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聊斋志异》之爱情观

发布时间:2019-11-25 12:49:04

品析《聊斋志异》之爱情观
作者:邓雨欣
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4

         要:家喻户晓的《聊斋志异》出自清代的蒲松龄之手,这部著作作者通过引进妖魔鬼怪所幻化的世界来揭露当时封建社会的残酷、科举制度的压迫,同时又流露出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真性情。《聊斋志异》全书近500篇,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大致包含自由勇敢的爱情故事、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摧残以及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几类,而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例。不同的爱情故事映射出不同的人物对待爱情的态度,从而反映出蒲松龄脑海中复杂的爱情观。

        关键词:《聊斋志异》;爱情;爱情观

        引言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基本上都是跨越时空界限的,主人公大多不会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是打破这种传统封建的婚姻爱情观,勇于追求自由的爱情。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蒲老笔下的这些爱情故事中,才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爱情的珍贵、纯洁与真挚,在爱情的世界中,只有彼此,任何事情都不会成为彼此之间的阻碍。不论生与死,只求永相伴,这也是人们以及作者对爱情的一种向往。

        一、从一见钟情到刻骨铭心

         一见钟情在《聊斋志异》中是很常见的,故事中经常会出现男女主人公机缘巧合之下有了一面之缘,之后便相思成疾的场景。譬如《婴宁》中王子服偶然遇见婴宁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便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回家后便因相思而患病;《白秋练》中秋练面对慕生的吟诵,心中暗生爱恋,久而久之便病倒在床;《画壁》中朱孝廉看到仙女樱唇欲动,眼波将流,便开始浮想联翩,随后竟进入了幻境神游。虽说,一见钟情在《聊斋志异》中的体现有一些夸张,但是在那个时代,它脱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束缚,男女之间的爱情可以追求自由、发展迅速却又刻骨铭心。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是一股可以击退一切的力量,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这体现的是一种崇尚自由、忠于爱情、为爱不惧生死的爱情观。

品析《聊斋志异》之爱情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