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宽恕心理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4-10-17 23:34:03

大学生宽恕心理的调查分析

刘会驰

摘要:人际冲突不可避免,宽恕作为大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680名大学生的宽恕心理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宽恕心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宽恕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宽恕;宽恕教育

作者简介:刘会驰1984-男,湖北大冶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重庆 400715

宽恕(forgiveness)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看成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其中,“忠”是指能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同等的、平等的,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是一种人际的善意共存意识。到了近代,由于人们对法治的崇尚,公平与正义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你侵犯了我,我必须将同等的痛苦加诸你身上,强调“以牙还牙”式的惩罚或者报复。而很少有人能够尝试去宽恕别人的错误,缓解人际冲突,结果导致许多人际矛盾愈演愈烈,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因为人际冲突而过度报复引起的。20074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伤亡之惨重,可见行凶者毫无宽恕之心。缺乏“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宽恕,已是各种负面人际事件的症结。

心理学家McCullough等人认为宽恕是指在人际冲突背景中,个体对侵犯者的人际动机的亲社会改变,这些动机包括回避动机、报复动机和仁慈动机[4]也就是说,当人们宽恕侵犯者的时候,会降低对侵犯者的回避和报复动机,产生更多的仁慈动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学业、求职、人际等各方面的压力,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机会也比较多,由人际关系困难引发的问题占据显著的位置。引发大学生人际困难的事件往往并不是很严重,但是由于一些大学生不能容忍他人的错误,宽恕他人的侵犯,产生报复心理,最终使得小问题往往引发成大矛盾甚至是恶性暴力事件。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宽恕心理,并开展适当的宽恕教育,对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

调查对象:以大学生为被试,在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680份。其中大一159人,大二312人,大三124人,大四85人;男生371人,女生309人;文科类343人,理科类337人;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年龄20.87±1.35岁。

测量工具:McCullough编制的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Scale-18-Item FormTRIM-18),包括回避、报复和仁慈三个维度,共18个项目[5]其中回避和报复测的是消极宽恕动机,仁慈测的是积极宽恕动机。采用自陈式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记15分。本研究中各维度克伦巴赫α系数在0.700.79之间,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2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在宽恕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以宽恕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进行2(性别)× 4(年级)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宽恕总分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12.82p0.001),男生的宽恕总分显著高于女生。年级主效应、性别和年级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以宽恕的三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避维度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32.51p0.001),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仁慈维度的性别主效应也比较显著(F=4.42p0.05),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报复维度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三个维度的年级主效应以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1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在宽恕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维度

性别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回避

21.57±4.00

23.26±3.93

22.31±4.12

22.38±3.68

23.12±3.75

23.00±3.68

报复

13.03±3.28

13.07±3.52

13.19±3.40

12.99±3.26

12.94±3.52

13.17±3.28

仁慈

18.92±3.57

18.52±3.30

19.03±3.56

18.44±3.39

19.13±3.11

18.65±3.84

宽恕总分

56.32±7.68

54.00±8.36

55.53±8.76

55.07±7.47

55.88±8.37

54.50±8.46

三、讨论与建议

1、大学生宽恕心理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宽恕水平得分在55分左右,与总分90分相比,大学生处于中等宽恕水平。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没有认识到宽恕的重要性,对宽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重视起来,但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国内关于大学生宽恕心理研究的缺乏,导致高校对大学生宽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他们较少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以及事件可能导致的后果,在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喜欢图一时痛快进行报复,没有能力报复的时候就只能躲避。这一结论提示我们,进行大学生宽恕教育,提高大学生宽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必要性。

在宽恕的性别差异上,本研究发现,男女生的宽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宽恕总分和仁慈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相似[1] [2] [6]具体来说,宽恕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回避和仁慈维度上,男生在仁慈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生更愿意解决问题、放弃仇恨,从恢复双方的积极关系。这可能与男女大学生的性格特征有关,男生行动较为主动,能进行冷静的思考,喜欢憧憬未来,比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开朗、活泼、情感外露,一般不太拘泥于细枝末节,不太计较得失,比较喜欢和善于交际[3]对于人际侵犯事件,他们更愿意去解决它,或者直接原谅侵犯者。而女生则易感情用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3]她们的性格更加敏感,对已经发生的人际伤害事件往往难以释怀,不愿面对侵犯者,原谅侵犯者,这就导致了女生的宽恕水平比男生低。

在宽恕与年龄的关系上,Enright, SantosAl-Mabuk(1989)认为宽恕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差异[7]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宽恕水平也会逐渐提高,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更愿意宽恕侵犯者[8]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宽恕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小,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单一,宽恕的年龄差异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不是非常明显。

2、大学生宽恕教育对策

1)树立大学生的宽恕意识

很多校园伤害事件之所以发生,部份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一心只想着去报复伤害过自己的人,没有树立宽恕的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大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宽恕的信念,帮助他们认识到宽恕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人际冲突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宽恕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积极的问题解决方式。要教育学生相信宽恕的积极力量,并从内心深处真正去宽恕别人。

2)建立宽恕的校园文化氛围

宽恕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宽恕心理得以成长的土壤。要建立宽恕的校园环境,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努力。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多样性,尊重他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各种价值的自由选择。对于教师而言,要在师生交往中体现宽恕,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个性差异,改变用一种价值观来要求、评判学生的传统观念,善待学生的不同意见,允许学生犯错,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就学生而言,要学会正确与别人相处,善于接纳批评意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宽恕教育

宽恕教育可以渗透在大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这两门课的教学平台,发掘其中有关宽恕思想的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宽恕教育的便捷途径。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宽恕的情景,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加深对宽恕的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宽恕问题,亲身体验宽恕感受。

4)开展有针对性的宽恕心理干预

在国外心理治疗中,宽恕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目标。针对内心中有强烈心理冲突的大学生,一般的宽恕教育并不能解决其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和同学就要及时地发现这类学生,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或团体宽恕干预。对大学生的宽恕心理干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帮助受害者觉察并宣泄其受伤、痛苦、愤怒等负向情绪,让他们正视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其次,帮助受害者认识到这些负向情绪对其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其了解“不宽恕”对其造成的影响,并探讨宽恕可能会带来的改变。第三,协助其进行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有助于受害者对伤害事件重新作出评价,以了解侵犯者的侵犯行为可能有一定的原因,也可以使其了解侵犯者可能也处于自责、愧疚之中。最后,帮助受害者作出宽恕的决定。帮助其觉察自己所拥有的宽恕他人的力量,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犯错,自己也会有需要他人宽恕的时候。

参考文献

[1] 陈祉妍, 朱宁宁, 刘海燕. Wade宽恕量表与人际侵犯动机量表中文版的试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9): 617–620.

[2] 傅宏. 基于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宽恕及其相关人格因素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01: 5863.

[3] 许燕, 钱筠. 大学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J]. 心理学探新, 1999, 19(4): 21–25.

[4] McCullough, M. E., Bono, G., & Root, L. M. Rumination, emotion, and forgiveness: Three longitudinal studie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2, 490–505.

[5] McCullough, M. E., Fincham, F. D., & Tsang, J. Forgiveness, forbearance, and time: The temporal unfolding of 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3): 540–557.

[6] Renate, Y., Kimberly, M., & Hymie, A. Rumination: Bridging a gap between forgivingness, vengefulnes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 42, 1573–1584.

[7] Enright, R. D., Santos, MJD, & Almabuk, R. 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 [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89, 12, 95–110.

[8] Walker, D. F., & Gorsuch, R. L. Forgiveness with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 [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2, 32, 1127–1137.

作者通讯方式

通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邮编:400715

电话:132********

E-mail: lhc1030@126.com

大学生宽恕心理的调查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