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 (有解析)-

发布时间: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 B. 镁离子进入水稻细胞需要载体,消耗ATP C. 大分子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D. 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
2. 下列实验中的试剂不必混合后再使用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A B C D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试剂1
试剂2
CuSO4溶液 NaOH溶液
吡罗红 SiO2 酒精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 甲基绿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aCO3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盐酸
A. A B. B C. C D. D
3. 如图为4个单基因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 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8
4.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如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1
A. 初级卵母细胞
B. 次级卵母细胞
C. 卵细胞
D. 胚胎细胞



5. 关于胰岛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C. 降低血糖浓度
A. 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着种群数量的变化 B. 任一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加速血糖分解 D. 促进肝糖原分解
6.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 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9.0分)
7. 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把小球藻培养在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和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中。在实验过程中按图示顺序在de点依次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线粒体和酵母菌个体,对应时间内测定整个装置中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a点表示小球藻的呼吸速率,那么b点的含义是______
2)在c点制约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此时小球藻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3)在d点加入适量的线粒体后,曲线不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4)在f点测定的O2释放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
5)分析g点后,小球藻的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e 8. 下列甲、乙两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图丙中AG 表示结构或细胞,示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的B 代表膜岛B 细胞,A 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
2)若图甲中的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则a ______.激素②与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调控靶基因的______ 过程而发挥效应。激素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a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某些异常抗体,如图乙中的抗体1、抗体2,其中因抗体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与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放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病.
9.
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这里的农村家庭孩子多、家庭负担大。很多年轻人选择到东部沿海城市去打工,留守的少数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开垦荒山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等等。请回答:
1)依据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城市人口在增多与农村留守人口在减少,直接影响其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是______;经过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通过降低______,我国各地区原籍人口增长的速度都明显减缓。
2)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在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调查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时,仅对物种的数目进行了统计。他们的做法是否科学,为什么?______



10.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 紫花×白花
F1 全为紫花
F2
紫花:白花=631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最后得出了如下解释:①由一对基因Aa控制的,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aBbCc……)。
1)如果假设①正确,上述实验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是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一致同意对F1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①:(F1),(F1)。 假设②:(F1),(F1)。
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种占______
3)有同学认为还有其他的假设可以解释上述现象,请提出第三种假设并作简单的合理解释:______
11.
乳酸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有机酸。为得到高产乳酸的菌种并降低其培养成本,科学家利用辣白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筛选纯化过程:
1)配制培养基:基础液体培养基中需含有细菌生长必须的______,分离液体培养基是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0lg/L溴甲酚紫(酸碱指示剂,酸性条件下变黄),分离固体平板是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CaCO3______
2)菌种筛选纯化:取适量辣白菜放入30ml______充分震荡后,取1ml上淸液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选取发酵液颜色______的样品,经稀释后采用______方法接种到固体平板上继续培养,挑取______的单菌落接种到基础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纯种。 3)用以上方法筛选纯化得到的菌种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12.
试管婴儿技术给众多因身体原因而不能自然受孕的家庭带来了福音。培育试管婴儿首先要做的是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需对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注射______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2)获能的精子和培育成熟的卵子,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____________中完成受精作用。 3当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______反应,引起相关酶的释放,该酶能溶解______之间的物质。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 4)培育早期胚胎时,需用的培养液成分比较复杂,除了一些______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即试管胚胎,可在______个细胞阶段移植。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B
解析:解:A、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所以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 B、镁离子进入水稻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ATPB正确; C、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死亡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不需 不需 需要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答案:C
解析:解: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需要将试剂1和试剂2混合后使用,错误;B、观察DNA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后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错误;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CaCO3的作用是防止叶绿体中色素分子被破坏,SiO2的作用是帮助研磨,两者不必混合,分别加入即可,正确;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解离液:混合的盐酸和酒精,它们会把细胞杀死,并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的联系削弱使之分开,错误。 故选:C
提取光合色素试剂的作用:

用天平称取5 g绿色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入10 mL无水乙醇(也可用丙酮),迅速、充分地研磨。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漏斗插入试管。将研磨液倒入漏斗,及时用棉塞塞严盛有滤液的试管。 ①剪碎和加二氧化硅的作用:利于研磨充分

②加入碳酸钙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坏。研磨时会破坏溶酶体,溶酶体里面的有机酸会流出来而色素中有Mg,碳酸钙能和酸反应,防止酸和镁反应,破坏了色素。




③加入无水乙醇(丙酮)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④迅速研磨: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的破坏。 ⑤单层尼龙布的作用:过滤、去除杂质。

⑥用棉塞塞严的原因:防止乙醇(丙酮)挥发、提取液变少、变干。
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试剂的使用方法。
3.答案:C
解析:解: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家系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能表示白化病,所以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A正确;
B、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的遗传方式不能确定,但肯定不是X隐性遗传病,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正确;
C、乙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错误;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是正常女儿的几率是×=D正确。
428故选:C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家系中,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家系中,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丙家系中,根据系谱图无法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但肯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丁家系中,父母均患病,但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丁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系谱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114.答案:B
解析:解:A、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A错误;

B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B确;

C、由于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所以卵细胞中应含有4条染色体,C错误;

D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所以胚胎细胞中含有6条两种


形态的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所以发育成的三倍体草鱼胚胎细胞中含有两种形态共6条染色体。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A、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的作用,A正确; B、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提供能量,B正确; 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

D、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D错误。 故选:D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属于容易题。
6.答案:C
解析:解:A、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A错误;

B、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但是一些人工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明显,B错误;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以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 D、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造福人类,而不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D错误。 故选:C
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


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掌握能量流动的意义,难度不大。
7.答案: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O2的浓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点制约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而加入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CO2的浓度没有增加,氧气的释放速率不变 小于 单位时间内测得的O2释放量等于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制造的O2量减去小球藻和酵母菌单位时间内呼吸消耗的O2量,而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制造的O2量减去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呼吸消耗的O2 葡萄糖被消耗完了,CO2逐渐减少

解析: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点可以代表小球藻的呼吸速率,b点表示小球藻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2c点小球藻的光合速率达到了饱和点,而该实验过程中的光照和温度都是适宜的,因此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外因为二氧化碳浓度;由于此时小球藻同时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点时制约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的浓度,而加入的线粒体不能CO2的浓度没有增加,直接分解葡萄糖,O2的释放速率也不变,所以在d点加入适量的线粒体后,曲线不上升。

4)根据题意分析,f点存在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且单位时间内测得的O2释放量=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氧气量-小球藻和酵母菌单位时间内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氧气量-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因此f点测定的02释放速率小于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

5)图中显示g点以后氧气的释放量逐渐降低了,可能是因为容器中的葡萄糖的含量是有限的,随着葡萄糖的消耗,酵母菌为光合作用提供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导致小球藻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氧气减少。 故答案为:

1)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CO2的浓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d点制约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而加入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CO2的浓度没有增加,氧气的释放速率不变

4)小于 单位时间内测得的O2释放量等于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制造的O2量减去小球藻和酵母菌


单位时间内呼吸消耗的O2量,而小球藻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制造的O2量减去小球藻单位时间内呼吸消耗的O2 5)葡萄糖被消耗完了,CO2逐渐减少
据图分析,a点氧气的释放速率为负值且最低,可以代表小球藻的呼吸速率;b点氧气的释放速率为0,代表此时小球藻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d段氧气的释放速率不断增加后维持稳定,表示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后维持相对稳定;d点加入线粒体后,氧气的释放速率不变;e点加入酵母菌后氧气释放速率逐渐增加后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判断图中各个点或线段可以进行的代谢类型,能够分析ed加入相关的结构或生物后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8.答案:神经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转录 反馈调节 1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 自身免疫

解析:解:(1)据图可知A是下丘脑,由下丘脑直接调节的生命活动属于神经调节。

2)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和垂体控制,因此a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据图可知,激素②通过调控靶细胞内基因的转录而发挥作用;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是反馈调节。

3据图可知,抗体1的作用原理是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因此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由于抗体1和抗体2都作用于自身细胞,因此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神经调节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转录 反馈调节 31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自身免疫
据图可知A是下丘脑,由下丘脑直接调节的生命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和垂体控制,因此a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据图可知,激素②通过调控靶细胞内基因的转录而发挥作用;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是反馈调节。据图可知,抗体1的作用原理是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因此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由于抗体1和抗体2都作用于自身细胞,因此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图丙中细胞ET细胞,其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于与激素b受体结合的抗体能发挥激素b的作用,即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激素,从而使代谢加快,体温升高。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要点,把握知识内在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答案: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 速度和方向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


类有益的方向 不科学,因为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解析:解:1)农村留守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农村人口去城市打工,这种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称之为迁出率;城市人口的增多的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到城市打工,这种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称之为迁入率。计划生育政策通过降低出生率来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2)人类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在鱼塘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等捕食其他鱼类等肉食性鱼类,这样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调查生物多样性时,不能仅对物种的数目进行统计。 故答案为:

1)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

2)速度和方向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3)不科学,因为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1)群落内部因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 -催化剂。 2)外界环境因素:(重要条件) 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严寒等。

②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明确营养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
10.答案:32 63 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雄配子均部分不育,;当雌雄可育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均为8时,也会得出题中的结果

解析:解:1)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则F1基因型为AaF1产生的配子有2A11117a,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F1紫花植株产生可育雄配子中a配子概率=64÷2=32
2111


aa,子代为紫色(Aa):白色(aa=11F12)根据假设①,F1基因型为AaF1测交即Aa×A=311F1基因型为AaBbCc产生配子为32a测交结果为紫色Aa白色aa根据假设②:32F1F1产生配子相同,测交AaBbCc×aabbcc子代白花aabbcc=××=则紫花为紫花:22288白花=71.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种有7种,各占1分,占63
3)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雄配子均部分不育,雌雄可育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均8时。 故答案为: 132 263
3)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雄配子均部分不育,;当雌雄可育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均为8时,也会得出题中的结果
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有紫花和白花,根据题意,紫花和白花杂交,说明紫色对白色为显性;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且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则F1基因型为AaF1产生的配子有2A2aF2中白花植株aa64aa=2a(雌)×雄配子,则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a=32若植物的花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aBbCc……)根据F2中白花植株aa64推测花色有3对等位基因控制,F1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其他为紫色,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和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对题干信息进行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1
1
1
1
1
1171171
1
1
1
7
1
3111.答案: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琼脂 无菌水 变黄 稀释涂布平板 透明圈大,变黄范围 需氧型或兼性厌氧型 未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筛选

解析:解:(1)基础液体培养基中需含有细菌生长必须的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固体培养基配置时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

2)菌种筛选纯化:取适量辣白菜放入30ml无菌水充分震荡后,取1ml上淸液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溴甲酚紫是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变黄,乳酸是酸性物质,因此选取发酵液颜色变黄的样品;经稀释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平板上继续培养,挑取透明圈大,变黄范围大的单菌落接种到基础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纯种。

3上述筛选纯化过程未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因此用以上方法筛选纯化得到的菌种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或兼性厌氧型。




故答案为:

1)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琼脂

2)无菌水 变黄 稀释涂布平板 透明圈大,变黄范围大 3)需氧型或兼性厌氧型 未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筛选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类型及功能;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促性腺 获能溶液 专用的受精溶液 顶体 卵丘细胞 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 无机盐和有机盐类 816
解析:解:(1)一般需对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2获能的精子和培育成熟的卵子,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作用。

3)当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引起顶体酶的释放,该酶能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4)培育早期胚胎时,需用的培养液成分比较复杂,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即试管胚胎,可816个细胞阶段移植。 故答案为: 1)促性腺

2)获能溶液 专用的受精溶液

3)顶体 卵丘细胞 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4)无机盐和有机盐类 816 1、概念: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属于现代辅助生育技。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使之完成受精,培养三天左右,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也就是说试管婴儿


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部曲,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因此试管婴儿是受精过程在体外试管内进行,胚胎的发育主要还是在母亲的子宫内进行。精子和卵细胞内分别具有父亲和母亲的遗传物质,因此试管婴儿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2、试管婴儿的意义:试管婴儿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胚胎移植能够解决妇女的某些不育症,同时为开展人类、家畜和农作物的遗传工程,为保存面临绝种危机的珍贵动物提供了有效的繁殖手段。 本题以试管婴儿为题材,考查了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体外受精的条件,识记早期胚胎培养液的成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 (有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