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东北大学辗转迁校始末及其原因探析——兼论东北大学工学

发布时间:



作者:郭晓亮[1];姚远[2]
作者机构:[1]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沈阳110023;[2]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西安710127出版物刊名:关东学刊页码:150-162年卷期:20183
主题词:东北大学;西北联大;西安临大;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张学良;抗战;迁校

摘要:东北大学创立于1923,是立足于东北三省的一所高等学府,亦是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首个内迁的高等院校,其迁校之路格外崎岖辗转,先由沈阳迁北平,继而迁西安、开封、三台,抗战后又将分部迁回沈阳、长春,间又有再迁北平之举,可谓峰回路转、治学维艰.作为东北大学主体院系之一的工学院在抗战期间乃迁西安与西北联大同院办学,此后并入西北联大并一直作为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的组成部分,再未迁回东北.全面梳理东北大学辗转迁校的历史及其与西北联大的密切联系,认为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是其辗转迁校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东北大学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抗日保种的历史紧紧联系,其迁校过程亦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展现出全校师生爱国求知的优良传统,是抗战期间全民族奋起抗击侵略者的缩,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期间东北大学辗转迁校始末及其原因探析——兼论东北大学工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