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师风采:临池心得 - “写字”与“书法”

发布时间:2019-01-14 17:02:22

临池心得——“写字”与“书法”

爱好书法十余年,却一直不敢称自己的作品为“书法”,只敢称之为“写字”。因为我知道,这二者之间有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普通人的字写得再好,只能称为“写字”,只有真正的书法家的作品,才能称为 “书法”,而那些经历了千百年时间考验流传至今的书法名作,则可称之为“法书”。我这人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层次。

可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还真不少。一些看上去赏心悦目的作品,却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一些看似“粗服乱头”的作品,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各级展览。自己勤奋临习《圣教序》年余,很多字已达到乱真地步,可是脱帖之后提笔一写,总觉写得不伦不类,与古人差之甚远。看来是我仅仅掌握了《圣教序》的一点皮毛,还未真正理解《圣教序》的精神,难怪写着写着就走样了。

今年订了一本《书法赏评》杂志。看上几期,加之上网浏览、下载了大量名家的作品,视野为之一阔,对那些“粗服乱头”的作品渐渐能欣赏了。知道了同一个文字内容,可以有无数种风格的写法,这和书家们的性格、学识、功底、嗜好息息相关。欣赏书法,不能囿于成见,偏爱工整秀美一路。近期又在《书法赏评》上读到几篇谈论王羲之书法的文章,对氏书风中的侧锋取媚,精神内守,跌宕多姿,骨力劲健,喜用绞笔这些方面都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感觉自己在精神上和“书圣”的差距又缩小了一点,感觉自己开始逐步脱离“写字”,在向“书法”的大道上又迈进了一步。

也许,“匠”和“家”之间往往就是一步之遥,太有规律可循,那便是匠人堆砌。艺术是人之心灵与万物之间擦出的火花。电脑打印出来的各种字模,虽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因被固定化,模式化了,久而久之,反而不能激起人的美感。倘若能于偶然间欣赏到一幅较优秀的手写书法,应该会更容易唤起人们的美感来。

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如果作品中缺少了古人的法度和气息,一意孤行,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写,最终将沦为“我字体”,被别人讥之为“写字”,这也是民间的许多老先生“写了一辈子的字”的原因。书法的法度,古人通过几千年的实践早就摸索好了。如果在我们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书法一定的法度来,就能说明我们学习书法初步入了门。反之就是写字,就是野狐禅,就是信手涂鸦。这就好比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假如他不懂得奥运会的比赛规则,他力气再大,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水平从“写字”上升为“书法”,除了大量临帖,铁砚磨穿,锐意创新,别无他法。临摹古人的“法书”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坚持终生的。“海上三家”中的任政,胡问遂,赵冷月三位大书法家都有几十年的临池功底,但成就各有不同。任政和胡问遂晚年忙于应酬,荒废了临帖,书艺就此止步,而赵冷月疏于交际,追求衰年变法,终成大器。

西方人说中国是“技术的国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书法对技术性的要求很高,对几千年的书法传统,是要花费大功夫,大力气打进去,又要花费大功夫,大力气打出来的。修炼书法之难,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中那些武林高手,他们往往能把自己毕生的功力灌注在一片树叶或一根树枝上来伤人。修炼书法的工具是柔软的毛笔,有狼毫,兔毫、羊毫、鸡毫、兼毫等各种弹性不同的笔。高明的书家,可以用取自鸡胸部的鸡毫软笔写出入木三分、铁画银钩、力可扛鼎的效果,表现出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壁坼纹的质感来,假如不经过几十年甚至毕生的锤炼是可望不可即的。可以说,修炼书法是虚幻的武侠小说中修炼盖世绝技的现实版。功底的深厚与否,是“写字”与“书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古今中外的多数大书家,莫不是经过了自己长期艰苦卓绝的临帖和创作最终才形成自己风格的。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如谢无量和吴丈蜀,但二人的书法成就和他们宏富的学养,惊人的记忆力,超常的悟性和长期保持“书空”习惯是分不开的,否则他们在书法艺术上不可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他们仍然还会停留在“写字”的层次上。

我忽觉自己似乎进入了一种孤独而充实的境地。

初中作文:教师风采:临池心得 - “写字”与“书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