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3 17:00:04

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的

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选人用人是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干部任用条例》深入贯彻执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不断扩大,一大批优秀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和公信度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政治的日益发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离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仍然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和着力探索的课题。
一、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1、少数干部对权利地位缺乏正确认识。一是少数干部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升降去留,不比业绩比待遇、不比贡献比级别,为了达到个人提拔重用的目的,不择手段,阿谀奉
承,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少数领导干部在用人导向上存在偏差。有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在选人用人上不能出以公心,不能充分发扬民主,按个人意愿选拔任用干部,讲关系、凭好恶,协调在前,过程在后,不按规矩办事,造成程序越位。少数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原则性不够强,不能正确把握选人用人的标准和条件,或者重用一些在品德上有问题的“能人”,或者选用一些能力素质不高的“老好人”,造成干部群众不认可。三是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权利,宗旨意识淡化,把选人用人权力当成自己弄权逞威、维护个人私利的平台,引起干部群众的反感。
2、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渠道还比较有限。近年来,各地就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但“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选人用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落实,扩大民主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一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围绕“一把手”的思路运行操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选拔任用的权力基本上集中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里。二是群众参与面不广。一次干部选拔任用的完整过程包括多个环节,但是群众能直接参与的往往不多,民主参与还停留在浅层次,干部群众“四权”落实不够到位。比如民主推荐有时成为一种例行程序,初始提名等关键环节普通干部群众民主参与的机会更少,影响群众得参与热情。三是群众知情度不高。干部工作经常公开、定期公开的制度还没有有效建立,群众对干部工作的了解很多时候仅仅限于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初始提名、酝酿和决策环节基本上是封闭操作,能直接参与了解选人用人的渠道和内容不多。
3、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方式还不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事关整个选拔任用工作的成败。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还

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