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教案1 济南版

发布时间:2019-07-20 16:21:35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藻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代表植物。

2.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相关实验及其意义。

4.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5.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把近四年枣庄的结业考试题进行归类、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第一,在近四年的结业考试的四个(09年是六个)非选择题中,都有一个8分左右的填空题考察的是专题二的内容;第二,在近四年的这四个非选择题中,两年考的是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另外两年考的是有关“植物三大作用”的综合题,且这两种题型是隔一年考一次、每两年一个循环的,去年考的是有关“植物三大作用”的综合题”......

由以上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复习策略:

1、结合助学82页到84页的“专题构建”,完成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大致的全面覆盖,要求优生能够100%的掌握住。

2、针对“专题构建”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

3、突出重点。把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和“植物三大作用的综合题”的所有可能考察的问题都引导学生分析一遍,且让学生都做好纪录,以便考前再拿出来看看,这一部分要求95%以上的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掌握,因为今年的大题可能就靠这个知识点,无论对目标是想考满分的,还是目标是考及格的后进生都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这一知识的内容,应该是重中之重——是今年考题的一个热点中的热点。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准备、独立看书思考、师友互助、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展示汇报、当堂测评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

2.分析近四年结业考试题并总结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准备:

1.自学并初步完成助学82页的“专题构建”。

2.初步完成助学8487页的“专题达标”题(标出疑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的是“以学定教,分层提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所复习的内容是,学业考试的第二个专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专题的内容09年考了11分,10年考了9分,11年考了10分,12年考了9分。学业考试的内容共分成了八个专题,对于50分的试卷来说,分值比例还是非常高的,课前的打算是把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及“植物的三大作用”的习题好好的引导学生复习一下,但从整堂课看,这一环节处理的还不够好,没能复习好,虽然题目也涉及了,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是水过地皮湿,没有来得及展开讨论、总结和训练,这个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重新斟酌一下,把基础知识的复习再压缩一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这两块知识——既然四年分值都不低,且题目走向也出现了一定的规律,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有重点的应对。

优点:

1. “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

2. 科学地运用过渡语,使生物教学中各个知识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不足之处:

1. 对于知识整合迁移应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够实用,备课时想得太多,考虑的太全,有点臃肿的感觉,可以把第一问删去,只涉及一问,这样针对性更强,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展示自己的观点,会把这个问题处理的、分析的更透彻一些。

2.本节课老师讲的太少, 基本上都是学生在活动、在讨论。我觉得新教学模式下是得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思、多动,但教师该讲的地方还是必须得讲,且要讲透彻、讲明白,不能做夹生饭。

2013 5 19

专题训练(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班级: 姓名: 整理:王敬)

题记:满分50分的结业考试试卷,专题二的知识,在枣庄结业考试中,最近三年的分值分别占到了:9分,10分,9分。约占试卷分值比重的五分之一左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题;现把枣庄市近四年的考题、山东省近两年的部分重要考题归纳、整理如下。重点专题应该重点复习!!

1.2011·德州学业真题)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2011·莱芜学业真题)小明爸爸做蒜薹生意,帮爸爸卸车时,小明发现中间的蒜薹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2011·莱芜学业真题)“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春天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踏青归来后,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A.凉水 B.酒精 C.沸水 D.洗衣粉

4.2011·东营学业真题)如图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丙、甲与乙 B.甲与乙、甲与丁 C.甲与雨、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5.2011·东营学业真题)周末,爱动手的李明在家进行了生物探究实验。他将甲、乙两个密闭的暖水瓶中分别装入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乙暖水瓶内温度或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6.2011·东营学业真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件下,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其依据主要是因为粮食储存过久

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种子发霉易引起食物中毒

C.种子生虫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无法食用

D.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造成营养成分缺乏

7.2011·泰安学业真题)绿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叶肉细胞 B.上表皮 C.气孔 D.下表皮

8.2011·泰安学业真题)小麦、玉米、大豆等种子内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茎的输导作用 D.根的吸收作用

9.2011·泰安学业真题)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10.2011·泰安学业真题)右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产物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下都可进行

B.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

11.2011·烟台学业真题)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有利于( )

A.降低呼吸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促进果实成熟 D.增强光合作用

12.2012·滨州学业真题)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13.2012·青岛学业真题)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A.温度降低,可以减少病虫害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D.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的少

14.2012·威海学业真题)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012·泰安学业真题)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条件是必需的

A.把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 B.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

C.用具有根茎叶的植物 D.将植物先暗处理2小时

15.2012·临沂学业真题)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6.2012·东营学业真题)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右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7.2012·东营学业真题)2012331830分~9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7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B.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

18.2012·东营学业真题)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11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19.2012·德州学业真题)右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20.2011·菏泽学业真题)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那个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

可使 增强。

21.2011·青岛学业真题)右图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①代表氧气,ABC分别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①代表氧气,则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并促进根吸收水分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2)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

3)农业生产中,采取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_________的效率。

4)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①某同学先将一绿色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再将植物置于光下一段时间,然后摘下一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呈蓝色。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气体是如何进出植物叶片的呢?某同学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是_________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2.2011·泰安学业真题)图的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分析回答:(7分)

1)绿色植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2)在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

3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_____________

4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的强度大于____的强度。

23.2012·聊城学业真题)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析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颜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图中标号 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 ,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 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4.2012·泰安学业真题)右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代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进行①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①过程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进行过程②时伴随着物质变化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所代表两类生物其中_________(用代码表示)是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角色参与碳循环的。

(3)除了碳循环,自然界还时刻进行水循环,如绿色植物还可以不断地从根部的_____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_______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4)纵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25.2012·济南学业真题)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

(2)在把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提高光合作用率的方法,如 等。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绿植物使生物圈的空气中 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26.2012·青岛学业真题)崂山北宅“ 红灯”樱桃个大饱满、 酸甜味美, 深受人们喜爱。

(1) 小霞去崂山北宅吃樱桃的时候, 发现树顶的樱桃比树冠下方的樱桃更甜。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 制造更多

(2) 小霞为了探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选择一棵植株, 暗处理一昼夜后, 把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上下两面遮住( 如图) ; 然后光照几个小时;摘下叶片, 去掉黑纸片, 放入酒精中, 隔水加热, 至叶片变为黄白色; 将叶片清水漂洗后, 滴加碘液, 变为蓝色的是区域 (填字母) 。本实验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3) 果农介绍说, 今年的樱桃产量不如往年。这是因为今年樱桃树开花期间, 下过雨, 导致樱桃 不足的原因。樱桃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 这说明樱桃花的子房中含有一个

(4) 小慧家的樱桃品质欠佳, 想尽快培育出个大、 味甜的“ 红灯” 樱桃, 生产实践中常采用 的方法。

(5) 走进北宅樱桃林, 感觉潮湿凉爽, 这是因为叶片通过 作用向空气中释放水分所致。

27.2012·菏泽学业真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自下而上运输来的。

专题训练(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参考答案

20.1)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分解者分解有机肥内含有的有机物会产生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

21.1)光合作用 B 2)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 4)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②气孔

22.1)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或异养、腐生)含有真正的细胞核

2)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3)酵母菌适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或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23.1)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掉(或消耗掉有机物)

2)对照 3)乙 2

4)绿 黄白色 5)未遮光 淀粉 5)光

24.1)叶绿体 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有机物和氧气(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并放出氧) 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意思对即可)

2 3 根毛 气孔 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

25.1)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2)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强度

3)氧气、有机物;氧气和二氧化碳

26.1)有机物(糖分或淀粉) 2B 3)传粉 胚珠

4)嫁接 5)蒸腾

27.1)选同样装置一套,只是把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其他条件和设置都相同(2)黑暗,光合(3)蒸腾,导管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教案1 济南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