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美丽的教学教案5

发布时间:2023-02-16 10:56:40


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作者从表达中心出发,重领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展示科学之美的实例,从而使读者间接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2、学习科技文研读的方法。教学难点
1、学习科技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方法】质疑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科学就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从事这一行的科学家我们也总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在科学家心目中,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不胜收。沈致远便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二、走近作者: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192911月出生。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应邀赴美,先后在纽约理工大学等学校担任研究科学家、教授,后转工业界,现在杜邦公司任杜邦院士,从事高温超导电子学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研究。
沈致远在物理、电子、激光、微波等领域都有建树,发表了各种论文四十余篇,并拥有十一项美国专利。他曾多次应邀回国在各知名大学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从事科学散文及科学诗创作。其中文艺作品集结成书的有《体验美国》和《科学是美丽的》,后者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后,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三、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1、提问:议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是什么?
明确: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请根据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述观点——得出结论”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明确:文章共1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论点——科学是美丽的。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分析论证——以威廉斯传播科学美的行动展示科学美的魅力。
第三部分(第1518自然段)得出结论——探讨其他领域的科学美及科学美的源泉、乐趣。四、研读课文:
1.第一部分: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讨论明确:
1自然段先从反面解题:“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提到科学家,就想到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然后,作者模拟读者的语气提出疑问:“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这个开头很有创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引起阅读的兴趣。2自然段正面立论,点明论点:“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与上文“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作者又提出一个设问:对科学之美,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答案是“责任在科学家”科学家沉浸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再用“但是”一转,举出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的事例。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都是中国画大师,他们共同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2.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论证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3自然段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以歌舞和诗歌的形式传播科学美的原因。接着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再模仿威廉斯的反问句式“还有什么比……更美丽”,列举科学美的种种表现形态:电子云的朦胧美,叶绿素的神秘美,DNA的活力美,纳米世界的精致美……这个排比句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以简洁有力的语

2

科学是美丽的教学教案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