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

发布时间:






——
姓名:朱磊
学号:1051410029
时间:20111121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公费师范专业一班



1


评说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公费师范一班朱磊
20111121
摘要:该文基于对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拜读而作。有感于著者史料搜集运用功力,分析批判能力及客观冷静的反思追问等,从治史态度、方法及写作、批判等角度来综合评述。


















关键字:批判历史真实思辨









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辛辛苦苦一十二载功,。茅海建先生用他的如椽巨笔
为我们再现了鸦片战争的另一番风致。这也是他站在巨人肩膀的上反思“近代化”总结二十世纪历史学启示二十一世纪国人的时代佳作。在序言中著者明确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1,在今天现代化使命仍未完成的中国,其历史意义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减,相反“屈辱、仇恨、自卑、希望”2等诸种情绪交织又使其成为一个绝不会令国人轻松的课题。因此作者既“注重人物命运”,又“解释历史现象”3,以较为冷静客观的态度对民族历史进行客观批判,以更好的认清过去,预见未来,还原鸦片战争的真正历史意义。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具体评说。














一、首先折服于著者的扎实基本功:十余年搜集史料、思考问题的苦功,两年的展纸动笔终成书出版,令吾辈羡慕之余不禁汗颜。




第一在搜集运用史料方面:在行文大量引用其查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
料、《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华书局)《鸦片战争の研究》(日本、佐佐木正哉)《中国丛报》、当世人张喜的《探夷说贴》《鸦片战争》和许多当事人的奏折书札日记以及大量外国档案、著作、作战记录等,并反复对比考证,务求还原历史真实中可略窥一二。同时在其详尽的战略攻防态势举措部署(尤其是中国)及中英双方军力之动态比较,还有随着战事发展及清政府在剿抚间的徘徊挣扎的叙述上亦用功尤深。足见著者搜集运用史料功底之深厚。
第二其对历史人物命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情境假设的联系思考亦令笔者
耳目一新,深深震撼。囿于篇幅,仅举一例:在<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中著者

2


从琦善家世背景、为官经历、人类心理缺陷等各个方面分析其“卖国”的不可能性,并推翻世人所谓琦善“卖国”的四项罪名,从而在事实证明琦善并不卖国,而至多也只是面对现实由“主剿”变“主抚”,对英妥协(甚至妥协的决策也是道光皇帝的决策,尽管琦善对圣意有所迂回曲折变通)罢了。然而琦善何以背卖国的骂名至今?由此触及中国传统史学常用方法:“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4然而著者并未止于此,而是首先从儒家传统及天朝观念分析士子、史家“只反'奸臣'不反皇帝”5的“自觉”接着更进一步深入思考,探求其掩盖历史误导民众的虚假宣传性,更重要的是著者人不放弃思考,最后从其遮蔽中国旧有道德、性理明教、文物制度乃至中国旧体制的层面来批判其“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挚爱”6为我们打开一条重新审视历史的新思路,正视以往对鸦片战争的矛盾解释8,反思“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7即如著者所言:“一个沉思者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9也即“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10
二、著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继承创新发问,推进研究,启思世人。在此以著者对蒋孟黻先生的批判继承为例,略作梳理。首先是在对琦善的态
度上11,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蒋孟黻先生曾为之“翻案”,但在中日战争爆发后又视琦善“不足责”。著者没有再去深究其为现实国情而带的政治宣传成分,而是基本否定了其“'远超时人'的外交家”形象还原其天朝一“无知”(时代局限非个人所能为)官员的面目,让人们“离历史真实更近”12。这基本是否定了蒋孟黻先生的观点。同时在对林则徐对当时清帝国问题的认识上,著者则对蒋孟黻先生所谓的“林则徐是知道了不说,知道了不做,对此提出了道德上的指控。
13
只简单概述,继而转到自己的创见上来,即“林则徐的思想被今人夸大了”14
并从林则徐对战争的错误判断及其对神光寺事件的反应和他复出后的言论行动上予以论证,最后对今人据“史料钩沉”所得出“林则徐具有改革中国的思想”
15
这一论断的来源的予以质疑,最终在批判的基础上认定“林则徐有可贵且有限
16的开眼看世界的事实,但还不能推导出他有着改革中国的思想”最后在对《南
京条约》前后中外关系的认识上,著者对蒋孟黻先生“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3


的认识予以很高的评价——“相当凝练且传意”17。但同时又从微观角度的国家关系、经贸关系以及猖獗的鸦片走私贸易上的对比变化上对以一个“不平等”概括中外关系对比变化提出质疑并进一步研究探讨17并超越了蒋孟黻先生简单的宏观视野,又从细微的角度给我们一个思考视角。以上三点略可对著者的批判继承创新思想有一个简单的概括。至于其中的历史真实,囿于暂时无法得到原始文献对比核实,在此不作品评,仅就其批判继承发问创新的思想予以评说。
、本书不仅结构谨严内容充实而且线索清晰引证规范,对志于从事史学写










作的初学者来说绝对堪称典范。
体来看,首先著者从<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开篇,先分析其人其政其心理
动机人性缺陷;再接着分析其时代背景,主要是“天朝”观念和中英关系;最后深入到中国传统史学、旧有道德、性理名教文物制度层面的原因。层层深入,逐层剥离,又深入浅出,从而站在时代、历史、客观的角度尽可能还原一个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琦善。既圆满地还原了史实又谨严了行文结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著者在此不仅提出问题总摄全篇,同时该篇自身也结构完整而且又可独立成文。后文也几乎每章也都袭用此法——既可独立成文但又章章不偏离著者开篇提出的诸问题,谨严有序。其次著者切实按照自序中“注重人物命运”“解释历史现象”18的要求紧扣时间、地域、剿抚回旋三大线索次第铺展,线索清晰明确,大大便利了读者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进程的认识把握,又有利于读者对鸦片战争中的剿抚回旋变化的理解。同时最后在<历史的诉说>中也完整的补充了鸦片战争中先后出场的各大员的结局与其战后的反思表现,人物命运、形象跃然纸上。又不无意味的比照于日本,以反思、发问结束行文,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和玩味。最后也不得不提一下兹文的引注,其史料引证的原始性及其范围的广博性,在第一点里已有论证无需赘言,更重要的是其引证注解的规范详尽,既补充了大量原始史料信息又对中英双方及不同当事人的不同见闻笔录都尽为收录,供读者自我评判参考,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了对史实的尊重。同时对中英双方的军力比较及中方调兵时间的表格化、数字化处理也使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的传达了历史真实。还有书中附有的战争形势图和炮台及防御工事图亦有此功用19(同时这也应该是计量史学的实践应用,值得推崇学习借鉴运用
4



四、著者质疑反思发问的治学研究方法也颇值得学习。


在此只选两个尤有思考价值的例子来具体论述:第一是绪论中在对“以纪
传体为正宗的中国传统史学,过多地注重了人物的褒贬,历史著作中登场的历史人物,身上都带着明显的标签。20这一问题的质疑反思中大胆提出以下诸问题:当时情况下,中国是否有取得鸦片战争胜利的可能?当时清政府有没有谁可以领导或指导这场战争取得胜利?还是这注定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则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如何看待英勇殉国的将士?如何看待封建君臣在这场战争中的功过是非?如何看待剿抚的回旋?再比较稍后的日本,对比中日近代以来的命运作为历史研究者的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如何解释?抑或将一切责任推给历史?······21尽管著者并没有完全为我们解决以上各问题,但毕竟能打破局限提出问题本身已实属不易了。况且著者在此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探讨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22,已在回答着这些问题了。另外一个则是在<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中关于传统民族主义的质疑与创见。传统的主流的史界基本将三元里民众抗英视为民族的爱国主义23。著者对此就不敢苟同,不仅从史实上分析论证,而且还在传统“天下”“夷夏”观下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过度的视角下考察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的意义,提出“保卫家园”与“保卫祖国”24不同命题以及汉奸和顺民的问题,并进一步挖掘到“几千年历史积淀积累下来的民族缺陷”25的大问题。并进行合理化分析思考启示世人。这种对民族精神的质疑、反思、正视,不正像牛虻一样叮着民族驱策其进步向前?


















五、行文优美的词句、犀利的笔锋、思辨的哲理和笔端流露的对民族、历史







的无限的感情又构成文章的另一大特点。
诚如在<清朝的军事力量>中这样两段:“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
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我为了研究结论的公允,曾千百度的寻找光明,但光明始终远我而去。我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时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26寥寥百余字,写尽清军的腐败腐朽,笔锋犀利却又一点也不失文雅之风。同时在论及林则徐时著者用“林则徐不是神,尽管他今天有如神话”27这样一句
5


来评价他所犯的“错误”,简直是妙不可言。而后有恰如其分的分析这一神话的产生“处在失败中的人们,找不到胜利的迹象,最容易产生某种希望。林则徐就是这种希望。而且,局势越危机,战争越失利,这种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由此,一个神话诞生了。28只有丰富的历史想象与颇具思辨才情的史家结合才会碰撞出如此般炫目的火花。再如论及颜伯焘厦门防御时“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力量。然而愚昧的力量再强大,仍只是妄动,妄动能产生一种强大的破坏力,使国家和民族蒙难,但却不能战胜近代化的敌人。
29
睿智的思辨与优美的语言之间流露的是著者对国家民族深深的爱与反省。还有
在评价伊里布时用“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30尔后甚至“狠心”的说“没有希望的战争,越早结束越好”31却又不无悲凉的写道“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32民族的爱与无奈流露无遗。思来不觉潸然泪下,希望诚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步是以巨大灾难为代价的。
六、最后不揣鄙陋的对书中的某些观点做一点简单肤浅的批判;首先是文中
曾多次以今责古,就像对清朝军队装备的责难“长久的和平,使清朝统治者们忘记了未来战争的大课题,他们从未制定过长期的武器装备研制计划。33“长期的武器装备研制计划”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后的概念,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苛责清王朝的统治者呢?还有对《南京条约》签订的谈判以及以后续约中,大清帝国拱手让人的所谓“主权”“利益”,笔者认为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大清帝国这些只是“天朝”给异邦的一点恩惠,根本无所谓“平等”之概念。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帝国、时代、体系的初次战端。即便再“可笑”“可痛可恨”,我们也不能超越时代的去苛求什么,任何道德层面的批判都只会陷入一个就如著者自己所说的怪圈,难以自拔,但显然著者自己也仍不自觉的还未完全摆脱这种道德责难的怪。还有对于著者自序中提到的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从第八章<历史的诉说>看,著者确乎做到了。但笔者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著者最终只简单介绍了鸦片战争中几位大员的后事及其思想、行为的“不作为”,并大致归因于时代局限和资料不足,在此笔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孤独的先行者,他们的言行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不像著者认为的那样过于悲观或黑暗。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视角来解释那个“屈辱”时代的人和事,著者已在努力实践,吾辈亦在追赶。
34
6



以上就是笔者拜读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一点
体会品评。落笔完稿,不胜惶恐。最后感谢茅海建先生为我提供了一场精彩的鸦片战争再巡礼。







引注:以下未经说明皆引自《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
1212引自第一页<自序>318引自第二页4引自第十九页5引自第十七页6引自第二十三页8鸦片战争败于中国的落后,但又坚

持只要中国坚持抵抗就有可能取胜,而没能取胜又是因为奸臣卖国贼的破坏,若没有奸臣破坏,抵抗派主张实施,中国就有救,如此又拒敌于国门之外,洋洋自得,然后呢?近现代化呢?(总结归纳自第二十三页)79引自第二十五页10引自第二十六页
11引自第十五、十六页13141516引自第五百六十四页

17引自第四百八十二页19具体数字化表格化处理参见5556
64688285140141444420469等各页,战争形势图及炮台和防御工事图具体参见42221262284336342350360366433436442等页









20引自第二十四页21概括自2425两页及<历史的诉说>22即“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
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价值”“人们只有明白地看清了过去,才能清晰地预见到未来”参见第二十五、二十六页












23参见第三百零九页24参见第三百一十一页25参见第三百一十三页26引自第七十一页

27引自第一百一十一页28引自第一百四十三页29引自第三百四十一页31引自第四百九十一页
30引自第二百零五页32引自第五百八十二页
33引自第四十六页34参见第五百五十九、五百六十页
7

评说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