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答案

发布时间:2019-09-30 16:23:52

《建筑结构试验》实践环节

课程编号:2448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

助考学校:

准考证号:

学生姓名:

绩:

时间:2 0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掌握制订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制作方案、受弯破坏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

2、熟悉常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及测试系统的组成,能根据试验设计量程和精度要求准确选择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

3、初步掌握试验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术,正确撰写试验报告。

4、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兴趣。

二、试件设计和制作

1、步骤

1)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在结构实验室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下料。设计钢筋混凝土梁如图1,梁长1500mm,计算跨径为1350mm,截面尺寸为125235mm。采用C20混凝土,纵筋为HRB335,箍筋级别为HPB235

1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

2)按设计绑扎钢筋,形成骨架,转运到工程训练中心。

3)按混凝土梁截面尺寸选择好模板,支好模板,将模板内表面涂一薄层脱模剂以备脱模方便;将制作完的钢筋笼按设计要求放入模板内,模板内事先放有设计好的保护层垫块。

4)将拌合均匀的混凝土装入模板内,填充饱满,振捣密实,并制作立方体试件。

5)在自然条件下养护28天,几天后拆除模板,注意浇水。

6)将混凝土梁和试件运至实验室,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承载力试验,观测裂缝的产生与开展情况,记录试件受力各个过程的现象,直至试件破坏,并与预测结果比较,完成试验报告。

2、试件检查

在养护28天后,进行试验。

试件实际尺寸:钢筋混凝土梁长1.5m,高235mm,宽125mm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150150150mm

试件外观特征:钢筋混凝土梁底面、侧面平滑,顶面略显粗糙,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少部分区域略有颜色不均现象,呈黑色状,无钢筋裸露现象,无流浆现象,底部存在个别蜂窝。

三、测试方案

试验全过程要测读荷载施加力值、挠度和应变的数据。

1试验设备

1 试验设备一览表

2、测点布置

采取在梁跨中施加一集中力作用,跨中位置较为薄弱,且挠度最大,应力较大,故将测点布置在跨中位置,分别测定跨中位置挠度、受拉区边缘应变、受压区边缘应变及中间区域应变。

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

2 钢筋混凝土梁测点布置图

应变片测点编号如3

3 混凝土应变测点位置及编号

3、受弯破坏的加载方案

1)加载图式

4 钢筋混凝土梁加载图式

2)加载方式

1)预加载:将混凝土梁的自重和梁上跨中位置处垫板、千斤顶等设备重作为预加载值。

2)正常使用荷载试验和破坏试验加载

荷载分级原则:在正常使用荷载以内,每级取其荷载值的20%,一般分五级加至标准荷载;超过正常使用荷载后,每级取其荷载值的10%,当荷载加至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取正常使用荷载的5%,直至破坏。

3)卸载:当试件破坏后卸载,清理实验室,整理资料。

四、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1、将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及时进行试验,先将试件表面和上下承压面擦干净。

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立方体的中心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落上压板,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试件与试验机,使接触均衡。

3、连续均匀加荷。

4、当试件接近破坏并开始急剧变形时,停止加压,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清理破坏的试件。

5、根据破坏荷载,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测混凝土强度为27.3MPa

五、试验荷载计算

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

六、梁受弯加载试验

1、试验步骤

1)安装试件,标好测点位置,用砂纸打磨后涂AB胶,4个小时后打磨,用丙酮清洗干净。

2)安装仪器仪表,在跨中位置下方安放百分表,在应变片测点位置贴应变片,并焊接线路,联线调试。

3)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加载前读百分表和应变仪,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

4)按加载方案加载,每级加载后等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直至加到破坏为止。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梁有无裂缝等。

5)构件裂缝较大时拆除记录挠度的百分表,继续加载至完全破坏时,记下破坏荷载值。

6)整理分析试验结果。

2、试验记录

2 梁受弯试验计录表

3、试验结果整理分析

1)在下图上画出梁的裂缝开展和破坏形态图。

2在下图中画出梁的荷载变形曲线图。

3对表2实测数据进行判别,选择有效测点数据,画出梁跨中截面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应变分布图,并验证平截面假定。

由图3所示各测点位置及平截面假定可知,测点3应为中和轴附近,即应变较小;而测点1应变应较测点2大,且为压应变;测点4可能为压应变,亦可能为拉应变,但从表中数据看,其测值不合理,判定为失效测点;故有效测点为测点2、测点3和测点5

上图中给出了各级荷载下跨中截面各测点应变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跨中截面从加载至破坏各阶段,基本呈一条直线,即同一截面在受荷前后基本保持一平面,符合平截面假定。

4)试述试验现象,并判定试验梁的破坏属于延性破坏,还是脆性破坏?是适筋梁,还是超筋梁?

①荷载为28KN时,裂缝开始出现但数量较少,裂纹细微长度较短,集中在纯弯段,裂缝的宽度为0.03mm左右;

②荷载为38KN时,裂缝数量逐渐增加,裂纹逐渐变长,支座端开始出现裂纹,裂缝的宽度为0.05mm左右;

③荷载为48KN时,裂缝数量继续增加,裂纹继续变长,分枝状裂缝开始出现,裂缝的宽度为0.08mm左右;

④荷载为68KN 时,裂缝数量持续增加,裂纹持续变长,裂缝的宽度为0.1mm

⑤荷载为78KN时,裂缝的宽度为0.2mm。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越多越大;

⑥在荷载为98KN时,构件破坏。

从上述试验现象可知,试件从屈服破坏过程中,荷载增幅较小,但跨中挠度有较大增幅,且受力钢筋达到屈服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属于典型的适筋梁破坏特征,具有较好的延性

5)试件受力情况分析

答:试验构件受到混凝土梁的自重和梁上跨中位置处垫板、千斤顶等设备重力作用,方向向下,两端支座处的受到支座反力,方向向上,试验过程中,通过千斤顶施加的集中荷载,方向向下。在集中荷载加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梁两端三分之一段内截面所受剪力比较大,跨中三分之一则只受弯矩作用,即处于纯弯曲状态。跨中横截面上下部受拉,上部受压,随着外力的增加。通过理论分析如下:

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已知构件混凝土为C20,则fc=9.6MPab=125mm,ξb=0.55c=20mm,纵筋为HRB335,则fy=300MPaAs=760mm2

由理论计算可知该试验构件梁为超筋梁,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有明显的三个阶段属于适筋梁。理论和实验结果有离散差别。

则取可计算得出

Fu=66.38kN

由上述理论计算可知,构件承载力取Fu=66.38kN理论结果比试验结果小。

6)梁受弯试验挠度观测方案是否合理?如何改善?并图示

不合理,应在支座处设置位移观测点(参考点),跨中挠度值应为:中间测点减去两支座测点平均值。

7)分析探讨影响试验定量分析的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根据梁受力特点和实测数据,指出哪些测点的数据误差大,不可信?

答:1)实验操作过程误差。

2)仪器误差。

3)记录误差。

4)钢筋在加载停止时,可能出现回缩。

由图3所示各测点位置及平截面假定可知,测点3应为中和轴附近,即应变较小;而测点1应变应较测点2大,且为压应变;测点4可能为压应变,亦可能为拉应变,但从表中数据看,其测值不合理,判定为失效测点。故其对应的数据是不可信的。

七、试验心得体会。

《建筑结构试验》+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