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抗战英烈碑”:英烈覃德心的老屋仍在

发布时间:2014-11-11 21:54:01

柯岩“抗战英烈碑”:英烈覃德心的老屋仍在

“祖父原名覃兰芳,到黄浦军校后更名为覃德心,广西武宣县通挽乡花颜村人。”这是柯岩“抗战英烈碑”上96位英烈之一覃德心(副尉)的孙女“夜风里的火炬”,今天发来的电子信中写着的一段话。

1017日起,绍兴民情在线对柯岩“抗战英烈碑”相继作了系列报道,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该碑英烈后人。28日,“民情帮办”记者联系上了“抗战英烈碑”上覃德心(中尉)的孙女“夜风里的火炬”。当时,“夜风里的火炬”对她祖父埋葬处——绍兴人前来联系,深感意外,需要与家人商量。

今天傍晚,“夜风里的火炬”发来一封信,并附有英烈覃德心的老屋、2011年来绍拜祭“抗战英烈碑”的一组照片。目前,覃德心的孙辈们居住在广西梧州,离距绍兴1500多公里。

“夜风里的火炬”在信里介绍了她祖父,“祖父当年住过的房子现已无人居住,但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那是一座带有门楼、天井的宽敞院落,虽然老旧,仍可看出当年的殷实。”“或许正是由于离镇上很近的缘故,祖父很年轻的时候就会做点小生意,从而也就有了接触外界、接受革命道理的机会。”

“听父亲说,祖父与祖母是幼年时由家里定的娃娃亲,成亲时很年轻,牺牲时也还很年轻,大概30岁左右。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黄埔毕业的时候抗战已经爆发,所以匆匆回家,把《黄埔军校同学录》和一些照片交给我祖母保管,只住了几天,然后就告别家乡告别亲人上了前线,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夜风里的火炬”读书时,对她祖父的情况,家人避口不谈,除了怕奶奶伤心,似乎还有其他顾虑。

“我是在文革期间上的小学和中学,记得那时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填写一个关于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的调查表交给学校,初时由于识字不多,就把表交由父亲代填,看到父亲只填了祖母的信息,我就问他为何不把祖父也填上去。父亲说,祖父已经过世就不用填了。父亲遮遮掩掩的样子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又发了那个关于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的调查表要我们填写,我心中一动,决心要揭开那个我早已想要揭开的谜。我把表带回家,告诉父亲,老师交代一定要填写祖父母的信息,过世了的也一定要填,否则不能注册上学。父亲一脸为难,皱着眉头思忖了很久,最终还是帮我把祖父一栏填好了。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填的是:祖父覃德心,国民党中尉副连长,1940年在浙江抗日阵亡。我那时已经十几岁,被“国民党”几个字给吓着了,……于是我把表撕了,告诉老师,表不见了,老师重新给了我一张表……。我从此不再跟父亲提及祖父,直到2000年我祖母去世,……大伯告诉我,祖父上前线后,起初家里人还能偶尔收到他捎来的书信,都知道他在杭州一带抗击日寇,后来很久都没有音讯,直到接到《阵亡通知书》,才知道他已经牺牲了。”

“夜风里的火炬”讲述父亲寻访祖父过程。“父亲深觉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祖父当年留在家中的《黄埔军校同学录》、着戎装的照片、书信以及后来接到的《阵亡通知书》都无法保存下来。……解放初期,……大伯说,烧的时候他也在场,《黄埔军校同学录》很厚,纸质很好,烧了很久……。”

“在父亲心目中,祖父是一名英雄、一座丰碑,让他一生怀念。父亲每次到浙江都要寻找、打听哪里有国民党军队抗战的遗址或纪念碑、塔,查找阵亡将士的名单,后将范围扩大到江苏、安徽等地,但都一无所获。”

祖父到底在何处?为了却父亲的心愿,“夜风里的火炬”开始了继续查找求证的历程。“2009年冬,父亲突患脑溢血,从此卧床不起。患病后的父亲脑部受损,对于一些刚发生的事情很快就遗忘,常常是刚吃完饭就忘了吃过什么,但对于自己的家乡、父母以及儿时的一些事情却记忆清晰,这点常常让我惊奇不已。我看着父亲苍老憔悴的面孔,意识到他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为了让父亲不再遗憾,我抱着一丝希望,开始上网寻找关于祖父的蛛丝马迹。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终于从2篇博文上得知,浙江绍兴柯岩风景区发现的‘抗日英烈将士碑’,立碑人是预10师第29团第1营营长赵祖光,时间是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即19404月)。碑上刻有96个烈士的名字,‘覃德心’三字赫然在列。”

通过查阅资料,“夜风里的火炬”认定抗日英烈将士碑与《武宣县志》上覃德心是其祖父,并把湮没70多年的祖父埋葬处,这一好消息告诉了父亲,“我从网上下载了图片,放大后打印出来,然后把图片上祖父的名字念给父亲听,告诉他找到了祖父的墓碑,父亲当即老泪横流,激动的样子无以名状。”

2011826日,“夜风里的火炬”与其大妹及两个外甥一行4人,前往绍兴柯岩“抗日英烈将士碑”扫墓,如愿在祖父墓前敬上了一杯浓酒,献上了一束鲜花。

肖鸣 鲁铭

2014-11-5

柯岩“抗战英烈碑”:英烈覃德心的老屋仍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