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爱护长江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发布时间:2020-04-05 22:06:27

爱护长江,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素材回放】

作为垃圾输出地,也应该多修建一些垃圾处理场,使垃圾有地方倒或者可及时处理,减轻垃圾的处理费用,节省成本,只有从源头治理,解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当前一些人竟打起长江及沿岸地区的主意,在长江安徽铜陵段,大量危险废物倾倒长江堤坝内,由江浙沪至皖沿江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等工业垃圾的“产业链”浮出水面。

【素材解读】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的乳汁哺育着大地,养育着沿岸的百姓,但她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禁不起各种污染和糟蹋。目前长江经济带以21%的土地承载着全国30%的石化产业,仅从重化工业产量看,长江沿岸就占到全国46%左右,集聚了全国43%的废水。长江的生态现状倒逼我们重视解决化工行业的污染问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迅速淘汰落后企业,减少排污总量,否则再过若干年,长江流域的污染将不仅殃及沿岸,也会严重威胁到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江经济带发展只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黄金水道才能产生黄金效益。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保护母亲河时不我待。为了长江之水不再泛滥,为了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与安宁,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为保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适用话题】

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尽自己的一份微力,保护长江,保护环境!

有一颗保护母亲河,爱护环境的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环保“漏洞”:当唯利是图碰上监管失责,受害的是我们的母亲河

【素材锐评】

解除滞留在母亲河上的“生态炸弹”

长江被称为“母亲河”,保护好长江水资源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亿万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跨省跨地区将一些高污染的工业垃圾倾倒在母亲河的堤坝内,成了一个个安置在母亲河上的“生态炸弹”。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有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非法利益的因素,更有一些地方监管不到位的因素和打击处罚不力的因素。

只要有利可图,不法分子就会想办法捞取不义之财。只要监管有疏漏,不法分子就会有机可乘。长江这条“母亲河”受伤并非个案。近3个月,公安机关在长江铜陵、马鞍山段查证的工业垃圾达上万吨,其中非法倾倒安徽省内长江水域的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超2700吨;查获拦截非法运输处置工业垃圾等8船7000余吨。这次查获的万吨工业垃圾恐怕只是向长江上倾倒垃圾的冰山一角。试想,如果有关部门对非法倾倒垃圾露头就打,而且从重打击,事态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吗?

现在,向长江这条母亲河倾倒垃圾已呈现组织化、规模化、跨界化的特点。非法“产业链”由运输、接收、倾倒等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分工明确,有的货主、运货人、接货人甚至互不见面,联络主要靠移动网络,给查处增加困难。此外,污染源产生地没有建设足够的污染物处置设施,没有对污染物的处置进行登记备案,也是使污染物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即使发现了,有关部门只是对其罚罚款了之,处罚轻也是一些不法分子越来越胆大的原因。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跨省转移固体废物已有明确规定,近期长江安徽段查处的案件表明,有的人受利益驱使,不惜铤而走险,并未将相关法律法规放在眼里,这也给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当务之急是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在污染源产出地,必须建立严格的污染物处置登记备案制度,如果当地监管不到位,没有进行登记备案,不明确污染物如何处置的,一旦被查实,就应追究当地监管部门的责任。其次,应加强省际、部门联动,及时将滞留在长江上的“生态炸弹”解除,使污染跨省转移的监管形成闭环。

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垃圾被偷倒地的有关部门,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当地的环境。不但要起诉那些倾倒垃圾者,还要让那些偷倒垃圾的人,把倾倒的垃圾清理干净,运回输出地或者赔偿打捞处理的损失,赔偿环境修复费。只有让这些倾倒垃圾的人倾家荡产,下次就是借给他十个胆也不敢再跨省跨区倾倒了。当然,作为垃圾输出地,也应该多修建一些垃圾处理场,使垃圾有地方倒或者可及时处理,减轻垃圾的处理费用,节省成本,只有从源头治理,解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不然,如果垃圾没处可倒,处理成本太高,还得被逼舍近求远跨省倾倒。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遗产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对那些来自民间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川有位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值得让现代人学习。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并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化,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延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绍阳《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201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只属于农耕时代,已经远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B.非遗传承人毕生专注祖传工艺,积累丰富经验,练就过硬本领,完美演绎工匠精神。

C.雕版印刷业一度辉煌,如今却早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就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表明了态度,为下文的阐述定下一个基调。

B.文章论述层层推进,论及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缘由及如何传承等问题。

C.文章以竹簧艺术和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说明要传承非遗中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D.文章论证严谨,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及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来论述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匠人能恪守初心,延续工匠精神,使非遗技艺与时俱进,非遗就可更好地传承。

B.如果非遗从生产生活中退出,其“形”与“魂”都将随着社会转型而沉入历史深处。

C.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要因地制宜,不断求新求变,使之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D.文章指出,要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即其中的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里潇湘

刘醒龙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周围的老人几乎都是不识字的,唯有奶奶是个例外。奶奶不仅识字而且还挺有学问。上小学时,有一阵我怎么也分不清鲜和艳字,总是将它们搞混了,用鲜作艳,用艳作鲜。为这事奶奶揪着我的小耳朵说过几次,可我仍然转眼就忘了。

那一回,当我又写错了以后,奶奶真的生气了,罚我将每个字写500遍。我哭哭啼啼的半夜才写完。一直没作声的奶奶,这时将我拉到怀里,一边给我洗脸,一边对我说:“饿了吗,想吃什么?”我说:“不想吃!”奶奶说:“那就喝点汤。”奶奶说着就端一碗汤,我尝了一口,味道真是好极了。我问奶奶这是什么汤,奶奶让我猜。我猜了半天没猜着。奶奶这才告诉我,说这是用鱼肉和羊肉混合后做的汤。

奶奶说,鲜吗?我说,真鲜。奶奶说,你再想想它为什么鲜,因为它是用鱼和羊做的!奶奶这解释真是妙极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写错鲜艳二字。

用现在的话来说,奶奶具有大专学历。奶奶小时候,上过小学,读了几年家里就不让她读了。后来,奶奶偶尔碰上了将要成为我爷爷的那个人,他极力劝奶奶随他到河北去读保定女子师范。奶奶同家里说时,遭到一致反对,太爷爷太奶奶说女孩子读点书识点字就行,关键是要将针线活学好。奶奶不和他们吵,自己把自己关进房,拿了一块布一门心思地绣起花来。

奶奶绣的是黛玉葬花,她在房里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喝水也不睡觉,甚至也不流眼泪,见人来劝时她反而先笑,笑得劝的人反倒落起泪来。饿了三天的奶奶,越发楚楚动人,谁见了没有不生怜的,最后太爷爷没办法只好发话任奶奶去,并说看她读那么多书日后有什么用处。奶奶毕其一生,只爱读一本《红楼梦》,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读了几百几十遍,奶奶不爱贾母,也不爱王熙凤,唯独对林黛玉特别钟爱。她常常对我和妹妹说,年轻时,她将林黛玉当做自己的姐姐和妹妹,生了父亲以后,她慢慢又将林黛玉当作自己的女儿,现在她又将林黛玉当做自己孙女。

奶奶称赞女孩子时,从来只用一句话,说你长得真像林黛玉,由于奶奶特别的气韵,她在女孩子心中显得很了不起,她们也跟着奶奶说,你是个薛宝钗。外面的人不知道,这是一句贬人的话。

读《红楼梦》时,每逢到了黛玉葬花那一章,奶奶总是哭成个泪人儿,而一旦到了黛玉魂断潇湘时,奶奶便哭得死去活来,常常两天不思茶饭,只知道长吁短叹。所以,一家人里谁都怕那个第九十八回,一旦奶奶拿起《红楼梦》以后,不管是谁外出,一到家总要先打听还差几回到九十八回。

从我记事时起,奶奶这样的“死”,每年都有两三回。只要奶奶一翻开九十八回,再晴的天气,我们家也是一片忧郁的愁云。

父亲很小时,周围的人就问奶奶将来给他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奶奶说,不管怎么样,我决不当贾母。

父亲长到20岁时,便开始领女孩子上门来请奶奶认定。奶奶看过之后,总是说,这是个王熙凤,或者说是薛宝钗。父亲知道奶奶要的是林黛玉。他又找了一个女孩领回来。这之前,他请别人评价过,大家都说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谁知奶奶见了以后,却说她不是林黛玉,而是秦可卿。

直到有一天父亲将母亲领进家门,那时母亲刚刚从大病中恢复过来,脸上的嫩红还可以看出那痛苦的痕迹,母亲穿着一身素色衣裤,纤纤弱弱的一副样子一出现在屋里,奶奶的眼睛便忽地一亮,禁不住地走上来,拉着母亲的手,也不知是悲是喜,眼窝竟真的潮湿起来。

不过,奶奶当时并没有称她什么,只是说了一句:这一生只要我在,就决不会再让你吃苦了。

母亲后来对我们说,当年奶奶讲的那话,她一直认为实该是对林黛玉讲的。

天下的真女孩只有黛玉一人,这是奶奶毕其一生而得出的结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奶奶用鱼肉和羊肉混合做汤,让“我”分清“鲜”和“艳”,体现了她对“我”教育的用心,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对这段记忆的温馨回味。

B.奶奶要外出读书,遭到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反对,反映出当时社会封建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奶奶最终能够成行,说明太爷爷也有温情的一面。

C.文章以侧面描写为主,如写家人对奶奶读《红楼梦》“魂断潇湘”时“哭成个泪人儿”这种情形的担忧,烘云托月,使奶奶的形象更加生动。

D.作品选取了教“我”认字、到河北读书、读《红楼梦》、替父亲选媳妇等几个生活片段,从不同角度来叙写奶奶,表达了对奶奶的深切怀念之情。

2、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以“梦见潇湘”为标题,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第进士,调扬州、颍昌府。吕公著、范纯仁为守,皆礼遇之。纯仁属撰乐语,浩辞。纯仁曰:“翰林学士亦为之。”浩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后哲宗亲擢为右正言。有请以王安石《三经义》发题试举人者,浩论其不可而止。陕西奏边功,中外皆贺,浩言:“先帝之志而陛下成之,善矣。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京东大水,浩言:“频年水异继作,虽盈虚之数所不可逃,而消复之方尤宜致谨。不以为数之当然,此消复之实也。”章惇独相用事,威虐震赫,浩所言每触惇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未报。章惇诋其狂妄,乃削官,羁管新州。蔡卞、安惇、左肤继请其祖送者王回等。徽宗立,亟召还,复为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言:“陛下善继神宗之志,善述神宗之事,孝德至矣。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继述之,以扬之光,贻福万世。”迁兵、吏二部侍郎。初,浩除谏官,恐贻亲忧,欲固辞。母张氏曰:“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危甚。杨时过常州,往省之。萧然仅存余息,犹眷眷以国事为问,语不及私。卒,年五十二。高宗即位,诏曰:“浩在元符间,任谏争,危言谠论,朝野推仰。”复其待制,又赠宝文阁直学士,赐谥忠。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B.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C.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D.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文中指朝廷派遣到地方私学中的教员,与现代“教授”的含义不同。

B.在“纯仁敬谢”一句中,“谢”应解释为“为自己的错误向别人认错道歉”。

C.在“蔡卞、安惇、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一句中,“治”应解释为“惩罚”。

D.“七庙”,古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用以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后来也代指“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浩坚守职分,拒为越职之事。范纯仁待之以礼,嘱咐他撰写乐语,且以翰林学士也写乐语加以劝说,而邹浩以祭酒、司业不能写乐语为由推辞了。

B.邹浩正视灾情,重视消灾关键。面对京东的水灾,邹浩认为虽然不能逃脱自然的变化,但是要谨慎地施行消灾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天理所致。

C.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在谈话中,他仍关切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

D.邹浩忠君尽责,死后获得荣耀。在元符年间,邹浩担任谏诤的职位,他为人正直敢言,被朝野推崇敬仰,死后被皇帝赞赏,获得朝廷追封的荣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所言每触惇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未报。

(2)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继述之,以扬七庙之光,贻福万世。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本诗写于金兵进逼长沙之际,作者客居贞牟山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虽从事农耕而疲惫不堪,但是仍与山客一同端坐在轩窗前远眺。

B.前江与后岭的云气连通,风起云涌时,千林万壑也送来了阵阵雨声。

C.大雨的到来如翻江倒海般,而此时的竹林在这大雨中偃仰起伏不定。

D.风吹云聚,云聚则山影晦暗不明;忽然又云散,云散则山角微露光明。

2、“阴晴”,表明上是指天气,其实也暗指时局变幻。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红》)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D.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3、纪昀评论本诗,赞赏尾联:“前六犹是常语,结二句自见身分。”该联中“洗甲兵”出自《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洗甲兵。’”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 ”两句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

(2)屈原《离骚》中“ ____”和“___ ”两句分别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因道不同而不与小人为谋的人生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_______”两句,表达了天地万物都处在变化中的理性认识。

五、语言表达

7.下面是与鹤有关的三副对联中的短语,请参考第一副对联的上联,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恢复成三副对联,不得遗漏短语。

旷野收风 虎行雪地 鹤鸣于野 芦秀于泽 鹤立霜田 闲塘爱鹤

梅花五 任多情 竹叶三 留双影 气魄雄 云天阔

(1)上联:鹤鸣于野云天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早期,灵长类栖息在树林中,在树枝间摆荡寻找食物或躲避天敌。这促使①___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脑量、手脚灵活的人猿类,演体出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而成为最早的人类。②____________,使得古人类可以凭借解放了的前肢制造工具。制造工具不仅使人类的四肢得到了延伸,而且使人类的活动范围超越其他动物。因此,③____________,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工具的出现标志着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类的起源。

六、选择题

9.从下了各句中选出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一句( )

A.王平对邻居张大爷说:“张大爷,我们班同学明天春游,尽快帮我借台照相机,以免误事。”

B.李长根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勤劳致富后,仍然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西山脚下的小村里。

C.章老板脸带歉意地说:“对不起,犬子昨天冲撞了您,能否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呢?”

D.董教授打开书,只见扉页写道:奉上我的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父母在,不远游。家乡虽是穷乡僻野,但家严家慈年事已高,我固守于此,边工作边照顾父母,可谓两全其美。

B.我遇到困难陷入困境的时候,张大哥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今后他有什么难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C.张进德老师可谓我人生的指路人,二十多年来我们书信来往不断。他寄给我的书信,至今我仍完好惠存。

D.昨天,我在多媒体教室丢失了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哪位同学拾得,请从速交还,定深表谢意。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用最真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B.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将在优化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布局和京津翼空间结构中起到关键作用。

C.水下滑翔机这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可以对特定海域进行高精度大范围的水体观测,能够有效扩大海洋环境的空间和时间测量密度。

D.除了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继续细化监管,如何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也是加强网络餐饮监管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七、作文

12.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看了以上图画,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假如你向《长沙晚报》投稿,发表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你会怎么写?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B

2、D

3、B

2.1、C

2、①痴心痴情。一生痴爱《红楼梦》,对红楼人物独钟林黛玉,认为天下的真女孩只有黛玉一人。②柔中有韧。在不能如愿外出读书时,奶奶就关起门来绣花,不吃不喝也不睡,直到太爷爷放弃阻挠。③聪慧文雅。罚我将每个字写500遍后,她巧妙地让“我”记住“鲜”字;她文雅的气韵,让身边女孩敬佩不已。

3、①“梦里潇湘”反映了奶奶的精神生活。文中奶奶把自己融入林黛玉的世界里,与书中黛玉同悲同喜,她如生活在红楼梦境中。②“梦里潇湘”蕴含着作者的回忆与怀念。生活在林黛玉世界里的奶奶,也生活在“我”深情的回忆里。

3.1、A

2、D

3、B

二、文言文阅读

4.1、B

2、A

3、C

4、(1)邹浩所上奏的言论常常触及到章惇,但邹浩仍上章弹劾,罗列他对皇上不忠怠慢的罪过,没有回音。

(2)等邹浩两次被贬到岭表,他母亲不改变初衷。不久(邹浩)又任职龙图阁。

三、诗歌鉴赏

5.1、A

2、D

3、这两句诗是说,如果大雨洗刷兵器能助大宋兴兵伐金,我的屋子漏雨又何妨!用姜太公“是洗甲兵”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欣喜于让“我”的屋子无干处的“好雨”洗甲兵,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四、名句名篇默写

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鸷鸟之不群兮 何方圜之能周兮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五、语言表达

7.(1)芦秀于泽气魄雄

(2)闲塘爱鹤留双影;旷野收风任多情;

(3)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霜田竹叶三

8. 灵长类的大脑和四肢的发展 直立行走解放了古人类的前肢 能否制造工具

六、选择题

9.C

10.A

11.B

七、作文

12.画圈为牢不可取,多方努力且徐行

一组漫画中,爷爷滚着铁圈,爸爸摇着呼啦圈,“我”却刷着“朋友圈”。我没有了孩子的活泼与灵动,动动手指,做着七老八十的人也能做的事。两相对比,人们不禁惊呼:是什么扼杀了新一代的童年?

依笔者见,“朋友圈”类社会娱乐方式危害众多,原因复杂,需各方共同努力还孩子们一片蓝天。

“任何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如是说。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红利,“朋友圈”无疑为人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而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却藏有隐患。从短期影响来看,少年儿童一旦沉溺于“朋友圈”,学习成绩下降,眼镜度数上升;逢年过节评论点赞多了,问候亲人交友结游少了,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从长期影响来看,沉溺“朋友圈”极大地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君不见微信摇一摇人贩子恶心人纷至沓来,二维码扫一扫黄暴信息铺天盖地,人生观价值观悉数崩塌。鉴于此,当理清原因对症下药,避免“画圈为牢”的发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青少年沉溺于“朋友圈”的原因不简单。是个人意志不坚定吗?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大意吗?是社会学校大环境的影响吗?我想兼而有之。青少年是新生的朝阳,心智尚不成熟,三观尚未树立。因此,一味将问题归结于个人是不负责任的,父母、社会也应当进行反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像父母一样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还是像父母一样爱好广泛,博闻强识?家庭教育对孩子摆脱“朋友圈”,走向“新时代”至关重要。平台信息提供方也应冷静思考,没有民族之希望,何来经济之繁荣?停下向孩子传播不良信息的魔爪。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根除“朋友圈”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困难重重,需要多方努力,同舟共济,青少年个人当立鸿鹄之志,抱璞守正,笃学敏行。如时代新人宋玺,获得国家级合唱一等奖,从北大毕业后,又出色地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父母应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教育。社会应规范网络信息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奏响时代强音。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谨慎入圈,则有前途四海,来日可期!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爱护长江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