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十多篇)

发布时间:2018-09-17 06:06:14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十多篇)

《货比三家》的教学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高低贵贱也有所了解。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中,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上课时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而没有包办代替,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比如比较5.1元和4.9元的大小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解决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下面谈两点设计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应重视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高层次思维培养。本节的“货比三家”情境问题仅是“小数大小比较”的一个载体、一个案例,应在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串,比较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抽象、概括,总结出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而不要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经验水平上。让学生经历这种中高层次的探究思维过程更为重要。

  2、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如本教学设计最后的“小结”中,让学生谈“结合本课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几乎成了数学教学中必有的一个环节,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谈体会和收获,已无新意,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则更有价值。

“疑中学”——《买书》的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组织中,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了让孩子们在“疑”中学知识,巧妙地的组织了“买书”这一活动,这一课是在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所以课开始,我直接出示了生活情景《买书》: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你会计算吗?学生开始尝试计算。请先做好的上黑板板演,如果与黑板上的不同也可以上来板演。学生的方法果然各不一样,以下是学生中出现的做法:

1:         2:        生3

3元+11元=14元    3.2 32

2角+5角=7 +11.5 +115

14元+7角=147 14.7 147

(也就是14.7元)

交流时分别请这几位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想的。生1说我用口算的方法,先把元和元相加,再把角和角相加,然后再把两个结果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共花了多少元。生2认为:列竖式时只要把元和元相加、分和分相加、角和角相加就得出147角,自然就写成了14.7元。生3认为:我把3.2元看成了32角,11.5元看成了115角,加起来得到147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就是14.7元。听起来都很有道理,我就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后两种笔算的方法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呢?在进行讨论之后,学生发现,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非常地相似,黑板上生2的做法就是生1的一个想的过程,他们的差别就在于小数点的处理上。看这些学生讨论地这么热烈,我就开始鼓励学生质疑: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许是因为沟通了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果相加或相减后小数部分末尾有0怎么办?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怎么计算?如果被减数是一个整数,而减数是一个小数,那怎么办?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思考,怎么会提出这么有质量的问题!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们的质疑精神,显然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我就顺势让他们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再次深化了对小数加减法的认识,不知不觉中课堂上竟把后面要学习的小数减法的教学内容给学完了,我由衷地为学生的探究精神而高兴,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把课堂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是更多的惊喜。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且比较熟悉的图形。因此,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整个过程我充分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但课后,我想了有想:还是不应该一上来就把抽象的事物展现给学生,应把实际转化成抽象,这样更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在让学生画图形的另一半,使成为轴对称图形时,不应该拘泥与一种形式,放开,让学生选任意一边为对称轴画另一半,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学的知识,画轴对称图形。既然学了,就应该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新知画轴对称图形,再一次把抽象回归到生活中。总的来说,这节课该放手还是不够放手,作为老师应该多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是能做到的。

《镜子中的数学》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体现了学生自主“做”数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生活原型――数学化――运用。教师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蕴藏于生活的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使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等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实现自主建构,发展学生思维。  

  新教材赋予教师充分的创造空间,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创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究过程:经历由生活中的照镜子现象(如头饰左右错位等)抽象成数学模型(对称并且左右错位等)的过程;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猜想――验证――归纳本质;经历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的过程(如后视镜、猴子捞月等)。让学生在玩中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对镜面对称知识的建构,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3、注重合作的实效性,关注学生情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每位学生都能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在合作之前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时轮流发言,并及时记录交流情况,培养合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激励性评价及鼓励,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参与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住新房》(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本节课中,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解答,再互相交流。在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寻找、探究、体验、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同时又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流。

本节课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在竖式计算时,部分学生这样计算12×13:先算12×3,直接写36,再算12×1,直接写12,我觉得为后面的进位乘法埋下隐患。但后面计算进位乘法是,基本上没有这样算的。反思一下成人在平时计算时简单的也口算,需要进位时自然从个位算起。学生的这种方式可以理解。

《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自己寻找数学信息,然后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景中提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明白,他们提的问题虽然是两个,但是解决的方法是一样的。

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行估算,并且知道估算的方法。另外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这个环节,我让每一种算法都呈现在学生能够的面前,体会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在竖式计算的时候,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我没有立即把对的算是呈现,而是让所有不一样的答案和计算方法都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来判断哪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这个步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对错的对比得到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并且体会到了竖式计算的优点,对那些由于进位而产生的错误也有了了解,从而避免错误。

但是,在进位的教学时还没有挖透,21×2626×21的竖式我只展示了21×26的竖式,但是26×21的竖式没有展示。相对而言,26×21的竖式计算的进位更难,进位点的标记打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难点,应该突出突破。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讲什么是面积,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面积”,面积的本质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本节课是属于概念教学,学生获得概念一般有“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两种方法。这节课既利用概念同化的方法学习周长的概念,即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大小)与新概念(面积)建立联系,又利用概念形成的方法,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找出什么是大小,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概念。

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对教材进行补充

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只有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缺乏平面图形的大小。因此,我增加了三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大小,丰富教学素材。

实际生活中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有时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目测法);有时不能,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就能比较出大小;有时把图形重叠在一起也比出大小,我们就可以借助统一的单位进行比较。而教材只提供了一组图形的比大小(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因此,我又提供比较图形大小的第一、二种情况,丰富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

2、对教材的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我把课本第40页“画一画”这一活动,两组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以上的想法,这节课我从三个层次来教学“什么是面积”:

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活动,直观感受和认识什么是面积。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体验比大小的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面积的概念。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区分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比如有的学生说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等,初步形成周长与面积正确表象。

《铺地面》的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我在教学《铺地面》这课时,我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张1平方分米的硬纸,然后让学生用这张硬纸剪成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可以剪成多少个小正方形。学生剪完后,全班交流,得出可以剪成100个。这时我开始引导,1平方分米的硬纸可剪成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00个,说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记忆非常深刻。为了让学生记得更牢,我又用理论证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记得更深刻。在学生已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后,然后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剪成25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剪成多少个?得出4个。这时,教师可以提问:1平方分米可以剪425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那么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剪成多少个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推算出来,如果学生懂得算出是100个。那么课本中的铺地面就迎刃而解了。这节课,用活动的方式来取代枯燥无味的讲解,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效果真不错。

《比大小》的教学反思

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新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会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主动、独立地去思考,而且表现出了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他们依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且产生了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我将例题交给学生去自学,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探究式的学习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在探讨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得主动,学有所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教师应更新观念,不能做书本知识的传机器,不能做扼杀学生思维的罪魁祸首,而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育中的数学》的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十多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