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发布时间:2020-12-01 05:41:13

常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必然性和偶然性。

6、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7、阶级的观点。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个人(英雄人物)的作用。

9、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辩证(一分为二、片面和全面)的观点。

11、矛盾的观点。

12、发展的观点。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 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 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 然性)、形式与内容、 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 面)、继承与发展等原 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 于历史思维过程中。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 改造社 会的一般方法论。 又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 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 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 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 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 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 为经济唯物 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 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创 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 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 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 的伟大成果,为人类 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 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 奠定 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对历史发展起决 定作用 .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 式是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和更替的历史, 这就为确立人民群众创 造历史的原理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既然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 生产的历史, 那么人类社会的历史也首先是物质生产者的历史; 既然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以劳动群众为主 体的人民群 众的活动, 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就起着决定作用。 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指明, 人民群众首先 是通过物质生产 活动,并且通过在这个基础上所进行的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社会改革以及精神领域等方面的活动,来创造历史的。人 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第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 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 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 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 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 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 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第三,人 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 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 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 斗争 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人民群众的活动,而不是哪一个个人的活动, 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决定历史发展 的方向和历 史的结局。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 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 正动力。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但要记住 :一个好汉 三个帮, 一个成功的伟大人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知识。 英雄的出现是 必然中的偶然。邓小平同志 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 将会再多摸索几十年。 毛主席是人民的一盏明灯, 他的出现给人民指 明了道路,但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一 个没有人 民群众基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历史伟人的,不会成为英雄。英雄的 成败个人的才能重要,但是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他是不会成功的。 理解了这一点,你 也该知道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了。英雄人物的出 现只是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并不等于他可以一个人成功!一、关于人 的研究对象

为方便应用辩证唯物主义, 提取人本身为研究对象。 用人的性质特征 指代人本身,称为人型。人型由物质内容如眼、耳、口、鼻等和意识 存在如素质、品德、修养、思想等组成,进一步可明确意识和思维的 联系和区别,定义人格含义等。

二、人型辩证法

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 由此将事物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进一步定义为 依靠和自主, 用于分析人的物质内容和意识存在诞生、 演变及转化的 规律,让人了解人类从何处来、自己的状况怎么样等。

三、人格唯物主义

从历史角度分析各个社会阶段多数人的人格特征, 推出六种人的概念, 并联系现实生活, 阐述人格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让人明白自己 的本质。 人格唯物主义结合人型辩证法, 可以解释和人本身相关的人 生现象,分析人如何改变及应该向何处改变的问题。

四、社会辩证法 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合二为一,阐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 国两制、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 群众路线、和平演变、独立自主、 走特色道路等的哲学意义。 社会辩证法用来把握社会各阶段状况, 指 导和推动社会具体发展进程, 结合历史及人格唯物主义, 可以解释复 杂的社会现象。

五、科学社会主义

运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规律,从必要途径、理想模型、技术依据、 具体手段和理论基础等不同角度分析向社会主义进军的步骤和方案。 把人格解放划归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构造出与政治经济学相 对应的民生经济学等新概念。

辩 证唯物主义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哲学。从广义上讲,唯物主义揭 示事物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辩证法回答事物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例对 于历史的哲学分析,只强调历史 唯物主义,忽视历史辩证法,是割 裂历史本质和状况辩证关系的历史哲学观。 有必要补充完善历史辩证 法。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运用 唯物 主义及辩证法对人和社会进行分析, 可以解释纷繁复杂的人生和社会 现象。当年马克思用许多新概念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深刻阐释, 当今也 可用系列新名词来精辟 论述人类向往已久的社会主义。

一、关于人的研究对象

有一类事物,参与组成人本身,又漂移不定。人们不断地在心理学、 生物学、 文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甚至经济学等许多领域探讨它 们的存在。它们是人的兴趣、本质、习惯、素质、经验、理想、修养 等以及意识形态如道德、信仰、思想、 观念等。当人的思维活动等 于零如熟睡时,它们如物质般静静地存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的战友和同志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这样指出: “自 然科学家得受哲学的支 配”。这是由于哲学在整个科学体系当中是一 门基础性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 因此, 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都必须 有坚实的哲学基 础.坚持实事求是用正确地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和 发明创造.

本人通过研究发现 : 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发 展规律的理论和学说 ,是人类社会劳动经验和 知识成果,科学具有创造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科学分为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部分.哲学是系统化和理 论化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基本规律的理论和学说 .哲学研究的范围 是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基本规律 ,哲 学是具 体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演绎和深化 ,哲学和 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素材,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 法论.因此 ,哲学属于基础科学的思 维科学范畴 .

本人通过研究发现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这一 问题中对物质和精神何者 为第一性 ?的不同的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准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物质是 第一性的 ;人们的精神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感觉,认 识和反应是第二 性的 .因此,人们精神来源于物质 .反之 ,则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分为朴 素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

实践证明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把唯物主义的科学 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

本人通过研究发现 :

马 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来源于费尔巴哈的唯物 论和黑哥尔的辩证法 ,革命导师马克思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创 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科学 .唯物论是坚持物质是第 一性的 ,精神是第二性的 ,精神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感觉认识和理解的 观点和理念 ,辩证法是联系与发展的全面的认识世界的观 点和方法 论. 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发现 :1.事物发展的对立 统一规律;2.事物发展的量变引起质规律;3.事物发展的否定之 否定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三大发现 :1.人民群众通过生 产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 2.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的 规律;3.人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规律.

世 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看法 , 是人们认识

世界的方法 .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 ,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任何事 物的发展都有着自身的规律 性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 义就是:坚持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掌握事物的规律性,勇于探索的创 造性的哲学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 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不是形而上学和教条

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本人通过研究发现:

在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 社会发展进步了. 仍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 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 划为科学的范畴,只有这样才能作到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

请 记住:马克思主义和基本内容和关键之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关 于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在哲学上马克思发现了三大规律即对立统 一的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和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确立了辨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政治经济学上,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的剩余 价值规律.发现了生产必须社会化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矛 盾,提 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 设想出了人类社会必须进入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 证明:马克思的基本 观点是正确,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完 全象马克思所想的那样, 这是因为马克思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 他对 以后的社会发展变化是不可能完全认识到的.人类 社会是在不断地 发展的,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仍需要在 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 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神话. 当成教 条.否则, 我们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误区. 犯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

在今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

点,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检验真理,就能够在实践

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创新 .更好地推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发 展和进步.

通 过研究我发现了什么是科学?并确立了科学的定义。科学是研究 事物发展及其规律的理论和学说。科学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和革命 性.并发现了“实事求是”是中国 古代的科学发现,是古代中国人 为世界科学与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成就。 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 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因此 ,科学就是实事求是 .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的错误的理论和学说 ,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错误的认识和理念 .伪科学带有伪装性 ,虚假性和欺骗性 .

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必须接受实践地 检验,在理论上必须成立 ,在实践中必须成功 ,才能算得上真理 ,否则 ,就 是错误的观点和理论 .实 践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切 活动 ,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劳动 ,社会生活和科学实验 . 实践具有 实用性,创造性和标准性.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践 相结合 ,把现代的理论与终归古代的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 .作到洋为中 用,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有所创造 .因此 ,把实事求是确立为我们党的思 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使我们党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南。

在 今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检验真理,就能够在实 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 创新.更好地推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 发展和进步.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形而上学是静止的片面性的分析事物和认识事物的观点和方法论 .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是马克思主义 的一种 哲学理论,是把唯 物主义和 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 世界观 。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物质的。恩格斯 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 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第 83 页)物质是第一性 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 是 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 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 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 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最 根本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 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

决了人的认识的 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 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 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 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 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 改造 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 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 无产阶级 的世界观、就座,是无 产阶级 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 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 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术语起源

编辑本段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在 J.狄慈根 1886 年出版的《一个 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 一书中, 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 克思主义世界观。 后来 г.В.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 斯大 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 还用过 " 完备的唯物主义 " " 唯物辩证法 " 等概念。 这些概念的实质完全一致 ,只是侧重点有不同。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 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 础。辩证唯物主义 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 它看到物 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 的物质 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这一高度 组织的物质的机能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 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 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 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 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 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 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辩 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 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 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 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产生和发展

编辑本段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同时也交织 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 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历史上哲学发展的科学总结 古代的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但是,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某一些具 体的 "原初 "物质,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缺乏科学 的论证。一般 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朴素的辩证法, 是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自发结合。 它看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 系和相互作用 无穷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其中一切都在运动、 变化、 产生和消失。这是原始的、 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在欧洲中 世纪,天主教神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它把封建的等级制看作是体现神的意志的永恒不变的秩序。 资本主义 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生产技术的需要推动着经验自然科学的发展, 人 们 的眼光从神转向人,从天堂地狱转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而促 使唯物主义哲学的复兴。 但这时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 不够用了。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 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 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而不知道这些细节, 就看 不清总的画面。从 15 世纪后半叶开始,自然科学获得日益迅 速的 发展,进入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阶段。 科学家们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 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对有机体进行解剖学的研究。 这种分门别类 研究的方法是以后人类 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这种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事物的方法被 F. 培根和 J.洛克从自然科学移到哲学领域后 ,形成 了形而上学的长期统 治,造成了几个世纪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进 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材料的大量积累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 归根 结柢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天体演化学说、地层 变迁学说、生物演化学说, 以及胚胎学的出现和能量守恒定律、细胞 的发现,日益使人们感到要精确地 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 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 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进化和退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 能 做到。 I.康德以他的天体演化学说第一个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缺口,开 始了辩证法在近代德国哲学中的发展。这个发展在 G.W.F.黑格尔的 体系中达到了顶 峰。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 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 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 系。这是黑格尔的一 大历史功绩。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代表着德国软弱的新兴 资产阶级的思想, 认为他的哲学是绝对精神的最高体现, 是客观精神 发展的 终结,普鲁士王国则是绝对精神在世俗的表现。他把现实世 界的发展颠倒为绝对精神的发展,因而他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 L.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过 程中,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 威。但费尔巴哈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不足以彻 底清算黑格尔的辩证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 以 往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 义,才使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辩证唯物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起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生产资 料 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个别企业的高度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 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 ,出 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爆发了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 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 工人阶级已经迫切要求有一个科学的 认识工具,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自身解放斗争的自 觉性。 当时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暴露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的 本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阶级关系明朗化、 简单化, 并清楚地暴露了阶级 矛盾和物质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资本主义的 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 打破了国家间、 民族间和地区间的隔绝孤立的 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同时,自然科学 中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R.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发 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也提供了关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 及其过 程之间联系的清晰的图画。这一切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立和 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 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 吸 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 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 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 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 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 质,创立 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 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 学地分析了人类社 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 治经济的发展,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 发现了社会主义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是 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 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的社会主义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 学说是马 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 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创立和传播

编辑本段

19 世纪 40 年代初, 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 由革 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 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 《法哲 学原理》和《精神现象 学》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 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 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是马克思写于 1845 年春的《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 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 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 义;用革命的实践观点解决了旧唯物主义者难以解决的二律背反── " 环境决定人 " " 人改变环境 ",揭示了产生宗教神秘主义的秘密 ;指明 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 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 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847 年《哲学的贫困》 的出版和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则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 世界观的正式问世。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 ,

,他写的《资本论》是成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剖析 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范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恩格斯在《反杜 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 40 年来的哲学斗争作了科学的总结。

19 世纪末,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凭 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也发现了唯物辩证法。狄慈根和德国的 F.梅林、K. 考茨基 ,法国的 P.法格,意大利的 A.拉布里奥拉,俄国的普列汉诺 夫等人积极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 以及种种修正主义、 机会主义哲学 ,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虽然 ,他们中间某些人的某 些著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甚至后来普列汉诺夫在一些重大理 论问 题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成了机会主义者,考茨基堕 落成为叛徒,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和发展都做出了不 同程度的贡献。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进入了帝 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社会发生了急剧动荡。 已得到广泛传 播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许 多新的课题,这时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一 股修正主义思潮。 列宁和他的战友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理论 和形形色色资 产阶级思潮, 从哲学上对这些理论和思潮进行了清算, 从而使马克思

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十分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他揭示了物理学危机产生的原 因,彻底地批判了与物理学唯心主义紧密相关联的马赫主义及其修正 主义理论,指出克服危机的 途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去代替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列宁指出,原子是无限可分的,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无论 从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穷无尽的过程。 列宁制定 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物质定义, 指出物质的 "唯一 "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这个定义不受人们对物质结构的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所局限, 它反映无限丰富 多样的物质表现形式的共同的深刻的本质,在现代 科学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证实。

列宁深刻地具体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各种错综复 杂的矛盾, 批判了修正主义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捍卫和发展 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他提出 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原理,批判了否 认事物内部矛盾, 把事物的运动看作是由外力推动的纯粹量变过程的 形而上学发展观,指出辩证的发展观把对立统一规律看作是 辩证法 的实质和核心, 看作是客观世界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认为发展是 一个充满丰富内容的事物自己运动的过程。 列宁批判了把辩证法当作 实例的总和,把辩证 法和认识论割裂开的错误,指出辩证法就是认 识论、辩证法的科学性要靠人类全部认识发展史来验证。 他强调了生 活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指出认识是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 ,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 更深本质的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是从相对到绝对的辩证过程。 列宁 提出了辩证 逻辑的基本原则 ,强调真理的具体性 ,指出具体分析具体 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他还发挥了辩证法、 逻辑与认识论的 统一的思想,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 辩证法作了透彻的论述。列 宁在他的著作中, 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和范畴都作了深刻的论 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结合本国革命和建 设的具体实践, 总结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中 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 实践中,特别重视普遍真理和具体实践的结合, 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立了 马克思 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他 的著作中, 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他着 重地阐明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强调社会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 发展的动力, 同时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 准,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往往需要 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毛泽东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着重研究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的关 系,强调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不能把辩证 法当作死背硬套的公式, 而必须把它同实践、 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 来,灵活运用; 对不同性质的矛 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使哲学进一步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邓小平简要而科学地指出, " 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同志 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 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 路线 "(《邓小平文选》第 242 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 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前进,不断 地使马克思主 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基本内容 编辑本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 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 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 性、意识第二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辩 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 科学的实 践的观点, 彻底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 科学地论证了世界 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 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 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 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 低等动物 到高等动物、 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 劳动实 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 了具有抽象思维能 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 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人的思维规 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 万次重复而形成的 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 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 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 产生的 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 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 ,可以为意识所反映 ,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 观存在。但是, "物质和意识的 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 有绝对的意义, 在这里, 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 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 个范围 ,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147 148 。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 中原本没 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 实践中实现。

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但又明确指 出,社会意识归根结柢决定于社会存在,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 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 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 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 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 有社会科学 " (《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8 页)。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 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 都处 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 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 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 物的两个 相互联系的属性。 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 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 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 质变又 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 的否定的方面, 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 辩证的否 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 因素的否定。肯定与 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 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 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 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范畴是认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 它以概念的形式反映 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种种矛盾关系的各个侧面, 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 各个环节。物质与意识、运 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斗争与统一、 质与量、肯定与否定,以及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 现实性、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等, 这些范畴都是对 立的统一。 范畴可以帮助人们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事物的矛盾, 从而达 到对事物的较全面的认识。

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这个 资本主义社会的 "

常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