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试题

发布时间: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七套

本试题一共5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阅卷人核分人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冬小麦2.作物的拔节期3.叶面积指数4.套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6.稻米的整精米率7.作物的适应性8.源和库9.双低油菜10.有效分蘖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2.按植物学分类,小麦属科,棉花属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135.喜氮作物有等,喜钾作物有等。6.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指标主要有等。
7.甜玉米的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应,以免受其它花粉干扰。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
1.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左右。A0.1B0.5C0.9D0.8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A、玉米B、水稻C、小麦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的反应。A、日照长度B、水分C、温度D、养分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麦5.玉米起源于()起源中心。
A、印度B、中亚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D、南美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白菜型油菜B、棉花C、小麦D、大豆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株/亩。
A1千左右B2万左右C1万左右D4千左右8.我省主要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左右。A10B20C30D50
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的复种制度为(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二年三熟

1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亩需播种子()千克左右。A6B8C10D12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五、论述题(12分)
以一种作物为例,论述其产量形成过程,以及为争取高产在其生育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六、分析设计题(12
案例:某种子公司为华南某地区繁育了一批感光性很强的水稻品种的种子,这批种子在华南没有售完,余下部分在四川一地区(纬度22°,海拔约700米)销售给农民,农民种后该水稻营养生长很好,但迟迟不能进入生殖生长,几乎没有收成。
1.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6.稻米的整精米率:单位重量稻谷加工出来的精米重量。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叶片。库是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双低油菜:指低芥酸(1%以下)、低硫代葡萄糖苷(每克菜子饼含30umol以上)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作物、环境、措施2.禾本科、锦葵科
3.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4.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5.水稻、小麦等;甘薯、烟草等6.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粒形7.隔离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
1B2.B3.A4.B5.C6.A7.D8.B9.B10.B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答:1)苗床地选择;2)床土培肥;3)苗床调酸;4)苗床施肥与整地;5)苗床浇水与消毒;6)播量播期;8)苗床管理。五、论述题(12分)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六、分析设计题(12
1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

答: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是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特性。该品种适宜于华南种植,为强感光性品种。
引种来四川,不能满足其发育的条件,故生育期推迟。
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答:选择对照。设置生产实验。
调查测定指标:群体生长率、穗分化观察。

作物栽培学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