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5-05-23 17:21:19

内蒙古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叶岳刚 班级:12级投资1班 学号:122024135

一、内蒙古银行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属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金融业发展不是很发达,近年随着内蒙古近些年的发展,银行业也蓬勃发展,在内蒙古的银行体系中,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股份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广大银行、华夏银行;外资银行有渣打银行;内蒙古本土银行有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合作银行、内蒙古银行(原呼和浩特商业银行)、包商银行、乌海商业银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这些银行构成了内蒙古现在的银行体系。

由于银行进入门槛较高,且国对银行的牌照发放有严格限制。因此银行的周期性,不是由于行业平均利润率高,导致该行业的投资增加,行业内企业增加、竞争激烈造成的。而是由于银行是全社会的资金渠道和最大的间接融资渠道,其与全社会的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周期,会不可避免地明显影响到银行业,从而造成银行业为周期性行业。

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银行业的关系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将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银行业的关系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当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企业的投资需求增强,社会资金需求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信贷投放速度加快。持续的信贷增长会导致信贷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产生经济泡沫。二是当经济运行开始转向下降趋势时,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也开始放缓,此时,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营收益减少,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按期偿债能力减弱,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暴露,进而产生通货紧缩趋势,加剧不良贷款恶化的预期,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步入低迷。近三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依旧迅猛,内蒙古的银行业也进一步发展,银行业体系日益完善。

08年金融危机及2009年信贷大跃进直接推动了银监会近两年在监管上的升级。围绕资本充足和拨贷比监管标准的担忧从2009年下半年起开始困扰银行业,直至2011年才完全落定。2011年5月3日,银监会正式颁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拨备四方面确立了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2011年8月15日银监会向社会公布《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在《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有关资本的规定的基础上对银行业的资本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包括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将资本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包括2.5%的储备资本要求和0-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办法》实施后,通常情况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办法》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原则上应于2013年底前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2016年底前达标。银监会将按照商业银行是否满足四个层次资本充足要求的情况对商业银行实施分类监管。

各种法规的出台规范了内蒙古银行业的发展环境,内蒙古的银行今后将在一个公正良好的环境中发展。

二、内蒙古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内蒙古银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内蒙古银行业坚持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不断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面对目前经济转型的现实,内蒙古的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存贷款增长放缓,存贷比例不够合理

尽管近年来内蒙古银行存贷款总额不断上升,但增幅有所放缓。具体看,到2012年底,内蒙古银行业各项存贷款总额已分别达到13588亿元和11525亿元,全区银行业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到18813亿元和17982亿元。随着存贷款增长逐年放缓,且近年来存款的增长落后于贷款的增长,内蒙古银行存贷款比例逐年上升,银行业普遍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加大。具体看,由2009年的79.4%下降到2010年的71.41%,2011年逐步回升到75.12%,到2012年上升到80.64%,高于中央银行75%的监管要求,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间接融资比重大,银行体系风险上升

内蒙古地处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纵向来看,2009年内蒙古非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债券和股票共融资749.8 亿元,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约为94:6;到2011年,内蒙古非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债券和股票共融资2108.0亿元,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约为89:11,间接融资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与资本市场发达地区相比,该比例还是处于较高水平,这必然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在银行体系中,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存贷款规模低于西部其他省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

纵向来看,近年来内蒙古的银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银行业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成为各种社会资源以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但横向比较来看,总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1 年末,内蒙古金融机构存款12063.7 亿元,贷款9727.7 亿元,低于同属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等省区,更不用说东部经济发达省区。

从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地处中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近几年经济高速增长,截止到2011年GDP达14359.9亿元,但金融相关比率为1.52,在西部12个省区中处于最低水平。内蒙古金融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西部其他省区,其原因主要与经济的粗放式增长,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有关系。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协调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是摆在内蒙古银行业面前的重大难题。

(四)、民间融资活跃,监管难度大

2011年,在信贷资金趋紧的形势下,民间借贷保持活跃,借贷总量持续扩大,借贷利率呈走高态势,且利率偏高的行业集中于煤炭、房地产、化工等领域。根据对990户农牧户和企业监测显示,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6.6%,远高于同期银行机构的利率,在外部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效益下滑,民间资金的监管难度大。

、内蒙古银行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准确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银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不同的银行应针对自己的细分市场去投入,做自己擅长的事。银行应针对现有的资本实力和服务方式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考虑到现有客户的需求特点,开发出能代表银行形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客户展示银行的鲜明个性,从而在目标市场上确立自己的适当位置。大银行以规模见长,中小银行以经营见长。因此,银行要准确市场定位,不断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对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服务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银行服务业正逐渐变成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基本决定着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人才是未来金融服务领域竞争的焦点所在,随着内蒙古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及竞争的加剧,金融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内蒙古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继续推行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能力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鼓励和督促员工不断进行观念和知识更新,培育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制度,使其与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靠拢,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积极防范和减少金融风险,培育商业银行机构有序竞争

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入驻及地方性中小银行机构不断组建,国有银行的垄断格局已经打破,因此,内蒙古各银行要积极防范和减少风险,培育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机构的良性竞争机制,规范银行竞争行为,改变银行机构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细化市场、错位竞争,防止恶性价格战重演,促进各银行充分竞争和发展。各银行机构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坚持依法合经营、有序竞争,强化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共同维护金融秩序,着眼长远发展,克服短期行为,结合自身优势,合理进行市场定位,不盲目追风,重视风险防范。

(四)维护银行经营自主权,加强市场监管

首先,地方政府不要指定项目让银行发放贷款,而是向银行提供信贷信息服务,或者是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企业和银行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双向选择。银行根据自己的经营原则和对企业项目的审核结果,自己决策是否提供相应的贷款。参加项目投资的企业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站在一个全球竞争格局和产业的发展动态当中,科学地决策是否进行投资以及如何进行融资。银行和企业根据各自风险管理的要求,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决策,可以改变以前被动地服从政府意图和政府安排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资的随意性和低效率对经济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其次,政府要监督管理市场的正常运作,维护市场秩序。要协调有关部门严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和违规违纪案件,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市场的完整与统一,保护市场规则,保护正常竞争,保护银行的合法经营。

内蒙古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