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

发布时间:2014-02-08 21:11:39

论文

摘要: 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也有着深厚的基础,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俄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政治关注 发展

正文: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山水相依的邻邦,两国的地缘关系将是永久的,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最大的敌人。与其它大国关系相比,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源自双方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识。双方在战略需求、地缘政治因素和安全利益的需要、以及中俄处理相互关系新的观念、一致构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的现实基础。两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它们的关系发展如何,不仅对中国和俄罗斯至关重要,而且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国关系的典范。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了中俄关系发展的历程,全面审视了中俄关系在各个领域,以使人们能看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未来发展的前景。

1、对两国关系历史的简要回顾。

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一是1992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中俄双方合作范围进一步广泛。

(一)从全球战略需求方面来讲

最近几年,随着伊拉克战争、北约东扩、日美合作防卫指针以及美国研制部

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等的相继出现使得中俄两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日益复杂。对此,两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主张建立世界多极化格局,互视对方为在多极化世界体系形成条件下维护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的大国。而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的合作中,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合作中,都共同维护了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事务、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向前发展。同时两国也相互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真正做到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承诺。

(二)在地区安全稳定发展方面

两国在地区和边境问题上都面临着打击“三股势力”。国犯罪和防止外来势力渗透和插手各国内部事务,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的基本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双方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符合本地区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本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必将对促进各成员国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人类和平、进步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上海合作组织的的建立也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为国与国之间解决争端、发展合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它昭示着一种新型安全观、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3)两国双边合作越来越密切。随着两国交往的深入,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1、经济合作前景光明

中俄经贸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96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为68.3亿美元,1998年曾下降至54.8亿美元。但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提升,中俄经贸合作水平在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的促进下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署,为两国经济合作规模的扩大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中俄双边贸易额也正是在这一年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此后,仅用3年时间就突破了200亿美元大关,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12.3亿美元,2005年达到291亿美元。进入新世纪的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是惊人的,尤其是近几年均以30%多的幅度增长,2005年的增幅为37.1%,远高于中国全年外贸增幅的23.2%。

2006322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时强调今后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尽快提高机电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扩大能源资源性产品的贸易规模;加大在家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油气、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等领域的双向投资;开展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核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和人才交流。中俄经贸发展的新篇章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2007年胡锦涛主席出访俄罗斯,直接推动中俄经贸的合作进程。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国家展开幕式上,中俄两国的企业签订了21项经贸合作协议,总金额近43亿美元。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

2、军事合作日益密切

冷战结束后,中国同俄罗斯已经没有了共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却因战略利益趋同反而建立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中俄两国军事交流有着很长的历史。军事合作在两国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两国军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也逐步加强。

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俄罗斯军售最大的客户,有近60%的俄罗斯军售是出口到中国。除了军事贸易作为重要纽带,两国军队交流频繁,并于近些年上升到共同演习的层次。从中国下一步发展军事技术的需求来看,寻求同俄罗斯加强合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自2003年以后,法国、德国曾连续两年努力推动欧盟对

华解除军品禁售规定,中国曾一度对此抱有较大希望,希望能实现军购渠道多样 化,改变俄罗斯所持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心态。然而自去年以来,随着德国、法国大选后执政者政治倾向变化,推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动力又已大减,不仅近期不能指望买西欧武器,高端技术引进的限制也大大增加。究其原因,除了美国继续保持压力外,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威胁论”在欧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中欧之间不存在现实的安全利益冲突,然而充斥世界各地市场的“中国制造”,也已经使西欧工商界感到有些不快。中国下一步的科技强军,有力的合作伙伴也只能是俄罗斯,军贸仍将是中俄两国加强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中俄两军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自1992年以来,中俄之间国防部长之间的会谈洋进行了九次,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在人员之间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例如解放军的中高级军官在俄罗斯军事院校里接受训练等。同时两国下级军官的交流项目也逐步活跃。
  在未来,两军军事合作将促进中俄两个伟大国家、两支英雄军队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文化合作内容进一步丰富

中国和俄罗斯都拥有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双边文化交流驶入快车道,交流方式渐趋多样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两国文化交流也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可喜局面。2003年,中国文化部主办亚洲规模最大的“相约北京春季国际艺术节,俄罗斯成为“主宾国”。同年和

次年,两国又成功互办大型“文化节”。为庆祝俄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双方互派艺术团体参加在对方国家举办的庆祝活动。中俄民间文化交往更是如火如荼,每年都有大批中俄艺术家应邀互访、演出,两国音乐戏剧表演团体、艺术院校以及图书馆、博物馆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中俄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极大地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中国在音乐、舞蹈、电影、文学、绘画、戏剧等许多艺术方面都汲取了俄罗斯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经验。中俄互办的“国家年”活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文化交流。无论是在规模、形式还是内容上,中俄两国的文化合作都将是史无前例的将对进一步深化中俄文化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三、决定中俄关系走向的主导因素
通过对中俄关系历史的回顾,和对这几年中俄关系发展现状的分析,联系到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的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决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深刻的原因,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几个主导因素决定的。
1.中俄两国从过去中苏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的经历,和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共同认识到,作为相互毗邻而居的两个最大的邻国,只有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增进信任,保持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才有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种睦邻友好关系只能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之上,必须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其核心就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这几年,不管俄罗斯国内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始终如一地尊重俄罗斯人民自己的选择,尊重俄罗斯的主权和统一;不管中国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俄罗斯也始终如一地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统一,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睦邻友好关系同时必须具有不结盟、不对抗和不针对第三国的特征,只有建立这样的睦邻友好关系才能避免过去两国关系中发生过的曲折和顺应新的国际关系潮流。中俄两国决心建立具有上述内涵和特征的睦邻友好关系,这是两国在总结历史教训后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这种新型的两国关系模式是有生命力的,能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向前发展。
2.中俄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共同利益,这是推动两国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相互发展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关系的强大动力。首先,两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中俄两国都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在经济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两国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又有十分有利的发展经济合作的地缘条件。充分发挥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和体现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推动相互接壤的中国北方的广大沿边地区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朝着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目标前进,这是完全符合两国的根本经济利益的。其次,中俄两国在发展经济和推
进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中,都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全的有利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安全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所以建立和发展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也完全符合双方各自为保证本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而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的需要。这里也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第三、中俄两国为了本国的发展,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都需要推进东北亚和整个亚洲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合作。加强两国的平等信任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可以更好地实现双方在东北亚和亚洲的共同利益。中俄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目标,都不是在短时期内所能完成的,这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就决定了它们发展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关系
的需要也决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3.中俄两国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符合冷战后世界发展的潮流,而且是冷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近年来,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加快发展,这对保证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有利的。但世界上有些势力违背历史潮流,仍然坚持冷战思想,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这种形势下,就更应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保证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贫富大小,和所有力量中心都能平等地参与世界事务。中俄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在这个历史时期实现世界上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4.中俄两国人民在过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反对法西斯的长期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后来两国关系中发生的曲折和对抗,并不是两国人民所愿意看到的。现在,在谋求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本国的发展、扩大本国的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的斩形势下,中俄两国广大人民深切希望发扬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相互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目标。这是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得以不断发展的深厚的群众基础。
决定中俄关系今后走向的上述主导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不会因为两国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中俄关系全面、稳定、深入的发展,双方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两国政府继续依靠和保持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基础,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携手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深刻变革,有效的维护世界和平与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2、继续大力发展两国的经济合作,这是两国关系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合作中要着重解决能源合作问题,包括石油管道问题。与此同时,要加大相互投资,通过相互投资来提高两国经济合作的层次和规模。

3、双方要加强了解,互信互利,共同发展,采取积极措施,把两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问题形成过程中,不要等到问题成堆后再解决。

4、加强双方在科学、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虽然现在已开始在作,但步子要大一点,投入要多一点。


中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