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 - 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18 09:52:21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石炀,边兰春,葛天任摘要:对什刹海、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的社会空间、居住需求及其产生的物质空间影响进行定量调查与分析。以文献研究、抽样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踏勘测绘结合的方法,分析历史街区保护中适宜的居住改善方式和公共政策引导,提出应尊重居民的意愿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以空间分散、方式多样、小规模渐进的改善方式,改善历史街区的房屋质量风貌和居住条件,引导社会空间结构有序重构,并结合业态引导、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改善历史街区中的社会空间。关键词: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社会空间居住改善1. 概述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城市对于旧城大规模的改造与更新逐渐结束,进入旧城复兴阶段,提出社会公平和公正(大卫哈维,1973),强调对社会特征的保护(《马丘比丘宪章》,1977),包括生活空间和文化特征(《西安宣言》,2005),注重以人为本(《大家的历史街区》,2008)。这种关注人与空间互动的理念,在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城市生态学等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可(Lefedrve,1979,Dear and Wolch, 1989,Knox,1994,冯建、周一星,2008,),并且在旧城保护工作中用于实践(陈劲松,2004)。在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中,自1979年在什刹海地区研究中初步探索“有机更新”,提出保持原有社区结构(吴良镛,1989),重视居住院落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吴良镛,1991),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何红雨,1991,谭英,1997,方可,1999,曲蕾,2004),就成为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方向。随着历史文化保护思想的成熟(边兰春,2010),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研究北京旧城更新中的居住问题(张杰,1994,焦怡雪,2003),强调社会结构的更新演替避免剧烈变化,实现渐进和互动(边兰春,井忠杰,2005)的思想,也逐渐形成共识,并以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式得到实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3),同时也开始尝试对历史街区再生的实践进行社会评估(吕斌,王春,2013)。

社会空间与居住改善导向的历史街区居住再生 - 北京旧城若干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