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

发布时间: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7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属:要:
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2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3


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10.用原文语句作答:(3(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3
三、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9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4(1欲穷其林穷:(2便要还家要:(3处处志之志:(4欣然规往规: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四、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5-9题。(17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5.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


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填序号(2yǎn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雅跽而相对。②整齐。王勃《滕王阁序》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时候,就要多做一些同步练习。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八年级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同步练习,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1、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2、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
3、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4、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


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30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第二段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对叔祖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他几个方面的特点。略写了他性格,他爱,爱,详写了他.


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5、对阿长的描写采用了欲先的手法。(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①便要还家:②既出,得其船:③醒能述以文者: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8.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4
9.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
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


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
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712.属:类要:同,邀请。评分标准:(2每词解释113.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评分标准:(2重点词无论翻译正确可得2分,各1分。1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评分标准:(2每句1分,错字不得分。15.示例: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学技术发达,社会文明进步。评分标准:(3内容合理2分,语言表述1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
8.(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4分,每句2
9.第一问:渔人的行踪。(1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
10.(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3分,每小题1
11.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1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2分,答出一条评1分,答出两条即可评全分
12.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


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3三、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917、穷尽、走尽;,邀请;做标记;计划,规划18D
19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20(1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四、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5-9题。(175.
6.要:邀请其:他的、自己的(代渔人以:用
7.(1小孩和老人,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评分标准:关键词黄发垂髫怡然每个0.5分。(2(渔人就沿着原先的走过的路,处处都做好标记。(评分标准:补充主语(渔人0.5分、关键词扶、向、0.5分。
8.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评分标准:有合理想象2分,有景物的描写给1分,准确地修饰语给1;根据表达效果,酌情给分。
9.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


分标准:答对其中的两点即给2;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任意两个方面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给2分。((10
8、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9(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邀请(2分,每小题1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11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12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

《桃花源记》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