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进名校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6-02 16:14:37

农村教师进名校学习心得体会

农村教师进名校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体会农村教师进名校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名校教师农村

201X412日至417日,我有幸参加了哈尔滨市农村教师进名校学习活动。在哈尔滨市东风小学5天的学习生活,真是让我收获颇丰。通过这次的综合学习,我深入地体会到,做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肩上所担当的责任是多么神圣和重要。从东风小学教师们精心备课、出色的授课,使我看到了学习的榜样。教师们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上好每节课,在教学进程中,他们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在教学设计中,课件的利用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们在上课时信心十足,方法灵活使得课堂生动活泼。预备的材料也很新奇,不但吸引了学生的眼光,也引发了听课的老师的爱好。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固然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我们的收获是丰富的,在东风小学里我无时无刻不被着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所感染,我们沉醉在处处都育人的环境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我们参观了东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展现出了东风人精神面貌,为了能让祖国的花朵健康的成长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清洁优雅,利用墙壁、走廊、办起了墙报专刊,名言警句、书柜......等,到处布满书香和人文关怀,修建了浓厚良好的育人环境。进入校园和教室,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标语、鼓励性的话随处可见,他们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用校园文化和书香影响、熏陶着每位师生及我们这些来学习的老师这令我们叹为观止。其次,我们听了邱校长的关于《做一位有 魂魄 的教师》和关校长的《掌控教材是教师永久的基本功》专题讲座,感受颇深,我们要做一位有 魂魄 的教师,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教师,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合适时代发展的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本身的实力,深化自己的底蕴,更新观念,立足现实贴近学生的实际正确的掌控教材,重组教材,灵活利用教材,构建生命的课堂进步学生的观察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进步他们的审美能力。还有,名师观课议课团队展现让我线人一新,第一节是张宁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数学观摩课,通过学生动手操纵等多种方法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第二节是庄季葵老师的《将相和》语文观摩课,通过抓重点段的方法学习课文,捉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后,团队教师针对课堂有效性,题目有效性,学生活动有效性,教学目标是否是达成情况等方面议课。两节课课充分展现了她们的才华和专业成长,她们语言精练、生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动情的地方,学生含泪表达所思所悟,听课教师也为之动容。教师教学艺术高深,文化底蕴深厚,她们能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学生从初读,到深读,到研读,真正做到了在 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遭到情感的熏陶。最后,跟随指导教师参加班级活动,通过这次交换活动,为我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鉴戒的机会。班主任教师更应从中吸取其精华,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有艺术性,彰显教育的魅力。 他们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平凡而又使人感动的实例印证着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 作为一位教师,就应像 和平人 一样关爱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关爱,都应当是毫无保存的,不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玩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我们要以一个人民教师的真诚和热情去关心、理解、尊重学生,相信并帮助学天生为有用的人。东风小学的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在听付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先容后,我遭到极大的熏陶和感染。付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谈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深入剖析了班主任老师的责任、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还有,新奇新奇的网络培训,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课件的制作与利用,适应教育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进步课堂学生学习的效力。通过几天的学习给了我们工作具体的探究和指导,使我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收获颇丰。

(完)

附送:

农村教育之我见——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教育之我见——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6722日至7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

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

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

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完)

农村教师进名校学习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