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侵的孩子也可能看起来没事,但这才是最可怕的

发布时间:2018-09-30 04:26:12

被性侵的孩子也可能「看起来没事」,但这才是最可怕的

孩子在遭遇猥亵/性侵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典型行为,家长常常会意识不到?知乎用户,在美国学心理咨询

回答问题之前,首先想要指出一点,小朋友在受到性侵犯之后所表现的症状可能会个体差异很大。有一些小朋友可能没什么症状或者创伤反应,另外一些小朋友则可能会做噩梦,平时更容易表现出惊恐的反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回避(人际上回避性侵者,也回避所有会让自己想起被侵犯经历的生活场景),后续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儿童受到的创伤程度越低,家长在后续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和支持性越好,避免长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下是儿童在被性侵之后可能表现出的症状(Briere & Elliott, 1994):

创伤后应激反应

这是现有回答中被讨论最多的一条,也是个体被性侵之后最可能遇到的状况。具体的表现可能包括:做噩梦,或者不断地在脑海里回想起受侵犯的经历(侵入性症状);平时特别警觉,特别容易被吓到,注意力出现问题(警觉性增高);回避性侵者,同时也回避所有会让自己想起被侵犯经历的生活场景(回避性症状)。

认知扭曲

儿童在被性侵时无法反抗性侵者,并因此体验到巨大的无助感和无望感。这有可能让他们在之后倾向于高估外界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并低估自己的效能感和控制感。被性侵之后,儿童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可能会出现自罪自责,缺乏信任,低自尊等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并不会有直接的行为反应,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期。

情绪困扰/精神损害(emotional distress

主要包括抑郁,焦虑,以及愤怒。

抑郁

儿童在被性侵之后可能不会很快表现出抑郁情绪,但是青春期或者成年期(相比于没有遭受过性侵犯的人)则会有更高风险。

焦虑

个体会在儿童期不断发展出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遭受性侵则会打断甚至是终止这一重要发展过程。性侵之后,儿童会对外界的危险更敏感,表现出警觉性增高,容易受到惊吓等症状。

愤怒

愤怒是儿童被性侵后较快表现出的情绪反应,尤其是非理性的、难以预测的、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而且儿童会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遇到困难。这种对愤怒的表达困难如果不能被很好地解决,可能会逐渐内化成抑郁和指向自己的敌意或者是指向外界的敌意(比如校园欺凌或者做出暴力的行为),并带来各种人际问题。

自我身份意识受损(impaired sense of self

儿童会在和外界的互动中逐步建立自我感。举例来说,如果儿童始终成长在安全的环境中,主要的照顾者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儿童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就会慢慢地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感,同时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值得被爱和照顾;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能够逐步建立自我和他人的边界。然而,躯体暴力、性侵犯等创伤体验则可能会干扰这个发展过程。儿童在受到性侵之后,对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遭到破坏,同时体验到无望感和无力感,进一步威胁到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如果负面影响持续到青春期或者成年期,个体的自我分化也会遇到障碍,可能表现为难以理解或者觉察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感受和需求。

回避行为

回避行为可以被理解成个体在受到创伤之后的急性应激反应,有一部分的回避行为在短期内确实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压力,但是长期来看却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解离现象(dissociative phenomena

解离(dissociation)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它指经历一种包括感知分离,观察自我时好像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一样。对“解离”更通俗形象的解释应该是“灵魂出窍”,它最主要的意义是,当个体面对着极为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时,通过“解离”,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从痛苦的体验中抽离出来。很多受害者都会在遭遇性侵之后有这种体验(也有一部分受害者可能会在被性侵的时候体验到解离),包括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成年人。美剧《扪心问诊》(In treatment)第一季中的来访者 Sophie 就是一个例子。

物质滥用/成瘾

物质滥用和成瘾是性侵遭遇的长期潜在负面影响之一。这样的情况在小朋友身上不多见,但是如果是青春期前后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生物质滥用或成瘾行为。

自杀

自杀可以说是最为极端的回避行为,很多受到性侵的儿童都报告过自杀的念头。由于个体在受到性侵之后会经历难以想象的精神折磨,比如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逃避这些精神层面的痛苦是受害者最主要的自杀动机。

(不当的)减压行为(tension-reducing activities

这个短语不太好翻译,具体指的是,儿童在被性侵之后体验到特别多的焦虑情绪,但是表达能力和应对策略都太有限,于是会做出一些不自觉的或者是自我伤害的行为来缓解焦虑。比如有的孩子会做出随意的(indiscriminate)性行为。实际上,儿童的自慰可能是正常的、符合发展规律的,但是自慰并不会影响到日常活动,当家长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时,孩子也很容易停下自慰的行为。但是当一些孩子没有办法自己调整焦虑情绪时,就会特别痴迷于自慰,并且很难被打断,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存在问题的。另外,还有一些孩子会暴食或者催吐,甚至可能会发展为进食障碍。更加极端的情况是自残/自伤行为,这和自杀不太一样,自残的目标不是结束生命,而是暂时地缓解焦虑,这种情况下,需要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出更有适应性的减压方式。

人际困难

绝大多数的儿童性侵犯都来自熟人或者认识的人(家庭成员/老师/邻居/父母的朋友等),这样的经历必然会破坏个体对人际关系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短期来看,儿童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出好斗或者退缩。另外,儿童在遭遇性侵之后可能会对性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并且做出更多的与性相关的行为,这也可能会使得他们在小朋友当中不那么受欢迎。

此处需要特别强调一点,正如上文提到过的,有一部分孩子在遭受性侵之后并不会表现出反常行为或者创伤反应,而这一部分不表现症状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在之后逐渐恶化——由于他们最初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临床上不太容易准确评估他们的情况,就算是接受治疗,也很难有效地评估治疗效果,这种情况确实会给家长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别强调这个情况,是想说明两点:第一,如果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性侵了,就算孩子活蹦乱跳没什么症状,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第二,对于一些没有很快察觉到孩子被性侵的家长来说,不必过分自责,这种情况确实很难发现,根据美国的数据,大概有 30%的孩子是不表现症状的,这个比例并不低,没观察到异常并不是家长的错。

另一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些儿童有时会做出一些严重不符合自身年龄的和性相关的行为,比如试图和比自己年龄大很多或者小很多的个体有性方面的互动,或者自慰行为很难被打断甚至干扰到日常活动等,性侵犯确实是导致类似问题的原因之一。但是儿童有问题的性相关行为的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性侵犯,而是躯体暴力。毕竟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文化背景下,犯错误之后挨揍的孩子都要比受到性侵犯的孩子多很多,所以,如果家长主要到自己的孩子做出了一些反常的、严重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和性有关的行为,在针对性地排查性侵犯之前,要先考虑的是,孩子最近是不是受到了暴力对待或者体验到了什么特别的压力,或者是不是受到了创伤,性侵犯只是儿童可能遭受的创伤中的其中一种。

在诸多反常的、严重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和性有关的行为中,其中一种极有可能暗示儿童受到过性侵犯的情况是,儿童在做出性相关行为或者描绘(讲述/绘画/捏橡皮泥)性相关行为的时候伴随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恐惧、焦虑(害怕或担心自己犯错误了)或者愤怒、攻击、暴力(以性侵犯威胁恐吓同龄的小朋友)。

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遭受过性侵犯,考虑到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说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尝试更丰富的交流方式,比如邀请小朋友把经历过的事情画出来,做泥塑,或者使用一些玩偶配合小朋友的讲述,这些在游戏治疗中可能被使用的表达形式也可能会减轻小朋友在回忆创伤经历时所承受的压力。

另外,我这几天在谷歌学术搜索的时候发现,近十年的文献更多地关注性侵犯的长期影响以及特定疗法的效果(主要是 CBT),而重点讨论短期症状的文献大多发表于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跨文化的研究似乎也不多。同时,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性侵犯等创伤体验对儿童发育中的大脑造成的影响,这些发现也许能够更好地解释为什么性侵犯可能会给一些个体留下终身的阴影,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美国的学界曾试图比较人口学变量对儿童性侵受害者症状表现的影响,比如说,男童和女童症状上有没有区别,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似乎一直没有找到特别一致的性别差异,也就是说,目前基本可以认为,男孩受害者的症状表现总体来说和女孩差不多,这个结论也供家长参考。

我本人并没有临床经验,之前对儿童性侵也没有太多了解,基本上所有知识都来自最近一段时间所查阅的文献。看文献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性侵这一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对于儿童受害者和成年人受害者来说有什么区别?目前为止,我想到了两个区别:第一,相比于成年人,儿童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这使得他们更加脆弱和敏感,创伤事件造成的长期影响也更加难以预测,一方面儿童在遭遇创伤之后可能用来帮助恢复的资源相比于成年人更加有限,另一方面,创伤也会给儿童的正常发展带来潜在的障碍;第二,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也可能遇到困难,传统的谈话治疗很难达到和成年来访者相当的效果,希望眼动治疗、游戏治疗等多样化的方法能够对儿童来访者有更大帮助。

参考文献:

Briere, J. N., & Elliott, D. M. (1994). Immediate and long-term impacts of child sexual abuse. The future of children, 54-69.

Finkelhor, D. (1990). Early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child sexual abuse: An updat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1(5), 325-330.

Putnam, F. W. (2003). Ten-year research update review: Child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2(3), 269-278.

被性侵的孩子也可能看起来没事,但这才是最可怕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