:“要是换做我,我会奋起反抗,把她手里的皮鞭抢过来,当着她的面折断!”在简爱看来,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当别人践踏你的自尊时,要奋起反抗,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正是由于简爱在学校的悲惨生活经历,更加强化了简爱为获得自尊而战斗的反抗意识,发誓要早日离开这个地方。

在桑菲尔德,简爱面对自己深爱的男人罗彻斯特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当简爱得知罗彻斯特有合法妻子的时候,内心开始了痛苦的挣扎。这份情感应该何去何从,最后简爱理智地选择离开,拒绝以情人的身份呆在桑菲尔德,因为这违背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后来当简爱再次回到桑菲尔德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罗彻斯特不再是个健康的人了,甚至双目失明,妻子也去世了,家也不复存在了,变得一贫如洗。但是在这个时候,简爱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接受了处在卑微地位的罗彻斯特,用爱来呵护自己的爱人。这时简爱已经不再是个贫穷的地位卑微的人了,已经成为了拥有大笔遗产的富家女,但却不在乎罗彻斯特的贫穷。她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个自尊自爱、追求平等的人,一个听从自己心灵召唤的人。

.自强自立的简爱

19世纪中期,英国妇女被剥夺了基本的社会权利,单身妇女有权利支配自己的财产与收入,一旦结婚,已婚妇女连同自己的嫁妆都成为男人的财产。

夏洛蒂·勃朗特主张女人要有自己的财产,否则不会过上富足的日子,也不会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大多数女人被看做是男人的附属品,靠男人的收入生活,而在《简爱》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简爱的塑造也呈现出了一个追求经济独立,时刻维护尊严,追求平等的独立女性的形象。

小说开篇就告诉读者简爱孑身一人,没有父母的庇护,甚至身无分文,生活上也受尽苦难,在舅妈家受尽了歧视与不公,这种生活使简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这时候作为一个小女孩,简爱还没有能力自己独立生活,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想逃离这种生活,可以说寻求经济独立的想法慢慢在她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后来简爱被送到了罗伍德学校,在那里简爱慢慢地接触了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朋友,开阔了视野,简爱也开始学习知识和文化,慢慢地,简爱不仅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在经济上也独立了,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成绩优异,被留在寄宿学校做老师,虽然收入不多,只有一年十五磅的酬劳,但终究可以自食其力,这正是简爱开始经济独立的标志。

后来简爱自谋出路,用登广告的方式寻求工作,做起了家庭教师,虽然一年只有三十磅的年薪,薪水微薄,有时也会受到别人的歧视,但经济独立使她觉得就有了尊严。后来在简爱生病期间,圣约翰一家人出于好心想收留简爱,但是简爱自强的性格不愿意白白接受别人的帮助,就询问能否帮他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简爱想依靠自己生活,这样才能有人格上的尊严。这一次简爱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是个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独立女性。

最后简爱由于得到了一笔意外的遗产而成为富家女,当她听说里德的太太在生命弥留之时想见见自己的时候,简爱还是回到了那个给她留下痛苦回忆的地方。正是简爱的善良给了她这份意外的收获,里德舅妈告诉简爱当年叔叔有一份遗嘱,说是要把自己的遗产留给简爱。这时简爱经济无忧,完全成为了经济独立的女性。甚至就连最后简爱和罗彻斯特在一起后,仍然没有放弃工作,保持经济独立,因为这样才能让简爱有安全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

.追求自由平等的简爱

在小说中简爱被塑造成了相貌平平的女孩,虽然自己一无所有,身份卑微,但在面对感情时跨越了当时社会世俗的枷锁,与属于上流社会的贵族罗彻斯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在简爱看来婚姻要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的自由婚姻,要心灵和一,与地位、财富、外貌无关。只要两个人精神上有共鸣,这样的自由婚姻才是简爱所追求的,这打破了当时英国传统的婚姻习俗。面对表哥圣约翰的求婚,简爱选择了拒绝。圣约翰是一个自私的传教士,看到简爱有知识,认为和简爱的结合对自己的传教事业有好处,就想和简爱结婚,这样的婚姻和真爱无关,违背了简爱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人生信条,是简爱所无法忍受的。

在婚姻的态度上,简爱认为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由于简爱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悲惨遭遇,这也就让简爱从小就对自由、平等有着极大的渴望。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彻斯特,虽然他和自己地位悬殊,但简爱仍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因为简爱深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简爱并不是看到他的财富,而是由于他的坚强,深沉的个性深深地吸引着简爱,她坚定的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认为人格尊严是至高无上的。虽然在当时英国社会盛行着门当户对,金钱婚姻等虚伪的世俗理念,简爱仍然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意,这在当时以阶级地位划分的社会中,家庭教师与贵族之间的爱情是不符合当时社会正常的婚姻礼教的。

当简爱误以为罗彻斯特既要娶英格拉姆小姐,又要把自己留在身边的时候,简爱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立刻被点燃,向罗彻斯特喊道:“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简爱认为,女人和男人是平等的,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

《简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她从儿时悲惨的生活中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学习知识最后成为了家庭教师。她虽然自卑,但又自强自立,并且敢于和命运抗争,敢于向男权主义社会提出挑战,简爱的内在美让我们体会到了她是一个丰富情感、有独立人格的成熟女性,正是她的这种性格最后让自己活得了完美的爱情,寻找到了幸福。时至今日,仍然为读者们所喜爱。《简爱》所表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意识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女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在经济上独立起来,不做男人的附属品,在追求爱情上要以精神平等为基础,心灵和一,不畏高低贵贱、这样才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著: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简·爱》.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版。

[2]邹志红:《对<简爱>中女性意识主题的诠释》,《镇江高专学报》,2008.04

从女权主义视角看《简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