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发布时间:2020-02-20 07:53:16

图南未可料 变化有鲲鹏

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

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建于1965年,占地14000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教职工73人,省首批标准化先进校。学校位于齐齐哈尔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影响力的鹤城名校。在四十八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历任校长、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真,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办学目标;达成了“为学生的一生精心设计,为民族的复兴无私奉献”的办学共识;树立了“千教万教教会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的行动宗旨。

龙沙小学拥有一个充满朝气、具有锐气、彰显灵气的教师群体,是每一位龙沙人默默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传承了一代代的接力棒。朴实的龙沙人用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性格、睿智的思维、创新的方式绘就了一幅幅龙沙小学发展的巨著宏篇。龙沙小学成为享誉鹤城,扬名省内外的一所名校。掀开每一次进步的印痕,寻找发展的每一个足迹,我们自豪地发现,龙沙小学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执着的龙沙人时时居安思危、处处寻求挑战、人人努力思变。

一、挑战传统羁绊——思想实现“裂变”。

实现信息的交互传递,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做到足不出户知天下,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体,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涉猎信息的广泛,教学信息的交互不再是“单声道”。特别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全体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教师亟待实现自我“救赎”,以便从容应对“多声道”的“狂轰滥炸”。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龙沙小学的教师团队敏锐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科学地诊断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支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不再以“名校、名师”自居,纷纷主动查找自己的“系统漏洞”,从根源上切实认识到,因循守旧将停滞不前,固步自封必被历史洪流淹没。迎接挑战的最好办法就是——每一个人都能主动实现“质变”,先一步用信息技术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用信息技术弥补我们的“认识盲区”,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我们的校本研修,只有这样才会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了龙沙教师团队思想的“裂变”。

二、大胆尝试应用——行为实现“聚变”。

有了思想上的“裂变”,龙沙小学的“有识之士”便积极主张借助网络教研,改变同伴的学习方式,使同伴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

富有创新思想的龙沙教师,沉浸在网络研修的行动研究之中,一个带动一组,一组带动一批,一批带动一校,从而实现了行为研究的“聚变”。我校以省市小学教育论坛和新浪UC“小学教研在线”为载体,于2008年开办了“龙沙小学教师沙龙博客”,至今已发表博文近5000篇,点击率十几万次。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方法。

1.分享幸福瞬间。浏览已成为龙沙教师每日的“必修课”。每个教师每天主动浏览学校的教师博客平台,及时上传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反思与困惑、学习感悟、研修心得、教研活动纪实,与每一位同伴分享来自于行为实践的点点滴滴,给同伴启迪与借鉴,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2.碰撞智慧火花。我们在博客上转发专家的课堂实录和教育理念,引导大家进行解读。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上传到博客中,以跟帖、回帖的方式与同行展开讨论。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在线研讨,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网友。借助网络教研,我们的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通过自己的博客与他们零距离的对话,实现“无缝隙”碰撞。

3.记忆研修足迹。我们围绕小专题展开研究,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不断积累富有个性化的典型性案例,阶段性专题总结……并把这些资料及时上传,保证领导与同伴第一时间为其“会诊”“把脉”。

4.搭建竞赛平台。发挥博客作用,体现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功能,每位教师在岗位练兵活动中,利用“酷编辑”软件进行录音编辑,开展了教师网络朗读比赛。网络朗读比赛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师们随听随评,公开透明,既激发了教师的朗读热情,又提高了教师的朗读技能。

5.开辟全新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效率低、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我校“利用因特网博客平台辅助作文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为作文教学开辟的新的阵地,发博文、评改回帖、思想交互,深受学生的喜爱。让孩子与家长、教师写“同题作文”,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提高了评改作文的能力。现已发表博文近2000篇,点击率达17万人次。“龙沙小学快乐作文”博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师生们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完善运行机制——研修实现“隶变”。

网络教研的“聚变”,改变了校本研修的方式,缩短了研修的时空和距离。特色博客让我们打开了网络研修广阔的大门,实现了零距离的信息传输,打破了身份的“藩篱”,让师生徜徉其间。“博客”是点,“研修”是线,“网络”是面,点线结合,连线成面是我们通过网络研修实现“隶变”的关键。我们通过完善两种机制,为网络研修提供支持与保障。

1.技术保障机制。由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和学校网管员组成的技术保障小组,负责网络的安全、维护、软件平台的建设、网站管理等技术指导工作。为建成网络教研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提供随时随地的技术支持。每班配有液晶电视、视频展示台,接入30兆光纤,实现了互联网班班通。学校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学籍、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

2.数字校园建设机制。学校计算机全部联网,为师生创造了安全整洁、运行良好的网上备课、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了校园广播系统数字化管理,创建了学校电子化教育的宣传阵地;学校网站全面介绍发展动态,及时发布校园新闻,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打开了一扇亮丽的窗。

四、推行三种模式——手段实现“革变”。

先破后立,立破结合,是我校实施研修变革的指导思想,是确保研修手段实现“革变”的最佳渠道。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研修方式的转变,更是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最好诠释。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以下三种应用模式。

1.名师引领,团队研修。充分发挥UC网络教研的优势和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在各团队的引领下,以学科为纽带,通过专家在线讲学、教学观摩、主题研讨、问题研究、UC网络教研等形式,在实践与探索中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分享和专题研讨。进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研究型教师群体。

2.强化培训,提高素养。信息技术的应有,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从“陌生”到“熟悉”,从“抵触”到“接受”的过程。为此,我校采取“循序渐进、典型引领、互动交流、常态研修”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门培训。主要针对博客建立、UC操作、IEBOOK制作、电子白板的使用与开发、多媒体基础应用进行培训。现在,学校4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运用IEBOOK、各种音频、视频编辑软件为教学服务,可以轻松自如地参与各级网络教研活动。数学团队以“巧设自学提纲、积累活动经验、解决教学重点”、 语文团队的UC主题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对接”以及“作中指导、作中讲评”为专题教研活动备受全省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学校每年都开展以“我应用、我改变”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搭建了平台。

3.课题带动,持续发展。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的理念,以课例研修为载体,通过问题分析、理论借鉴、课堂实践、案例剖析、反思总结等行动研究,使教研与科研有效整合,真正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以教师博客为载体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网络教研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一个个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利用‘一一工作室’开展的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基于网络教室的学生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主题网站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电子白板应用模式”、“网络作文应用模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正是“观念一变天地宽”让我们有了拨云见日的豁然,教师的思想“裂变”积蓄了能量,行为的“聚变”释放了自我,研修的“隶变”提供了保障,手段的“革变”发展了教研。龙沙小学搭乘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列车,实现了龙沙人的“二次创业”,站在了发展的前沿。我们坚信,信息技术会永葆教育多姿多彩的春天!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相关推荐