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教育网 -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解析题

发布时间:2012-10-08 20:55:15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87,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会议……瞿秋白代表中央在会上作了《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会议”历史上称为什么会议?(八七会议)

⑵会议召开前后,中共领导了哪两次大起义?有何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⑶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集中表现为什么?(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⑷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什么思想?(“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⑸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2、 阅读下列材料: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出自谁的什么文章?(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

⑵“边界红旗子”指什么?它位于哪两个省的边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即湘赣边界。)

⑶“边界红旗子”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建立过程:192710,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红军和根据地逐渐发展,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材料2 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一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1933923

材料3 我们要以专心一致剿匪,要为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为革命立根深蒂固之基础,皆不能不消灭这个心腹之患,如果在这个时候只是好高骛远,侈言抗日,而不实事求是,除火匪患,那就是投机取巧……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蒋介石对剿共军高级将领训词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依靠国联解决中日矛盾即依赖外援,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中国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3) 针对“此案”,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如何?(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

(4) 材料2中的“匪”、“匪患”、“内匪”,指的是什么?这个材料反映蒋介石又提出了什么政策?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政策?(指的是蒋介石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诬蔑之词。“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各界爱国人士愤怒谴责的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已无法实行,蒋介石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5)蒋介石提出的前后两个政策,在本质上是否一致?为什么?(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蒋介石以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敌,对内镇压革命,对日本侵华妥协、退让的反动本性。)

4、阅读下列材料;

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谁的什么报告?这个报告有何意义?(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这个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始于什么事件?(九一八事变。)

(3)根据材料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原因。(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4)分析材料,指出中共要求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含了哪些阶级和阶层?(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阅读下列材料:

1935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一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遵义会议从哪两个方面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请引用材料中的内容来说明。(军事上和组织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4)遵义会议后,红军在谁的指挥下,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最终在什么时候取得长征的胜利?(毛泽东;193610

6阅读下列材料: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8)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平、津”指什么地方? (北平、天津。)

(2)造成“中华民族危急”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战争,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3)中共通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呼吁国共合作,号召全民族抗战。)

(4)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又发动了什么“新的大事变”?其直接目的是什么?针对“新的大事变”,国民政府的态度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大事变是指八一三事变。直接目的是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国民政府的态度: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影响:推动了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阅读下列材料:

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进攻。就中国方面看,正面战场连续

败退……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日本帝国主义因而改变了战略方针……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抗战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

2)正面战场由谁组织领导?实施怎样的抗战路线? (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3)依据材料指出日军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进攻的原因有哪些? (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4)在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和中共分别采取怎样的战略方针?造成什么后果? (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后果: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严重困难时期。)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该战区对江南匪部(指新四军编者),应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竟敢进攻兴化或至限期(本年十:月卅口止)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给顾祝同的密令电文(19401210

材料2 ()该军应在无为附近地区集结,尔后沿巢县、定远、怀远、涡河以东雎州之线,北渡黄河,遵照前令进入指定地区。沿途已令各军掩护, ()所请补给,俟达到指定地点,即行核发。

                 ——蒋介石致新四军电文(194113)

请回答:

(1)蒋介石电令新四军北渡黄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布置陷阱,以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2)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从两电文发出的时间看,蒋介石在皖南事变前已做好了军事部署。材料二则是蒋介石为事变打“掩护”,蒙蔽新四军,使新四军放松警惕,以达到材料一的目的。)

(3)当时新四军的正、副军长是谁? (叶挺、项英。)

(4)新四军遵照蒋介石命令移师北上经过安徽茂林地区时,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变?( “皖南事变”。)

9、阅读下列材料: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1 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的政治报告。大会提出,……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确立……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简要概括中共七大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召开的? (中共七大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召开的。)

(2)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何方? (延安)

(3)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什么报告?(《论联合政府》)

(4) 中共七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5)中共七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有何历史意义? (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毛泽东飞抵重庆,蒋介石召开秘密会议,商定对策:“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

——《蒋总统秘录》

材料2 在重庆谈判中,国民政府采取以下方针:“一、不得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政府改组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

——《蒋总统秘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何时飞抵重庆?飞抵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19458月底。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2)材料1中“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是什么含义?应如何理解? (蒋介石打算做一些开放民主的空头许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是重庆谈判中双方争执的焦点,由于国民党当局执意要取消解放区的政权和人民军队,这两个问题未能达成协议。这说明在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存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蒋介石不会有任何“迁就”。)

(3)蒋介石为什么强调“政令、’军令之统一”?其实质是什么? (国民党仍要坚持“一党专政”,坚持独裁内战。要消灭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政权。)

(4)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签署了什么协定? 主要内容是什么?(《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5)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末达成协定的是什么?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国性反攻是何时开始的?反攻的主攻方向选在什么地区? (19476月底。中原地区。)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目的是什么? (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的战略方针。)

(3)解放战争第二年率领解放军在外线作战的主要领导人有哪些?他们进攻的方向是哪里?他们领导的反攻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军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

4)解放战争第二年解放军在内线作战中,收复了哪些失地? (石家庄、延安和东北广大地区。)

5)反攻的主攻方向为什么选在中原地区?(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战略位置重要,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因此出击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国民党军队何时把战争引向解放区?(国民党军队于1946年夏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发动进攻,把战火引向解放区。)

7)材料中的“内线”和“外线”各是什么意思?(“内线”是指处于国民党军队包围形势下的作战线,即解放区;“外线”指转入反攻,采取包围国民党军队形势的作战线,指国统区。)

8)人民解放军第二年的战略反攻有何作用?(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11、阅读下列材料:

……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但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的苦难,他在声明中提出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蒋介石走投无路,被迫下野,退居幕后指挥。李宗仁出任代总统,表示愿意和平谈判,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的背景如何? (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大溃败以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的压力。)

(2)概括指出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和谈的目的是什么? (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共产党: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

(3)导致蒋介石下野的外因是什么?(美国逐渐对蒋介石失去信心,转而支持李宗仁取代蒋介石。)

(4) 1949年北平和谈,国共双方的首席谈判代表分别是谁?(国民党代表是张治中;中共代表是周恩来)

5)什么事件彻底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19494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2 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材料3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各反映了中共哪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

2)材料1和材料3有何相同之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材料2同材料1相比,中共对地主阶级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什么?(中共对地主阶级的政策由原来的消灭转为联合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争取抗战胜利。)

4)材料3 中的土地政策引自什么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依据材料1和材料3,中共要在中国农村将实行什么土地制度?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依据材料3,土地改革实行期间对富农采取什么政策? (保护富农经济)

7)依据材料3,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实施土地改革,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8)上述三个时期土地政策的作用有何相似之处?(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民物质生活。)

1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会”指什么会议?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9月,北平。)

(2)为什么说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 )

(3)“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的“它”指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这次大会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和代国歌,请一 一指出。(北京、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

14、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时、哪个会议制定的什么文献?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3)“社会主义改造”包含哪三个方面?何时基本完成?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

(4)该文献的制定有何重大意义? (该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这部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有什么特点?(社会主义类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5、阅读下列材料: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大会”是何时在何地召开的什么会议?谁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

2)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3)“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这次大会坚持了怎样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5)这次大会有何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材料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科学论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同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运动,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得于社会主义建设。

                   一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两次整风运动有何相似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

21942年整风运动有什么意义?(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3)材料2中的讲话何时发表?作者是谁? 1957 毛泽东

4)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地反映在各个方面)

5)材料中提到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什么矛盾? (敌我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

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什么? (团结——批评——团结)

7)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初,中国共产党召开有七干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表现在哪里?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2)为纠正“左”倾错误,提出了什么方针?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大跃进”有何教训? (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4)谁带头在七千人大会上作自我批评? (毛泽东)

18、阅读下列材料:

1965年冬,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写的《海瑞罢官》。……

1966年夏,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毛泽东还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指出“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姚文元发表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19665月至197610月。)

(2)“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实际上是指谁? (刘少奇)

(3)“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什么?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

(4)什么机构成为“文革”的实际指挥部?它在什么事件后,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中央文革小组。二月抗争以后。)

(5)什么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 “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一九六七年二月前后,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 聂荣臻等政治局和军委的领导同志,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

  ——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2 ……叶剑英严厉斥责他们:“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老同志为什么挺身而出对“文革”的错误做法进行批评? (力图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2)叶剑英所斥责的“你们”指的是哪些人?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

(3)老同志的抗争却被诬之为什么? (“二月逆流”)

4)这些老同志以什么罪名被进行围攻和迫害? (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的罪名。)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文革”中最好的局面。原因是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说明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对工农业生产进行全面整顿。)

21、阅读下列材料: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过去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经营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何时出现“人民公社”这一事物?它的旧体制有何弊端? (1958年。经营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大二公”,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农村改革朝什么方向发展?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2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

——邓小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邓小平对党的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是怎样概括的? (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

3)在党的“十三大”上,对这一政治路线是如何明确概括和阐发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或者: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3、阅读下列材料: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中共在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共十三大)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四项基本原则”指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它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4)根据材料写出“两个基本点”的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4、阅读下列材料:

“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摘自江泽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何时,通过什么条约侵占香港岛? (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2)香港何时回归祖国? (199771)

(3)香港回归是成功地实践了邓小平的什么构想?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依据材料回答香港回归的意义。(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25、阅读下列材料:

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1972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概括指出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突破? (①中美关系逐步缓和。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③中日邦交正常化。④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中美两国的对抗经历多长时间?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二十多年,即1949-1971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3)指出中美关系缓和的意义。(①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转变的关键。②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③在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4)“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表明了什么? (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6、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第三世界”指什么?(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2)“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是谁提出的? 他划分“三个世界”的依据是什么?(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3)中国属于哪一个世界?对外采取什么政策?(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4) 为什么说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①中国是发展中国家。②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的? (在保持、发展与已建交国家关系的同时,又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7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此材料引自什么文件? (《共同纲领》)

(2)请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3)依据这一原则,我国奉行的是什么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同安教育网 -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解析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