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主要题型和答题步骤

发布时间:2016-08-02 21:40:43

现代文主要题型和答题步骤、技巧

基本原则:

1、引用文中关键词、句作答

2、若题目不止一个问,回答第二个问前,先写“提示词:”(如“作用:”“情感:”);

3、用①②等标小序号。

一、概括题

答题技巧:

1)直接引用

2)精练概括

3)合并同类

4)标小序号

例:(《彩色的荒漠》)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4分)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黄沙漫漫的广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分析示例:

“是黄沙漫漫的广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广阔(直接引用)

“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环境恶劣(精练概括)

答案:①广阔(1分);②环境恶劣2分);③到处是灰色,色彩单调1分)。

2:(高一下学期期考《书院清池》14题)请简要概括书院清池哪些方面令作者特别钟爱。

又如: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相关题型:简要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答题技巧:

1)直接引用

2)精练概括

3)关注全文

4)合并同类

5)箭头连接

例:(《蝼蚁壮歌》)简要概括作者对蝼蚁的心理变化过程。

①段:……我自幼对蝼蚁之类的小生灵,曾长期瞧它们不起。

②段:……我当时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区区蝼蚁,何足挂齿!//

③段:……于是,我不免产生一个兴味很足的念头……

④段:……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仔细查看//……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

⑤段:随后,我不知不觉地真心关心起这小小的生灵来了。……//

⑥段:……又是如此无以复加地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⑦段:蚂蚁——这小生灵就是这样闯进了我心目中的崇敬者群。……//

末段:真是区区蝼蚁,可讴壮歌矣!

答案:瞧不起,蔑视 感兴趣,好奇 怜爱、关心 感动、敬慕、崇敬 讴歌、赞

二、题目、字词、句子、段落的赏析或好处(作用)

答题步骤:四要素,即手法(包括手法分析、好处 + 内容 + 情感 + 结构

注意:

①按顺序答题

②不是每一个要素都值得分析的,没有某一要素上的作用,就跳过该要素而分析下一个

能点明主旨的句子,要分析“揭示(或强调)主旨”

常见手法好处分析及好处:

拟人:用“……(某字词)”把……人格化,形象生动的表现了……

比喻:把……比成……,形象生动的表现了……

对比:把……和……作对比,突出了……

衬托(包括正衬、反衬):用……衬托……,突出了……

想象:扩展文章内容,激发读者的兴趣

对偶: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象征:用……象征……

排比:增强气势,增加感染力,使文章情感更充沛

叠词:节奏鲜明,有音韵美

其他技巧好处的分析:

呼吁句(或感叹句):增强语气,使感情充沛,增强感染力

结构上的常见作用

①开头: 奠定……感情基调

为全文笼罩了……氛围(为全文营造了……意境)

启下:

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写……作铺垫)

统领全文

首尾呼应

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中间: 承上:承接上文……

启下

承上启下

③结尾: 升华主旨(或卒章显志)

承上

首尾呼应

给读者留下思考(或回味)空间(以景、省略句、问句结尾)

④照应题目

⑤线索:是全文的线索,提纲挈领,全文围绕着……展开

例:(《炉火》)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答案:①借景抒情(手法1分),通过表现冬季的凄清寒冷(内容1分),表达作者的感伤(情感1分);②为下文写“生上了炉火”作铺垫(结构1分)。

特殊题型:字词、句子、段落在行文中的作用

答题技巧:只答结构的作用

如:(《炉火》)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为下文写“生上了炉火”作铺垫

特殊题型:字词、句子、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题技巧:四要素(以结构为重)

特殊题型:比较题

答题步骤:

1.摆明观点态度(支持原文)

2“某某”的好(按四要素详细分析)

3“某某某”的不好(简要概括)

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能否把“泻”换成“照”?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不能(观点态度1分)。①“泻”化静为动,为画面增加了动感(手法及分析1分);②

“泻”与“流水”相照应(结构1分);③而“照”只是客观的修饰了月光,没有美感(1分)。

特殊体型:两个字词、句子的赏析(作用)

答题步骤:单个 + 共同

例:“红梅要衬着白雪才好看,但白梅亦要雪来衬着才更妙”,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运用反衬,突出红梅在白雪的映衬下更美丽、鲜艳夺目(单个分析1分);②运用正衬,突出白梅在白雪映衬下的美妙(单个分析1分);③运用衬托,用白雪衬红梅来衬托白雪衬白梅,突出白雪衬白梅的美妙(共同分析2分);④表达了作者对白雪衬白梅的尤为喜爱、赞美(共同分析2分)。

特殊题型:手法的好处(作用)

答题步骤:手法的分析、好处 + 内容 + 情感 + 结构

例:划线句中的“盏”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

答案:运用比拟(1分)。好处:①把荷花比作灯,形象生动(手法分析1分)表现了荷花色彩的明丽,光彩照人(内容1分);③与下文的“火焰”相呼应(结构1分)。

特殊题型:从语言表达(或表达技巧、艺术效果、表达效果、表达特色、写作手法等)的角度赏析字、词、句等

答题技巧

①以手法和手法分析为重,其余三个要素(尤其是结构)为次

②往往不止一个手法

③技巧(视觉听觉、远近等)也要考虑

④每个手法、技巧单独分析

⑤若手法不止一例,皆要分析

例: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以下子。(6分)

这样一片浩瀚的水面,宛如一本智者的大书。清澈水波,被风吹起,仿佛薄薄霜色铺陈大地;自然湖光,被山收拢,一似翩跹秋叶装点森林。

答案:运用比喻,把水面比作书,把水波比成薄薄霜色,把湖光比成秋叶,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湖水的辽阔、色彩艳丽与动态美;②对偶,“清澈水波”句对“自然湖光”句,句式工整,节奏鲜明;③拟人,用“收拢”把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山环绕湖水的美景。(每点2分;其中手法1分,手法分析1分)

特殊题型:手法分析

答题步骤:根据手法本身特点分析 + 情感

例:(《阳光的感觉》)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分别在第③和第④段中各举一例加以赏析。(6分)

冬天暖气还没有来的时候,阳光就更加珍贵无比。那时候,我像一只投火的飞蛾,在小区里寻找着阳光飘落的地方。阳光如同顽皮的小孩子,东躲西藏,在楼群之间、在树枝之间,一闪一闪地稍纵即逝。在时钟的拨弄下,阳光就像瞬息万变的万花筒,跳跃着,和我捉迷藏,让我想起小时候玩过的一种游戏,小伙伴拿着一面镜子对着阳光照出的反光打在地上,我去用脚踩这个光斑,他便把镜子迅速地移动,比赛谁的速度更快。

     ④终于,暖气来了,温度解决了寒冷,却代替不了阳光。坐在房间里,和坐在阳光下的感觉完全不同,腰就是最敏感的显示器。现代化机器制造的温暖,如同格式化的打印文件,缺少了手写的流畅和亲切,就像尼龙布料和棉布的区别。我才体味到阳光含有大自然的气息,泥土和花草树木的呼吸和体温,都吸收进阳光里面,还有来自云层的清新与湿润,都不仅是一个温度计所能够显示得了的。同暖气制造的温暖相比,阳光更像是母亲的拥抱、情人的抚摸、朋友的呵气如兰。在暖气和在阳光下,都会出汗,在暖气下的汗里面含有工业的元素,而在阳光下的汗里有着大自然和亲情的因子。

答案: ①比喻(1分),把“我”比成投火的飞蛾(1分),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阳光的渴望(1分);(或拟人,用“东躲西藏”把阳光比成顽皮的孩子,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阳光的稍纵即逝;或比喻,把阳光比成万花筒,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阳光的瞬息万变,稍纵即逝)②对比(1分),把暖气和阳光作对比(1分),突出了阳光具有大自然和亲情因子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阳光的喜爱、赞美。   


、用意、原因

类别1、直接在文中找答案或根据常识分析答案;

例:(《雨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2分)

……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①秋天能让人感到成熟、收获的喜悦(1分);②秋天的萧瑟也容易让人感到悲伤(1分)。

类别2、虽能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或能根据常识进行分析,但所得到的答案较少,而该题分值又较大,且该问在“四要素”上有明显的用意,就需要自己补充,即当作“好处、作用”题,继续作答;

例:《书院清池》16题、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赞同把清池比做“砚池”,而不赞同比做“乐池”和“舞池”?(6分)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让你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说它像乐池吗?高雅的音乐虽然悦耳,但即使是清扬的丝竹之声,在这里也不免显得过于热闹,更不要说那些现代的嘈嘈杂杂的流行乐曲了。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说它像舞池吗?水面确实滑如碧琉璃,但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莲可以在其上凌波,如果凡夫俗子们也来这里喧闹起舞,更于四周打上脚灯追光灯霓虹灯,那该是何等亵渎清景?红尘中的舞池已经够多的了,何况舞池中还常常流传不清不明的新闻与绯闻,请保留书院中的这一方净土,不,净水吧。

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清人顾陈垿的《砚》诗早就令我心神向往:“小小墨池成巨浪,就中飞出北溟鱼。”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答案:①它们不仅外形相似(1分),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1分);②而“乐池”过于热闹、嘈杂(1分),“舞池”多的是凡夫俗子、霓虹灯和新闻、绯闻,亵渎了清景(1分);③运用对比(或反衬),突出清池的清幽和纯净,表达了作者对清池的喜爱、赞美(手法、内容和情感任答两点得2分)。

类别3、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或不能根据常识分析,需要自己概括,即当作“好处、作用”题作答。

例:2008年四川卷《什刹海》第17

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分)

4①运用衬托(手法1分),用眼前水衬什刹海(手法分析1分),更能表现出对什刹海的爱(情感1分);②为下文写“最喜爱的那片水”作铺垫(结构1分);③与结尾相呼应(结构1分);④照应题目(结构1分)⑤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结构2分);

特殊体型:两个写法的原因(用意)

答题步骤:单个 + 共同

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步骤:手法 + 句子含义

基本原则:

①用完整的一句话解释,而不是单独解释关键词

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去还原深刻生动的语言

有些句子分析要从浅入深

若句子的含义不止一个,标小序号

⑤句意题分值较大(大于2分)时,还要分析情感

类别1

(1)找句中关键词

(2)看上下文理解句中关键词

(3)用原文关键词替换句中关键词

例:(《向日葵》)怎样理解文中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这句话?4分)

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以三千九百万美元的高价,在伦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钟爱的画。当然我永远不会有可以收藏这幅画的家财,但这也禁不住我对它的喜欢。如今归为私人所有,总有种今后不复再能为人们欣赏的遗憾。我虽无缘亲见此画,但我觉得名画有若美人,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

分析:

关键词:“美人”“有所属”

“美人”的理解:“名画有若美人”,“美人”即名画

“有所属”的理解:“如今归为私人所有”,“今后不复再能为人们欣赏”

名画(2分)为私人所有,而不能为人们所欣赏(2分),实在是件憾事。

类别2一般用于较长、有标点的句子)

(1)划分层次

(2)看上下文理解句中各层次含义

(3)用原文关键词替换句中各层次关键词

例:(《我爱水》)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2分)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寥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过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答案:运用想象、通感,指秋天夜晚的什刹海很美(第一层1分,必须点到“秋”“夜”“什刹海”),能触发人的诗情(第二层1分)。

特殊情况

要联系上下文找语境

1《西湖的荷花》

……空气里浮游着一层被雨荡涤一新的雾霭,轻薄、鲜洁、清爽。……透过这层雾看西湖上下,好比戴了副墨镜看世界,有一种镜中望月的感受。……一景一物入眼来,一切蒙上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未谙神秘。一个西湖就是一幅向世人敞开的古典而又摩登的山水写意经典长卷,沿着我们梦幻般的视野,淋漓尽致地铺陈于江南大地之上,收缩于瞬间心灵的意醉之间。

答案:比喻,西湖在雾霭之中(1分),展现出既古典又时尚的美(1分)。

2:《大地黄好》

在稻黄麦熟的时节,晚爹爹更像田野上的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他走进一块一块整齐的稻田,金风飒飒,大地黄好。晚爹爹不时地深吸几口,似乎想把饱含着稻谷清香的新鲜空气一起吸进五脏六腑。只一会儿,晚爹爹的脸上就像喝了包谷烧般微微泛着红。我知道,晚爹爹放眼四望,满目皆是稻黄。他实在是太喜欢这有生命的黄,有成就的黄,有汗水的黄,有收获的黄。晚爹爹和大人们,总是站在这浩浩荡荡的黄的面前,滋生感恩之情、崇敬之心!

答案:晚爹爹面对田野的丰收景象时(1分),心中洋溢着陶醉、喜悦之情(1分)。

、词语含义

答题步骤:手法 + 含义(由浅入深)+ 情感

例:(《春天的速度》)文章第6段两次提到人们的“错误”,联系上下文说说“错误”的含义。(4分)

对于春天,人们一般都沉迷在一片美丽妖娆的景象之中,习惯上看到的是小麦的生长,却无心关注它拔节的速度;看到繁花满地,春风荡漾,收获的也是一大把喜悦的心情,最多也只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转意——生活给人展示的往往都是这种表面上的假相,春天真实的速度反而被掩盖住了。因此在春天,人们的生活一开始就运行在错误的轨道上。看上去春天很美丽,很圆满,但那凶猛的春水却一下子就冲垮了我们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大堤,倏然远去。这就是我们不愿,却不得不经常看到的事实。

答案:人们沉迷于春天的美丽、圆满,却忽略了春天的速度浅层含义2分);②人们往往被表面上的假相蒙蔽,没有意识到美好和时光的飞逝深层含义2分)

标题的意蕴

答题步骤含义(上升到情感、主旨) + 意义(结构)

例(《请不要对我说欢迎》):请联系全文探究“请不要对我说欢迎”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表达了作者对同一祖先血脉、统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归宿感(或身为炎黄子孙的主人翁意识);表达了作者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表达了作者无法真正融入故土的尴尬;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一些人数典忘祖的否定和担忧;⑤首尾照应标题,行文过程中也多次点题,首尾呼应,串联全篇,明确主题。

(①到⑤是含义,⑥是意义)

、题型:人物形象特点

答题技巧:内外兼顾(“内”包括性格、情感等,“外”包括外貌、职业、身份、生活境况等)

例:2012湖南卷《忆韦素园君》第17

纵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6分)

答案:①他是一个进步文学青年;②穷困;③瘦小;④精明,正经;⑤有“切切实实、点点滴滴”做事的实干精神,“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⑥性格认真而激烈;⑦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任写其中6点,每点1分)

①到③为“外”,④到⑦为“内

、在最后一题中,联系全文谈你对作者某观点的看法

答题技巧:

1)上升到主旨;

2)“破”“立”两顾全;

3)写多不写少。

例:(《寺庙,深呼吸的地方》)作者在结尾呼吁人们暂且把过多、也过于虚妄的欲念放下,让我们对着无穷浩渺的宇宙,做深呼吸和大呼吸……”,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我赞同这个观点。(1分)我们不能过无信仰的世俗生活,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追求物欲,缺乏内心操守(主旨“破”,2分),而应该追求信仰生活,让自己与天地宇宙、全人类紧密相连,造就精神恢宏博大,气度浩瀚从容的人格境界和人生情调(主旨“立”,2分)。

、概括文章主旨

答题步骤: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主旨

答题技巧:

1)由浅入深;

2)“破”“立”两顾全。

例:(《书院清池》)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通过对描绘书院清池及抒怀(主要内容1分),表达了作者对书院清池的喜爱、赞美(浅层主旨2分),及对世俗尘垢的厌恶和对宁静纯洁生活的向往,对人格的自我完善的追求(深层主旨2分,破、立各1分)。

写人状物类文章的主旨:

通过写…… ,表现了…… ,表达了……

:(《平常的沈从文》)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

通过叙述沈从文的工作、生活(1分),表现了他平常的心态(1分)、才能智慧(1分)和对待苦难时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1分),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怀之情(1分)。

、分析结构方式

答题步骤:段落范围 + 段落大意

例:2008江西卷(《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总(2分)。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1分)。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1分),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1分)。⑾-⑿两段总结全文,写伟大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力量(1分)。

常用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总);

2、并列式;

3、对照式;

4、层进式

十一、文章是怎样构思的?(或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等)

答题步骤:大段段意 + 段意联系 + 结构作用

注意:

1.若有明显的写作顺序或线索,先指出

2.结构作用重点分析开头、结尾

12012全国《听朗诵》17

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以收听朗诵开头,开篇点题;②接着写现实和文学的变化,指出听朗诵心情复杂的原因;③然后举例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心转为平静;④最后指出鲁迅的文章与道义共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

(每点1分;有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的1分,如“以……开头”;“接着”“然后”“最后”等;概括段落在结构安排上的重要作用的1分,如“开篇点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

2:2013市三模《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①以“星空”为线索( ),从离开故乡返城写起( ), 引出文章主题( );②接着按时间顺序写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受风寒赏星空( );③最后回忆三十年前写的童话,呼吁为下一代留下美好的环境( ),升华主旨( )。

(七点任写六点得6分)

特殊题型: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写作顺序、线索的特点 + 结构特点

十二、题型:怎样表现内容、情感等

答题步骤:手法 + 分析 + 概括

例:(《淬火之美》)老刘师傅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人物,其形象贯穿了文章的始终,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案:①语言描写(手法),通过他对淬火的诠释和写的一副对联(分析1分),表现了他的学识和智慧(概括1分);②动作描写(手法),通过写他打造锄头的一系列麻利动作(分析1分),表现了他打铁技艺的高超(概括1分);③通过写他故弄玄虚,不肯告诉“我”对联的含义以及淬火时与徒弟故意吓唬“我”的情景(分析1分),写出了他幽默、可爱的一面(概括1分)。

十三、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题技巧:

当作“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你什么道理”来答,不得脱离文意随意答自己的感受

例:《讲故事的人》最后一题

十四结合全文,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题步骤:

1.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由浅入深)

2.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例:《蝼蚁壮歌》请结合全文,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

①讴歌形体弱小的蝼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镇静沉着、团结战斗的特点(浅层情感);②激励国人应向蝼蚁一样万众一心,使我们的民族、国家走向富强(深层情感);③揭示小可胜大、弱克胜强的哲理(道理)。(每点2分)

十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表现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通过……,表达(或表现)……

答题技巧:

若有突出的手法,先写手法

若答案不止一个,要分别分析,并标小序号

例(《大地黄好》):文章寄寓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描写油菜花的朴实美丽,表达了对油菜花的喜爱、赞美之情;回忆了故乡的油菜花、水稻、麦子等成熟的景象,表达对故乡的喜爱、赞美之情;写一次又一次地在梦里回到心中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④回忆了晚爹爹侍弄庄稼、喜迎丰收的情景,表达了对以晚爹爹为代表的勤劳朴实的乡亲们的赞美(或:通过描写乡亲们丰收后办好事办大事的情景,表达了对乡亲们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⑤写古以黄为正色,以土为尊,表达了对黄色,对土地的赞美。

(任写其中三点即可,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简析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题步骤:手法(技巧)+ 语言风格 + 结构

例(《请不要对我说欢迎》):本文在写法上特色鲜明,请简析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6分)

①运用叙述、抒情、议论,表达方式丰富、灵活多变;②联想丰富,想象奇特,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展现了奇妙的画面;③多处引用诗句、神话传说,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④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交错运用,灵活地表情达意;⑤语言亲切、通俗、自然;⑥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①④是手法、技巧,⑤是语言风格,⑥是结构)

其他

1.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或打破时空限制,直接与某人物对话的好处

①(作者角度)有利于作者与……做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抒发对……的……之情;②使读者感觉到作者是在和……对话,亲切自然、真实(或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改变行文方式(如转换人称)或改变写作内容等的好处

使行文富于变化,摇曳多姿

3.写人们熟悉的事物、共有的经历等的好处

使读者感觉亲切熟悉,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共鸣

4.引用的好处

①增加文采;②(富于文学韵味,富于古典文化气息);③增加说服力;④亲切熟悉,引起读者共鸣

5.用大量的笔墨写……(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

①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历史文化底蕴);②更详尽的表现…………,给读者更真切深刻的感受;③使行文富于变化,摇曳多姿

6.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写某事物(人物)的好处

丰富文章内容,更详尽的表现出……的特点,给读者更真切深刻的感受

7.短句

增大容量;一气呵成,节奏鲜明;与长句相结合,错落有致,错落变化

现代文主要题型和答题步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