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

发布时间:2018-09-16 17:29:3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 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

25.圈6 和图7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砖画,这反映出当时嘉峪关

A.农业主体地位逐渐削弱 B.铁犁牛耕取代游牧生产

C.农、牧业生产方式并存 D.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改善

26.易中天评论诸子百家的理想社会之一是“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下列诸子的政治理想较为符合“蜂蚁社会”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且拱之。

B.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27.清代的《习斋记余》中谈到:“训诂、清谈、禅宗、乡思,有一皆足以惑世诬民。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可见作者反对的是

A.三教合流 B.孔孟之道 C 阳明心学 D.程朱理学

28.据统计,18951898 年间,(中国)一共报道过76 个学会。大约三分之二是由士大夫建立的,按照宣布的目标粗略分类,其中1 个学会致力于提倡儒家的教义;30 多个学会或是按照新的实用精神研究传统的儒学,或是研究西方科学和翻译西方书籍;15个提倡社会改革;23个试图唤起士大夫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政治觉悟。这些学会的出现说明

A.清政府废除“立会结杜”的禁令 B.民族危机下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民族主义在社会上层中间的传播 D.广大民众的民主参政意识增强

2920世纪初,梁启超在《杂答某报》 中指出:即行社会革命,健设社会的国家.则必以国家为一公司。且为独一无二之公司。此公司之性质,则取全国人民之衣食住。乃至所执职业.一切干涉之而负其责任。”梁启超针对的是

A.马克思的公有制经济 B.革命党人的民生主义

C.俄国的杜会主义革命 D.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

30193911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出:“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而只在于以将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休的中央直系军的执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冈材宁次意在强调

A.日军始终把国民觉视为抗战的主要力量

B.此时田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

C.中共军队在抗战初期尚未进行积极抵抗

D.中国并没有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31. 1961-1963年间,全田精简职工超过1800万人,加上其他非职工群体(如职工家属), 约超过2600万的城镇人口迁回农村,这突出表明

A.自然灾有严重影确了经济发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政府调整政彼以促进经济恢复 D.国家采取城市反哺农村的策略

32.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整理、编纂帝国法律大全。公元533 年《查士丁尼学说汇劗》编成,共5O 卷,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 进行摘录,凡收入的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查士丁尼学说汇劗》

A.但使罗马法从习悯法发展为成文法

B.使罗马法内容更为魔杂且使用不使

C.成为梦马带国.其权成的法津文以

D.有利干系获宪各的萝马法体系形成

33.民国人师蒋百里评论某一运动“为中古时代与近世时代之蝉蜕,“自个性之灵,光焰万丈:… 自理知之刃,脱颖而出,其方向之趋于自然者,则科学之基础立焉”。 这一运动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科学革命

34.霍布斯鲍姆认为:“19世纪中期,在西方先进的工业国家里,这一点己经显得越来越清楚,政治制度迟早将不得不让‘群众’占有一席之地。”这表明

A. 群众普姗获得了今政权利 B. 资本主义倡导自由原则

C. 工业化有利于推动民主化 D.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兴起

35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在权力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倾达三分之一世纪之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了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新联邦主义旨在在

A.实现地方自治,维护民主 B.树立政府微信,增强影响

C.减少政时干预,扭转困境 D.环节社会危机,打击左派

40.(25分)阅读材料,充成下列问题。

材科一 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1942年发表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受战时内阁委托,负责起草的有关战后福利制度重建的报告。这个报告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基本框架。贝弗里奇认为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紧张冲突,社会这个有机体制并不能自我维持平衡,需要社会组织的协调才能够环节社会冲突,达到社会和谐……他指出社会保障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组成: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对特殊情况国民的社会救助;超过基本生存需要的自愿保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应由国家所组织,目的是满足个人在收入中断、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额外支出是提供维持生存水平的保障,即保障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不能低于国家最低生活标准。至于有些阶层需求的保障超出了最低生活的需要,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资源保险计划去解决。社会保障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消除贫困。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西方自由化、私有化政策造成新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危机,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放弃过去或者削减、或者扩大福利的做法,变福利政策为投资政策。通过在经济、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政府投资和个人投资,提高接受福利者进入市场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就业,以防一些人滥用福利。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福利即是每个人的权力,同时个人也要尽义务,“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力”,寻求“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职责”的平衡。吉登斯的理论被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克林顿、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界人士所实践,在欧美形成一种社会思潮。

——以上材料摘自《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要指出贝弗里奇与吉登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不同之处。(12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贝弗里奇与吉登斯的社会保障思想。(13分)

41(12)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信息交流工具,语言对于研究社会变迁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8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日后英国文书都用英语书写,遇到中英文意冲突时,以英文为准

1862

广州买办唐廷枢,因为目睹“诸友不通英语,吃亏者有之,受人欺瞒者有之,收人凌辱者有之”,特地发奋编写的英语教科书《英语集全》出版。次书不但方便中国人自学英语,也可以让英美人士学习汉语,风行海内。

1868

(同文馆学生)张得弃首译了“自行车”、“电报”、“螺丝”,还想国人介绍了诸如“蒸汽机”“升降机”“管道煤气”“标点符号”乃至“巧克力”等新事物

18775

《申报》一则启事招买办,要求“须识英语并熟于进出口各货生意”

1891

《纽约时报》刊发消息:“今年20岁的大清皇帝陛下,目前正由两个受过英美教育的背景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

1904

《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以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的近现代化新式教育的正式确立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后,民国初年英语教学在晚晴及清末已惊醒了几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日益巩固。

以“英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题,运用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论述。(要求:1.观点明确清楚。2.论述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合理充分。)

历史选做题

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368年,朱元璋发布硬性命令:“凡农民家有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如果有田十亩以上,则种植面积加倍。各级官吏要亲自督查,如果不中桑树,就罚他交绢一匹,不种麻和木棉的,罚他麻布、棉布各一匹。”

13943月,朱元璋命令公布行文,令天下百姓,按帝国计划种植桑、枣。他硬性规定,每一百户农民要共同种二亩秧,并且详细给出了种植方式:每一百户共出人力,挑运柴草焼地,耕锅再烧,耕烧三遍下种。待秧苗长到二尺高,然后分栽,每五尺宽为一垅。每一百户第一年二百株,第二年四百株,第三年六百株。”栽种过数目,造册回报,违者全家发边充军。”

——张志宏《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材料二 国初最重农桑之政,令天下府州县提调官用心劝谕农民,趁时种植,计地再桑,计桑苛捐,府州县具有定额。然地各有宜,两者宜桑,山东、河南等处宜木棉,如永春则宜麻,当随地而取之。今有地不种桑,递年输绢,取办于通县丁粮。

——《永春县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经济措施的特点。(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初的经济措施。(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年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罢黜百思,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决议,皇帝皆可独专。另外,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可享受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摘编自《钦定宪法大纲》(1908827日)

材料二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皇帝职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决议,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总理大臣由国家公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其他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国际条约非经国会决议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决议之;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决议者,不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由预算案内,不得有规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皇室经费之制定及递减,有国会决议;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摘编自《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1911113日)

(1)根据草料,概括指出《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相比有何进步和不足之处。(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朝统治的原因。(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不久,斯大林就预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对内政策方面将从进一步法西斯化中寻找摆脱现状的出路”,“在对外政策方面将从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寻找出路”。以后,苏联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指出,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要求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制止这股势力的蔓延和扩散。193312月,连供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际联盟(2)苏联不反对在国家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3)苏联同意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或其中某些国家参加上述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4)一旦遭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

——摘编自王思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韬(1828-1897)认为以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富强运动是一场为了消除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的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以致政治差距的一次民族总动员。他不仅需要一个讲究办事效率、有眼光、有谋略的官僚阶层,而且更需要拥有不同专门知识的企业家、商人、科学家、报人、工程师、技术员、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各种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才。他说:“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维,一切专求乎实用”。他多次对封建顽固派把道德放在功利之前的林甸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攻击洋务运动“侈事功,夸富强,兴管商之风”是“不知兵甲修而后道德尊,师旅雄而后礼仪盛”,是“夏虫不知冰”,是杞人忧天。他把人才观与改革开放思想联系起来,即承认中国之学、中学之才,也承认西方之学、西方之才。从他所推崇的人才来看,后者甚至是他强调的重点所在。王韬认为,中国现代化急需大批实用人才,中国在国内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妨采取“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的方针。

——摘编自佟庆辉《王韬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王韬的人才观。(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韬的人才观。(7分)



参考答案

保障原则,以国家组织为基础保障政策落实。吉氏思想强调以投资代替福利,注重社会保障

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发挥政府和个人的能动作用。

12分)

(2评析:贝氏思想是在二战期间,对战前社会矛盾和战后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适应了经济发展的社会化要求,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奠定社会基础,但该理论也存在牺牲效率追求公平的问题,在实施中对英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吉氏思想针对经济衰退,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在批判借鉴前人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调动社会资源,促进了美、德、英等国90年代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稳定。13分)

41.(12分)答案示例:

英语在中国逐渐被学习传播的历程既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又进一步推动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英语随之传入中国。随着西学的冲击,经济利益的诱惑(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需求,洋务运动的推动,清政府以及民国政府政策的推动,知识分子求知的动力,推动英语在中国的学习、应用和传播。

英语的传播,也促进中国近代的文明进步——有利于推动外交的近代化,客观对待外来文明,有利于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学习西方文化,考察西方的社会思想和学术理念。也推动民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45.1)特点: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具有高度计划性;经济指令详细;采取强制性手段,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保证实施。(8分)

2)评价:使明初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显示了新政权的强大执政能力,有效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使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是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上的突出体现,经济政策强制性和计划性太强,未能因地制宜,限制、破坏了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7分)

46.1 进步之处:从理论上,以宪法限制了皇权,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形式上确立了类似英国的

议会内阁制,已具有较为明显的君主立宪制特征。不足之处:仍强调皇权至上;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8分)

2)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已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假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对其大失所望并分化。(7分)

47.1)背景:经济大危机爆发,国际关系恶化;德日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苏联面临两面受敌,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防止战争爆发;欧洲各国存在着相互结盟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动机。(8分)

2)评价:有利于缓和苏联的困局,符合欧洲各国人民的愿望,有助于维护与保障欧洲的和平;但是,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欧洲大国在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上矛盾冲突,致使构苏联筑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愿望破产,从而也加速了法西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7分)

48.1)强调人才对于民族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注重人才的多样化、专门化;看重人才的实用、功利;重视西学人才和引进人才。(8分)

2)继承了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的传统;体现了对民族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从世界意识角度来看待人才问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7分)

[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