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专练突破练六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4-20 18:18:49

突破练六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

1(2017·河北张家口4月文综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加纳是非洲政局稳定、资源丰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可可、腰果和水稻的产量较大,是世界上黄金、可可和木材等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在传统产品大量出口的基础上,加纳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工工业。中国一些饮料企业计划在加纳投资建厂。下图示意“加纳主要矿产与经济作物分布”。

(1)说明加纳传统产业以黄金开采、木材采伐和可可生产及其产品出口为主的原因。

(2)分析加纳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

(3)从中国饮料企业的角度,分析在加纳投资建厂的可行性。

答案 (1)黄金储量丰富,开采量大;充分的光照、水等自然条件适宜可可和雨林生长,产量大;国家贫困,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加工工业不发达,初级产品出口量大。

(2)近年来加纳政局稳定,经济增长较快;矿产品和农产品等原料丰富;进出口贸易发达;对外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3)国家政策鼓励中国饮料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中国饮料企业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较高;中国饮料企业资金雄厚,具备到海外建厂的实力。

解析 第(1)题,从黄金资源储量和可可等热带作物生长条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从政治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原材料、交通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从国家政策、我国饮料企业生产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在加纳投资建厂的可行性。

2.下图示意我国西北一块宝地,这里一直是开发的重点地区。读“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略图”和“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学者将图中乙地区描述成“被贺兰山护着、被黄河爱着的地方”,试从地理学角度解释其含义。

(2)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起自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直流线路全长1333千米,将宁东能源基地火电和黄河上游水电直接输往山东。

(3)简述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4)分析该地区葡萄加工产业链模式的意义。

答案 (1)贺兰山减弱了冬季风(西北冷气流)对乙地区的影响;阻挡了风沙(沙漠)对乙地区的侵袭;夏季风遇到贺兰山抬升,形成地形雨;黄河为乙地区提供了灌溉水源;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

(2)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将宁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带动宁夏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山东省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山东省的大气环境状况。

(4)①延长葡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②发展旅游、水产养殖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③发展多样化经营,增加就业及收入;④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再利用,降低了原料投入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⑥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乙地区是宁夏平原,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一方面对西北季风起到屏障作用,另一方面对东南季风具有抬升作用。黄河流经宁夏平原,黄河一方面塑造了宁夏平原,另一方面为其提供了灌溉水源。第(2)题,甲为兰州市,多条铁路经过,改善了其交通条件,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第(3)题,该工程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电源地的意义,二是对受电区的意义。第(4)题,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说明其意义。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是中国县域面积第一大县,不仅有楼兰古城、罗布泊南故城、石头城堡等众多旅游资源,“若羌红枣”也非常著名,堪称枣中极品。近年来红枣成为若羌县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若羌90%以上的红枣加工为干果形式,进行普通包装,销往外地。

(1)请描述2005年以后若羌县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2)评价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为实现若羌县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特点:从2005年到2008年快速上升,2008年之后变化不大,呈缓慢下降趋势。

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用地结构变化,大量的耕地变为枣树地,为保持后续资源,开垦新的荒地,耕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受水资源的限制,耕地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变化不大;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病虫害少,施用农药少;地广人稀,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品牌优势明显,知名度高等。不利条件:属于干旱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水源不足。

(3)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科技水平;对红枣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加强管理,严格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科学灌溉;保护生态环境,防治荒漠化等。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2005年以后若羌县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从人口变化、农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影响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题,从气候、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有利条件及水源等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评价。第(3)题,从调整产业结构、宣传教育、延长产业链、水利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

4(2017·河北石家庄文综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景泰川位于甘肃省中部,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昔日景泰川“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直到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通过提水、输水和分水,使景泰川由荒滩、沙丘变成沃野、绿洲,彻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灌溉,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灌区大量耕地被迫弃耕。21世纪以来,经过当地政府和群众不懈努力,大部分弃耕地得以复种。下图示意景泰川位置。

(1)分析昔日景泰川“十种九不收”的原因。

(2)说明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

(3)分析20世纪90年代景泰川大量耕地被迫弃耕的原因,并说明耕地得以复种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景泰川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风沙活动频繁;景泰川水资源缺乏,且地势较高,难以引黄河水灌溉,导致昔日景泰川“十种九不收”。

(2)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为景泰川灌区提供了灌溉水源,使景泰川由荒原变成了绿洲,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少风沙灾害,有效地阻止了沙漠南侵;年降水量增加,相对湿度增大,景泰川灌区气候得到改善。

(3)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抬高地下水位,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导致严重的土地盐碱化。工程措施:开挖排碱渠(排水沟),将盐碱水排出;生物措施:种植枸杞等耐盐碱的作物。

解析 第(1)题,结合景泰川所处地理位置,从该地气候、资源和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水源供给及其对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风沙、增加降水和改善气候等方面说明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第(3)题,从在耕作过程中出现的盐碱化等环境问题分析弃耕的原因。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使耕地得以复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专练突破练六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