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料企业综合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17-09-29 09:17:15

预案编号:2017-01

预案版本号:A/0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1711 发布 201721 实施

肥业有限公司

应急预案发布令

《肥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等,结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肥业有限公司实际生产情况编制而成。它阐述了肥业有限公司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目的、范围,规定了肥业有限公司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适合于肥业有限公司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需求,是肥业有限公司所有应急救援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纲领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本应急救援预案由肥业有限公司组织制定,经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自201721日起实施。

应急预案总指挥签字:

201711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AQ/SDFY—2017—01

肥业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文件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分发号:

制:

核:

准:

发布日期:201711 实施日期:201721

第一章:总则 6

1.1编制目的 6

1.2编制依据 6

1.3 适用范围 7

1.4应急预案体系 8

1.5应急工作原则 9

第二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9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9

2.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10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16

3.1应急组织体系 16

3.2指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17

3.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分工及职责 19

第四章:预警与信息报告 21

4.1安全风险监控 21

4.2 预警行动 21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22

第五章:应急响应 23

5.1响应级别 23

5.2 响应程序 24

5.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8

5.4 扩大响应 32

5.5 应急结束 32

第六章:信息发布 32

第七章:后期处置 32

7.1善后处置 32

7.2 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32

第八章:保障措施 33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33

8.2 应急队伍保障 33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3

8.4其他保障 34

第九章:应急预案管理 34

9.1 培训 34

9.2演练 35

9.3预案评估和修正 36

9.4预案备案 37

9.5预案实施 37

附件1 报警通信联络方式 38

附件2 应急援物资、装备清单 40

附件3 应急疏散路线图 41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提高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能力,确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承担应急救援的人员分工明确,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实施救援工作,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调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61日起施行。)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

《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8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局应急[2014]95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按监总厅应急【2009】第73号令)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

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处理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当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或超出本预案处理能力时,需及时汇报相关救援部门寻求支援。

1.3.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死亡的。
1.3.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重伤的。

1.3.3 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受伤的。

1.3.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公司三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综合应急预案1个:《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2个:(1)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体系图

1.5应急工作原则

生命第一原则:把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调用所需资源,所有救援行动必须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以尽快恢复受影响区域到正常状态为主要目标;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损失最小化原则: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件)的发生,做好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落实应急职责,实行应急分级管理制度。

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公司现有应急资源,实行区域联防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

第二章 事故风险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1.1 基本情况

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自20071月成立,企业性质:股份制有限公司,拥有员工120人,设计规模年产有机-无机复混肥、复混肥料等10万吨,现资产已达到6000万元。

2.1.2平面布置

该项目位于工业园内,厂区主要划分为生产区和办公区两大部分,生产区分布于厂区东部,主要布置有包装车间、配料车间、造粒车间、成品仓库等,办公区分布于厂区西部,主要布置办公楼等。

2.1.3工艺流程及产品、原料

以粘土、硫酸钾、尿素及其他生物元素添加剂为原料,通过复配混料、造粒、干燥等工序,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复混肥料

工艺流程简图:

1-1 主要设备一览表

2.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及产品、原料进行的危险源辩识别、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分类、分级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原则,确定液化石油气气化装置、造粒生产线、搅拌机、场内运输车辆及乙炔气瓶等为主要危险目标。

本企业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液化石油气,生产储存过程中存在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车辆伤害、噪声等危险因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见下表:

2.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企业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有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危险性分析如下:

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有臭味的气体,与空气混合能称为爆炸性混合物,漏气与火种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液化石油气泄露能引起人员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2.2.2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A、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式的伤害。机械危险的基本形式有:挤压危险、剪切危险、切割或切断危险、缠绕危险、吸入或卷入危险、冲击危险、刺伤或扎穿危险、摩擦或磨损危险等。

公司主要涉及搅拌机、皮带输送机、造粒机及电机等设备,会引起机械伤害事故,事故主要原因有:

1)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和工人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上岗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并遵守有关劳动安全规定。如发生机械伤害将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正常生产,严重者还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运转设备的转动部位未设置防护罩。

3)清除设备碎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易发生刺割事故及蹦伤眼球,操作带旋转部件的设备等戴手套,易发生绞手等机械伤害。

4)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5)设备运动部件的相对运动易对人体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机械伤害。

6)旋转的轴、旋转部位的啮合点人容易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7)设备在非最佳状态下运转,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机械设备的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功能失效和人为的损坏等,均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8)工作场地环境不良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如工作场所地照明不良、温度、湿度、噪声过高、地面或脚踏板湿滑、设备布局不合理、物品堆放不合理等。

9)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管理不善,对操作人员缺乏基本训练,操作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等都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10)作业人员误操作,或在现场擦拭正在转动的设备,易发生机械伤害。

B、火灾

当火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时,便形成火灾事故,物质发生变化的速度不断急剧增大,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火灾和爆炸事故都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液化石油气气瓶、气化装置、管道、阀门及热风炉等区域存在泄漏风险,与空气混合能称为爆炸性混合物,漏气与火种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2)成品使用编织袋进行包装,遇明火发生火灾。

3)车辆用油及设备润滑所用的机械油泄露,遇见火源引燃,导致火灾。

4)设备检修、动火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未严格落实危险作业相关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发生火灾等事故。

C、中毒和窒息

公司有液化石油气气化装置位置,生产车间内布置石油气管道、阀门等,存在泄漏风险。石油气泄漏后,可能造成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和窒息。

D、高处坠落

1)高处作业未设置平台、斜梯、直梯较滑,直梯未设防护栏,可造成人

员高处坠落事故;

2)雨雪天气操作平台、斜梯、直梯较滑,如果未使用防滑板,人员容易滑到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E、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伤害,是指由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力引起的伤害,但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等引发的物体打击。已下情况可能引起物体打击:

1)生产车间内的高处作业平台或者在设备检修、生产中出现故障导致工具、零部件下落,使下部作业人员有受到物体打击的危险。

2)搬运原料、产品过程中,因物体摆放不当或摆放过高,有发生物体坠落对人员的砸伤、挤伤等。

3)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工具、零部件存放不当,维修现场混乱,违章蛮干,而发生工具、设备和其他物品的砸伤。

F、触电

生产和安装施工中电气设备不可缺少,电器线路敷设前后衔接不好,电器遇水,线路破损、短路、无漏电保护等均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引发电器伤害事故的因素如下:

1)未严格执行电器电器设备检修维修度,拉闸断电后,维修中意外合闸送电;

2) 线路维修作业时,未按规定在作业区前后挂地线;

3)手持电动工具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

4)照明灯具未使用安全电压;

5)用电设备接地不良,绝缘不好;

6)电源线路未按要求敷设,电源线裸露,电源线架设在高温设备、护栏等处,人员意外触及。

G、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是指机动车辆引起的伤害事故。常见的车辆事故有: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车辆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体飞溅下落和挤压地面而产生物体飞溅等造成的人身伤害。发生撞车、翻车、辗轧以及在搬运、装卸中物体的打击等。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安全知识的教育,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麻痹大意,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以及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缺陷。

J、噪声

机械设备的运转会产生噪声,噪声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上。在生理上噪声会引起听力损伤、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等。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失眠、疲劳、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方面。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操作人员的疲劳、烦恼、迟钝和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人们往往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在噪声设备下工作的作业人员,如无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工作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操作人员情绪,危害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引起作业人员职业性耳聋及神经、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伤害,导致作业人员误操作,从而容易诱发造成工伤事故。噪声也会干扰报警信号,影响安全生产。

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 指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3.2.1指挥领导小组组成

成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挥:

副总指挥:

员:

安全管理员: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负责日常的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总经理任总指挥,若总经理外出时,副总经理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皆不在企业时,由生产部经理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在非常特殊情况下,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均不在企业时,由安全管理部经理全权代理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3.2.2指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

12)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3.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分工及职责

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专业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公司内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3.3.1通讯联络组
组长:(电话:)

成员:

职责:

①日常保持内外通讯畅通,接警后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及相关部门;

②指挥部下达指令后迅速传达至各救援专业组及有关部门;

③接受指挥部指令对外信息发布;

④车辆调度,做好应急行动的后勤保障。

3.3.2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成员:

职责:

①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②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

③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伤者送来后,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

④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

3.3.3安全疏散警戎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

①熟练掌握疏散程序和逃生方法,经常性参与应急灭火和疏散演练;熟悉本单位、本区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教育全体员工掌握基本的疏散逃生技能。

②治安队应到事故发生区域封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

3.3.4物资供应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

①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及时提供抢险抢救物资、用品及备件;

②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

③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运输;

3.3.5抢险抢修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

①负责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防毒处理。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②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

3.3.6协作单位职责

根据协议应承担的协作工作,相关协作单位负责消防灭火、抢救、救护及医治伤员。

第四章 预警及信息报告

4.1安全风险监控

危险源监控:具体监控措施如下: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

2)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

3)全厂每年一次防雷防静电检测;

4)行车、锅炉、叉车按规定定期检测;

5)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和仪表按国家法律法规强检检定;

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7)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及职业危害告知牌;

8)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9)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10)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

11)对危险作业严格审批办证;

12)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完好,并积极改进安全设施;

13)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均经培训,持证上岗;

14)生产场所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

4.2 预警行动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状况,进行以下预警:

4.2.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向总指挥报告申请启动应急预案。

4.2.2经总指挥许可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通知各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4.2.3指令各相关部门、车间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接收与通报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公司采用以下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4.2.1.1 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公司内事故报警方式,爆炸危险区域内用防爆对讲机进行报警,爆炸危险区域外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线路进行报警,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向公司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

4.2.1.2 24小时内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爆炸危险区域内用防爆对讲机,爆炸危险区域外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的行为。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安全管理部报告。安全管理部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

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露后,现场巡检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应立即报告生产部或安全管理部,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111111

接到报警后,依照事故发生程度,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汇报,确定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通知各应急救援组。

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发生事故的岗位、时间、地点; ②事故类型及简要经过; ③影响范围; ④人员遇险情况。

4.3.2信息上报

报告发布按分级管理的原则,事故信息应逐级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生产安全事故信息。重大和特大事故可越级上报。生产事故发生后,总经理1小时内报高新区安监局以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的有关部门。

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性质、类型;

3)事故的简要经过和现场伤亡情况;

4)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5)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情况及周边环境;

6)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7)其他有关的现场救援情况。

4.3.3信息传递

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领导小组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事故发生后,根据现场情况向110119120报警。

第五章 应急响应

5.1响应级别

事故发生后,按照“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专业处置”的要求,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响应。

Ⅳ级响应:指公司事故等级划分中一般事故。事故规模较小,危害控制在车间内,发生此类事故时,主要依靠车间救援力量实施救护,根据情况可以按现场处置方案处理。

Ⅲ级响应:指公司事故等级划分中较大事故。事故危害范围基本控制在厂区内,毁伤程度较轻,发生此类事故时,主要依靠车间或公司内救援力量实施救护,根据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Ⅱ级响应:指公司事故等级划分中重大事故。事故规模较大,发生此类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主要依靠公司内救援力量实施救援,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

Ⅰ级响应:指公司事故等级划分中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规模大,危害范围扩大到公司外部关键部位,设备受到破坏,较多人员受到损伤,依靠本单位救护力量所不能及,需外界救护力量支援和帮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高新区安监局及政府有关部门。在启动本级响应前,按Ⅲ级应急流程采取措施。

5.2 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方框图如下:

接收 接报

5.2.1应急指挥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值班领导首先应组织职工开展自救、互救,并迅速向总经理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立即作出判断,确定应急救援级别,并宣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根据总指挥的命令,按照应急救援预案人员通知明细表,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人员,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各应急救援工作组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全面开展救援工作。 

5.2.2应急行动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立即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和有关部门、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现场自救开展情况,确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救援计划。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指挥部命令,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5.2.2.1事故发生后应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2.2.2危险区的划分和隔离

1)危险区的设定

公司发生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①事故中心区:根据现场情况划定事故中心区。此区域为事故发生区,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

②事故波及区:该区域事故发生车间及周边,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中毒危险。

③受影响区: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包括:办公区、周边单位及道路等区域。

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根据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事故中心区。Ⅲ级、Ⅳ级事故响应限定在发生事故的岗位、车间内,Ⅰ级、Ⅱ级事故响应根据波及范围,在道路口上设置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专业警戒人员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义务警戒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若政府其他部门的人员参与警戒,必须着正规服装。

事故波及区。在事故中心周围道路口上设置红白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危险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

③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a.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技术部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b.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3)应急救援人员的的安全防护、安全监护

①一般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有毒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护目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或防化服。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按防护规定着装,外面设置监护人,注意风向,在溶剂类原料燃烧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

②参加救护、救援人员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

(4)危险区域人员的紧急疏散与撤离

①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事故已经失控;

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②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事故已经失控;

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急队员的生命安全时;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5.2.3资源调配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单位、本区域内的救护队伍、医疗机构、物资、设备和场地。当本单位的抢险救援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向上级生产安全监督相关部门汇报,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5.2.4应急避险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撤出危险区域。 

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立即电话通知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按照指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安全地点,进行紧急避险。 

所有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必须携带安全防护装备或在安全监护状态下,必须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才能进入事故抢险区实施应急救援工作,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2.5应急扩大 

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向当地政府请求救援。

5.3应急处置措施

5.3.1人员疏散方案

听到需要疏散人员的警报时,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到指定地点集合,集合地点根据风向确定,从而避免人员伤亡。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领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

(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车间主任负责清点当班人数。车间主任应组织当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车间主任清点人数后,向生产经理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接撤离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当班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部门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部经理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修队完成任务后,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组长在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5.3.2现场处置

事故处理原则:1、消除事故原因;2、阻断泄漏;3、把受伤人员抢救到安全区域;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5.3.2.1液化石油气事故处置措施

1、若发生泄露时,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当班值班长、生产科科长、安全科科长及办公室,办公室报告分管负责人。现场人员应及时切断所有通向事故现场的能源供应,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如发生着火事故应立即挂火警电话,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通知附近卫生所。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应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2、发生中毒事故时,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3、发生着火时,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小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漏点。(2)重大泄漏引起着火时,采用关阀降压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

4、发生爆炸时,应紧急处置措施:(1)应立即切断气源,并迅速处理干净。(2)对出现地点严加警戒,绝对禁止通行,以防止更多人中毒。(3)在爆炸地点40米之内禁止火源,以防止着火事故。(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5)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生产。(6)爆炸后,产生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

5.3.2.2高温灼烫事故处置措施

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当现场负责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4、立即采取措施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异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5.3.2.3触电事故处置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后,现场知情人应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低压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 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5.3.2.4其他事故处理措施

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时,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5.4 扩大响应

⑴当事故状态难以控制并进一步扩大,有可能波及更大范围或造成跨区市严重社会影响时,由应急指挥部向政府部门申请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预案。

⑵更高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本预案各部门按照更高级别的领导小组的要求实施救援。

5.5 应急结束

5.5.1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危险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5.5.2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第六章 信息发布

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信息发布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决不谎报、瞒报事故的大小、伤亡人数、财产的损失情况。

第七章 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置

做好事故后重建、污染物清理与处理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尽快恢复秩序。成立善后工作小组,负责协调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与补偿、现场清理与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等事项,对于应急救援期间征用物资和救援费用予以补偿和支付。

7.2 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对事故的评估是否准确;应急救援决策是否准确;应急救援资源调配使用是否合理;应急救援行动是否协调;通讯是否畅通;评估本预案的不适之处,提出修订建议。

7.2.1应急终止后,安全生产部负责编写应急总结,在一个月内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总结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⑴事件情况,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发生初步原因;

⑵应急处置过程;

⑶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

⑷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

⑸对预案的修改建议。

7.2.2安全生产部负责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突发事件调查报告。

7.2.3公司应急工作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及事件发生单位应整理好应急记录、图片、图纸等资料、核算应急发生的费用.

第八章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的话111111,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

2)总指挥、副总指挥手机24 小时开通。应急专业组组长确保随时能够联系上。

3)相关联系电话见附件一。

4)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见附件一。

8.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各小组负责检查并掌握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准备情况。公司应按规程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各小组应当掌握救援装备情况。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抢险救灾物资器材储备,包括:通讯、报警器材,消防器材,防护器材,抢修器材、急救药品器械,应急供电、照明器材,交通工具,标识标志,检测分析器材等。 

具体见附表。

8.4其他保障

8.4.1经费保障 

公司设立安全费用台账,定期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保障应急救援经费。

8.4.2后勤保障 

提供后勤支持,配备必需的有毒有害物质治疗药品,并负责现场救护。

第九章 应急预案管理

9.1 培训

9.1.1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⑴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培训;

⑵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9.1.2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⑴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熟练和正确使用消防器具、防护器具。

⑵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用电常识、交通安全常识;

⑶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了解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⑷事故报警;事故现场自我防护及监护的措施。

⑸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⑹如何展开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及事故的处置。

9.1.3公司应及时进行应急培训总结,并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备案,总结内容主要包括:

⑴培训时间;

⑵培训内容;

⑶培训师资;

⑷参加培训人员;

⑸培训效果;

⑹培训考核记录等。

9.2演练

9.2.1演练频次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每年组织一次综合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每年组织两次专项及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9.2.2演练的基本要求

⑴应急救援演练时,应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和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⑵参与演练的单位有责任派出人员,提供设备,不得推诿。

⑶演练的行动指令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发出。

演练的时间和内容按计划执行。

⑸综合演练的讲评由演练总指挥主持。

⑹)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应急分管部门根据修订意见对预案进行修订。

⑺应急分管部门收集演练的方案、资料、照片、录像等,应急预案演练所有资料整理后报安全生产部备案。

9.2.3演练方案

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定演练方案,包括:

⑴演练依据

⑵参加演练的单位及其责任内容

⑶演练场地的布置

⑷通讯及报警讯号联络

⑸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

⑹进出演练现场的路线

⑺各种紧急情况的现场应急处置步骤。

⑻急救及医疗。

9.2.4演练总结(演练报告)

安全生产部负责编制演练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

⑴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

⑵起止时间;

⑶演练项目和内容;

⑷演练效果;

⑸持续改进的建议;

9.2.5演练资料

安全生产部负责汇总和保存演练的方案、资料、照片、录像等,以便查阅。

9.3预案评估和修正

9.3.1预案评估

(1)预案每三年定期进行评审;发生修订后,及时进行评审;

(2)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9.3.2预案修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3)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6)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7)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9.4预案备案

应急预案在请相关专家评审通过后,向区安监局备案后发布实施。

9.5预案实施

9.5.1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科编制和负责解释。

9.5.2 本预案自201721日起正式发布实施。

附件1:报警及通信联络方式

1 应急救援办公室(24小时值守电话):111111

应急救援组成员名单

2外部救援及报告电话

2)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联系电话:

安监局:

环保局

高新技术开发区:

火警报警电话: 119

急救中心: 120

]

附件2 : 主要安全实施及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清单

附件3:应急疏散路线图

复混肥料企业综合应急预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